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 第223節
計劃通√ 戚繼光不是沒想過脫離張居正這條船,畢竟明朝歷代首輔鮮有善終, 可是他受張居正賞識,多年來早就和張居正綁在了一起。 再說張居正把持朝政多年, 這些年如果沒有張居正, 又豈會有他的今日?做人不能忘本。 今日若趨利避害而選擇脫離張居正投靠他人,他日難道就不會再次因利害而背棄新主?這樣的人誰又敢用? 戚繼光心里明白除了祈禱張居正能多活幾年,其它的也由不得他做主。 不過有天幕這個變數,或許會有不一樣的轉機。 戚繼光心里不由生出些許期待, 也安心了許多, 終于有空斟字酌句思考起天幕剛才的話。 夫妻反目? 戚繼光瞪大眼睛, 心里頓時生出不安和惶恐,他和夫人反目?? 大秦 聽完戚繼光再就業原因的秦始皇有些無語,內心:五十五歲才遭遇磨難, 順風順水五十五年還不夠嗎?知不知道有多少人連五十歲都沒活到! 說到年齡問題, 秦始皇就覺得傷感,若是他也能長壽些,何愁大秦不穩。 后世這些人活到六七十還不滿,還想善始善終。 秦始皇皺眉道:“唐朝那個郭子儀活了八十五歲,明朝的戚繼光活了六十二,這還是因為窮愁潦倒沒有錢買藥,要是善始善終,他豈不是能活更久?” “難道人的壽命真的會隨著醫術進步而增加?”天幕也說過后世的平均壽命達到了七十七歲。 他要是聽御醫的話,遵守醫囑, 也能多活不少年吧? 大臣們:“……”陛下你的關注點是不是偏了??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挺了挺胸,笑道:“他肯定會選擇朕?!?/br> 朝臣們:“……”剛才的白起你也是這么說的。 陛下你殺的臣子還少嗎?心里能不能有點數。 在你手下,善始善終多難啊。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沉默了一瞬:“這些名將的愿望也太質樸了,不求加官進爵,不求出將入相,只求善始善終?!?/br> 這個他完全沒問題啊,選他選他! 杜如晦:“……”有沒有可能他們已經封候拜將,封無可封,功高震主了呢? 就是因為得到了才不求??!只有得不到的才是執念。 不過想想這些人的經歷,韓信功高蓋主,白起數次抗旨,戚繼光更是越過皇帝和重臣勾結,說實話,可惜是可惜,但卻不冤枉。 也就辛棄疾慘一些,空有抱負卻報國無門,硬生生的從武將轉成文人。 相對于杜如晦等文臣的看法,武將們感觸更深一些,只有武將才最了解武將,他們懂那種感覺。 誰上戰場不是豁出命去的?戰場上奮勇殺敵不就是為了建功立業、保家衛國嗎?軍功那是用命換來的,誰不想多掙一些軍功,福蔭子孫,讓家中妻兒過得好一點。 可是戰場上是他們說了算,官場上卻不是他們能決定的,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可比戰場上兇猛多了,稍不留神就是三族套餐。 求善始善終可太正常了,他們也求啊。 宋朝 兩宋的武將們眼睛都紅了,力排眾議將作對的文官遷調走、提供優厚的財政補給、處處維護什么的他們也想要??! 這么多優待想不建功立業都難吧??? 光是優厚的財政補給,使其擁有購買軍馬、制造火器與戰車的財力就夠讓他們流口水了,張居正這樣的文官上哪里去領??? 為什么大宋的文官和大明的文官差這么多? 兩宋的武將們堅信他們和戚繼光之間的差距只差一個張居正。 …… 【千里馬需要伯樂,一旦伯樂沒了,千里馬也就變成了劣馬。戚繼光的伯樂張居正倒臺后,他也由千里馬變成了廢馬。 戚繼光的要求看似簡單,真正cao作起來還挺難的,因為戚繼光本人壽命不短。他晚年一貧如洗買不起藥,還能活到六十二,要是沒有被罷免,說不定能活得更久。 而且古代打仗很耗命,能活到五十以上的將軍挺少的,大多都是人到中年一堆舊傷,有錢有勢都難治的那種,比如衛青,官至大司馬大將軍,是皇后的弟弟,皇上的姐夫,平陽公主的丈夫,夠有錢有勢了吧? 不還是舊傷復發、病痛纏身,死的時候還不到五十歲。 對比一下,戚繼光身體素質真的挺不錯,要是沒有后面的事,說不定能活到七八十。 這樣的話,善始善終就有點難了。 畢竟古代皇帝長壽的不多,明君更是少得可憐,又要長壽又要明君,還真不容易。 很多寶貝提到了龍鳳豬、朱棣、武則天、阿斗,秦始皇和唐太宗確實不殺功臣,除非功臣謀反。 