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366節
反正公主對惠王也就那樣,惠王傷了腿成了廢人,也不會再有人真正把他放在心上,看在眼里。 杜知邑高高的挑眉:“王爺說什么便是什么吧?!?/br> 之后便再沒別的話說。 欽差一行至于宣華門外時,本該百官相迎方是正禮,不過宋太后喪期不久,朝中還有安王案,這些禮節昭寧帝就旨意禮部全都給省了,只是叫內府司看著封賞的定制,還有吏部那里也另有交辦。 趙乃明和杜知邑就連入清寧殿回話,都是四下里再無旁人的。 而趙澈斷了腿的事,則是在當天下午,就在各處都傳開了—— 起初還是趙盈匆匆回宮,才惹人注意。 她自從做了這個一品司隸令,就很少回宮去了。 入宮除去請安外,也是到清寧殿去面圣,都是為著有事兒才肯到宮里走上一趟。 現而今惠王回京,本來姐弟情深,惠王又跟著立了功,原該出宮來看她,好好聚上一聚,但卻恰恰相反,惠王始終不曾露面。 昭仁宮的禁足雖然解了,但比之從前清冷了不少,是以昭寧帝大手一揮,把趙澈暫且挪去了慈仁殿。 趙盈面露焦灼之色,于外室正殿中等著。 昭寧帝難得的陪著她一塊兒等消息,連朝堂政務也一并擱置下去。 胡泰很快掖著手快步出來,趙盈騰地站起身,三兩步趕上前去:“胡御醫,澈兒的傷怎么樣?” 昭寧帝叫她:“元元,你來坐著,不要著急,聽胡泰慢慢回話?!?/br> 趙盈抿唇,不情不愿的坐了回去。 胡泰這才深吸口氣,把禮數先周全,而后才開口回道:“啟稟皇上,惠王殿下的腿傷,臣無能為力?!?/br> 趙盈小臉兒一白,昭寧帝看在眼里,沉了沉面色:“一點辦法也沒有?” “回皇上的話,惠王殿下是被重物砸中腿,腿上的經絡已經壞死,膝蓋上的傷也很嚴重,臣剛才已經為殿下施過針,可殿下的左腿一點知覺都沒有,連他腿傷幾處大xue,臣施針上去,殿下都毫無反應。 臣無能,惠王殿下這條左腿,臣無力救治,請皇上降罪?!?/br> 罪不在他,這不怪他。 趙澈剛出事那會兒,趙乃明六百里加急遞折子回京來,折子上就已經說的很清楚,就算是胡泰在,對趙澈的腿傷,也沒有辦法。 他先前安撫趙盈,說什么遍尋天下名醫。 其實現在看來,只怕華佗在世,扁鵲重生,也是束手無策的。 趙澈的腿,是徹底廢了。 昭寧帝黑著一張臉,抬手捏了把眉骨。 趙盈急的直搓手:“胡御醫,我聽聞有些古籍醫書,甚至是坊間的一些偏方辦法,你能不能……” “公主殿下,坊間偏方是斷然不可信的,倘或出了岔子,惠王殿下傷及的可能就不只是一條腿而已。至于說古籍醫書,有一些方子的確有可借鑒之處,但今人與古人畢竟不同,舊時的那些方子,放到今天是未必可行,更未必能用的?!?/br> 胡泰是先開了口打斷趙盈的話,而后才掖著手往后又退了半步:“臣說句大不敬的話,公主殿下這樣病急亂投醫,非但幫不了惠王殿下,反而可能會害慘殿下的?!?/br> 趙盈所有的聲音哽在喉嚨里。 她怔怔然轉過頭去看昭寧帝:“父皇……” 第324章 得不償失 上京滿城風雨,無人不知惠王趙澈斷了腿,永嘉公主為此焦心,連司隸院的一應事務也再顧不上料理,不知支使了多少人,要遍尋天下名醫。 此舉簡直是把巴掌甩在整個御醫院臉上,打的一眾御醫的臉啪啪作響,可就算有人心生不滿,也沒有人敢掛在嘴上說,畢竟天子首肯,縱著她。 姜府·花廳 姜承德手邊難得放的是一杯酒,趙澄就坐在他正對面的位置上。 “怪不得趙盈這陣子在朝上跟您打擂臺,竟還要伙同沈殿臣一起,偏幫著趙清說話,先前一直沒想明白,只當她是非要立個牌坊,惡人叫咱們做了,良善名聲她還要博一博,如今全明白了?!?/br> 趙澄話音落下時,執盞一飲而盡。 這算是小酌怡情,畢竟心情好。 趙澈左腿廢了,往后余生不良于行,還有什么比這更叫人痛快的消息? 趙澄的心里,最恨的人,其實從來不是趙清。 趙清是長子,自幼受到的重視多一些,他不是不能理解,再說了,趙清病怏怏的身子,他又何曾真正把趙清放在眼里過了呢? 可是趙澈呢? 趙澈無非會找肚子托生,落在宋氏肚皮下。 他是次子,幼子本就受到寵愛會多些,何況宋氏還是天子心頭rou。 從小到大,無論他做得多好,都不頂用。 以前有個趙清壓在他頭上,進上書房那會兒,連曹惟生都說趙清是少有的聰慧。 他自知在這上頭比不過趙清,便于騎射愈發精進,想要在父皇面前露臉,得到父皇一兩句夸贊。 在趙澈沒有出生的時候,他其實是做到了的! 