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仙路 第143節
這是關鍵。 或許,她今天就能突破,就看這臨門一腳了。 徐默不知道這些,他現在只想把鉆牛角尖的諦聽劍給勸回來。 “諦聽兄,你知我所講為真,也知我所講為假,但看真假,不可一面觀之。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若以佛法講,是萬事萬物相不同,是靈臺無塵心如鏡,再看無臺亦無鏡,空空玄門容乾坤,閉目才覺乾坤無;以道法說,你入夢成蝶,過完一生,那你究竟是諦聽,還是蝴蝶?又或者,二者皆是?” 在忽悠人這方面,徐默是專業的。 畢竟之前忽悠過玄山君,忽悠過槐緣慧,在坊市講過佛、道經典,在法禪寺把千手佛都說的心驚rou跳。 這本事,旁人是沒有的。 所以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諦聽劍雖然乃是靈韻神劍,有無上法則,可面對徐默這一套理論,直接就聽懵了。 別說諦聽劍,司主、韓玄、東陵知節,乃至外面的二閣主,三閣主,都是安靜下來,側耳靜聽。 諦聽劍這會兒不抖了,而是發出微微的劍鳴,似在回應徐默。 翻譯一下就是:對,你說的有道理,繼續講。 所以徐默繼續。 “從你們的角度看,我是在胡扯,是在騙人,是在說謊,因為在此之間你沒有見過我,知節兄也一樣;可在我的角度,我與你和他,都是舊識,更是朋友,畢竟在塔中相處數日,用佛家的說法,咱們都是有緣人?!?/br> “什么是有緣人?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你想想,就說現在,你聽我講,說明咱們為了這一天相見,那可是苦修數百年啊?!?/br> 這時候旁邊相嬰忍不住插嘴。 “咋倆還睡過一個被窩,豈不是修了千年?” “你閉嘴!”徐默訓了一嘴。 相嬰反應過來,知道這會兒不是她說話的時候。 好在其他人都不在意。 或者說,壓根兒沒有注意到這個。 因為都被徐默那一句‘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給鎮住了。 這個世界,沒有這一句話,而這一句話中有道意,有禪語,可在凡人世俗流傳百世,也可登佛道案頭,為高論之。 總之,就是很高級,很深奧,雅俗共賞,上下人皆可從中悟出他們想要知道的道理。 徐默沒打算停下。 現在有機會瞎白活,自然得說個痛快,說不定自己這次,不用死,甚至,能把諦聽劍給忽悠過來。 真那樣,就算是再說三天三夜,也值了。 “所以啊,當你困惑不解,不知何為真假時,為何要執著于此?你應跳出這個困局,如朝陽,如皓月,當空俯視,所見必有不同,會有頓悟?!?/br> 聽到這里,諦聽劍上那瘋狂的氣息已經是蕩然無存。 劍身輕鳴,顯然對徐默說的,十分認同。 “你知我并非騙你,也知我所講都是真言,所以,才斬不了我。本來你我就有緣,這次我幫你拉出困局,更是緣上加緣,經此一事,你必有所悟,對吧?” “嗡,嗡!”劍鳴,算是回應。 “對嘍,你雖為劍,通靈似人,但也不可故步自封,還是要多讀點書,多學習,多了解這天地乾坤。假設啊,你別當真,我說假設,倘若你跟我修行,我能教你大道真經?!?/br> “此經,大至天地,小至塵泥,到修身、養生、處世、治國,它萬象森羅,無所不包。治大國,若烹小鮮;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天地法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處世之道,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等一下,真有此經?”諦聽劍沒激動,旁邊司主先說話了。 可徐默忽悠的,不是他。 “我說有,就有,諦聽劍可辨真偽,它知道,我說的是真的,對吧?”徐默語氣溫柔,和諦聽劍說道。 那聲調語氣,似和美女在談情說愛一般。 “不對啊,老夫怎感覺,你是在誘騙諦聽?”東陵知節猛然一驚。 他癡迷武道,所以對玄學不是太過執著。 自然,他能一下看破徐默的目的。 對方就是在忽悠,在誘騙諦聽劍。 徐默笑道:“知節兄,狹隘了不是,你要說我誘騙諦聽兄,那我不說了,這總該可以吧,我不說了?!?/br> 結果諦聽劍發出嗡嗡劍鳴,表示不說不行。 司主和韓玄也道,繼續講,繼續說。 