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 第152節
可以從這方面入手,朱棣沉吟了一會兒道:“先皇在時已經削過一次藩,將親王俸祿五萬石改為一萬石,并下旨出了五服的宗室朝廷不再享有俸祿。朕覺得親王享有這么高的俸祿,卻待在封地無事可干不太好。 待鄭和出海探明情況后,朕會下旨讓藩王出海?!?/br> “還有考上秀才就能免徭役,家里窮的還能免賦稅。天幕的書中說了這種情況在前期還好,等執行個百八十年,秀才舉人越來越多,那么多人免徭役、免賦稅,朝廷上哪里收稅去? 這條也得改! 考上舉人才能免徭役,考上秀才不免!賦稅的話,都不能免,這個先例不能開。另外田多的賦稅和田少的賦稅也要分開制定,田多可以多收一些,田少的少收一些?!?/br> 百官們一聽臉色都變了,“陛下不可!” …… 議事殿內爭論不休,等消停時天都黑了。 朱棣這才有空翻起今天的贈品。 翻著翻著好像有點不對。 那副被天幕聲稱不買會后悔的畫呢? 朱棣臉色一沉,問宮人:“今日有誰碰過這東西?” “稟陛下,只有鄭大人碰過?!?/br> 鄭和? 朱棣眉頭皺得更厲害了,鄭和拿走那幅畫做什么?他不是也有嗎? 難不成那幅畫真有什么獨特之處? “擺駕,朕去看看咸寧?!?/br> * 公主殿 朱智明看著翻來翻去的朱棣,忽然有些心虛,“父皇,你在找什么?” 朱棣直接道:“天幕說不買會后悔的那幅畫呢?” 朱智明:“不都在這了嗎?” “朕數過了,少了一張?!敝扉媒浬硤?,哪里看不出朱智明的心虛和緊張,他眉頭一挑,“那幅畫里到底畫了什么?你為何要藏起來?” 朱智明一慌,“我…我沒藏,我給撕了?!?/br> “嗯?” 朱智明:“反正我撕了,不信父皇你自己搜?!?/br> 朱棣更好奇了,到底畫了什么???這一個個的不是藏畫就是毀畫。 **** 明中后期土地兼并日益嚴重,百姓們開墾出來的土地沒多久就變成了別人的,加上災荒不斷,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聽到天幕說海外有一片廣袤的土地,有畝產千斤的糧食,有能治病的神樹…… 最重要的是,早在百年前大明就有船可以到達那個地方。 一些走投無路的百姓心動了。 還有一些百姓則是覺得為什么書中的百姓就能遇到那么好的君王,而他們的君王只會剝削他們,地主權貴連一條活路都不給他們。 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反抗他們,換一個能對他們好的皇帝? 憑什么他們都快活不下去了,那些當官的還能大魚大rou,穿金戴銀。那些人搶了他們地又不會種地,還把他們從良戶變成了佃戶。 反抗的種子在眾人的心中生根發芽,各地起義軍頻起,大明王朝風雨飄搖。 大秦 只買了一本中冊的秦始皇對書中的內容并不感興趣,他興致勃勃地翻開美洲作物清單。 第一頁就是玉米。 秦始皇臉色有些怪異,因為玉米上居然還畫了眼睛和嘴巴,還有手和腳。 玉米雙手叉腰的列出它的作用,然后被人剝殼脫粒,玉米粒用來磨成玉米面,玉米面做成餅、煮成粥等等;玉米芯曬干后當柴火燒。 在看后面的土豆,也是長眼睛的。 強迫癥秦始皇:“……” “來人,研磨?!笔懿涣说那厥蓟侍峁P照著玉米的樣子在紙上畫了起來。 片刻后,秦始皇把自己的畫揉吧揉吧團成一團丟在一旁。 這看著挺好畫的,怎么畫起來不太對勁? 不死心的秦始皇又畫了一次,這回是土豆。 扁土豆還是比較好畫的,秦始皇看著自己畫的沒有眼睛嘴巴和手腳的土豆順眼多了。 要是能上色就更好了。 “朕記得之前幾位公主買了石膏娃娃?” “是的陛下?!?/br> 秦始皇:“你去她們宮里看看有沒有顏料剩余,有就全拿回來?!?/br> “諾?!?