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你的執念[快穿] 第463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反派他長兄(穿書)、重生道祖的偏執日常、被迫尚公主后、我男朋友是神級哨兵?、朱門寵妾、職業讀者,追文爆紅、穿書前他已在大潤發殺了十三年的魚[快穿]、海棠壓枝、萬人嫌死后他們都后悔了、炮灰真少爺修仙回來了
第430章 大善人12 朱老爺幾乎是震怒,只是礙于公爹身份,沒有直接指責周逸芳。 朱其成也一樣無法理解,不可置信地看著妻子,完全無法理解她提出來的和離。 “就因為我們對大郎的教養不一致,你就要和我和離?” 和離,不是夫妻交惡,姻親仇敵,徹徹底底過不下去,沒人做這個選擇。尤其是女子主動選擇和離,更是少之又少。 女子和離,縱然娘家愿意接回去,也會被安排再次婚嫁,二婚很少比頭婚更好,要不是實實在在過不下去,女子能繼續過日子絕不會自請歸家。 而能讓一個女子主動提和離,這夫家是有多么讓人難以忍受? 朱其成不可置信的點就在這里,他自認為盡可能地照顧了妻子的感受,處處尊重她,考慮她的心情,而這般努力之下,她竟然仍覺得無法忍受?想要和離? “何至于此?” 周逸芳的神色比在場所有人都要冷靜:“你此刻的不可置信,便是我要和離的最大原因?!?/br> 朱其成深深皺眉,無法理解地看著她。 周逸芳也回視著他:“你曾因看到大郎玩弄毛毛蟲而想把他送去寺廟,這是棄養;寧兒與大郎打架,萬家鬧上家門,你一沒有及時維護三歲親兒,二得知他的委屈依舊選擇息事寧人,這是軟弱;你屢次與我提起再生個孩子,心中是何打算大家心知肚明,輕信佞言,長幼不分,這是昏聵?!?/br> 朱其成被她說得步步敗退。 周逸芳繼續字字如刀:“更讓人失望的是,你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仍覺得這些只是小事。只要你今日向我妥協一分,明日向爹娘妥協一分,兩邊和稀泥,就能一日拖著一日?!?/br> 她的視線轉到朱家二老身上,又轉回來看向朱其成:“若我不再生,朱家可以像只有你一個獨子一樣,只有大郎一個嗎?” 朱老爺想也沒想立刻說:“絕無可能!” 周逸芳嘴角露出譏諷的笑,不再說話,只看著朱其成。 朱其成還是很了解妻子為人的,這一年多,他也知道妻子在意的是什么。她在意家里人因為一個道士的話,對大郎種種不公與偏見。而父親此時的態度,更顯而易見地表達了這一點。 朱老爺從沒考慮過把朱家交給大郎。 朱其成的雙肩一下子塌了下來。 但是他依舊無法接受,舉案齊眉了多年的妻子,從此真的要分道揚鑣,再無關系。 朱老夫人是個慈和人,然而聽到了這卻為自己兒子抱不屈。 尤其是寧兒那事,一邊是女兒外孫女,一邊是孫子,親戚之間,有什么不能各退一步的? 周逸芳控訴的這些事,在她看來,有什么好小題大做? 她這么認為,也這么說了。 周逸芳含笑聽著,嘴角的弧度都沒有改變一絲一毫。 朱其成知道娘說得偏頗,幾次看向妻子,卻在看到她這樣的笑容后,心越來越涼。 等到朱老夫人的話說完,周逸芳嗯了一聲算是回應,順著她說:“娘有些話說得也有道理。我這人大概就是太愛較真,所以才和朱家這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慈和人家多有矛盾。的確,朱家需要多子多孫,而我這般固執,留下只會擋了后頭孩子的路,到將來,我和大郎成了未來家主的擋路石,一切就會難看了?!?