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進二百人男團中 第217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古代寫狗血文火了、重生后丞相喜當貓爹、公主明天要登基、豪門逆子,在線養媽、命運之輪(二戰)、被宿敵錯認后、和竹馬協議閃婚后、華夏導演,星際爆紅、共生(母女 futa)、唯念(兄妹骨科)
他派去的吳烈死于黨爭,死于貪污,死于早已渙散的軍心。 正如這個王朝,只有魏晟一位帝王在掙扎的話,那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得救的。 顧熠對憤怒的魏晟的演繹讓「橙皮」頭皮發麻,她甚至覺得,這一瞬,魏晟的怒火不是演出來的,而是自胸腔內爆發出去的。 顧熠就是魏晟,魏晟就是顧熠。 代入角色的話,她能深深體會這份憤怒。 局勢未解,大將折損,他所做的努力只證明是無用。 但魏晟并未放棄,他為國事傾盡所有,為擺脫亡國之君的名號竭盡全力。 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一個王朝的覆滅并非因為最后一位帝王,而是禍根早早埋下,到最后一刻才被引發罷了。 魏晟和吳昆的對戲看得「橙皮」很憤怒。 她一直挺喜歡嚴錫澤的,對方和顧熠合作的《殺機》她反復看了很多遍,兩人在電影中的角色都很出彩,她也很期待嚴錫澤和顧熠在《亡國之君》的二搭。 但她萬萬沒想到,她居然被劇組背刺了。 嚴錫澤居然演了這么個討嫌的角色。 不管吳昆的言語多么冠冕堂皇,都改變不了他只是個紙上談兵的角色。 「橙皮」幻視了自己的某些領導和甲方———他們永遠無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會指責她,你是錯的。 可這樣的吳昆在士子里卻很有聲名,魏晟下令殺了他后,吳昆以忠臣之身死,魏晟卻得到了暴君的罵名。 而在不久前,吳烈剛剛為國捐軀。 吳昆只是被推出來的一顆棋子,但不巧的是,他這顆棋子非常好用,在他的攪動之下,魏晟想堅持的策略并沒有能夠成功。 之后魏晟在各處受挫,他想借銀借不到,他換了數位大臣,卻依舊無法改變早已腐朽的朝政。 雖然魏晟帝王的威嚴仍在,電影中卻已看不到他初登位時那份讓江山易傳的決心。 他像只困獸,只是在不停地碰壁罷了。 演霸氣的帝王時,顧熠演得很外放,但演受挫的帝王時,顧熠也能演得極為細膩,「橙皮」不知其他觀眾是怎么想的,但這一瞬,她很能和角色供情。 史書上的是非功過是由后人記載的,在后一朝的記載中,魏晟這位統治者就是個暴君。 但能夠證明魏晟的「暴」的,只有殺吳昆和換臣子兩件事。 甚至有野史說,吳昆既然是吳烈之兄,想必是有些武才的,魏晟殺了他,才是王朝覆滅的真正導火索。 看到這里,「橙皮」開始感覺到悶了。 倒不是說劇情有多么無聊,而是想到魏晟如何掙扎都擺脫不了既定的宿命,她就覺得很悶。 ——仿佛是親眼見證一個人慢慢走向墮落一般。 她明白,她是顧熠的粉絲,顧熠又把這個角色演繹得太好了,才讓她產生了深深的共情。 在一系列的掙扎過后,魏晟終于還是迎來了自己的命運。 看到他決定把孩子送走,一個人迎接命運時,「橙皮」終于難抑爆發的情緒。 在電影中,先帝沉溺于玩樂,對于唯一的兒子魏晟并不關心,魏晟的童年少年都是在宮中度過的,沒有親情與溫暖,只一門心思學朝事、學四書五經。 他自己沒有享受過家的溫情,而對自己的孩子,他卻一直很關心,不愿讓他們如同自己一般。 他把嚴厲的一面留給了朝事,把溫情的一面留給了家人。 哪怕在這最后,一切都再難以挽回了,他仍然在掙扎著,讓孩子不重蹈自己的覆轍。 