大堂外的二閣主一拍大腿:“東陵知節你來干嘛,回去,煞風景啊你?!?/br> 徐默則言:“道可道,非常道,諦聽兄,剛才所言都是假設,你別當真,我說那些也只是因為怕你想不開,鉆了牛角尖,這才以言開脫,助你通悟,既然你都想開了,那多的話我也不說了?!?/br> 這時候,眾人才反應過來。 這是正氣司審案的大堂,剛才明明在審案啊,怎么莫名其妙被對方給搞成論道會了。 說是論道也不對。 因為論道是互通有無,而剛才,完全是徐默這貨一個人在講。 偏偏,上到司主,下到那邊記錄案件的主簿老鬼,都聽的津津有味,并不覺得不對勁,若非徐默這一句,他們都還反應不過來。 “對了,審案,審案。徐默,我且問你,你為何要殺害梁尚書?”終于回過神的司主問。 第120章 先圣們喜歡聽‘詩’ “回司主,人肯定不是我殺的,但梁尚書的死,也的確和我有關,不如,我叫一人出來,讓她給大家講講事情原委?!?/br> 徐默說完,取小黑旗一晃。 “三娘,你把情況和諸位說說,讓大家評評理,看看那梁文厚,究竟該不該死?” 魏三娘飄然而出。 眾人一見,心說這鬼不一般,很兇,但也很穩,甚至超脫了一般的厲鬼,竟有鬼王之資。 魏三娘經常聽徐默講佛經,這會兒顯得穩重,戾氣內斂,更有一種德厚莊嚴。 她口才也好,將和梁文厚的孽緣娓娓道來。 講到傷心處,雖無淚,但那種平淡中,更顯一抹凄涼。 “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你說,本來魏三娘只是去最后見那梁文厚一面,只要對方安好,便可了卻心緣,以后就會安心隨我修行??赡橇何暮裥哪c歹毒,居然要對魏三娘不利,最重要的是,當年就是他,派人害了魏三娘性命,正所謂冤有頭債有主,世間公道,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魏三娘吃了他,何錯之有?” 一句何錯之有,問的眾人啞口無言。 徐默卻不會這么啞火。 他彈藥還多著呢。 “路上我問韓玄道友,什么是正氣司,他言,尋常衙門干不了的事,正氣司來做,尋常衙門審不了的案子,正氣司來審,尋常衙門抓不了的人,正氣司抓,尋常衙門殺不了的人,正氣司殺,總之皇權特許,維持正道,這便是正氣司,是也不是?” 徐默看韓玄,后者點頭:“我就是這么說的?!?/br> 徐默笑道:“好個維持正道,什么是正道?不外乎,義、德、善。我救魏三娘,可曾違背這三個字?而魏三娘吃梁文厚,是對方欠她的,最重要的是自保,自衛,何錯之有?有因才有果,善因善果,惡因惡果,梁文厚自己種下了惡因,得惡果,卻怪其他人,你們說,是不是豈有此理?” 沒人吭聲。 韓玄此刻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那意思是我只負責抓人,怎么審,不摻和了。 沒法摻和。 因為韓玄已被徐默說動,若讓他說,徐默無罪,魏三娘也沒錯。 就怪梁文厚薄情寡義,怪他心狠手辣,死了活該。 東陵知節雙目放空,看向天空。 問題是,天空黑漆漆,啥也沒有,看個球啊。 可這正是東陵知節的高明之處。 那意思是,我就是個打醬油的,怎么判,我管不著,當然,非要說,他和韓玄一個意思。 梁文厚該死。 諦聽劍更是直接表明立場。 它飛過去,懸在徐默身旁。 站隊了。 雖不能言,但此時此刻,無聲勝有聲。 皮球踢到了司主這邊。 這位長嘆一聲,一下坐回主位,開口道:“梁文厚是該死,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更何況,他是朝廷命官,殺之,既有罪……” 還沒說完,忽然大堂之內,狂風吹,遠處飄來一頁頁書卷,似游龍,如飛鳶,在四周盤旋飛舞。 而每一個書卷上,都有金光涌動。 見此異象,徐默和相嬰不明所以,東陵知節也面露驚色,似有遲疑,只有司主和韓玄反應最大。 兩人沖著那些書卷行禮,極為恭敬。 “拜見諸位先圣?!?/br> 下一刻,一書卷上金光涌動。 東陵知節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彈出,到了大堂之外。 再往里看,已經什么都看不到,只能看到一片迷霧,將大堂內的一切籠罩。 聲不能出,光不能進。 東陵知節還好,二閣主卻是急了。 “怎么看不到了?” 他想往里走,但根本進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