/br> 她語氣輕柔,處處為朱家考慮:“我說的都是真心話,否則我大可以自私一些,帶著大郎占著朱家少夫人的位子,未來也是朱家的主母,我不生,自有人生,生下來我也是他的母親,我是嫡母,他不過一個庶子……” 剩下的內容,盡在不言中。 朱家人稍微一腦補,就紛紛皺起眉頭,不悅地看著周逸芳。 周逸芳一笑,攤攤手:“所以,我才說和離是最好的辦法。你們不想要大郎這個孩子,我舍不得身上掉下的rou,只想好好教養他長大。我帶著他離開,朱家再娶少夫人,生個十全十美的好孩子,繼承這偌大家業,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這描繪的前景的確很是讓人心動。如果沒有生下大郎,朱家本就該有這樣的日子。 在座之中,對大郎最為芥蒂的人,其實是朱老夫人。 大郎出生那天,她摔了腿,淋雨傷寒,此后便覺得身體大不如前。朱老夫人聽了道士的話,心里就留下了影子,從此對大郎難有慈愛之心。 朱老爺在乎家業無人承繼,去了九泉之下對不起列祖列宗,朱老夫人覺得大郎克自己,唯獨朱其成偏見雖有卻不大,但他一邊是父母,一邊是妻子,自然父母從重量和數量上都超過了妻子。 朱老爺說:“和離不是你說一句就能離的,你父母知道嗎?女子歸家,可不會像待嫁閨中那樣輕松容易,你難道帶著大郎再嫁?” 周逸芳了然地說:“若是您依舊認大郎這個大孫子,我便把他當朱家子孫養;若是朱家的確不要他了,我便只把他當我的兒子養,至于改嫁與否,和離之后嫁娶互不相干?!?/br> 其實朱老爺開口這句話已經表達了他的態度,他心動了,開始考慮和離的可行性。 而朱老爺一動搖,朱老夫人緊接著跟上,唯獨朱其成依舊堅持,不愿意和離。 周逸芳沒有在意,因為她知道,朱其成最終還是會同意的。他做不出忤逆父母的事。 離開正院,朱其成和周逸芳一起朝著小院走去,走了無數遍的路,這一次卻走得生疏又漫長。 快到院子的時候,朱其成問她:“你何時起了和離的心?” 周逸芳:“你說把大郎送去寺廟時?!?/br> ?朱其成詫異,不可置信竟是那么早。 周逸芳說:“一般的父親,見到兒子犯錯只會教訓糾正,而不是直接不要這個親生孩子?!?/br> 朱其成心一空,nongnong的自慚從心底升起,頭一次發現自己內心竟然是如此愚昧卑劣嗎? 周逸芳繼續說:“后來我試著糾正你的偏見,改變你的想法,但結果……” 朱其成心知肚明,他幾次答應妻子卻始終沒有做到。 朱其成突然什么話都說不出來。 他陷入自我懷疑之中,難道,他真的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不是一個稱職的丈夫嗎? 周逸芳扔下發呆的他,先一步進了院子。 大郎正在屋里等她,此時該用晚膳了,這娃愛吃,運動多,餓得快,吃飯到點就準時回來,都不用人哄啊勸啊。 對于周逸芳回來太晚的行為,餓了肚子的他表示了自己的不滿:“娘,怎么這么晚回來?!毙〈笕怂频谋г?。 周逸芳笑:“娘有重要的事和祖父母商量,把我們大郎餓壞了?!?/br> 大郎放下手里的玩具,自己扶著榻滑下來:“還好吧,吃飯?!?/br> 周逸芳讓丫頭上菜,抱了他先去凈手。 “大郎,以后娘帶著你去外祖家生活好不好?” 大郎在水里搓手,想也不想說:“好啊?!?/br> 周逸芳告訴他:“是一直一直住在外祖家,再也不回來了?!?/br> 大郎抬頭看過來:“爹呢?” 周逸芳摘了巾帕一邊給他擦手,一邊說:“爹不去,就大郎和娘兩個人,以后一直住在外祖家,再不回來了。大郎愿不愿意?” 