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從世界杯前開始 第413節
那我們可就不困了,這絕對是普羅大眾最有文化自信的內容了。 尤其是針對圖中一位大言不慚的老外,當即就被人截了出來廣為流傳。 “說個笑話,一年之內嘗遍華夏美食,走遍華夏大好河山?!?/br> “一年,我怕你是連川蜀之地都走不出去……” “一年,這老外啥也不懂,光一個地方估計都吃不完……” 一個巧妙地展開,悄聲無息間將輿論所逆轉,普羅大眾的關注點隨之偏移,有了這么一個一致對外的由頭作為宣泄。 登時互聯網內外都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第685章 巧了這不是 輿論反轉的速度之快,屬實是讓人措手不及,就連一念傳媒這一邊,準備靜觀其變的許若安,都感覺十分意外。 好像這種展開和發展,怎么跟明星的負面輿論截然相反呢? 許若安也萬萬沒有想到,早在自己剛加入一念傳媒之際,就得到周東升授意的海外傳播計劃,居然會在這意想不到的時候,發揮出乎意料的作用! 一時間,連帶著她準備好的“公關三步走”計劃似乎都已經派不上用場了,實在是讓許若安有些不明所以。 不由的就聯想到了周東升這個幕后主使者,難道這一切都在老板的掌控之中嗎? 要不然的話,這么一件事情,他怎么會連過問一句都沒有過問,最開始許若安以為是給自己的考驗,現在看來…… 似乎是自始至終,老板就不覺得這一起輿論事件會有什么不良影響。 結合周東升一直以來對于【木子柒】的保駕護航,還有周東升那名聲在外的伯樂事跡。 如今看來,老板的看重果然不是沒有緣由的,或許老板在識人這一塊的眼光上,確實是處于一個空前卓越的高度。 能夠看到常人難以捕捉到的閃光點,因此才能夠始終在這一塊保持著從未失手的斐然戰績。 這不禁讓許若安聯想到了娛樂圈之中一直都存在的一個行業,那就是星探! 曾經在娛樂圈的黃金年代之中,星探曾經可是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不知道有多少巨星都是被星探所挖掘出來的。 只不過隨著娛樂行業的高度發展,綜藝選秀節目和諸多娛樂公司的包裝愈發純熟,才漸漸讓星探這個行業淡出了視野。 空留江湖上那些曾經流傳甚廣的星探傳說。 而當初的娛樂圈黃金年代,換算到眼下網紅行業的興起,可不就是恰逢其會嗎? 而就自家老板這慧眼識珠的能力,哪怕是放在娛樂圈黃金年代,也絕對是能夠留下聲名赫赫的頂級星探。 當然,在網紅行業顯然也是發揮著相同的作用,只不過是換了一個舞臺罷了,就如同網紅和明星只是活躍在不同舞臺上的角色一樣。 只要能夠在聚光燈下發光發熱,誰還不是一個“明星”了呢? 許若安內心之中,周東升的形象愈發高深莫測。 別說是許若安意想不到了,就連周東升都想不到會有這么戲劇化的變數出現。 盡管周東升始終知道,真正讓【木子柒】這個ip走向一定高度的原因,是來自于其在海外平臺上獨一檔的影響力。 正是因為其悄然無息之間,就做到了無數能人異士都未曾做到的文化輸出,才逐漸推動著這位田園牧歌的奇女子走向神壇。 并且逐漸得到了主流媒體的認可和力捧,畢竟正能量的網紅人物不在少數,但真正能夠做到文化輸出的,并且樹立起如此旗幟鮮明的標志。 確實是寥寥無幾,而【木子柒】這桿旗幟,無疑是具有開創性的第一位。 也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李嘉嘉在國內不溫不火之際,周東升就已經著手讓許若安開啟了出海之旅。 而隨著【papi醬】這一現象級網紅的橫空出世,周東升也就逐漸沒有把這么一件事情放在心上。 哪怕事先就已經知道了【木子柒】已經在海外圈粉無數的事跡,第一時間周東升也沒有想到這么一茬,更沒有想到其能夠在輿論場上扭轉局勢。 只不過陰差陽錯,居然被有心人挖掘出來,派上了用場。 這可真是好大的驚喜呀。 