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仙路 第51節
這丫頭真有所求,徐默不介意幫幫忙。 林九淵想了想。 “的確有一件事,想請先生幫忙!” 第45章 順江而下 衛昌城向南五里,有一條渠河,上連魏江,下連錦河,再向下,入湘水。 林家,就在湘水湖畔。 此刻徐默和林九淵乘一渡船,準備順水而下,走水路,直達湘水湖畔。 站在船上,所見河寬,船行如織,帆桅交錯,繁華景象激人心魄,若再有一壺美酒,兩碟小菜,依舷而飲,也算是一次不錯的體驗。 現在徐默的體驗就非常好。 他不光有酒有菜,對面給斟酒的,還是林九淵這等妙齡少女。 “有點奢侈了,這次的流程,相當完美啊?!?/br> 徐默嘟囔。 林九淵聽到,很是不解,忍不住發問后徐默也不解釋。 沒法子解釋。 總不能告訴她,說我能重啟世界,之前已經經歷過很多次,而這次重啟后一路都很順利,我很滿意? 她不懂。 就算解釋了也沒用。 而關于林九淵向求徐默幫忙的事兒,她倒是講的很清楚。 不過這件事,頗為復雜,前因后果講下來有點費時間,好在他們這次是乘船,不用自己走路,有足夠的時間。 “我出生時身子孱弱,有先天隱疾,大夫斷言活不過半年,爹娘遍尋名醫無果,已然心灰意冷。誰料兩月后突有轉機,一道人尋至湘水湖畔,拜訪我爹,說他有秘法,可救我一命……” 徐默一邊聽,一邊擺了舒服的姿勢。 接下來的時間,只有林九淵在講述。 “不過那道人卻提出了一個要求,說是十七年后,三月初春時,再臨湘水湖畔,帶我離去?!?/br> “爹娘自然是不同意的,那道人也不急,轉身就走;第二日又來,再次被趕走時留言,說他七日后再來,若不同意,這件事就此作罷?!?/br> “誰料到第三日,我高燒不退,病急將危,萬般無奈之下,爹娘才主動去尋那道士,同意了對方的要求?!?/br> 徐默聽的興起,等了一會兒卻不見林九淵繼續講,于是愣了愣,問:“沒了?” 林九淵點頭。 徐默就說你讓我幫的忙,莫非就是聽聽你這個故事? “徐先生誤會了,爹娘曾說,那道人十之八九是仙道高人,也只有仙家手段,才能救活那時的我,眼看十七年約定的時間臨近,九淵不免惶恐,若那仙道高人真的來帶我走,會帶我去哪?做什么?” 聽到‘仙道高人’四個字,徐默已經是成功的被吸引了注意力。 徐默明白,林九淵為啥會從藏王山腳下一路跟著自己到這里了。 因為在林九淵心里,自己是一個‘仙道高人’。 而她,注定是要跟隨另外一個仙道高人離開家的。 自然,她想對仙道,對這一類人加深一些了解。 甚至她還想引徐默到湘水湖畔,她林家之內做客,讓她父母也了解了解,何為仙道高人。 “那,你對仙道中人有什么了解?”徐默問林九淵。 “之前沒有了解,現在有了?!绷志艤Y笑了笑:“便如徐先生這般高人,九淵愿意追隨左右?!?/br> 徐默也笑了。 “看起來,這一趟湘水湖畔,我是去對了?!?/br> 按照林九淵所說,距離那十七年之約只剩不到半個月,正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徐默出來到處溜達,不就是為了尋覓真正的成仙之法。 既然有仙道高人,那當然是要去見見的。 從這里順水而下,到湘水湖畔也得十日,時間上差不了多少。 況且,就算沒有仙道高人這個事兒,徐默也打算拜訪一下林九淵的爹,也就是很多人說,真正的天下第一劍,林沐塵。 兩大高手,一個東陵知節,徐默已經見過。 