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進二百人男團中 第257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古代寫狗血文火了、重生后丞相喜當貓爹、公主明天要登基、豪門逆子,在線養媽、命運之輪(二戰)、被宿敵錯認后、和竹馬協議閃婚后、華夏導演,星際爆紅、共生(母女 futa)、唯念(兄妹骨科)
孫有明笑著看顧熠把許雋忽悠過去談判,不由打趣了他一聲。 “這不是忽悠,是正常工作?!鳖欖谇辶饲迳ぷ?,一本正經道。 “你以后繼續干導演這行的話,這是必備技能?!睂O有明提醒他。 “我暫時沒有這方面的打算?!鳖欖谥噶酥缸约旱念^發,“你有沒有發現,它變稀疏了很多?!?/br> “不是因為你成天做實驗嗎?” 顧熠堅定地搖了搖頭:“絕對不是?!?/br> 絕對要《星際覺醒2》背鍋。 顧熠覺得,做實驗的過程還算輕松愉快,他對出現明朗的結果充滿信心,但拍電影則不同,哪怕早已剪輯結束,片子眼看都要上映了,他依舊覺得沒有把握。 這是化學研究和當導演這件事的區分。 “那算了,你就干自己愛干的事?!睂O有明笑道,“許雋挺樂意替你跑腿的?!?/br> 一般人未必能請動許雋,但在《星際覺醒2》劇組待的那段時間,孫有明發現,許雋和顧熠兩人特別對頭。 顧熠有什么想法,許雋都很有耐心地去配合,不知是不是因為《星際覺醒》合作期間累積的默契。 孫有明認識許雋的時間比顧熠長得多,作為導演,許雋并非擅長交朋友的性格,這么多年下來,她給人的印象都是強硬,是導演圈公認的鐵娘子。 可這樣的許雋偏偏和顧熠很投緣。 緣分這種東西很難說清,許雋之前提攜程澈那么多回,到了她遭難的時候,對方恨不能收拾鋪蓋早早跑路,那會兒還不是許雋最難的時候,最難那段應該是《星際覺醒》上映初期。 好在許雋在這部電影里和顧熠合作了。 她性格那么強硬,偏偏對顧熠像后輩一樣,《星際覺醒2》這么大的本子說給就給,拍攝過程中,她也退居第二位,任由顧熠在臺前發揮。 她愿意為《星際覺醒2》付出,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換成其他導演,也未必能讓許雋如此勞心勞力。 針對這個問題,許雋和孫有明詳談過。 她并沒有直白地表達自己對顧熠的欣賞,但話里話外都透露出這個意思。 孫有明很樂見許雋和顧熠相處融洽,許雋從顧熠身上收獲了動力,哪怕是《星際覺醒2》再難的時候,她都沒有退縮過,而顧熠視許雋為榜樣———在這個世界上,愿意一往無前地為夢想而拼搏的人原本就不多,許雋是其中之一。 …… 不管怎么說,《星際覺醒2》定檔國慶這事暫時已經確定了,劇組擁有了足夠多的緩沖時間。 最近是暑期檔電影的宣傳期,《星際覺醒2》要做的是提前預熱和放風,偶爾懷念一下第一部拍攝的花絮,或者請影評人們表達一下對第二部的期待。 事實上,因為顧熠接棒導演這事,《星際覺醒2》所受的關注原本就比普通電影多一些,那位日常黑顧熠的大v每隔兩個月就要提上一嘴。 《星際覺醒2》的拍攝周期長,在大v口中,成了顧熠「拍著拍著沒影了」。 《星際覺醒2》等著過審,大v則說「沒法過審就搞笑了」。 暑期檔新片紛紛定檔,則是「《星際覺醒2》哪敢在暑期檔上,容易現原形」。 顧熠的粉絲都忍不住分析大v對顧熠熾熱的愛究竟來自何處。 不夸張地說,顧熠不少粉絲都遠不如這位大v對他執著。 …… 天漸漸熱起來之后,暑期檔的競爭也逐漸拉開了序幕。 今年暑期檔依舊佳片頻出,暑期檔時間足夠長,對于電影的討論也相對多一些,和往年一樣,暑期檔依舊有幾部電影突破了30億大關。 待暑期檔結束后,國慶檔上映的影片也逐漸進入了宣傳期。 顧熠原本就知道,國慶檔的競爭不會太弱,但定檔影片的數量最終還是出乎他的意料———居然有整整10部。 其中有一部據說要放在春節檔上映,卻選擇提檔到了國慶。 “《家國天下》《野火春風》《爭鳴》……果然,今年的主旋律有點多啊?!?/br> 顧熠這邊覺得危機重重,但對于國慶檔的其他影片而言,《星際覺醒2》同樣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對手。 不管業內多么唱衰這部電影,事實是———它是《星際覺醒》的續作。 《星際覺醒》已經上映幾年,卻依舊牢牢守住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對于那些有意爭奪榜首的電影而言,60億仿佛成為了他們難以越過的天塹。 這幾年里,數部電影向《星際覺醒》發起了沖擊,結果卻以失利而告終。 就目前來說,《星際覺醒》最大的劣勢無疑是選了顧熠當導演。 顧熠是新人,沒有導演經驗,但眾所周知,在電影這個行業里,顧熠同樣是公認的穩扎穩打的演員。 對于自己的事業,顧熠一向很謹慎。 他看起來并不是那種非要接成本幾億的電影,再砸個驚天大鍋的性格。 …… 放出宣傳片是《星際覺醒2》宣傳的第一部,劇組已經計劃好了在哪天投放,再請幾位影評人點評,爭取利用宣傳片吸引到更多的觀眾。 然而,宣傳片才剛放出去不久,顧熠就先上了幾天熱搜。 事情還得從他那篇《nature》說起。 