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 第87節
劉徹快要酸成檸檬精了。 這哪里是什么閱兵,這分明是國力的炫耀。 劉徹沒有上過戰場都能發出這樣的感慨,上過戰場的衛霍兩人看完視頻,發出的何止是羨慕的感慨。 訓練一支軍紀嚴明的軍隊極為不易,像后世這般什么都統一的軍隊,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訓練到極致方能有這樣的成果。 然而軍中的士兵多來源于服兵役的男子,或者走投無路入軍營找條不算活路的活路,這樣的軍隊士兵質量參差不齊,能指望軍紀有多好呢? 想做到后世那樣,難如登天。 唐太宗時期 終于看到了想看的視頻,而且還多了一個閱兵視頻,但貞觀朝的君臣們并沒有很高興。 尉遲敬德直呼:“都沒有敵人,就用掉這么多好東西來演練,太浪費!” 作為大唐的軍神,李靖自然看出來里邊的門道:“說明后世還有威力更強,火力更猛的軍需??!所以才不在乎這些?!?/br> 甚至可能這些在他們看來是同神器一樣存在的大殺器,在后世眼中也只算歪瓜裂棗。 “藥師說得對,”李世民接過李靖的話道:“不過后世沒有敵人,天下太平,需要揚國威震懾周邊的小國,閱兵和演練都是宣揚國威的辦法,倒也不算浪費?!?/br> 就是太令人羨慕了! “還有,不知你們看到沒有,閱兵上寫著七十周年?!崩钍烂褚荒槼了?,“后世都發展到可以上天入海的地步,居然才建國七十周年?!?/br> …… 【每次看到這些視頻都會讓人覺得公民納稅是值得的! 從古至今的經驗告訴我們,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 哪怕世界和平也不能放棄軍事武裝力量,因為和平本身就是建立在軍事力量的基礎上。 在我們中國浩瀚的歷史上,有宋一朝經濟文化達到了封建王朝的巔峰,在經濟文化上連后來的元明清都比不上。 即使如此,宋朝還是被稱為弱宋,和強漢、盛唐、剛明這些漢人大一統王朝相比,口碑很差,也就比蠻元、奴清這兩個異族大一統王朝好一些。 這都是因為大宋在強敵環繞下選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強國不強兵,最終走向了一條屈辱的亡國之路。 感謝偉大的領袖,為我們的祖國定下了一條正確的方針,經過近百年的追趕,才將我國從明朝起就落后的國力發展至今,成為世界第一大強國,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br> 第83章 八十三章 十二年義務教育 大秦 “強漢、盛唐、弱宋、蠻元、奴清?!?/br> 秦始皇皺起眉頭, 臉色出奇地難看,居然沒有大秦! 明明是他開創的帝制,排名的時候卻沒有大秦! 不是說百代都行秦政法嗎? 后世抄他的帝制, 用他的政法, 到總結歷朝歷代的時候,大秦就不配了? 心里很不爽的秦始皇聽到第二大強國時,眉頭皺得更緊了, “第二??” 擁有十四萬萬人口,連平民百姓都過得那般富裕;還擁有那么多堪稱神仙手段的技術,就連一場軍事演練都如此興師動眾,居然才排第二?? 那第一到底得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兵力?又得有多繁華? 后世的繁華已經是他無法想象的了,比后世還要繁華強大的國家, 他實在想象不出來。 就算想象不出來也不能阻攔秦始皇有一顆想當第一的心, 戰國時,秦國不也是七國之中最弱的,可這又如何,最后不還是秦滅六國一統天下。 可以弱, 但不能一直弱。 不過后世才追趕不到百年就能發展至此,還算不錯。秦國自秦孝公起歷經六代國君, 共一百四十年,才終于在他這一代滅六國一統天下。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強國必須強軍, 軍強才能國安,說得好!” 這話簡直說到他心坎里去了,劉徹扭頭看向之前反對他打匈奴的大臣,高聲道:“后世總結出的經驗就是在理,軍不強則國不安, 國不安則難強?!?/br> 大臣們:“……”知道你想打匈奴了,別念了。 在知道陛下你晚年那些事后誰還敢阻止你??! “居然才第二?”劉徹大為震驚,光一個海陸空三軍演練都搞這么大陣仗,更不要說閱兵式上不止這三種兵力??! 還有什么火箭軍方隊、戰略支援部隊方隊、聯勤保障部隊方隊、武警部隊方隊、院??蒲蟹疥?、預備役部隊方隊……甚至連女兵都有,還不止一支! 雖然這些兵種名稱他都沒見過,但連猜帶蒙也能猜出一二。 也就是這樣才讓他意外,后世連支援、后勤這些軍隊都能配齊武器,軍隊陣容還整齊到不行,如果不標注那是什么兵種的軍隊,任誰也不會猜到那是什么支援、后勤、預備役的軍隊。 除了這些軍隊,還有天上飛的轟炸機、地上跑得到主戰坦克,還有什么無人機、導彈、火箭等等。 