最后一幕鏡頭里,魏晟獨坐于宮墻內,在龍椅上,面對即將攻破宮城的叛軍,他臉上卻看不出絲毫畏懼恐慌。 他是一個失敗者,一個失敗的帝王。 但他并不是一個畏死的小丑。 他的野心沒有能夠實現,他終究成為了這個百年王朝的最后一位見證者。 在最后一刻,宮墻之上,一片落日緩緩向西沉,如同魏晟堅守的這個王朝的命運。 太陽明日還會升起,卻成為新朝的太陽,而非舊朝的太陽。 「全片完」這三個字出現的瞬間,「橙皮」沒有立即起身,她四周的觀眾大多也是如此,他們都需要更多時間回味一下這部剛剛看過的電影。 第214章 214 發癲片 等一整場電影看完,「橙皮」才意識到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40分鐘。 在春節檔上映的電影中,《亡國之君》片長是最長的。 但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她完全沒有意識到。 就算《亡國之君》本身是一部偏沉重的作品,演員們的演繹卻讓電影的每一個鏡頭都充滿了吸引力。 電影已經放完,「橙皮」腦海中卻依舊浮現魏晟孤獨坐著的場景。 《亡國之君》并不是第一眼惹人注目的電影,但看完之后,她會久久沉浸在電影的那股氛圍之中。 不知道顧熠是以什么心態去演繹魏晟這個角色的。 角色的厚重感、與命運抗爭的無力感,親眼見證一個王朝緩緩墮入深淵的沉痛……「橙皮」覺得,這個角色恐怕只有顧熠才能演繹。 從粉絲的視角看,顧熠的演技又提升了,和一眾知名演員的合作爆發了他對表演的熱情,電影中,除了杜訥言、王淵、傅年這幾個熟悉的名字外,也有一些「橙皮」覺得眼熟,卻叫不出名字的演員,他們一起塑造出了這部《亡國之君》。 在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未必會有《亡國之君》這樣的電影出現了。 雖然電影工業的興起讓好片井噴,但大制作電影拍攝之初就奔著票房去,而小成本電影則瞄準獎項,試圖在小眾領域里博出位,《亡國之君》這種吃力不討好的電影,也只有聶樹生這樣的大導還在堅持。 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橙皮」手機響了兩聲,她打開群聊,就看到群友在問《亡國之君》好不好看。 「橙皮」回復了「好看」兩個字。 但當她試圖描述電影好看在哪里的時候,卻發現不知該從何說起。 她甚至覺得,當《亡國之君》拍攝完畢的那一刻,它已經是一部好電影了,不需要她用多么華麗的詞藻去描述。 她看《一枚信箋》的時候同樣被沈遙救人的鏡頭打動過,《亡國之君》打動她的是那份無力感。 當她陷入魏晟這個角色的情緒時,只會為對方感到悲傷。 群里看過《亡國之君》的小伙伴想法大多和她一致。 “不知道該說什么,但我想去再刷一遍?!?/br> “刷一遍 1,很難用其他詞去描述《亡國之君》,但它是這幾年為數不多讓我覺得震撼的電影?!?/br> 大年初三是《亡國之君》口碑慢慢發酵的一天。 影評人們也陸續給出了觀看《亡國之君》的感受———在前兩天,他們的側重點在《未來之戰》和《旗開得勝》兩部電影身上,也有幾位影評人對《提線木偶》的質量表示遺憾,認為它本該成為一部更出眾的懸疑片。 在《亡國之君》前兩日票房不盡如人意時,影評人們猜測,或許是聶樹生老了,也或許是顧熠的票房神話迎來了破滅的時刻。 但去電影院看過《亡國之君》后,多數影評人們都保持著相似的觀點——— 【這是一部不適合春節檔期的電影,但作為觀眾的我們很幸運,因為聶樹生導演把它放在了春節檔,讓我們能早一點欣賞到它?!?/br> 【聶樹生寶刀已老?