《nature》通知過稿到正式發行有一段時間,京大方面進行報道宣傳則需要再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就是專業媒體的報道。 不管哪所高校,只要有學者發了頂刊,必然是值得大書特書一番的。 而京大恰好在《星際覺醒2》上映前期發了一則關于顧熠的報道,這個報道又被一家專業媒體注意到了,去京大采訪顧熠本人。 結果他們卻被告知,顧熠暫時不在京市,去s市了。 “s市最近有科研論壇嗎?” “沒有,但是有電影發布會?!?/br> 媒體:“?” 媒體很懂因地制宜的道理,在京大校園采訪也是采訪,在電影發布會采訪也是采訪,不過是跨專業而已,問題不大。 就這樣,這家媒體在《星際覺醒2》發布會現場采訪了顧熠,背景的電影海報無比清晰,身后來來往往都是電影相關的工作人員。 但采訪的內容卻和《星際覺醒2》毫不關聯,但在采訪中,顧熠還是提到了這部電影。 ——媒體問他短期目標是什么,其實是科研目標,顧熠卻答,希望《星際覺醒2》路演結束,電影能取得出色的票房。 等記者將這段采訪剪完,在猶豫該不該把《星際覺醒》相關的內容減掉時,上司果斷否定了他的想法。 他們完全可以換個地方采訪,之所以選擇了電影發布會現場,其實也是想實現專業與專業間的碰撞———簡而言之,為了熱度。 發《nature》是熱門新聞嗎? 早些年,《nature》可以作為院士評選的依據之一,但最近這些年,雙非院校都有發《nature》的報道,對于學界而言,這并不是什么熱門新聞。 但云星獎影帝兼al影帝兼天團成員發《nature》就是熱門新聞了,別說是發《nature》,就算是去國外讀個書,或者拿個研究生學歷,都值得大書特書一番。 加上《星際覺醒2》這部電影的熱度…… 哪怕這家媒體在報道中沒有刻意提及顧熠在電影上的成就,粉絲們只要搜索顧熠這個名字,都能輕易找到他們的報道。 畢竟全國叫顧熠的人都不多。 就算顧熠不叫顧熠,叫顧小紅,他的知名度擺在這里,搜索自然以他為先。 在同一時間搜索顧熠這個名字的粉絲們:“……” 雖然有關《星際覺醒2》的報道很多,宣傳片也上了,可在一連串娛樂圈相關的報道中,有關《nature》的報道顯得極其樸實無華,無聲地閃(裝)著光(逼)。 又特立獨行,又隱隱顯出顧熠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 “《nature》??” “京大化院博士顧熠發表的論文……啊這,是我認識的那個顧熠嗎?” “本理工科服了?!?/br> “必然是我們的好朋友顧熠,沒看到背景墻是《星際覺醒2》的海報嗎?不是,顧老師發《nature》都沒時間接受采訪嗎?還得占用電影發布會的場地?!?/br> “沒看到內容的時候,光看背景,我以為顧老師上了《潮流》或者《時尚》封面,畢竟……時尚圈的頂刊也是頂刊,化學的頂刊也是頂刊?!?/br> “弱弱說一句,京大化院今年三篇《nature》,顧老師是其中之一?!?/br> 如果專門邀請記者采訪,《星際覺醒2》劇組必然要出一筆宣傳費,國慶這個檔期,宣傳的費用還會溢價,可就算這樣,記者通常不會只報道《星際覺醒2》一家,其他電影也會接受采訪,這樣宣傳效果自然會打折。 可換成外行來采訪就不一樣了。 顧熠登《nature》本身就值得一個熱搜,加上采訪的背景和采訪內容,立刻把《星際覺醒2》和其他電影的宣傳區分了開來。 “如何在國慶檔宣傳中占得先機?首先,你可以發一篇《nature》?!?/br> “競爭對手如何壓倒《星際覺醒2》?先拿一個諾貝爾化學獎再說?!?/br> “笑死,《星際覺醒2》的宣傳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斜杠青年顧老師又添一筆新戰績?!?/br> “那可是《nature》??!我導師如果能發一篇,帶我名的話,我立刻能原地起飛好嗎?” “忽然覺得,顧老師不專注搞學術有點可惜,他這樣都能發《nature》,好好干的話,拿個化學最高獎不是沒可能?!?/br> 這家媒體的報道在不久之后被多家官媒轉載,文化行業的相關媒體都轉載了這一報道,“文娛行業從業者跨界化學領域,研究成果登《nature》雜志獲認可?!?/br> 而化學領域的媒體轉載時則會加上一句,“化學研究人員現身電影發布會現場,自述研究思維令文化活動受益?!?/br> 總而言之,雙方都認為自身才是顧熠的主業,對方則屬于副業,主業罩著副業,推動副業發展。 “笑死,想起之前京大取的標題——《化院學子獲一電影獎項》?!?/br> “一電影獎項=華語電影最高獎=很多演員排隊都拿不到的獎,云星獎組委會恐怕壓根沒想過,自己有一天可以這么樸素?!?/br> 第257章 257 6.4億 總而言之,得益于這篇關于《nature》的報道,《星際覺醒2》的熱度隱隱蓋過了其他電影一頭。 9月末,根據部分電影平臺的統計,《星際覺醒2》成為了最受觀眾期待的國慶檔影片。 ——《星際覺醒2》宣傳片出爐之后,已經收獲了一部分關注的視線。 姜芝芝是最早關注宣傳片的影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