趙清那個身子骨,哪里是能騎射的,是以在這上頭他便拔得頭籌,沾了些光,小小的年紀,不知下了多少功夫苦練,才能有一身好本事。 趙澈出生之后,他就連這個也沒有了——趙澈什么都不用做,也是父皇眼里最可愛的兒子。 剛開始的時候他年紀還是小,不明白,曾經去問過母妃,大家都是父皇的兒子,為什么趙澈什么也不用做,就能得到父皇諸多賞賜與偏愛,他甚是不解。 母妃說,因為趙澈的娘,是宋氏。 一直到他十二三歲,他才徹底明白過來。 這一輩子,他無論怎么努力,也比不上長子身份的趙清,比不上宋氏所生的趙澈。 趙清之前闖了那么多的禍,又從小就是個風流成性最好色的東西,皇祖母都為他百般求情。 孔家倒臺,父皇也不曾真正牽連到他。 趙澈就更不用說了,如今還有趙盈這么個好幫手。 只有他! 只有他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不是,他做的再多再好,父皇都不會看在眼里。 他從來都是不甘心的。 他希望得到的一切,趙澈不費吹灰之力便可以擁有,他為之努力了十幾年,也始終靠近不了父皇身邊。 那就干脆不要了! 得不了圣心眷顧,他還可以籌謀算計。 他便是不信,在這上頭,趙澈還能壓過他一頭! 憑什么?就憑一個趙盈? 姜承德見他面色漸冷,幾不可見搖了搖頭:“都到了今時今日,怎么還去想從前的事情?那些事想來煩心,我早跟你說過,實在不必。 你看你母妃,前些時日突然就斷了與宮外的聯系,你也搬出了宮去住,到如今進宮請安才能見上一面,才曉得當日究竟是因為什么。 從頭到尾的整件事,你母妃不也是讓人算計了嗎?她便也沒像你這般,總想著那些不痛快?!?/br> 趙澄抿唇:“您說的是,只是有些時候,總是忍不住去想……” 說起這個他心思才稍斂:“您前些天不是說,母妃如今越發不得圣心,在宮中行走還是要收斂一些,從前安插在各處的人,現在最好不要用,那既然是這樣,母妃遭人陷害的這件事——” “這件事有什么要緊?!苯械氯嘀夹?,小酒盅重重擱置下去,發出一聲悶響,“教過你多少回,總是不長心。 我知道你是孝順,見不得你母妃受委屈,可你也不想想,在內廷中,還有誰能拿這樣的事陷害你母妃? 連皇后都不知道趙澈傷了腿,你仔細回想,你母妃出事那會兒,昭仁宮又如何?” 昭仁宮先是被禁足,沒兩天父皇就把趙濯出嗣,趕去做了燕王叔的兒子—— 趙澄眉心一動:“所以父皇本也不是定死了此事是母妃所為,他只是把母妃和孫氏一并懷疑上了,這才一起發落處置,偏對母妃的處置又在暗處不叫人看見?!?/br> 他話音再頓,倒吸口氣:“我怎么覺得,父皇倒像是有意抬舉我?” 就是有意抬舉。 但這又未必是什么好事。 自古捧殺二字最可怕,何況是天子捧殺。 這也就是姜承德的折子沒有再往御前遞的原因——原本趙澈出事的消息一傳開,他當時就要遞折子,再吩咐手底下的人上幾道折子,把趙清的案子催上一催。 反正他這半個月以來上躥下跳,態度和立場都是再明確沒有的,也不差這一道折子。 然而趙澄自宮中請安出來,直奔姜府,把前因后果與他講明,他立時打消了那樣的念頭。 這道折子送上去,那可真不一定是誰的催命符了。 “不管皇上心里是怎么想,現在趙澈已然不中用了,憑天子疑心,趙清是萬不可能獨善其身的,你現在,乃至今后,只要韜光養晦,凡事都不必再出頭冒進,東宮的位子,早晚都是你的?!?/br> 趙澄眼皮一跳:“您的意思是,朝中收手?棋局也不必再下?” 姜承德唇角上揚:“你已經是贏家,還同這些人下什么棋,布什么局呢?” 他一面說,一面嗤笑出聲來,真是從鼻子里哼哧的一聲,充斥著不屑:“趙盈苦心經營,諸多算計,到頭來還不是海中撈月,全是一場空罷了。 她本想借福建案拿住我們的把柄,要我們替她除去趙清,過后還不知打算怎么擺上我們一道。 現如今又怎么樣? 她苦苦經營了一盤棋,都是在為她的好弟弟鋪路,結果趙澈沒那個命,是他們姐弟兩個沒那個命。 她也算是聰明反被聰明誤?!?/br> “她急著要讓趙澈去建功立業,不然趙澈好好地待在京城,哪有如今這事兒?” 這話不免就有些幸災樂禍了。 他到底是年輕,這件事于他而言是天大的喜事,姜承德搖了下頭,倒也沒再說他:“急是急,西北功勞在薛閑亭身上,揚州府是她親自去的,前些時京城里傳的沸沸揚揚,連宮里都驚動了,那些話可不怎么好聽。 至于她和趙澈——她是個女孩兒,將來倚仗誰去? 真眼看著趙清或是你上了位,她和趙澈早晚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