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的短命鬼長命百歲了 第850節
真正讓步六察覺到一絲奇怪,是那回他帶人勘察敵情回來,發現老將軍在營帳外約十五里的小溪邊,牽著馬踱步。 身后竟然一個人都沒有。 陶家三兄弟呢? 萬一有敵軍來襲呢? 步六趕緊命手下先回營,自己則朝老將軍疾馳而去。 將軍抬頭見是他,繃起臉:“你來做什么?” 步六翻身下馬,“來陪您走一走,您這一個人怪危險的?!?/br> “就在自家的營帳外,哪來的危險,回去歇著吧?!?/br> “您有心事?” “你小子什么眼神?” “別管我什么眼神,反正您就是有心事?!?/br> 步六這條命都是將軍給的,平常對將軍的一言一行極為關注,將軍有心事的時候,兩條眉毛擠成一條。 “能說就說說唄,說不定我還能給您出出主意?!?/br> 老將軍冷冷掃他一眼,不說話。 步六小心翼翼試探:“可是那姓嚴的欺負你了?” “他欺負我什么?” 老將軍沖他點點:“在愁怎么安置你們這些個混蛋!” 步六一聽這話,也不由的傷感起來。 老將軍這一仗打完,肯定是要退了,五個兒子中,沒有一個兒子能接他衣缽。 那就意味著這一仗打完,鄭家軍就不存在了。 他們這些人要被分散到別的軍營里去,雖然也是練兵打仗,但終歸是不一樣的。 沒魂了。 是的,鄭家軍的魂,就是鄭老將軍。 老將軍用幾十年的時間,才把他們這些人擰在一起,打造出一支紀律嚴明,戰斗力強的鄭家軍。 他一離開,就什么都散了。 一想到散,步六氣都短了幾分,“將軍,我舍不得?!?/br> “舍不得,也得舍得,六子啊,這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爹娘也好,夫妻也好,兒孫也好……到頭來都會離你而去,天大地大,最后只剩下你一個人?!?/br> 將軍的聲音低沉渾厚,步六卻聽得云里霧里。 好好的,說這些話做什么? 他扭過頭,驚一跳。 第840章 戰死 步六扭過頭,驚一跳。 不知何時,將軍下巴上的胡須都變成了白須,沒有一根是黑色的,而連著胡須的那層薄薄的皮,也耷拉下來。 再往上看,頭發也全白了,眼神不再炯炯有光,倒像是一支快燒到了盡頭,已經燒變了形的蠟燭。 樣子渙散了,神也渙散了。 說不出的蒼老。 可怎么會呢? 一個月前,將軍還光著膀子,和他們在訓練場上近身搏斗。 一個士兵被他撂倒,他昂起頭高喊:“再上來個臭小子,手腳軟了吧唧的不要,要壯實一點的?!?/br> “將軍?!?/br> 他怒氣倏的涌上來,“可是那閹人暗地里,給你氣受了?” 將軍眼一瞪:“他敢!” 不是閹人,那就是漢王。 步六自以為是的在心里把漢王編派上了。 這種龍子龍孫都是花架子,懂個狗屁打仗,凈給將軍添亂。 還主帥呢,當誰眼睛瞎嗎? 這位漢王是想在北地的戰場上鍍層金,好回去和太子搶皇位啊。 “將軍,當初您就不該接這個燙手山芋,就算接,也該您是主帥,說一不二?!?/br> 老將軍看了眼步六。 “六子啊,人這一輩子不可能每一步都走對,事到如今,我不想回頭看,也沒什么可后悔,都是命中注定?!?/br> 他雙目低垂,大掌拍拍愛馬,沉沉道:“聚散不由人,生死不由人,各安天命吧?!?/br> 這話聽得步六心里說不出的難過。 是啊,將軍一退,他們只能各奔東西,只能各安天命。 “晏姑娘,這幾句話我如今反復琢磨,反復體會,才覺得將軍是話里有話,可惜,我當時蠢的跟什么似的,根本悟不到?!?/br> “的確是話里有話?!?/br> 借著步六的話引子,說出鄭玉自己心里的感嘆,平靜的神色下面,是誰也不知道的巨大痛苦。 那痛苦撕扯著他,吞噬著他,日日夜夜,讓他在短短幾天時間里,由一個意氣風發的將軍,變成了暮氣沉沉的老人,再生不出半分豪情壯志來。 晏三合微微閉上了眼睛,顫聲道:“那他……到底是怎么戰死沙場的?” 被問到這個,步六臉上說不出的懊惱。 他們是永和七年出兵北地的,一年時間,連鄭家軍最笨的兵都看出來了,漢王就是個志大才疏的庸人。 不僅沒什么謀略,還有幾分狂妄自負。 大軍輸的那三場仗,都是他在排兵布陣,以至于把戰事拖到了九月。 九月的北地進入冬季,天氣已經很冷了。 將士們離家整整一年多,誰不想著家中的妻兒老小,誰不歸心似箭。 戰事如果再拖到明年開春,韃靼經過一個漫長冬季的休養,兵肥馬壯;華國的士兵則在思念和無聊中,慢慢耗盡士氣。 這不就是重蹈了宋知聿的覆轍。 必須速戰速決。 華國大軍想速戰速決,韃靼那頭不想。 他們不傻,也知道拖過這個冬天后,戰事就會對他們有利,于是把兵力分散開來。 步六領著人,幾十次出營偵探,都始終打探不到韃靼的主力軍藏身何處。 這就要命了。 這時,老將軍就提出一個辦法,用他誘出韃靼主力。 華國幾次大規模和韃靼打仗,都是老將軍領的兵,韃靼人對他恨之入骨。 這次老將軍再度出征,韃靼那頭就放出狠話來,要割下老將軍的頭顱,祭奠死在他刀下的亡魂。 更重要的是—— 老將軍是此次北征的主心骨,韃靼很清楚,只要殺了老將軍,漢王這個慫包根本不足為慮,華國大軍必敗無疑。 計是好計,卻太危險,哪有堂堂大將軍以身犯險的? 但如果想打勝仗,想在除夕前和家中老小吃上一頓團圓飯,用老將軍做誘餌,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計謀。 主將帳中的燈,亮了整整三天三夜,最后制定出計劃—— 事情由鄭家軍的兵與漢王的兵打架開始; 引發將軍與漢王的矛盾; 將軍不滿漢王指手畫腳,漢王厭惡將軍倚老賣老。 一山不容二虎,為了避免沖突,將軍領著鄭家軍,遷徙到三百里外的黑山城過冬。 韃靼得到消息,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大舉出兵圍困黑山城。 鄭家軍有兩萬兵力,那么韃靼至少派出四萬兵力,一旦出兵,就會暴露主力兵藏身的位置。 漢王領兵先滅韃靼主力兵,再來支援黑山城。 老將軍需在黑山城里支撐住七天的時間,等來漢王這個救兵。 晏三合:“老將軍真正帶走的兵力,是多少?” 步六驚住了,半晌才回答道:“只有五千?!?/br> 晏三合:“也就是說,老將軍要用五千人馬,守一座空城整整七天,城外是韃靼四萬精兵?!?/br> 步六:“對?!?/br> 晏三合握緊拳頭:“為什么領這么少的兵?” 步六深吸一口氣,“因為要保漢王那頭萬無一失,老將軍最多只能帶五千兵?!?/br> 晏三合:“這個計劃的制定,嚴如賢有沒有參與?” 步六:“晏姑娘,這不是我一個小小副尉能知道的?!?/br> 晏三合:“將軍撐了幾天?” 步六:“整整七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