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從世界杯前開始 第526節
“說實話我也不敢打包票,但是我對我自己這部電影的質量還是有信心的……”說著說著,吳師傅略微有些發虛的說道。 畢竟電影市場的魅力就在于難以預測,哪怕是再厲害的導演都不敢打包票,更何況還是吳導這個半道出家,自導自演的導演呢。 吳師傅至今也沒有想明白,周東升的底氣到底來自于哪里?還是說真的就只是年輕氣盛? 對此,吳師傅屬實是心里沒底。 周東升自然是無從得知吳師傅的內心想法,要是知道的話,高低得說上一句,你對自己這張臉的威力一無所知。 這可是讓無數人破防,甚至讓多少人因此患上了戰狼ptsd(創傷后應激障礙)。 同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一樣,周東升同樣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這一幕上演的時候了。 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無聊無聊,我要看血流成河.jpg” 爾后又寒暄了幾句之后,也就掛掉了電話,壓力山大的吳導化期待為動力,繼續去督促《戰狼2》的后期制作。 而吳導前腳剛走,嘗到甜頭的王校長后腳又屁顛屁顛打了個電話過來。 “不得不說,你小子這手段確實是厲害,這熱搜榜都被你殺了一個七進七出了,這效果怕是不亞于真金白銀的千萬級別營銷了……” 王校長樂此不彼的說道。 “這不是王校長配合的好嘛,這獨角戲的效果,哪里有一唱一和的雙簧戲來得好呀,這波不虧吧?” “你小子當然不虧了,虧的是我好嗎!”王校長笑罵道,隨后話鋒一轉說道。 “對了,關于共享充電寶入駐億達廣場的事情,我給你辦妥了……” 周東升聞言也是不由精神一震,“你跟你家老爺子提了?” “你把哥們當什么了,好歹咱也是億達董事好吧,更何況這屁大點事還需要驚動老爺子?老爺子最近忙得很,焦頭爛額的……”王校長語焉不詳的說道。 對此,周東升也是不由心中一動,掐指一算,這億達所面臨的危機似乎也快了,距離老王開啟清倉大甩賣模式似乎已經為時不遠了…… 周東升內心不由打起了如意算盤來,雖然這么大一塊rou不是誰都有資格能夠伸嘴的,但或許自己有機會虎口奪食…… 想到這里,周東升也沒有在這個話題上深究,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億達的問題顯然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化險為夷的。 對此,周東升自然也沒什么“扶大廈于將傾”之類不切實際的想法,畢竟鯨落則萬物生,同樣是世間常態。 而隨著周東升和王校長聯手唱得這么一出完美的雙簧戲,無疑是為共享充電寶行業博得了滿堂彩,并且成功的為其造勢。 拋開了已經被成功收購的街電,市面上僅剩的籌碼也在一夜之間成為了香餑餑,不少投資機構宛如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蜂擁而至。 只要有利可圖,他們就永遠不會缺席,尤其是經過一通專業的分析之后,他們發現共享充電寶這個行業的未來前景,其用戶需求絲毫不亞于共享單車。 眼下共享單車都已經徹底瘋狂了,那么共享充電寶顯然也值得一投,哪怕投資機構再怎么保守,顯然也不會錯過這么好的進場機會。 最起碼也得進場占個坑位才行,哪怕共享充電寶沒能起飛,那也僅僅只是虧了初始投資,撤資依舊能夠及時止損…… 但是,如果錯過風頭,那對于機構來說可就是血虧,這么一筆賬還是不難算明白的。 因此,借著這一股熱度,不少機構已經開始跑步進場,掀起了一波搶籌的戲碼來。 除此之外,也有創業團隊嗅到了風口的味道,雖說條條大道通羅馬,但選擇正確的賽道,無疑能夠讓創業事半功倍。 因此創業,同樣是需要“蹭熱度”的,就像隔壁的共享單車一般,如今全國上下的共享單車企業早已經突破上百家了…… 而共享充電寶這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自然也會步其后塵。 