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從麻婆豆腐開始 第84節
他沒想到平日里穩重的陳年居然能說出這種話。 “好了,陳兄快說吧,不然一會筆墨要干了?!?/br> 陳年在腦海中微微一思索,便想到了一個非常合適的: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br> 陳年打聽過了,這不是自己熟知的歷史,沒有唐朝,也沒有李白,所以這些詩句自然也是沒有的。 小牡丹聽到這詩,也不禁多看了陳年一眼,頗有些慚愧地低下頭說道:“這詩確實不是幾兩銀子就能買得到的……” 傅新聽后剛準備落筆寫字,可是忽然就呆在那里,如同雷擊。 “這……這詩……” “怎么,不好嗎?”陳年反問。 “不不不,太好了,我是怕我的字配不上這詩??!”傅新說道。 但陳年卻輕笑一聲說道:“這是你該擔心的問題?寫就是了?!?/br> 如此輕松的態度,給了傅新信心。 于是深吸一口氣,端坐身子,提筆便寫下了這十四個字。 “下面呢?”傅新問道。 “下面沒了?!标惸暾f道。 “下面沒了?” “沒了,現在她就欠你夠多了,再說我怕她一輩子都還不起?!?/br> 開玩笑,這可是千古名句。 當然,就算是千古名句,陳年此時也一下想不起來后半句是什么了,畢竟用得多的還是前面。 所以主要原因還是忘了。 之后,任憑傅新怎么說,陳年就是不給他后半句,甚至傅新都開到半年的洗衣全套了,陳年雖然也很心動,可就是想不起來??! 最后小牡丹帶著這前半句離開了。 離開之后,小綠問:“小姐,我怎么覺得那個賣豆腐的好像更厲害,長得也更好看?” 小牡丹一首拿著那半句詩,另一只手拍了拍小綠的腦袋:“他啊,看起來太高傲了,他在樹上看戲的時候是,在院子里看的時候是,在和如意樓的楊老爺那些人說話的時候也是,甚至我見過一次有揚州刺史來的時候,他看向揚州刺史的眼神也是一樣的,似乎這天下就沒一個他能看得上眼的,包括看我們也是一樣的,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都很客氣,可做我們這行當,看人還是很準的?!?/br> “可他不就是一個賣豆腐的嗎?” “但他寫得出這樣的詩句來,還能被那書生佩服得五體投地?!?/br> 小綠摳了摳嘴角思索了一番,好像確實是這樣,但很快她又得出了一個結論: “我懂了!” “小姐看上那個書生,一方面是因為那書生看起來清秀而且肚子里有墨水,一方面是因為他接地氣!” 此話一出,小牡丹的臉刷的一下就紅了。 “誰看上那書生了?討打!” 而小綠拔腿就跑,一邊跑還一邊喊道: “小姐臉紅了,你急了你急了!” …… 之后,陳年和傅新還是經常去看戲。 只是,在八月十五的一天,傅新忽然說佳人要邀請他一起賞月。 結果,那天傅新一夜沒有回來。 之后的一段時間,傅新就開始隔三差五的不回來了。 第100章 邀請 但就算如此,傅新還是會把自己因此而沒有看的書都補上。 在這個問題上面,傅新還是能夠分得清的。 “今天晚上回來吃飯嗎?”早上起床之后,陳年一邊往車上裝豆腐,一邊問道。 “不回來了,陳兄不用管我……對了,陳兄若是遇到張貨郎的話,能否幫忙問問上次說的那幾本書收到多少,我現在的這幾本書快要看完了?!?/br> “好?!标惸暾f著,就推著平板車出了門。 雖然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但陳年還是每天雷打不動地往天寧寺送豆腐。 在這段時間,陳年又學會了文思的另一道甜漿粥。 而且把文思豆腐這一道菜也稍微改進了一番,那就是在制作的時候,把要加入的清水換成高湯。 