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從世界杯前開始 第217節
然而,正如偉人所說,“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如今北大校園之中,又新添了一道亮眼的新景色。 那就是校園里隨處可見的黃色單車,統一亮眼的配色,時尚輕巧的外形,不禁讓人眼前一亮,為這歷史悠久的校園平添一抹潮流。 校園里,不少北大學子來來往往,對這些黃色單車的存在早已經習以為常,還有人走上前,熟稔的掏出手機cao作一番,隨后成功開鎖,騎上小黃車去另外校區上課。 畢竟,足足五千畝的北大,有時候光靠兩條腿走路,是真的來不及的。 因此,這些天子驕子來到北大后,度過最開始的興奮階段之后,優先需要解決的,顯然就是這個問題。 雖然時值今日,買一輛單車早已經是不足掛齒的小事,自行車也已經不是“三大件”時代的金貴玩意兒。 但是,買車容易守車難,這校園之中丟車的事情,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盡管北大是最高學府,但是這單車嘛,該丟還是會丟,畢竟……讀書人的事情,怎么能算偷呢~ 而戴偉作為北大學子,對此就深有體會,北大校園廣,校區多,想要在校園里自由活動,騎自行車就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本科四年讀下來,戴偉買了四輛自行車,一年丟一輛,跟交學費似的,屬實是把他給整沒脾氣了,雖然說事不過三,但是也架不住有心人惦記。 畢竟,只有千日做賊的道理,哪有千日防賊的呢? 而這個現象也不僅是困擾他一個人,不少北大學子對此都深惡痛絕,卻又無可奈何。 臨近畢業之時,戴偉跟幾個朋友在社團中聊起北大校園的那些事,無意間就談到了這類尷尬事,沒想到一下子引起了大家伙的共鳴。 聊著聊著,大家同仇敵愾,不禁突發奇想,有沒有一種可能,可以解決這個困擾諸多北大學子的這個“牛皮癬”難題呢? 如果可以的話,也算是他們這些畢業的學長,為母校做的一件好事,也算是不枉教育之恩,還能在母校里留下自己的英勇事跡…… 掙不掙錢的另說,這種可以在母校留名的誘惑,絕對是無數學子難以抵御的誘惑,畢竟還未走出象牙塔之前,對于血氣方剛的大學生而言,名利二字,還是前者更有誘惑。 因此,戴偉一幫人越聊越興奮,一群天子驕子一同開啟了一場頭腦風暴,很快在眾人的討論中,借助移動互聯網,開發一種共享自行車的方式來解決校園代步難題,成為了他們的共識。 達成共識之后,自然是說干就干,在戴偉帶頭下,一行人先后走訪了京城多所高校,對學生出行和自行車需求方面做了詳盡調研。 隨著調研和了解,戴偉慢慢意識到了組建校園共享單車平臺這件事情,大有可為! 或許,不僅是可以做到在母校留名,還有可能將其當做創業項目來發展! 不過嘛,想要創業自然不是空口無憑就可以做的,不僅需要人才,也需要資金。 然而這兩樣東西,如果是在社會上或許還比較難辦,但是身處北大這個頂級平臺上,想要解決這兩個問題,確實不算是什么難事。 三個月的時間里,戴偉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總算是拉起一幫創業班底,同時也拉到了投資,國內首個校園共享單車平臺,在他們手底下誕生。 通過一幫人自主研發的密碼鎖,加上自己購買回收單車進行統一改造,有模有樣的共享單車就誕生了,戴偉將其命名為“ofo”,用形象生動的字母詮釋了自行車的模樣。 而作為一幫北大學子的創業項目,同樣也得到了來自北大官方的支持和鼓勵,同意他們將其投放在北大校園之中進行試點! 在6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有超過2000輛小黃車投放到了北大校園之中,四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如今ofo小黃車已經成為北大校園之中隨處可見的亮眼景觀! 顯然,無論是為母校做事的初衷,還是想要在母校留名的想法,戴偉等人都做到了。 每每回到母校之中,看到那隨處可見的小黃車時,他們一行人都難掩心中的自豪和驕傲。 而小黃車立足于北大校園之中,服務北大師生也收到了不少良好的反饋和建議,在實踐過程之中進一步完善了他們提出的共享單車理論。 四個月的時間,不僅用事實證明了共享單車這個方案可行,同時共享平臺上每天rou眼可見的流水,也讓戴偉看到了這個模式的商機。 