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你的執念[快穿] 第167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反派他長兄(穿書)、重生道祖的偏執日常、被迫尚公主后、我男朋友是神級哨兵?、朱門寵妾、職業讀者,追文爆紅、穿書前他已在大潤發殺了十三年的魚[快穿]、海棠壓枝、萬人嫌死后他們都后悔了、炮灰真少爺修仙回來了
一日定不下新帝,各方勢力都不允許先帝入土,指著他當那“鎮守”的擺件,動不動就沖過去哭一頓喪,說一說先帝原本“已經中意”了哪位皇子。 懷東城明面上平靜地守著國喪,沒有起兵造反,也沒有在意京城的紛擾,但平靜之下,是緊鑼密鼓、比各地造反藩王還要緊張的籌劃。 春天漸漸來了,和親隊伍的真相馬上就會暴露,懷東和西北軍加快了迎戰的準備,繃緊弦時刻提防著魏國發難。 蕭柳把自己所有的嫁妝都捐了出去,捐給西北軍。 “我不去和親,一為骨氣,二為長久計,三為我自己。而西北軍將士護山河平安,衛百姓安寧,我也在他們展開的羽翼下獲得平靜生活,這份心意,是我對西北軍的敬佩支持,以及感謝?!?/br> 王妃不肯收,勸她為自己留著以備未來。 蕭柳如是說。 年前運回來的嫁妝又都紛紛運了出去,因為先帝的內疚,容妃的愛女之心,蕭柳的嫁妝非常豐厚,而且順著蕭柳的心思,加了許多實實在在的馬匹、糧食、金銀。都是到了西北就能快速轉手給軍隊,資助軍隊的好東西。 別人可能不知道,李正言卻再清楚不過,這么一大筆嫁妝,精美首飾、玉器、擺件、綾羅綢緞占比極少,棉麻、金銀、甚至馬匹糧食卻應有盡有,這個結果不是意外,是蕭柳被確定和親后,哄著皇帝和容妃慢慢添加的。 而她那時在皇帝眼里看似任性挑刺、沒事找事的行為,今日卻全部應到了實處。 棉麻、馬匹、糧食能直接資助西北軍,金銀是硬通貨,能直接大量采購物資,精美絕倫的首飾玉器古董在如今反而中看不中用,幸虧數量不多,能折現便折現了。 懷東城借著國孝的名頭,開始戒嚴。 蕭柳送完嫁妝又沒什么事了。 她琢磨著學廚藝。 “以后我們歸隱山林,沒下人沒廚娘,萬事只能自己動手,趁著現在有空,我與王府大師傅偷師幾招?!?/br> 李正言看著公主舉著菜刀的架勢,忍不住說:“我來學吧?!?/br> 蕭柳:“你看不起我?” 李正言:“……” 蕭柳沒動用前世技能,按照原主的記憶,從頭開始學起,第一天,在廚房弄了一個雞飛狗跳。 恩,不是不敢殺雞,是她把雞當成了敵人,拔了李正言的劍一劍揮過去,雞血濺了滿地,整個一個兇殺案現場…… 李正言面不改色地吃了七天蕭柳親手下廚的飯菜,從太咸、太甜、焦糊、發酸、發苦……的千奇百怪滋味中慢慢過渡到勉強可以入口。 蕭柳當然知道自己做的不好吃,失敗了便想偷偷倒掉,但李正言就站在邊上,見她做好了便直接端出去,不允許她倒了,每天吃她的黑暗料理,還能總結一下每天的進步和缺點。 第八天的時候,蕭柳怕李正言再吃下去吃壞了胃,做了最簡單的一葷一素,蒸臘rou和炒青菜。 李正言吃著吃著就笑了:“以后我去打獵,家里多做一些臘rou,想吃了只要蒸一蒸就能吃,不用你煙霧繚繞地鉆廚房?!?/br> 蕭柳看向另外三個暗衛:“咱們家什么都不多,就是青年壯力多,看來,以后一年到頭的rou食是不愁啦!” 這話說的,三個暗衛眼里也多了一分溫度,忍不住向往起未來的田園生活。 說完,蕭柳又瞪李正言:“你剛才話外的意思――是不是嫌棄我做菜難吃?