雖然文思不能吃葷腥,但陳年在給文思做的時候會換成素高湯。 但由于現在的條件有限,所以陳年就用芹菜、蘿卜、香菇、黃豆芽來制作。 至于普通的高湯價格就稍微高一些了,陳年只能制作閹割版的,從市場買一些雞骨架回來,由于陳年及其擅長和這些賣菜賣rou的打交道,所以有時候甚至也能白得一份雞骨架。 只不過送來的雞骨架上面就是只有骨架。 rou那是一點都沒有 但這也足夠了,加入一些蘿卜和少許的蔥,熬制出來味道也很鮮美。 推著車來到天寧寺,現在陳年偶爾去天寧寺的時候,也會多帶一些高湯過去給文思,學了人家的菜,說什么也要給一些回報才行。 但是這一次,陳年又遇到了楊篪擎。 聽他們對話,意思大概還是之前那樣。 “文思大師,不求您多做,就五例,每日只要五例,您甚至無須去如意樓,只要在這里做好,我每天派人來取,報酬絕對不少的……” 可文思還是一如既往的拒絕,十分無情。 當陳年來了之后,楊篪擎和陳年打了招呼之后就準備離開。 可這時文思卻忽然說道:“阿彌陀佛,不如楊施主留下來吃一頓齋飯如何?” “齋飯……”楊篪擎思索片刻,“也好,那就叨擾文思大師了?!?/br> 可文思卻搖了搖頭:“正巧陳施主也來了,不如這一次就由陳施主下廚如何?” 陳年指了指自己:“我?” “也行?!?/br> 陳年一口答應下來。 但是楊篪擎心中卻又涼了半分,他留下來其實也是想嘗嘗文思的手藝的,沒想到是陳年動手。 雖然每次遇到陳年會打招呼,而且在桃園的時候也會請陳年喝茶吃點心。 但那都是想要讓文思答應下來的手段。 陳年經常給天寧寺送豆腐,若是不經意間能在文思面前說幾句關于自己的好話,說不定文思就會同意自己。 楊篪擎想要讓那道菜出現在自己的酒樓之內,并不是只望著賣錢,而是一次來作為一種宣傳手段。 試想,制作難度如此之高、觀賞性如此之強,就如同山水畫一般,每天還是限量。 能吃到這道菜,完全就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 別人沒有,只有自己這里有。 如此一來,如意樓的也會更加出名。 商人都是逐利的。 名氣為他帶來的利益遠比賣一道菜帶來的要多,而且因此帶來的人脈關系,那才是比黃金都要珍貴的。 但陳年才不管那些。 這一次正好帶來了剛熬制好的素高湯給文思嘗嘗。 陳年把豆腐卸下來之后便開始熟練地做菜。 切配菜、切豆腐,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陳年一邊切豆腐,一邊和文思聊著做菜方面的技巧和一些知識點,這段時間他們聊的基本都是這些,如何能讓菜做得更好吃。 楊篪擎聽的一知半解,而且他也壓根沒有聽進去! 因為,他現在全部的視線都在陳年的手上! 這刀工、這豆腐的程度! 他看向陳年的眼神都變了! 如果之前只是把陳年當成一個工具,那現在他眼中的陳年就像是一塊閃閃發光的金子! 若是能把陳年拉攏過來! 現在他無比慶幸自己當初交好陳年這個決定。 而且說起來,自己攏共才花了不到二十兩! 這對于一個貧民百姓來說很多,但是對于楊篪擎只能說是九牛一毛! 等到陳年做好之后。 楊篪擎作為客人自然也得到了一碗。 淺嘗一口。 頓時,素高湯的鮮美味道溢滿口腔,香菇、芹菜、蘿卜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再加上其中的根根如頭發絲一般的豆腐,蘊在嘴中口感細膩而又豐富。 在這一碗湯中,豆腐既是主角也是配角。 而且這次喝的比之前自己在這里喝的味道還要更好! 想來也是陳年后來加入的那些代替清水的湯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