但他們短命啊,秦始皇享年四十九,李世民享年五十一,這種情況下戚繼光就算抱胡亥和李治的大腿都不好使。 胡亥就不是個正常人,狠起來自誅九族,能善終才怪。 李治的話,褚遂良就是個例子,抱他的大腿不如抱武則天的大腿。 其他的話,朱棣是明朝的,不可以回原本的朝代再就業,朱棣被pass了,而且他在位才22年,加上仁宣的十二年,總共才三十四年。 明宣宗死后十四年就是堡宗的土木堡之變,要是戚繼光這會還沒死,也要交代在土木堡之變。 阿斗……蜀漢政權持續了四十二年,如果諸葛亮在的話,戚繼光還有發展的可能,可惜諸葛亮嘔心瀝血積勞成疾五十四歲就病逝了,他死后蜀漢堅持了二十九年。 戚繼光能有歷史上的成就很大程度是仰仗張居正給他開的綠燈,研究火器的經費可不是一筆小費用,蜀漢除了諸葛亮,其他人未必有這個魄力支持戚繼光。 阿斗雖然聽話,但養不起戚繼光?!?/br> 萬歷時期 養不起的戚繼光本人:“……”我謝謝你們哦! 但這是養他嗎?這不是在養軍隊嗎?說得好像只養他一個人似的。 大秦 短命的秦始皇拳頭硬了,他狠狠地閉了閉眼,不生氣不生氣,朕現在身體很好,肯定不會只活四十九。 還有胡亥,這輩子都別想回咸陽宮了,更別說自誅九族。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衛青沒想到還有他的事,愣了一下,不過沒將其放在心上。雖然沒活到五十,可他善始善終了,沒有走到君王猜忌的局面。 這不比活到六七十卻君臣相疑,不得善終強嗎? 正想著,肩膀一沉,霍去病的聲音響起:“舅舅,要保重身體?!?/br> 衛青額上青筋猛地一跳,“……這話你還是自己留著吧?!蹦闶遣皇峭四愣嗌贇q死的? 劉徹一心二用,一邊聽著天幕的解說,一邊贊同道:“去病說得對,仲卿是得好好保重身體,朕可不想將來無將可用,你們都給朕好好活著?!?/br> 話音剛落,就聽到天幕排除了所有人,只剩下他。 “朕就說會選朕吧??!”白起不選他,純粹是因為大漢是大一統王朝,白起想打統一戰爭,韓信是因為不能選漢朝。 他就是所有武將最想效忠的君王,慧眼識珠,挖掘帝國雙璧的漢武大帝。 唐太宗時期 同樣被說短命的李世民:“……”五十一也不短了吧,比秦始皇多活了兩年呢! 再說了,是他不想多活嗎?是沒有這個機會! 等等,褚遂良?李世民扭頭看向人群中呆若木雞的褚遂良,“登善,你……”還好嗎? 褚遂良如遭雷劈,整個人都傻了,天幕這話的意思是他沒有善終? 他抱了李治大腿,呸,效忠李治,但是卻得罪了武后? 褚遂良聽到李世民的聲音,語氣委屈道:“陛下——” ** 唐高宗時期 李治難得有些心虛:“……”沒這么夸張吧?他只是貶了褚遂良而已,又沒賜死他,也沒擼官。 武周時期 武則天聽到褚遂良的名字,尷尬得咳了兩聲,轉移話題:“沒想到還有朕,辛棄疾、韓信、白起都沒想過選朕,這位也不見得選朕吧?” 武則天心里明白,女人掌權,最不服氣的就是男人了,指望他們真心效忠,無異于上青天。 洪武時期 被pass掉的朱棣不服:“為什么白起可以回大秦?戚繼光不能回明朝?”他養得起戚繼光! 朱橚:“大概大秦和戰國算兩個朝代?!?/br> 朱棣:“……”好氣哦!好不容易被提名一次。 朱元璋皺著眉頭看他,大聲道:“你難道不應該關心為什么你在位二十二年,你的兒子和孫子總共才在位十二年嗎?朱高熾是胖死的,那朱瞻基是怎么死的?” 要不是他死得那么早,怎么會有土木堡之變! 朱棣被吼得愣了一下,“這我哪知道啊,我要是知道不得托夢給他嗎?” 等他坐上皇位,繼承人還選不選朱高熾還不好說,關心這個做什么。 他已經決定上位后要大干一場,爭取超過漢武帝唐太宗,遠邁漢唐,成就一番偉業。 人才當然比較重要,朱棣心里嘀咕道。 其他朝代,尤其是宋朝的武將們狂點頭,所以他們的伯樂在哪里?他們的張居正在哪里? 原來將相也能相親相愛,呸,合作嗎? 【剩下的漢武帝和武則天,雖然漢武帝晚年有大逃殺,但殺的大多是文臣,武將除了摻和進巫蠱之禍的李廣利,其他倒是沒殺。漢武還是可以選的,畢竟在位五十四年,對武將很優待。 武則天的話,得在一開始就抱大腿,從廢王立武那會,或者二圣臨朝,都是站隊的好時機,再不濟等李治沒了再站隊也行,只要別反對她,一切都好說。 而且女皇缺武將的支持,如果能有靠得住的武將,那絕對是互相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