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后媽女配后,我把霸總拿捏了 第276節
開口的時候,還是因著對君王權威的恐懼,把“請”改成了“求”,卻也讓老百姓的訴求變得更加卑微又虔誠。 第385章 這就是老師啊 一個。 兩個。 三五個,八九個。 慢慢的,紅色的,高聳莊嚴的宮墻一側,竟跪了密密麻麻一大片人。 一聲。 兩聲。 三五聲,八九聲。 從原本臨安尚算單薄的聲音,慢慢的,加入了男聲,女聲,老人的聲音,孩童的聲音。 請命的聲音,便如同星星之火,呈現燎原之勢。 大雨瓢盆,雨聲瀟瀟。 民聲搭乘著這風聲雨聲瀟瀟聲直達天聽。 鏡頭也隨著百姓們的請命聲,拉長拉遠。 最終,留在鏡頭中心的,只有已經隨著鏡頭拉遠而面容模糊看不真切,唯獨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仿佛燃燒著火焰的臨安郡主。 到了此時,評審團的評價聲才終于響起。 原本寂靜一片的內場嘉賓席位上才終于有了些窸窸窣窣的議論聲。 陶毅也同樣是《英雄行》中的一個演員。 而且,還是個鄔唐晁嘉一樣,少年不得志的演員。 人到中年后,靠著不少觀眾眼熟的臉,演了不少爸爸叔叔岳父的角色。 每每出現在d站,要么是類似「可悲!有些年輕演員穿官服,還不如一群老頭」的對比視頻里,要么是「你以為的叔叔,年輕時殺瘋了!」之類的憶往昔視頻里。 陶毅偶爾也會看到這些視頻。 但越是看多了這種視頻,還真就因此產生了一個怨氣。 怨時下的導演制片沒眼光,怨時下的流量演員沒演技還能演主角。 他絲毫不掩飾自己對只知道搞話題的流量藝人的蔑視。 越青菱這樣的話題流量女演員,自然也在他的攻擊范圍內。 只是,他還是有些底線,從不在公共場合說人閑話,只會在好友相會時抱怨幾句。 這次也是一樣。 在來參加華影獎之前,他就已經和同劇組的好友,包括晁嘉在內,都似有似無地抱怨過,類似「《登雀枝》不過是一個愛情劇,怎么就能和咱們得劇一起提名了」的話。 當然了。 這番論調當時就被他的幾個好友,包括晁嘉在內,都給懟回去了。 要是簡單地將《登雀枝》歸為愛情劇,那他們的《英雄行》也就是一個演義劇,《迪斯科》就是一個家庭劇。 大家誰都別看不起誰。 陶毅心里是很不服氣的,在自己錯失最佳男配角后達到了一階,等看到了晁嘉拿了最佳女配,而《登雀枝》中的越青菱沒有拿到時,情緒回到了二階,甚至隱隱掉到了三階。 沒想到,越青菱直接提名最佳女主角了??! 這下可好。 怒意和不服氣的心理一下飆升回到了一階。 在大屏上劇情片段開始播放時,他是抱著一種「我倒要看看,你是憑什么打動評審,打敗了他們這些老戲骨」的挑刺心理才看了下去。 這一看,就停不下來了。 一直等到片段結束了,他恍然回神,才意識到,自己剛剛那幾分鐘時間里,竟然一直在屏息。 全身心地沉浸在劇情里,情緒都被人物狀態牽動。 他一瞬間有些羞赧,忙左右看了眼。 卻發現周圍好些人都和自己是一樣的狀態。 甚至有好幾個一直到此時,都一臉還沒從剛才的劇情中回過神來的表情。 陶毅不是一個普通觀眾。 回過頭去想,他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剛才的專注,不是因為劇情精彩。 或者說,不全是因為劇情。 說實話,這種為民請命的劇情,是個古裝劇權謀劇里,都有。 只是,以前一般是清官帶著百姓和萬民傘之類的東西,為民請命。 在這部劇里,是臨安郡主一個女流之輩,一個本該高享富貴的統治階層來為被冤屈的將領喊冤。 加上齊導的執導手法實在是高超。 這一整段劇情,不像是某些劇一樣,要煽情就加煽情的音樂,要悲壯就加悲壯的音樂,全靠bgm來烘托氣氛。 這一段,全程都沒有背景音樂。 而是只用雨聲來烘托。 隨著劇情的深入,雨聲也越來越大。 又在最后,被萬民請命的聲音壓制住。 鏡頭的運轉更是神中之神,齊導是真正會用鏡頭說話的導演。 陶毅再看不慣這部劇,也得感嘆一句:“這齊導是真有點東西?!?/br> 但比起導演的手法來說,陶毅這樣的專業演員更關注的是片段中演員的發揮。 