然而隨著事情的進一步發酵,【木子柒】在海外影響力帶來的這波流量反哺,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尤其是當這位海外搬運博主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之后,其他營銷號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畢竟誰還不會翻墻怎么了? 在眼下這個時間段,掛梯子翻墻尋找資源這種cao作,對于普羅大眾來說,完全就是入門級別的cao作,絲毫難不倒好奇心旺盛的網民。 就更不用說這些想要以流量為生的群體,這么一點技術手段完全是標配。 而【木子柒】在海外平臺上發布的諸多作品之中,基本都是跟國內的作品同步,除了一水的華夏美食視頻之外。 剛剛新鮮出爐的“桐煙徽墨”自然而然也在海外平臺上引起了不同凡響。 尤其是如此大費周章,整的灰頭土臉,最終才得到這么一塊用于書寫的墨,無疑是恰逢其會的迎合了一部分群體的刻板印象。 實際上,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木子柒】的作品之所以能夠在海外引起那么大范圍的傳播,并且受到諸多老外的喜歡。 就是因為【木子柒】展現的田園牧歌風格,滿足了他們對于華夏田園文化的刻板印象。 甚至不光是海外,就連國內同樣如是,這么一片宛如海市蜃樓一般的“精神烏托邦”存在,極大滿足了普羅大眾對于世外桃源的向往和想象。 至于文化輸出,只不過建議在此基礎上順道而為的事情罷了,原本是無心插柳的僥幸。 只不過現在,在周東升的介入之下,顯然就已經變成了有意而為之的典型案例了。 而當新的流量熱點出現,一眾營銷號一哄而上的哄搶瓜分,其中不乏有一些別出心裁的切入方式,想方設法的讓自己搶到更多的流量。 譬如,有好事者就深諳只有對立和沖突,是最簡單粗暴的制造流量法子,正如先前將矛盾對準【木子柒】“團隊之說”這個爭議上,就已經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效果。 如此簡單有效的公式,只需要繼續套在眼下這個熱點上,想必也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吧? 至于如何制造對立和沖突,這還不簡單嗎?只要提前預設立場,剩下只需要將內容往里面填充,自然就能夠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 譬如,有意將外網那些稱贊的好評挑選出來,形成一面倒的假象,同時再將國內的質疑和差評都篩選一遍,選出有針對性的。 二者放到一塊,這個對立和沖突自然就有了,無論是想說“外國月亮比較圓”,還是將矛頭對準國內的普羅大眾,顯然都可以裝在這個話題之中。 這不,對立和沖突不就來了嗎?只要想要爭,總是能夠找到理由和情緒宣泄的點,隨便一引導,節奏自然就起來了。 畢竟在任何時候,誰還不是“烏合之眾”中的一員了呢? 果不其然,在這種有意引導之下,就連原本【木子柒】的鐵桿粉絲群體,也總算是抓住了可以輸出的地方,雙方再次戰成一團。 只不過普羅大眾的情緒和耐心總是有限的,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在輿論場上同樣適用,當情緒被消耗殆盡,輿論自然就會回歸常態。 而毫無疑問,在這波鬧得沸沸揚揚,持續好幾天的輿論風波之中,【木子柒】這個首當其沖的靶子,成為了最大受益者。 不光是知名度大大提高,就連粉絲關注數都迎來了一波指數級暴漲,就算是沒有關注的普羅大眾,也對【木子柒】這三個字建立起了初步認知。 這種認知面的擴展,同樣是厚積薄發的一環,隨著作品的持續輸出,在恰當的時候,自然會轉化為己身影響力的一部分。 不光如此,隨著這一波鬧騰,【木子柒】無形之中再一次展現了網紅行業正在興起的潛力和影響力。 前有【papi醬】,后有【木子柒】,毫無疑問這個行業得到了更多有心人的關注,甚至已經悄然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和重視。 