雖沒有探究到武道入仙的方法,但獲益也是良多,可說不枉此行;那幾乎與東陵知節齊名的林沐塵,估摸也不差。 將心事告訴徐默之后,林九淵也是歡快了許多,纏著徐默打聽仙道的各種事情。 問題是徐默哪兒知道,只能瞎編。 好在他肚子里的存貨足夠多,一路閑聊,那是過的一點都不無聊。 “孤梅暗香三月開,春風吹堂貴客來,這便是只有我和我爹娘才知曉的詩句,代表著和那位仙道高人的十七年之約?!?/br> 林九淵如此說道。 徐默這才算是徹底搞清楚這句話的意思。 三日后,船至錦水。 此地已是景州與陽州交接之地,錦水南流,沿河兩岸,一片欣欣向榮。 當然,行船也不是一直在河面上飄著,一般兩三天就得靠岸停歇,補給物資,而且,這船也不光是拉人。 還拉一些貨,上船卸貨,也是需要時間。 這日臨岸要停歇半日,徐默也和林九淵下船活動活動。 船上待時間長了,憋得慌。 岸上有小鎮,名曰‘臨河’。 當真是地如其名。 這里和徐默去過的靈樹小縣,又或者衛昌大城又不相同,各有特色,漫步其中,也有另外一種體會。 此刻徐默早已經更換了衣衫,普普通通,但干凈,出塵,再加上身邊跟著林九淵這等絕色,自然是引來不少注目。 這時前面人聲鼎沸,似是有什么事情。 徐默好奇,向路人打聽,才知道那是一場對‘河神’的祭祀儀式。 這絕對是稀罕事兒,沒見過,得去瞅瞅。 前面靠近河岸邊,有一個河神廟,廟后就是奔騰的錦河之水,前面是空地,此刻人頭攢動,有敲鑼的,也有打鼓的,周圍更有商販售賣籃中貨物,甚是熱鬧。 可很快,徐默就察覺不對勁了。 當有人慷慨激揚用本地話扯了一頓犢子后,開始獻祭時,才發現,被推上來的,居然是一對孩童。 活人祭祀? 還是童男童女? 簡直愚昧。 就看那倆孩童,五六歲年紀,懵懂無知,手里拿著玩具,嘴里嚼著蔗糖,穿紅戴綠,壓根兒不知道大禍臨頭。 還樂呵呢。 聽這些村民的意思,是打算將這倆孩童推入河中,獻祭河神,以求河面太平。 簡直荒唐? 莫非,獻祭了這一對孩童,就太平了? 徐默氣不順心不平,就準備動手,他現在做事情,不需要考慮太多,隨心所欲,想干啥就干啥。 之前和東陵知節聊天時講到過‘行俠仗義’,講到過‘路見不平’,習武之人遇見了,那就得管。 一來,是為了幫人做好事。 二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既是自我滿足。 就像是吃糖會讓人感覺很滿足,很高興一樣,做一些好事,也是會讓人達到自我滿足的爽感。 唯一的阻礙,就是能不能做到這件事,以及做出這件事的后果。 現在這兩個事兒對徐默來說,那根本談不上阻礙。 不過有人比徐默動作還快。 林九淵這時一躍而起,直接拔劍救人。 看得出林女俠這事兒以前沒少干,長劍一指,逼退眾人,也不糾纏,抱起兩個小孩就走,雖說有人狂喊‘快追’之類的,也有人追擊,但林九淵輕功騰躍,普通人哪里追得上。 這邊頓時亂成一團。 徐默卻沒動。 他知道事情沒這簡單。 果然,之前那兩個童男童女被林九淵救走后,這邊河神廟那邊雖然亂了一陣子,但很快就重新穩定下來。 不一會兒,又有倆孩子被帶上來。 更衣,化妝。 不過這兩孩子是被強行帶上來的,哭的鼻涕冒泡。 可沒用。 那邊有人哭嚎,似乎是孩童的父母雙親,但都被周圍的人攔著,勸說著,仿佛這種事是不可違逆的,是榮耀。 徐默看到這里,搖了搖頭。 心說林九淵還是年輕,沒經驗啊。 以為把人救走就完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