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從麻婆豆腐開始 第45節
感情這就是傳說中的肌rou記憶? 不過陳年想想也確實。 這個時代,誰會把面和水稱著定量到多少克來用啊。 這種老一輩流傳下來或者是根據無數的經驗而得來的東西,很難用語言說清楚。 非要說的話,那他只能給你用手大概給你比劃一下。 “這么多……” “鹽也來一小把?!?/br> “水,就是你的手感覺比溫溫的稍微再溫一點點……” 這種描述都太過于籠統了。 陳年以前覺得適量、少許、大量就夠抽象了。 但沒有想到居然還有比這些更加抽象的描述。 不過,就算是這樣,陳年也有自己的辦法。 他直接回憶著大學時候實驗課的內容,把現在有的條件,設置了幾組對照組。 比如,現在需要考慮到的主要外界條件是: 氣溫、濕度。 而設置的變量則是: 鹽、水、水溫,醒面的時間。 每天的氣溫這很好獲得,而且有時候根據體感就能大概得出。 所以,在不下雨的情況下,氣溫大概相同。 陳年就要不停的修改一些變量,從而與另外一組進行參照。 然后再把每一次的結果記載到本子上。 這個過程陳年是暗中進行的,也就是每天根據何師傅所說的知識點進行調整,然后等到回去之后再偷偷把這些都記下來。 十來天的時間過去,陳年發現何師傅罵自己的次數好像也變少了。 大概是因為自己出錯的次數沒有那么多了吧。 但畢竟陳年現在連和面都沒有學會,所以陳年在店里依舊做的是除了做飯以外的其他工作。 而在這十幾天的時間。 何師傅每天早上開門的時候,會把貼在門口的那張尋人啟事重新用手撫平。 如果適逢下雨把那紙張沖壞了,等到雨過天晴的時候,何師傅又會重新換一張上去。 至于店內,那是常年都貼著。 以至于到后來,陳年把上面的所有字都背會了,甚至連帶著何師傅兒子的照片都記得一清二楚。 甚至有幾次睡覺的時候,陳年還夢到過。 當然,沒有見過的人,陳年也只能看到別人擦肩而過,而他卻絲毫沒有辦法與之對話。 “我能cao縱自己的夢,卻不能cao縱夢中夢?” “還是說,菜譜給自己的夢,是嵌套在自己最初的夢境當中,然后在這菜譜創造出來的夢中,自己就無法再cao控了?” 最后陳年越想越繞,就像是放在口袋里面一整天后再拿出來的耳機一樣。 亂的讓人心煩。 陳年發現這白案的基礎好像比紅案還要難一些。 當然陳年覺得這也有可能是因為自己本身就是紅案出身的原因,有一些經驗和想法都根深蒂固了。 所以在轉變的時候,要比在一張白紙上面寫寫畫畫更困難一些。 所以,陳年每天就這么練習著。 隨著實驗對照組得出的結果越來越完善,陳年也覺得自己的進步也是迅速的。 而何師傅罵自己的次數也越來越少,有時候就算是說,聲音也小了一些。 每天陳年都會比何師傅在店里多待兩個小時用來練習。 一個小時用來實踐,另一個小時用來分析。 有時候當陳年回到家里的時候,發現何師傅還沒有睡。 透過簾子的縫隙,陳年似乎能夠看到何師傅正在里面好像看著一張照片。 果然還是忘不掉啊。 …… 有一天,陳年在睡覺的時候,外面忽然傳來幾聲槍響。 直接給陳年從睡夢之中嚇醒了。 小心的湊到窗戶口看了一壓,就只見一些外國人,身穿著各種各樣的軍隊制服不知道在對峙著什么,但就算是開了槍,好像也沒有造成什么人員傷亡。 然后就是一些嘰里呱啦的話。 這其中,陳年也就只能聽懂英語。 大意好像就是你們法國人進了我們英國的租界什么的。 而法國人又嘰里呱啦的說了一頓,陳年沒聽懂。 只是,最后法國人先離開陳年是看明白了。 只不過,在法國人離開之前,另一邊說英語的又說現代大家共同的敵人什么的。 隨后陳年就沒敢再聽了。 畢竟他也害怕別人發現之后請自己吃一發槍子。 不過這些事情自己就算是想干涉也干涉不了,自己只是來學做菜的,上海終究是華夏的,歷史如果真的那么容易改變的話,著、這就不僅僅是一個菜譜了。 所以眼下還是做好菜要緊。 于是,陳年在這里,一呆就是三年。 1930年。 這個時期的上海愈發繁榮。 許多外國品牌也漸漸的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化妝品、服裝等等關乎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東西也在不斷更新迭代。 而陳年,也在這三年間不斷的成長著。 他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做出來的面完全可以作為售賣而端上桌。 就連一些老主顧吃了都說和何師傅沒有什么大差別。 甚至還有一些人說陳年就是何師傅的兒子,就算不是兒子,那也得是兒徒了。 好在陳年也孝順。 但陳年依舊沒有停止練習。 因為,每一次何師傅在吃過陳年的蔥油拌面之后都會說同一句話。 “還差點東西?!?/br> 第54章 玫瑰玫瑰最嬌美 還差點東西? 可如果問何師傅那缺少的東西是什么。 就連何師傅自己也說不清楚。 而且何師傅自己也做不出那種記憶中的味道。 這無疑給陳年的追求完美之路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沒有具體的方向,要怎么搞? 搞爪子哦! 陳年既然是要在這里學習到完美版的蔥油拌面,那自然要把這缺少的那一樣東西搞清楚,不知道是什么,那就一個一個的嘗試。 到了晚上,陳年熟練的在鍋中小火熱油,然后把提前洗好的小蔥蔥段去掉白色的部分,剩下綠色的地方擦干水分放入鍋內。 很快,蔥段就在油漸漸提升的溫度之下,開始褪去了青蔥綠色,漸漸的變成了秋黃與微焦,濃郁的蔥香不斷彌漫在整間屋子當中。 陳年當初在花了足足一年的時間把和面這個工作做好吃之后,何師傅才準備教陳年炸蔥油。 路要一步步的走,飯要一口口的吃。 在陳年第一次炸蔥油的時候,何師傅都已經準備開始罵人了。 只要陳年動手,絕對要有失誤和紕漏。 因為在熬制蔥油的時候,有幾步是非常關鍵的。 首先就是,一定要用小火。 大火很容易在來不及反應的時候,就直接把蔥炸糊,浪費了一鍋油和蔥。 其次就是一定要等到油溫冷卻下來之后再放醬油,而且這一步和上一步一定要配合得當,否則的話這一鍋醬油加熱油就會變的如同好為人師的和師傅一樣,爆裂無比,隨即就是直接碳化、而蔥也會把放進去的醬油和糖全部吸收,變成黏糊糊的。 可是,何師傅預想之中的場景根本沒有出現,陳年在紅案上得心應手,怎么可能會不知道這其中的原理? 而且在之前的時間里,陳年早就把這些小技巧都看在了眼里。 實在不是故意偷看,主要廚房就這么大點。 很快,放糖、醬油、豬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