恩?” 李正言夾了一大筷子青菜塞進嘴里:“好吃!我是怕你辛苦,以后每餐就這樣一葷一素正好,不用學很復雜的菜式?!?/br> 蕭柳托著腮幫子看他吃,嘴角滿是笑。 二月中旬,京城為了誰是真龍,兄弟殘殺進入白熱化,三月初,三皇子憑借著陰狠冷酷的手段,殺了幾個親兄弟,登上皇位。 而此時,大遼的江山已經被藩王們劃走了二分之一 三月的西北,大雪終于化開,道路漸漸恢復了通行,魏國早就等得不耐煩,直接發信威脅,十日之內大遼不送上賠款履行合約,魏國就要繼續進軍攻打大遼。 信件先到了懷東,又被送入京城。 平洲王則在信件出發去京城后,與西北軍某中隊商量好了對策,尋一個合適的機會,偷偷突襲魏軍,激怒魏軍引誘他們“擅自”攻打大遼,待那時,西北軍一呼百應,“憤而應戰”,直接撕毀和談的約定。 到那時,對外就給魏軍扣上擅自撕毀約定的鍋,西北軍只是被動應戰,一切順理成章。 說到使節團,便要說起那位“周大人”,蕭柳一手安排周家投奔二皇子,如今二皇子被三皇子親手砍殺,周家自然也跟著沒了,三皇子陰狠記仇,這些敵對的人家,在他登基第二天就被一一處理,遠在西北的周大人也被下旨打入大牢。 平洲王府很是配合,按照旨意“處決”了周大人。 皇帝撤了姓周的官職,卻沒說由誰擔任新的負責人,蕭柳就借著這個理由繼續賴在懷東不動身。 三月中,自收到魏國催促威脅已十日,所有人都在等京城的消息,想看看這個新帝怎么處理這樁事。 快馬加鞭下,京城傳來了圣旨。 取消和親,迎五公主回京,命西北軍與魏軍一戰到底。 所有人驚呆在當場。 他們都在等新帝會派誰來接管使節團,卻沒想到,新帝竟然直接取消了先帝定好的議和!這新帝真的是個瘋子! 但是瘋的好??! 眾人驚訝之后就是極大的歡喜! 世子兄弟向蕭柳道賀:“恭喜公主,峰回路轉,柳暗花明?!?/br> 蕭柳心情復雜,不過還是笑著道謝:“兩國交戰勢不可免,平洲王府地處關鍵,世子和王爺恐怕要勞累了?!?/br> 世子笑了一聲:“能光明正大地打起來,也是一件好事?!?/br> 不錯,至少皇帝給了西北軍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不用他們背地里暗戳戳引戰。這兩者的差異對士氣影響非常大。 西北軍一直都想打,但一沒有物質基礎,二沒有朝廷支持,所以才士氣低迷,一再戰敗。 整個懷東城的空氣都好像暗暗活了一點,這里的民風彪悍,不怕打仗,甚至敢于作戰,戰斗的氣氛一下子濃郁起來。 蕭柳回去后暗暗琢磨新帝為什么做,不知怎么,腦子里就浮現出了多年前那個中秋節,二公主遠嫁去世,三皇子當著皇帝的面哭著要接jiejie回來,卻被皇帝斥責厭煩,同樣哭訴的良妃更是被禁足冷落,這些年她明明是四妃之一,卻連昭容都不如,整日也只知道吃齋念佛,或者偶爾看看三皇子家的孩子。 蕭柳一直知道三皇子陰鷙,平時不聲不響仿佛和良妃一樣清心寡欲,實際卻像一條蟄伏的毒蛇,皇位爭奪戰中,三皇子也是她預測的勝利者之一,但沒想到,他登基后會取消和親。 當天晚上,蕭柳和李正言坐在院子里一邊賞月一邊說著良妃和三皇子二公主的事。 “我不信他因為二jiejie而特意取消和親,但也信,我終歸還是沾了二jiejie一些福氣?!笔捔袊@,“不過我也不打算回去了,就讓五公主在西北死了吧,以后我作為蕭柳,過我普普通通的日子?!?/br> 李正言伸手捂了捂她的嘴:“不要瞎說――恩,我們一起?!?/br> 蕭柳側身靠在他肩頭:“要打仗了,老百姓想過普普通通的日子恐怕也難了?!?