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的懶媳婦[七零] 第22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長媳(重生)、沙雕備胎,在線改命!、降水概率百分百、難言關系、魔戀同人 惡魔是否墮落
但,“你有沒有和你娘說過?” 宜宜點頭:“說過,我娘同意了的?!?/br> 林母:“那你去吧?!?/br> 宜宜當即高興應道:“好謝謝奶,我先去刷牙啊?!?/br> 說完轉身就往院子里跑。 林母喊住她問:“我去幫你把牙刷那些準備好吧?” 宜宜揮揮手笑:“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行的?!?/br> 她轉身跑去刷牙洗臉。 回來后和大家伙坐一起說說笑笑吃早飯。 這年,林母依舊在家里負責做飯,其余大人去地里上工干活。 林父年紀大了,三個兒子都勸他在家休息,但他自己不樂意啊。他說在家就跟個閑人似的,去地里還有點盼頭,最多不干那么狠就是了。 見他原先拿十個滿工分,現在拿七個工分,明顯自己控制了的,人也沒那么疲憊,大家才由著他。 孩子們去上學自然就不上工了,也就休息日的時候去地里幫下忙。 這會吃完飯準備出發,宜宜牽著小米姐的手,和大家一起出門。 去地里和去村小學有一段共同要走的路,林家人有說有笑的。 村里人瞧見了,還是第一眼注意力就落在顯眼包宜宜上,笑著夸這孩子。 林父聽到了笑得最歡,也不謙虛什么,全都應是。 林大嫂、林二嫂兩對夫妻沒林父這么明顯,但眼里都是笑意。 宜宜也甜甜地和他們打招呼。 到了巷子口的時候,林父交代;“石頭小米,看好你meimei啊?!?/br> 小米:“爺你放心吧,宜宜就和我做同桌?!?/br> 石頭:“爺,我下課就跑去看她們倆?!?/br> 林父笑著應好。 道別完后,大人們往地里去,孩子們往學校去。 宜宜一手牽著石頭哥的手,一手牽著小米姐的手,走在中間形成個“凹”字形,一蹦一跳的,這字形也隨之變換。 路上碰到的小伙伴越來越多,來這上學的都是村里的孩子,多數也都是和宜宜玩過的。 哪怕上回回來是過年那會,宜宜也還能見著人就喊出人的名字,和人打招呼,頗有朋友遍天下的意思。 到了二年級的教室更是熱鬧,一堆人圍著她玩。 等到上課鈴響,孩子們才各回各位。 老師進來,見到第二排坐在小米旁邊的宜宜,驚訝一瞬過后,嘴角笑意瘋狂揚起,腰背都挺直了,下意識回想這節課要講的內容,開口講了起來。 把該講的知識都掰開揉碎講,盡量通俗易懂,又要帶著些很厲害的風范。 林家。 稍晚些周云夢睡到自然醒,摸了摸內側,已經涼透了。 想到昨晚宜宜說要跟著小米去上學,估計是起了個大早,也就這些能讓她有這魄力了。 周云夢稍微緩了會,起身簡單梳好頭發扎起來,出了房間。 她和坐在客廳的林母打了聲招呼后,到院子里洗漱。 林母則去廚房給她熱早飯,又拿了她的搪瓷杯給倒了杯溫水。 周云夢洗漱完坐到飯桌前:“謝謝娘?!?/br> 林母:“嗐客氣啥,老三媳婦你先喝水哈,我去給你拿早飯?!?/br> 周云夢應好。 早飯有蒸紅薯、白粥、炒雞蛋。 周云夢邊吃著飯,邊和林母聊天,問起這半年村里一些事和變化。 從1978年十月之后開始,這變化常有。 對周云夢來說,這些事情從歷史書上的文字變成親身經歷或周遭人的親身體會,她聽著也是覺得有趣,萬分感慨。 感嘆國家經濟即將騰飛,人民生活變好的同時,也算是在積攢寫作素材了。 林母:“最近啊,不就是馬上要到高考了嗎?知青辦那些人現在也不上工了,就窩在房間里可勁地復習,就準備著高考考個好成績呢?!?/br> “哎去年的事你也知道,就那誰玉華家的男人考上大學回城后,直接沒消息也找不到人,這可憐玉華和她閨女啊,也是艱難?!?/br> “那些個和咱村里人結婚的知青啊,個個都盼著考上了能回城呢。那些老頭老太,家里娶了知青媳婦和把閨女嫁給知青的,都愁得不行。你說就玉華那事在前,誰都怕自家兒子或閨女成了第二個玉華啊?!?/br> “咱這以前哪聽說過拋妻棄子的破事???那可是要被批斗的。反正從四月開始,咱村里和知青辦那邊的關系就緊張起來了?!?/br> 之前聽到林母說玉華的事,周母說豐山生產隊也有這樣的事,周云夢就忍不住感慨。 這個年頭因恢復高考引起的變化就在這了,公社這邊每年確實也有三四個考上大學回城的。 知青們為了回城,也不拘著要考上什么大學,反正憑能力和現實報志愿,考上了就好。 周云夢陪林母聊了幾句,又說:“今年山茶也要高考呢,她最近緊張不?” 昨晚她倒是有和山茶聊過幾句,山茶說她心里踏實有數,不用擔心。