而令他全身心專注其中的,也就是演員的表演。 那是怎么樣的眼神??! 堅毅,果敢,悲憤,決然,眼底卻又帶著無限的傷痛。 不需要別人通曉她前半生的經歷,只要是正視過她這樣眼神的人,都能體會到這一切。 一個被母舅算計的棋子,一個夫族皆亡的未亡人,一個為5萬將士喊冤的義士。 以陶毅的表演水平,他在出戲后反過去想,能很快發現剛才那段劇情中的表演痕跡。 但這并不妨礙他剛才全身心沉浸在劇情中。 更遑論是普通觀眾。 陶毅都能想象到,觀眾在看這一集時,情緒得有多劇烈。 他是對的。 因為即便正在看華影獎直播的網友大多都已經看過這一集,此時再看一遍,依然還是反響強烈。 【嗚嗚嗚,我的乖女兒,臨安真的很好很好!】 【臨安真的不全是為了給自己的丈夫喊冤翻案,更是為了枉死在平城的六萬將士們喊冤?!?/br> 【雖然說,政治斗爭都是殘酷的。但正是因為殘酷,臨安這樣的赤子之心才顯得格外珍重?!?/br> 【臨安真的做到了,「雖千萬人,吾往矣」】 【可悲的是,長公主和駙馬年輕時,也都是為民請命的人。如今卻變成了幕后劊子手,只能說,「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是永遠有人正年輕。 」】 【所以現在網上有人罵臨安,說她不聽爹娘話,不想著維護自己家族的利益,只知道維護夫家的利益,是戀愛腦,我每次看都覺得很無語??床欢畡【蛣e看了,亂罵人就是你不對了?!?/br> 直播上的討論還在繼續。 大屏上,評審們的評價也在繼續:“……近幾年我們很多老一輩演員都很喜歡抨擊批評流量,而現實好像也證明了,如今的很多年輕演員已經脫離生活很遠,成了偶像劇里光鮮亮麗的平面模特,已經無法飾演情緒稍微復雜,經歷稍微跌宕一些的角色,而如今,「臨安」的出現,似乎推翻了這一點?!?/br> “越青菱似乎不是一個天賦型演員,在很多場景中都能捕捉到表演痕跡,但同樣的,我們也能看到在更多場景,尤其是劇集的后半段,隨著「臨安」遭遇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越青菱的表演好像也跟著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br> “她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表情,都在將「臨安」這個角色帶到觀眾面前,到如今,我們或許可以說,換一個人來演「臨安」也能演得不錯,但越青菱演的,就是一個專屬于她的「臨安」,無可取代?!?/br> 這段評價十分中肯。 連陶毅都忍不住跟著點頭。 “現在是不是覺得,《登雀枝》的獎,拿的還算實在?” 耳邊傳來戲謔的聲音。 是晁嘉的聲音。 陶毅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抬手,和這內場眾多嘉賓一樣,對這一場表演報以掌聲。 說實話,這一場掌聲,連越青菱自己都沒想到。 她甚至有些受寵若驚。 因為和她同期競爭的,不管是有差不多同年齡階層的演員們,更有兩個前輩演員。 越青菱臉再大,都不敢說,自己的演技比這兩個前輩要好。 但她也同樣聽明白了華影獎將這個獎項給她的原因之一。 年輕演員。 華影獎畢竟是官方獎項,要起到鼓勵年輕演員和立標桿的作用。 她越青菱,如今就被官方順勢立作了標桿。 這個獎項里,多少帶了點鼓勵年輕演員的成分。 雖然想明白了這一點,越青菱卻也沒多沮喪或者是忐忑。 一來,她這部劇之后,大概率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會演戲了。 二來,鼓勵怎么了?!她擔得起這份鼓勵。華影獎畢竟是官方表彰,不會單純為了鼓勵就選擇一個并不怎樣的影視劇和演員,能選她,就代表了她能拿。 她在一開始的受寵若驚后,很快恢復了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