/br> 秦始皇滿意地繼續作畫。 幾天后,收到秦始皇畫集蒙毅看著宛如涂鴉般的美洲作物清單。 蒙毅:“……” 這…他能申請看看原圖長什么樣嗎?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津津有味地看著小說,看著看著忽然沒有了。 下冊沒有買,看不到結局的劉徹有點不爽,別說這次故事還挺好看的。 除去讓人頭皮發麻的感情線外,其他劇情還挺好看的。 原來這世上分了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有不同的膚色、發色、眼睛。 原來吞并弱小的國家并不止有戰爭一種方法,經濟戰、貿易戰、文化滲透,還怪有意思的。 “陛下,冠軍侯來了?!?/br> 劉徹仍舊歪著身子,完全沒有坐直起來的打算,“讓他進來?!?/br> 霍去病行禮后就直接問:“陛下找我什么事?” “你來看看這些國家,”劉徹沖他招了招手,“這里居然樓蘭,樓蘭真這么好看?” 霍去病聞言大步上前,注意力卻被桌上的白一塊黑一塊的東西吸引了。 他記得一天前,那塊東西還是白色的。 霍去病好奇道:“陛下,這個橡皮會變色?” “咳,朕本來是想試試它能不能擦墨跡,誰知道它只能擦天幕那兩只鉛筆寫的字?!?/br> 劉徹嘆息道:“可惜了,若是也能擦墨跡多好?!?/br> “陛下可以讓人研制鉛筆,臣倒是覺得這鉛筆挺好用的?!笨梢噪S身攜帶,不需要墨就能寫,多方便??!而且他發現這種筆特別適合畫圖,畫錯了還能用橡皮擦掉。 鉛筆和橡皮果然絕配。 ……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一言難盡地看著那本《土法農產品加工機械》,確實有圖有標注,還有詳細的講解怎么使用。 可是……為何這么??! 天幕,你出來,你管這叫清晰? 字小還黏在一起就不說了,好歹仔細看也能認得出來。 可這圖也太模糊了吧?標注的字就更小了,就是魯班在世也未必看得明白吧? “你們誰的畫工好把這些圖臨摹下來?!崩钍烂裨臼窍胱约号R摹的,可看到這畫,對不起,他實在畫不出來。 大臣們一看那些圖,紛紛往后退。 “陛下還是直接交給工匠們吧,他們經驗豐富,看著圖制出來應該不難。如果經過臣等臨摹,工匠們能不能制出來就不一定?!?/br> “不過這打稻機確實玄妙,居然可以這樣制作?!崩钍烂袷且娺^農人打稻谷的,用后世的話說就是純手工,以人力擊打。 從前沒覺得有何不對,看到書中的雙人打稻機、三人打稻機方知原來這世上任何事都有更快的途徑,就看你愿不愿意想。 難怪后世一直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耕地到收稻,再到脫粒舂米,方方面面都有更快的辦法,不僅省力也省時,百姓有了更多時間可以做別的事。 就能創造更大的財富。 科舉和科技明明只有一字之差為何差這么多? 李世民:“今后科舉也要考科技,凡能做出便民、惠民之物者,可直接錄用,進工部,做出來的東西可載入史冊?!?/br> *** 三個月后,巴州宣漢縣 縣上百姓趕集似的往一個地方去,外來人不解,笑問何事? “縣令家今日打稻,讓我們去看呢?!?/br> 那人嗤笑,“打稻有什么可看的?” “這你就不懂,縣令家打稻用的是打稻機,那可是朝廷發的,據說是根據天幕給的圖紙做出來的??h令讓家丁給我們演示怎么使用,有需要可以在縣令那里登記借回家用,這可是好事?!?/br> “你快別拉著我了,這么多人,去晚了得排好久的隊?!?/br> 那人一愣,連忙松手,“抱歉?!?/br> 話落又說了一句“多謝?!笨上艘呀浥苓h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