大郎想了想,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只確認:“娘一起?” 周逸芳摸摸他的腦門:“嗯,娘會一直陪著大郎的?!?/br> 大郎似乎覺得這樣就沒什么問題,隨口說:“外祖家好玩,和娘一起去?!?/br> 朱其成進門就聽到這句話,腳步一頓,沉默地在桌邊坐下。 第二日,周家父母就趕過來了。 周家的態度出乎朱家眾人意料,本以為很迂腐的周父聽到和離的消息不甚驚訝,夫妻二人更在乎若要和離,怎么離? 甚至在周逸芳的意料之外,周父提出了一個想法:若是朱家覺得大郎不祥,不要這個子孫,周家可以將他認下,從此改姓如周家族譜。 朱老夫人心動。 她就是覺得自己自從大郎降生之后便種種不順。 朱老爺和朱其成卻不太樂意,縱然不喜大郎,但大郎依舊是朱家的子孫,把子孫送給女方,這對他們來說有辱門楣。 周父問:“你們之前擔心他作惡多端,到了這,又不怕他牽連九族了?” 這句話一下子戳到了朱家二老心口,朱老爺微微松了口。 朱家于錢財之上并不苛刻,甚至到最后,真的把大郎給了周家以后,這家人又生起了愧疚之心,主動交給周逸芳一張銀票。 朱其成說的是:“你在家中這些年,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和離不是因為你不好,這銀票就當我……爹娘未來給你的……添妝錢?!?/br> 周逸芳收下了。 她和朱家沒有鬧得撕破臉皮,甚至說開以后,彼此都變得客氣起來。人一旦要長久分離,心里對對方的印象就會慢慢美化。兩家人各取所需,沒有利益爭奪,自然美化得更加順利。 既然如此,周逸芳自然地收下這筆錢,將它當成了大郎的贍養費。 周逸芳和離的消息是在一切塵埃落定后才人盡皆知。 彼時,周逸芳已經抱著大郎離開了朱家,回到了鄉下周家。 大郎不太懂永遠離開的意思,到了外祖家開心得不得了。 周逸芳忙著計劃未來生活,暫時把大郎的課業交給了周父,課業之外,便任他去玩了。 外頭,一片沸沸揚揚。 兩家人商量好的對外解釋是――夫妻不和,各自安好。 但是稍微知情的人看到周逸芳帶著大郎走,心中就有些數了,朱家顯然是不想要這個命格很差的孫子。同時心里確定,這個孩子恐怕真的不是個好的,否則朱家怎么會養了三年,最終仍舊舍棄? 沒過多久,這個只是親友知道的“秘密”變成了整個小鎮甚至方圓幾個村都知道的消息。周逸芳震怒,因為這直接影響了大郎在村里的生活,而當初,兩家約定道士那些話從此再不能傳播。 周逸芳戴著帷帽去了好幾處地方聽小道消息,聽到后來發現,外頭知道的事情諸如抓花小丫頭的臉、打了自己的表姐……都是自家人才知道的事情,而小道消息中,尤其對寧兒的遭遇描述得格外詳盡。 周逸芳心中有了猜測,又上門去尋朱其成,質問這個消息為什么會泄露。 朱其成一樣焦頭爛額,抱歉又愧疚:“我保證,朱家絕對沒人提過這些事,早就已經過去了,怎么會對人提起呢?大郎畢竟也是我的兒子?!?/br> 周逸芳盯著朱其成的眼睛看,確定他沒有說謊。 那剩下的,只有一戶人家了――另一個當事人萬家。 也只有萬家,還能知道寧兒被打回家后種種“可憐”細節。 然而如今消息滿天飛,正面去討要說法已經找不到證據,周逸芳一邊忙一邊觀察萬家。觀察了幾天,還真被她看出點東西。 第431章 大善人13 小鎮的人家,縱然家中富裕也沒有城里權貴那樣擺譜大陣仗。 閑著沒事,哪家夫人少奶奶帶著一兩個小丫頭,牽著孩子走在大街上,逛逛鋪子,看看雜耍,與尋常百姓差異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