從昨天下午山茶有空陪宜宜在門口跳格子跳得起勁,就感覺這孩子心態挺好的。 不過山茶也可以沒和她說實話,只說好的事,她才會多問林母這句。 林母:“山茶不緊張的,我看她啊比知青辦那些人穩多了?!?/br> “你看這會學校高二的都緊張,恨不得直接學到夜深,直接在教室里睡覺。山茶就輕松多了,放學到點就坐著車回家,還和我們聊會天,幫忙拿碗筷,晚上吃過飯再回房間去學習?!?/br> 前年林家又擴建了下,多出來了兩間房,山茶和小米睡一間,虎頭和石頭睡一間。這錢公中出了一半,大房二房用小家這些年攢的錢,也湊著出了剩下一半。 要不然隨著孩子長大,這家都不夠住了。 周云夢聽了松了口氣:“那就好,咱山茶這是自己有把握了,松弛有度呢,我們順著她的節奏來就行?!?/br> 林母笑著應是:“可能以前打的基礎好,她每回考試都是前三名。還好當初老三媳婦你愿意教山茶識字,給她買書,她自己也肯學,才有今天這好成績?!?/br> 說實話,林母有時候夜里躺床上也忍不住和老頭子感嘆,這山茶是個有福的。 那會她也就想著孫女能識點字很好了,誰能想到突然就恢復高考,學校也重新辦了起來,搞不好啊,今年山茶還真能考上大學。 周云夢笑:“主要也是山茶自己的努力,也幸虧咱國家恢復了高考能有書讀。不止山茶,后面那些孩子也會越來越好的?!?/br> 這話算說到林母心坎上了,她笑著連應是,又說起最近聽說的消息。 “你爹不是愛和那些老頭去大隊聽收音機嗎,好像說國家正在推廣什么包產到戶政策,有一個地方推廣了說收成比生產隊集體勞作好多了,百姓賺的錢也多。這兩年好多大城市附近的公社都這么干,我估摸著也快輪到我們了?!?/br> “我到現在還沒搞明白,這包產到戶具體是怎么個說法。你爹也是,知道個大概,解釋得不清不楚的?!?/br> 林母把求知的渴望放到老三媳婦身上。 好在周云夢也沒辜負她:“娘,我也有在雜志上看到一些關于包產到戶的文章,都說這政策好……” 簡單來說,這年頭的包產到戶就是三包一獎賠,包產、包工、包費用,超獎少賠。 其實就是每家按戶口上的人數來承包一定量的耕地,完成每年的收成任務。生產出來的糧食依舊是集體分配,年底結算的時候,完成包產任務的按規定結算費用。 超產的有獎勵,少產的受罰。 林母算是聽明白了,一拍大腿激動道:“那這政策好啊,咱家都是能干農活的,勤勤懇懇的,可耐不住那些拖后腿的人在混日子啊。這每年工分都是按照收成來分錢和糧食的,要真能包產到戶,對咱家肯定有好處的?!?/br> “超產還有獎勵,就你爹帶著老大老二他們,伺候莊稼的一把好手,收成肯定好?!?/br> 林母越說越激動,光是想想就興奮,恨不得這包產到戶的政策馬上就落到清河生產隊來。 周云夢笑說:“快了快了,既然爹能在收音機那聽到風聲,要不了多久應該就會落實到咱村里來了?!?/br> 林母忍不住哼起小曲,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 她感覺啊,這日子要越過越好嘍。 中午,廚房里林母把炒好的rou菜端出來,又去燙洗碗筷拿出來,再把一大鍋米飯請出來。 這兩三年,縣城里“供應”多出來,不少小商販從別地收上來的米面,都不要票漲了點價在賣。 家里條件不錯,都是要上工和上學的人,林父林母商量后,就讓老大老二去買了些米,基本上頓頓吃白米飯了。 八成精兩成糙的白米飯。 紅薯那些也還在吃,但不會放在午飯晚飯吃,放在早飯煮了吃。紅薯不再是省錢填飽肚子的存在,而是想改善下午晚飯都吃白米飯的口味才煮得。 周云夢估摸著時間也出了房間到廳里。 林母在裝飯,她負責遞碗。 “奶,娘,我放學回來啦!” “奶,三嬸!” 周云夢和林母聽到聲響齊齊往門口看去,就見宜宜走在中間,一手牽著小米一手牽著石頭,漾著幸福的笑容回來。 這丫頭,還像模像樣地說自己放學回來了。 周云夢應了聲好后,也配合她:“你們放學回來啦,今天上午學得怎么樣?” 林母也感興趣問:“對啊,快和我們說說?!?/br> 宜宜當即嗶嗶叭叭說起來,生動形象,繪聲繪色。 從上學路上碰到熟悉的朋友、教室里的玩鬧、上課時老師講什么內容到放學回家。 小米和石頭在一旁,偶爾補充幾句。 三個孩子湊一塊,可以想象到今早這上學有多幸??鞓妨?。 等她們說完,上工的大人們也回來了。 山茶和虎頭在縣城里讀書,中午懶得來回跑折騰,也不夠時間,都是帶了盒飯去吃的。 這會一家子吃飯也熱鬧,大家看著開心果宜宜,好像上午勞作的疲憊都消散了些。 飯后,宜宜主動湊過去說:“石頭哥小米姐,下午我就先不和你們去上學了,我要午休。等你們放學直接到空地那邊找我玩好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