當一個新興行業展露萌芽之際,官方只會持觀望態度,而當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官方就會逐漸介入,并且開始制定規矩和行為準繩作為監管。 而其中達到一定高度的代表人物,受到最多關注的同時,自然而然也會得到一部分的好處和鼓勵。 這一規律,總是周而復始,大差不差。 而【papi醬】在捐款千萬,回報母校恩德的壯舉之后,就已經得到了諸多官方媒體齊發力的蓋章認可,為其奠定了“行業第一人”的聲勢。 如今的【木子柒】在另一維度上完成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壯舉,無疑是極大的拔高了網紅行業的高度。 這份高度,足以引起官方的關注和重視,也十分符合樹立典型的意義和價值。 符合主流價值觀這一點,無疑是公眾人物最為重要的底線,而毫無疑問【papi醬】就是因此受益的典型。 既然知恩圖報,回報母校的行為合適,那弘揚傳統文化這一點,又何嘗不是呢? 因此,當雙方還在吵得不可開交之際,伴隨著主流媒體的進場和發聲,直接為這一場輿論風波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視頻風格獨樹一幟的木子柒,讓人耳目一新的同時,還滿足了海外網友對于華夏的美好想象,就像是一首譜寫在華夏鄉村之中的‘田園詩’,得到了海外網友的廣泛認同……”某二流報紙評價道。 雖然僅僅只是言簡意賅的褒獎,但是這一份來自主流媒體的蓋章認可,對于眼下正處于興起階段的網紅行業來說,無疑是莫大的認可。 尤其是對于【木子柒】來說,這一句評價的含金量已經足以蓋過輿論場上的萬千質疑。 這種來自官方的肯定,無疑也是一種最有力的回應。 而正好借著這個時候,【木子柒】的又一個視頻作品新鮮出爐。 “這是一紙沉淀千年歷史的名片——造紙術!” 原本,隨著主流媒體的發聲支持,無疑是將【木子柒】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之上。 只不過有時候,捧得越高,就容易摔得越慘,過度的褒獎有時候也容易變成無形的捧殺。 就譬如這一波主流媒體的褒獎,雖然蓋過了萬千質疑,但依舊有一部分聲音,表示這么一位網紅,配得到這樣的褒獎嗎? 如果真的是弄虛作假,那豈不是德不配位。 質疑的聲音總是永遠都不會消失的,然而當這一個視頻新鮮出爐,跟主流媒體的褒獎可謂是相映成趣,遙相呼應。 人人都知道華夏四大發明,但都是只聞其名,不知其實,這些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早已經被掩蓋在了時代洪流之下,宛如滄海遺珠,無人問津。 只不過這種凝聚了古人勞動智慧的結晶,在歷史中熠熠生輝,總有人不曾淡忘。 只是在歷史書上的文字描述,所能夠支撐的想象空間總是有限的,固然知道紙張承載著文明,但造紙的全貌,絕大多數人都知之甚少。 這種疑惑,相信絕大多數人在接觸四大發明之時,都曾經存在心中,只不過隨著時間流逝逐漸淡忘了。 而如今隨著【木子柒】這一期關于造紙術的作品新鮮出爐,登時勾起了普羅大眾深藏心底的那一絲疑惑。 “造紙術,到底是怎么造紙的?”帶著這個疑惑,點開視頻,短短幾分鐘,華夏千年風流盡在這一張薄薄的紙張之上。 從取材,晾曬,浸泡數月,再到加入草木灰烹煮十個小時以上,再捶打成漿……在李嘉嘉的那一雙巧手之下,歷史徐徐展開,緩緩成型。 一張薄薄的紙張,卻凝聚了十分復雜的工藝,不禁讓人心生感慨,千年以前的古人,到底是如何想出如此匪夷所思的技藝? 正如發現牛奶可以喝的第一人,到底對奶牛做了什么這件細思極恐的事情一樣,讓人浮想聯翩。 如今在李嘉嘉手中還原的,不過是管中窺豹,但已經足以讓人無限感慨古人智慧的深不可測。 同時難免油然而生一絲,對于傳統文化的自豪來。 這可是來自于千年以前的技藝呀。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次造紙術的視頻之中,李嘉嘉還別出心裁的將自己制作失敗的一次花絮收錄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