/br> 李正言動了動肩膀讓她靠得更加舒服些,寬慰:“總會過去的,你若是愿意,現在我們也能找個深山隱居?!?/br> 蕭柳立刻笑著說:“好??!有你在,住山洞也行!” 李正言搭上她的手握緊:“不成,你公主之軀,怎么能讓你跟著我住山洞?!?/br> 蕭柳:“有人尊著敬著寵著護著才是公主,如今誰還在意我啊,除了聯姻價值,我比官家千金還不如呢?!?/br> 李正言正色:“我在意你,我會一輩子尊你敬你寵你護你,那些人都不如你?!?/br> 蕭柳忍不住笑意,窩進他懷中:“阿正你真會說話!” 李正言抱住她:“是真心話?!?/br> “恩……我知道?!笔捔p聲說,“所以我們走吧,西北有平洲王在不用擔心了,我們去找個小地方過我們布衣生活去吧?!?/br> 李正言低頭,唇印在她額頭,應:“好?!?/br> 兩人都沒把這事當成玩笑,這晚過后,就當真開始計劃起離開的事。 蕭柳準備細軟,李正言尋找可以隱居的山野鄉村。 李正言的舊傷斷斷續續的,雖然好了大半但至今沒康復至受傷前,蕭柳要走卻不可能帶走太醫,她堅持再養一段時間,正好隱居的地點也沒找到。 早就無事一身輕,可不能離開的理由卻總是那么多。 新住所沒找到、李正言的傷還沒好、外面局勢混亂不便出行…… 一個永遠在收拾,一個永遠在尋找隱居所。 四月初,西北軍和魏軍時隔半年再次交戰。 一個連丟幾城、經歷和談羞辱終于可以再戰一次,一個勢如破竹、驍勇善戰、屢戰屢勝,兩軍對壘,戰斗激烈。 每日,都有平洲王府的人送來戰報,或贏或輸,死傷多少,西北軍打得不容易,但非常頑強。 蕭柳和李正言相對坐在窗下,面前擺著一盤棋。 兩人久久不曾動。 李正言先開口:“這些日子我行走在周邊鄉村,發現原來就連懷東周邊的百姓,都有不少男子入征西北軍,全都上了前線?!?/br> 蕭柳摩挲著指尖的棋子,沒有說話。 李正言盯著棋盤發呆:“還有不少人家,家中兒郎都犧牲在去年那場戰事里了。他們看著日子過得平和安寧,但每家每戶幾乎都在近幾十年里為邊疆安寧出了力?!?/br> 蕭柳把棋子扔到了棋盤上,打散了整盤棋:“以為自己在下棋,下著下著,自己也成了其中一枚子,像我們這樣的人,根本做不到無心無情執棋落子?!?/br> 李正言抬眼看向她。 蕭柳無奈自嘲地笑,笑著笑著,眼神落寞了幾分。 “阿正,我其實知道。桃花源,不是去山坳里找到的,是靠我們自己,一寸一寸爭取到的?!?/br> 一寸山河安,一寸桃花源。 蕭柳眼里又慢慢有了淚光:“你想做什么便去吧?!?/br> 李正言:“公主!” 蕭柳笑:“我也想做些什么,誰說女子不如男,只能去和親呢?!?/br> 李正言伸手,越過棋盤,緊緊扣住她放在桌沿的手。 蕭柳勾起嘴角回握:“等天下太平了,處處都是桃花源,我們就從西北往南走,走到哪就住哪……我也不收拾行李了,拿上銀票,走到哪兒也不怕,說走就走?!?/br> 李正言握著她的手越來越緊。 蕭柳笑嘆:“你是不是都不信我說的這些話啦?” 李正言喉頭哽塞,低低地擠出幾個字:“信,是我,是我……”沒守諾。 蕭柳搖頭:“阿正,我們是一樣的人?!?/br> 無論被養得多么無心無情,還是會動情;無論對這個世界多么失望仇恨,還是會被真實的煙火人間打動。然后,自以為的旁觀下棋人,最終心甘情愿跳進了棋局。 第153章 桃花約32 李正言去找了平洲王,表達了想要從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