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就在魔都這一畝三分地上,一支滿懷雄心壯志的創業團隊應運而生。 說來也巧,這支創業團隊的基礎班底,同樣是源于共享經濟,并且還是上一輪共享經濟激烈交鋒中的失敗者。 而眼下共享單車顯然還沒到分出勝負的時候,而上一輪共享經濟的交鋒,那還得從打車軟件說起。 第800章 三個階段 如果將共享經濟在國內本土化的發展分為幾個階段來看的話,那這第一個階段,或許就是從打車軟件開始的。 彼時的打車軟件,還是以在海外市場上風生水起的uber為尊,直到進入了國內市場之后,為了能夠更好實現本土化策略,才將名字改為“優步”。 而在最開始進入國內市場之際,優步幾乎延續著自己在海外市場上的統治力,以極快速度完成了對國內市場的占領。 不到2年時光就已經將服務范圍輻射到了全國六十余座城市,在全球范圍內更是覆蓋了超過70個國家和400多座城市。 這份驚人的成績可謂是舉世無雙,放眼整個互聯網打車領域可謂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只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優步幾乎就像其他國際互聯網巨頭一般,只注重于全球化戰略的實施,轉而并不在意所謂一城一池的得失。 因此,正如其他國際互聯網巨頭在國內的劇本一般如出一轍,諸如亞馬遜、雅虎遇上了阿里,谷歌遇上了百度…… 終究是強龍難壓地頭蛇,在國內這一畝三分地上,還是國人更了解國人的需求。 優步雖然是后來者,但是同樣是難逃重蹈覆轍的結果,盡管在本土化戰略上花費了不少功夫,但最終還是在與滴滴打車的激烈交鋒之中敗下陣來。 事實證明,外來的和尚也不見得就好念經。 最終,共享經濟在國內發展的第一階段,由滴滴打車的勝出落下帷幕,并且還將優步國內的業務一一收編合并,市值更是一舉暴增到了350億美刀的高度。 而隨著共享單車的火爆,共享經濟的第二階段隨之拉開帷幕…… 從中不難看出,共享經濟的本土化發展,興許可以簡單粗暴的從:模仿—創新—超越這樣的角度來看。 事實上,不光是互聯網行業,與國際接軌的絕大多數行業似乎都遵循著這個階段,只不過有的還停留在第一階段,個別佼佼者能夠達到第二個階段…… 而能夠做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無疑是鳳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如果說共享經濟的階段性發展,打車軟件是處于第一個階段,那共享單車應該算是已經摸到了第二階段的門檻。 而這也讓一些想要在共享經濟這一方向上創業的創業者得到了不少啟發,并且順著這個方向開始了各種嘗試。 此前,曾效力于優步的蔡光遠,在優步敗下陣來之后,雖然離開了優步,但是卻始終覺得共享經濟在國內的未來不止于此。 然而還沒等蔡光遠稍作沉淀,僅僅時隔一年時間,共享單車的異軍突起就讓他深刻體會到了什么叫做“種花速度”! 對于這種速度,蔡光遠自然不會陌生,在他看來,真正導致優步本土化失敗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對這種速度的不適應。 要知道,優步成立六年時間,立足于全球市場才堪堪完成了10億訂單的成就,而這份成績在海外市場已經屬于“首屈一指”的高度。 但是滴滴打車呢? 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超過了優步六年時間的積累,在2015年累計的訂單總量更是高達14.3億之多。 不光用了更短的時間,甚至連所用資金都不到對手的四分之一! 不知道應該說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呢,還是時事造就英雄呢? 也正是這種不成正比的發展速度,才導致了優步為了不被滴滴所鉗制,轉而選擇了棄車保帥,轉頭繼續專注開拓自己的海外市場。 