不,準確地說,《亡國之君》是聶樹生沉淀幾年推出的一部力作,是歷史片題材的力作,我曾以為,到今時今日,已經不會有導演愿意拍攝這樣一部電影?!?/br> 【它著重描述了魏晟稱帝后的一些故事,不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而是帝王自身,貫穿電影始終的,是魏晟無法擺脫的宿命?!?/br> 【聶樹生選中的主演是顧熠,他曾在采訪中說,顧熠是最適合魏晟這個角色的演員,而看完《亡國之君》全片后,我很佩服聶樹生導演毒辣的眼光,《亡國之君》的核心人物是魏晟,顧熠對這個角色的駕馭一直在為電影添色,當魏晟坐于龍椅之上,他就是最深沉穩重的帝王,在年輕一代演員中,既能貼近角色,將魏晟這個角色完全展現出來,又能和老戲骨們飆戲而不落下風的,唯顧熠一人?!?/br> 顧熠原本就是新生代的第一人,這一點一眾影評人也深有體會,可真正見識過顧熠在《亡國之君》中的表演,再對比那些常上熱搜榜的「xxx演技炸裂」,就會覺得顧熠的演技十倍百倍碾壓那些演員。 對方可以輕易讓觀眾與他共情,第一部《一枚信箋》是這樣,最新一部《亡國之君》也是這樣。 同樣是共情,顧熠所演繹的情感的層次卻是完全不同的。 僅一部《亡國之君》,魏晟初登帝位時的霸氣風姿,與城破國亡時的黯然形成鮮明對比,但自始至終,魏晟都維持著自己身為帝王的尊嚴。 如果顧熠的演繹稍有差池,魏晟這個角色恐怕很難做到如此豐滿。 “明年的云星獎預訂了?!?/br> “不然呢?還有誰去爭?” “《亡國之君》恐怕不止一個影帝吧?” 影評人們粗略判斷,除了女性角色部門的獎項外,《亡國之君》在每一個獎項上都很有競爭力。 “現在就看票房能不能發力了?!?/br> 春節檔的競爭可謂慘烈,和《未來之戰》《旗開得勝》兩部電影相比,此時的《亡國之君》的確處于劣勢,然而只要仔細去觀察,就會發現,初三這一天,對《亡國之君》的討論比前兩天多了起來。 電影的宣傳方也在發力,上熱搜的頻次比之前高了許多。 不少影評人對此感受很深刻———在他們的評論區,初一初二詢問《未來之戰》和《旗開得勝》的影迷有很多,初三之后,許多影迷都在問《亡國之君》是否值得看。 “超值的!看過絕對不會后悔,已經打算去三刷了?!?/br> “值得一看,絕對值回票價,只是喜歡《未來之戰》的未必會喜歡《亡國之君》,《亡國之君》太細了?!?/br> 聶樹生導演沒有微博,顧熠這位主演每天兢兢業業地上線,轉發和電影相關的各種宣傳視頻,除了他之外,發博最勤的就是嚴錫澤,沒辦法,劇組老人家多,老人家們勤勤懇懇參加路演就很不錯了。 …… 《亡國之君》雖然沒有炫目的特效,但電影的總投資也達到了3億以上,第一天票房成績出來的時候,劇組上下都有些失望。 雖然聶樹生實質上已經退休,《亡國之君》票房能不能爆對他立足這個行業毫無影響,大不了繼續過退休生活,主演顧熠則是手上的王炸太多,一部電影的失利并不能讓他傷筋動骨,杜訥言、嚴錫澤他們更不會因為這部電影失去飯碗。 但眾人依舊希望電影能擁有出眾的票房。 劇組上下為完成這部電影付出了多少努力,身處其中的演員們十分清楚。 就算《亡國之君》不是時下受歡迎的題材,就算卷入春節檔并非一個理智的決定,但將這種種因素拋開的話,最關鍵的是——《亡國之君》是一部經得起推敲的佳作。 它不該被埋沒。 “今天的排片還是7%吧?”嚴錫澤苦笑了一聲,“確實挺慘淡的?!?/br> “你之前有過排片7%的電影嗎?”他問顧熠。 顧熠回憶了一下:“7%應該沒有,當初《一枚信箋》的排片大概10%上下?!?/br> 后來哪怕是《山花》都沒拿過這么低的排片,就算競爭對手是強勢的商業大片,他主演的電影依然能夠拿到不錯的排片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