即使沒看過這些武器的使用方法和作戰效果,也能感覺到這些武器好厲害的樣子。 因為海陸空三軍用來演練的武器和這些東西的外形挺像,看過海陸空三軍演練那個視頻,沒有人會懷疑這些武器的效果。 劉徹心里越想越羨慕,擁有這樣的本錢,怎么還只是第二呢! “仲卿,朕也想體驗一下視頻里那個站在車里巡視閱兵的人的經歷,訓練這樣的軍隊需要多長時間?” 衛青愣?。骸啊北菹履汩_玩笑的吧,大漢怎么可能做到這些。 遠的不說,就說陛下您站著車上巡視,怕不是要吃一肚子灰。 唐太宗時期 雖然總是吐槽后世人干嘛干嘛,但聽到第二,尉遲敬德不高興了,“才第二?怎么會?后世那么多人!” 李世民提醒道:“敬德忘了,天幕說第二是他們追趕了近百年才有的成果,之前天幕還說過從大明開始西方列國就趕超了中國,六百多年的差距,用不到百年的時間來追趕,后世的人已經很了不起了?!?/br> 話落,他望向天幕,目光期待道:“朕還真想聽聽后世那位偉大的領袖是如何做到的?!?/br> 【看完視頻能體會到霍去病的熱血沸騰了吧? 可惜他注定要失望了,我們現代的征兵那可不是一般的嚴格,不僅要過政審,還要有學歷,除此之外就是個人身體素質的要求了。 就小霍將軍這一身傷疤,體檢都過不了!】 霍去病十分不解:“為什么?為什么有傷疤就過不了?” 上過戰場的人誰身上還沒有兩道疤?憑什么有疤痕就體檢不過關! 衛青也不由咂舌:“后世的征兵果然嚴格?!?/br> 【可霍去病不這么覺得,因為他看到了閱兵里的女兵。 他覺得都能有女兵,他怎么著也能入選。 當時溫渺渺的眼神是這樣的:→_→ 就算是男神,看不起女性也要被鄙夷。 溫渺渺:你在想錘子吃! 你知道這些女兵多厲害嗎?她們大多來自全軍作戰一線,有導彈號手、坦克駕駛員、特戰隊員…… 軍銜、戰功并不比男人差。 現在當兵可困難,政審、學歷、體檢、年齡、身高都有明文要求,政審就是政治審核,看你是否身家清白,你現在是個黑戶,政審很難過。 學歷就更過不了了,我們現代的學歷從低到高就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中專)、大???、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其中小學六年和初中三年又合稱九年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教育制度,是免費的,國家規定適齡的兒童和青少年都要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在我們現代,管沒上過中小學或者沒上完九年中小學的人叫九漏魚。 初中升高中要經過升學考試,我們叫它中考,考過才能讀高中,沒考上高中的可以去讀中專、職高、技校。 這三個包括高中在內都是三年制,國內公立學校都是免費的,和上面的九年義務教育合成十二年義務教育,雖然現在還沒有寫進律法,但大部分地區都已經實施了十二年義務教育。 高中升大學也需要升學考,叫做高考。大學一般都是四年制,醫學類是五年制,大學后還有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而現在當兵至少得大學學歷,你可不滿足要求! 還有體檢,你現在的身體得修養好久才能恢復,等你恢復可能已經超過24歲了,人家征兵,年齡不得超過24。 哦對了,體檢有疤痕也不行,視力不好也不要……】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剛才還能喊憑什么的霍去病啞言了:“……” 他在腦海里算了算,得先讀十二年書才能上大學,征兵的年齡不能超過二十四歲,也就是說最遲十二歲必須要讀小學,而且在兩次升學考中還不能失誤,不然就上不了大學。 先前天幕說書中的溫渺渺二十六歲,研究生畢業,十二年義務教育、四年大學,研究生比大學本科要高,大學四年制,研究生怎么著也得五年吧。 嘶——后世從五歲起就在讀書! 一讀就是二十年。 而且更恐怖的是后世學的東西還非常多! 此時的霍去病已經想起之前天幕售賣的初高中物理和初高中生物。 初中、高中,這不就對上了嘛! 很明顯想到的不止他一個,劉徹聽到天幕說的種種學歷,又刷新了他的認知。 十二年義務教育,還是免費的。這每年得花多少錢? 關鍵后世人口還不少,十四萬萬??! 一想到這么多人都由國家出錢供他們讀書,學的還是那些很有用的東西,劉徹就眼前一黑。 后世就不怕有人造反嗎?這些機密東西都交給平民百姓。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坐不住了,“免費的十二年義務教育!” 每次他以為后世已經很有錢了的時候,天幕總會刷新他的認知。 寒窗苦讀十年的學子怕是要羨慕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