從優步的失敗之上,蔡光遠無疑學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兵貴神速”,如果跟不上行業發展的趨勢,哪怕是優步這樣在海外市場上的巨頭,也必然會敗下陣來。 而眼睜睜看著共享單車異軍突起,原本就有志于在共享經濟上繼續開疆拓土的蔡光遠,才后知后覺意識到了自己錯過了什么。 因此,當共享充電寶行業才剛剛開始嶄露頭角之后,蔡光遠這一次不再猶豫,第一時間就組建了一支創業團隊。 雖然沒能趕上共享單車的風口,但是從優步出來之后的這段時間里蔡光遠也并不是什么都沒有做。 能夠在短時間內拉起一支創業團隊,無疑就是最有力的證明,并且這支團隊也并不是隨便拼湊起來的蝦兵蟹將。 都是他在這段時間里聚集的一批志同道合之輩,并且這些人無一不是出自國內主流的互聯網大廠,算得上是行業精英。 能夠拉起這么一支隊伍,無疑也是蔡光遠個人能力的體現。 而吸取了優步失敗的經驗,加上眼睜睜看著共享單車的異軍突起,蔡光遠明白事不宜遲,要想在共享經濟這一風口中分一杯羹,那就得快! 組建團隊的第二天,蔡光遠就將合伙人和技術人員都召集到了一起,敲定了共享充電寶這一創業方向,又成立了公司和產品名稱。 “怪獸充電”應運而生。 在這一群出自互聯網大廠的技術骨干面前,共享充電寶那乏善可陳的技術難點自然是難不倒他們。 不光是在短時間內解決了技術痛點,甚至是舉一反三打造出支持多設備快充的技術特點,將解決市面上單一設備模式充電的痛點作為賣點。 自此,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前期的投入已經將創業團隊那有限的資金全都投了進去,想要在魔都這個市場上進行鋪貨,無疑還需要不少資金。 如若一款產品,僅僅只是停留在紙面階段,沒有進入到市場這個熔爐之中錘煉一番,那絕對算不上是一款成熟的產品。 眼看手底下的人沒有一絲含糊,將產品和商業模式的問題都一一解決,擺在蔡光遠這個帶頭大哥面前的難題,無疑就只剩下一個。 那就是錢! 萬變不離其宗,資金問題永遠是制約著絕大多數公司發展的本質問題,每一個創業公司都曾夢想仗劍走天涯,但最終都倒在了生活的茍且里。 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為了不讓自己的夢想提前夭折,蔡光遠將目光放在了魔都這一畝三分地上的投資機構,并且一一登門造訪。 只不過對于這樣懷揣夢想的人,一眾投資機構早已司空見慣,哪天不接待百八十個的? 盡管共享充電寶行業已經開始起風,但也并不是所有投資機構都對這個行業的未來前景抱有期待。 自打周東升和王校長的“世紀賭約”傳開了之后,關于共享充電寶到底屬于“偽需求還是真需求”這一說法,甭管是前者還是后者,支持者都大有人在。 畢竟這一道二選一的選擇題,甭管選擇哪一個,成功與失敗的幾率那都是五五開,因此市場上的論調大抵也是如此分為兩派,涇渭分明。 其中,認為共享充電寶大有可為的投資機構,早就已經開始暗中行動,而如今尚且按兵不動的,則顯然是志不在此的。 而好巧不巧,讓蔡光遠吃了閉門羹的機構,無疑就是屬于后者。 事實證明,哪怕共享經濟再怎么火熱,也并不是所有機構都會選擇一股腦的扎進這個領域之中分一杯羹的。 為此,蔡光遠也沒有氣餒,這不過是創業者的常態罷了,這一家不行就去下一家。 而當他看到下一家拜訪的機構名稱之時,內心不由微微一動。 東升集團! 之所以將其放在后頭,是因為蔡光遠下意識覺得,既然東升投資都已經收購了街電,顯然是下定決心自己打造一個共享充電寶品牌。 在這種情況之下,再扶植一個競爭對手的可能性幾乎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東升投資在共享單車領域的兩筆成功投資,卻讓蔡光遠覺得有那么一絲可能存在。 如果其他投資機構都沒有回音的話,那再被拒絕一次又何妨呢? 萬一…… 想到這里,蔡光遠重振旗鼓,收拾了一下心情之后來到了東升集團。 來到前臺,蔡光遠面帶微笑跟前臺打招呼,“你好,我是蔡光遠,已經預約過了,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