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的短命鬼長命百歲了 第433節
對了,她到底對我有沒有意思??? 總這樣暗戳戳的,也不是辦法,我得想想招啊。 一卷看完,晏三合轉過身把案卷遞到小裴爺的手上,“站著累,坐下看,看仔細些?!?/br> 有意思。 絕對對我有意思! 小裴爺心頭一喜,接過來,經過李不言身邊的時候,賞了她一記毛栗子。 “睡什么睡,一起過來看?!?/br> 一記,就把李不言打醒。 她齜齜牙,在心里罵了聲“王八蛋”,到底還是把腦袋湊過去看。 看了幾個字,又想睡覺,這破案卷簡直比催眠曲還要催眠。 “謝三爺,別偷懶啊,也過來看看?!?/br> 謝知非看她一眼,李不言被這眼神中的鄙視激得想罵娘,“憑什么你不看?” 謝知非冷冷的回了她四個字。 “倒背如流?!?/br> …… 這一看,就看到了四更天。 最后一頁掩上,晏三合抬頭,目光左右看了看。 “在找我?” 聲音從頭頂落下來,晏三合明顯嚇一跳,“你怎么站在我身后?” “剛剛站過來?!?/br> 謝知非走到她對面,“看出什么問題沒有?” 晏三合把最后一卷案卷傳給小裴爺:“你們先看下去,我要理一理?!?/br> 說著,她從太師椅里站起來,到院子里慢慢踱著步,一圈又一圈。 謝知非跟出去,一撩長袍,很沒形象的在門檻上坐下來,目光追隨著那道身影。 三個案卷,她花了將近一個半時辰看完。 看的過程中,她的表情十分的平靜,只在中間皺過三次眉頭,如果她知道自己就是鄭淮右,應該不會這么平靜。 晏三合平靜嗎? 后槽牙都恨不得要咬碎了。 但理智告訴她,要冷靜,就當是在破解一個不相干的人的心魔。 但胸口還是悶,悶得透不過氣來。 所以她才迫不及待地走出書房,用她最習慣的方式,一邊思考案情,一邊緩解撲面而來的窒息感。 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圈,她頓下腳步,偏過頭,向謝知非看去。 四目相對時,謝知非的眼睛如撥云見日一般,亮起來。 然而下一瞬間,晏三合卻輕輕搖了搖頭。 “沒有問題?”他脫口而出。 晏三合遲遲沒有說話,直到謝知非緊張的不由自主站起來,才從唇里輕輕吐出兩個字—— “沒有!” 她口氣中的斬釘截鐵,讓謝知非心狠狠地跳了兩下,眼里的失望藏不住。 “怎么會沒有問題呢?!?/br> “動動腦子,三爺。這案子過去九年,這案卷多少人看過、審過、核過?” 晏三合冷冷一笑。 “我乍一看就能看出問題,吳關月父子又何必被冤枉這么些年?吳書年又何必郁郁而死?” 她走到他面前,“沒問題,才合乎情理?!?/br> “對不住,是我急了?!?/br> 謝知非剛剛用“倒背如流”四個字回答李不言,其實并沒有一點夸張。 這些年案卷在他腦海里翻過來,覆過去地琢磨多少遍,他能得出的答案也是:沒問題。 他臉上露出些歉意:“我想著你是晏三合?!?/br> “晏三合也是人?!?/br> 晏三合悠悠道:“也要一步一步慢慢來?!?/br> 鄭家的滅門慘案,其實并不復雜。 時間:永和八年七月十五,丑時二刻。 地點:四條巷,鄭府府邸。 人物:數名手拿寬刀的黑衣人,以及鄭府一百八十人。 事件經過: 黑衣人事先踩點,在鄭府幾口井里盡數下了蒙汗藥,等整個府邸陷入昏睡時,便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屠殺。 所到之處,幾乎沒有遇到抵抗。 只有三處地方例外。 第435章 過程 第一處鄭老大的院子—— 鄭老大不知道是警覺還是什么,突然在睡夢里驚醒過來,光著腳,赤手空拳便迎了上去。 最后身中六刀,倒地身亡。 第二處是鄭老四的院子—— 鄭老四和幾個同僚喝酒回來,因為天氣炎熱,就命下人在院子里架了張涼榻。 夜里睡得迷迷糊糊時,聽到外頭的動靜,他提起刀沖出去,卻因為酒喝太多,體力不支,最后被一刀封喉。 最后一處例外,是東北角的海棠院—— 海棠院住著鄭老將軍第五個兒子,人稱七爺的鄭喚堂。 鄭喚堂父子不知何故,沒有中蒙汗藥,并且與黑衣人做了殊死搏斗,結果雙雙死在黑衣人的刀下。 鄭喚堂的發妻,還有女兒,則在大火中喪生。 大火沖天,映紅半邊夜空,引來打更人和巡街衛隊的注意,等他們趕到時,鄭府血流成河,黑衣人不知去向,而火勢則越來越大。 火還沒有撲滅,消息已經一路加急送到了宮里。 皇帝從睡夢中驚醒,震驚之余立刻調動一千親衛軍參與滅火,并下令全城戒備。 四九城的九大城門盡數布控,所有百姓連同皇親貴戚在內,只許進,不許出。 隨即,錦衣衛,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盡數趕到現場,展開一寸一寸地毯式的搜查。 與此同時。 五城兵馬司協助錦衣衛,對四九城里的每一戶人家進行入戶搜檢,包括城里的每一個明渠、暗渠。 案發后的第五天,錦衣衛終于找到了兩件關鍵的證物。 第一件證物——半塊象牙腰牌。 案卷上不僅有對這半塊腰牌的詳細描寫,甚至臨摹了圖案。 它原本是一塊整的,被刀砍成了兩半,這一半落在地上,被火烤得焦糊,根本看不出原本的面目。 但值得欣慰的是,這腰牌上用刀陰刻了字,經過工部能工巧匠的復原,那個字是:吳! 這件證物是在鄭老四尸體邊的灰燼里找到的。 殺手的腰牌,不會顯露在外面,要么是藏在腰間,要么是藏在懷里。 很顯然鄭老四與人相搏的時候,大刀砍過去,正正好砍在腰牌上,腰牌無聲裂開,落了半塊下來。 而象牙這東西,只有大齊的皇室才配擁有。 第二件證物——是一塊巴掌大的,薄薄的牛皮。 這件證物是仵作在鄭家五子鄭喚堂的肚子里找到的。 鄭喚堂致命一刀正中小腹,里面的腸子都翻出來了。 仵作替他斂尸的時候,想把腸子放進去,卻在腹腔里面找到了這一塊巴掌大的、染血的牛皮。 案卷上也詳細地記錄了刑部和大刑寺還原案發時的場景。 鄭家父子提刀與黑衣人相斗,年僅八歲的孩子被刀刺中,倒地身亡。 鄭喚堂瘋狂的沖過去,卻被幾個黑衣人圍攻,最后倒在兒子的身旁。 殺手以為他死了,便去屋里找剩下的母女倆。 誰知鄭喚堂卻還沒有死透,他一寸一寸的,艱難的往前爬,爬出一條長長的痕跡。 他想爬到兒子身邊,握一握兒子的小手,不想在兒子身旁發現了這一塊不知從何處扯下的牛皮。 這時,火光大起。 鄭喚堂用最后一點力氣,把自己的腸子扯出來,再把這塊牛皮放了進去。 他知道自己死后,仵作會替他收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