能上北大的自然都是聰明人,除了戴偉之外,其他聯合創始人同樣意識到了這一點,如果將這個模式,推廣到京城各大高校呢? 亦或者是心再大一點,推廣到全國所有高校呢? 光是北大就投放了2000輛自行車,如果是全國所有高校的話,需要20萬輛,還是200萬輛呢? 正所謂,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而作為北大學子,他們的心自然是要多大,有多大! 不過想要擴充規模,這首當其沖需要解決的,自然就是資金問題了。 第384章 拿下ofo 如果光靠平臺流水,以車養車的模式穩扎穩打的進行擴充,那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才能完成占領全國高校這一目標。 戴偉等人自然沒有這么天真,而且他們這個項目之所以起步這么快,還是得益于去年拿到天使輪150萬的投資,才讓這個項目迅速脫胎換骨,得以投放北大校園。 因此,在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之后,戴偉等人自然是準備故技重施,啟動第二輪融資。 有了珠玉在前,只要拿到資金之后,就可以快速復刻北大校園的成功經驗,將ofo小黃車投放到各大京城高校,進一步擴大規?!?/br> 而當成功占領了京城高校之后,拿著這份成績,又可以再說服投資人開啟下一輪融資,再拿著錢繼續滾雪球,雪球越滾越大,錢途也就越來越廣…… 對于畢業于北大管理學院的戴偉而言,自然不會對這套資本運作的邏輯陌生,而滾雪球的前提,自然是要不斷拿出能說服投資人的成績才行。 而就在戴偉準備聯系之前的天使投資,洽談下一輪融資的事情時,出乎戴偉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 “哐當,阿偉,外頭有幾個聲稱是東升投資的人要跟我們談一談投資的事情,這竟然有資本主動找上門來了,我們成功了!”公司合伙人之一的薛丁滿臉興奮,門都不敲直接推門而入。 戴偉內心一跳,無奈的說道:“老薛,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先敲門,萬一我不方便呢?” “怎么?你喜歡在辦公室里做點手工?”薛丁語氣挪揄的問道。 “萬一呢?你也不想你在做手工的時候被打攪吧?”戴偉也不惱,同為大學同學,早已經習慣了這種互相打趣的快樂。 本以為畢業之后就是咫尺天涯,沒想到又因為這創業項目聚到一塊,這算是大學生創業的快樂吧。 “成,那我下次一定先打個招呼,以免你年紀輕輕,就萎了,到時候就不能叫你阿偉了,得叫偉哥才行!”薛丁打趣道。 “阿偉已經死了,你選的嘛……”戴偉哈哈一笑,隨后說道:“好了趕緊的,投資人的事情要緊?!?/br> 兩人打趣著,走出了辦公室,很快就看到了站在不遠處的一行人,西裝革履,風塵仆仆的專業勁頭,像極了賣保險的。 “你好你好,我是公司的負責人戴偉,請問你們是……”戴偉主動伸出手,熱情的問道。 陸四方打量了一眼戴偉,戴著眼鏡文質彬彬,渾身上下透露著一股書生氣,不像是一個創業者,更像是一個學生。 “你好,我是東升投資的,特地從羊城那邊專程趕來,就是為了戴總這個共享單車的項目而來……” 陸四方刻意強調了一下自己的誠意,接著說道:“不知道戴總方不方便,我們做進一步的交談?” “當然方便,沒想到我們小小的一個大學生創業項目,居然都能夠驚動遠在羊城的陸總了,這實在是我們的榮幸,陸總里邊請!”戴偉略顯意外的說道。 隨后將人迎進了自己的辦公室,畢竟公司處于創業階段,條件相對比較簡陋。 眾人分別落座,倒上茶水,戴偉就主動問道:“不知道陸總是怎么關注到我們的呢?” 陸四方也不急,老神在在的吹了一口茶,悠悠喝了一口,才不急不緩的說道:“因為我們東升投資,最近正在做共享經濟相關的市場調研,共享經濟這個概念在海外興起有一段時間了,并且還取得了不小的反響……” “其中,還誕生了像airbnb和uber這樣的優秀玩家,不知道戴總有沒有關注到同在京城的滴滴打車,前不久剛完成了30億美刀的融資,在國內徹底打響了共享經濟概念的第一槍……” 顯然,陸四方來之前也是特地做了功課,侃侃而談的話語讓戴偉都不禁點了點頭。 “當然有所關注,說來慚愧,我們之所以會選擇共享單車這個創業方向,便是因為有珠玉在前的緣故……” “只不過相較于房子和車子這種共享方向,我們只能因地制宜,選擇更加合適在校園里活動的單車來作為目標……” 戴偉簡單的說明了一下自家情況。 陸四方笑著說道:“對于共享經濟的未來我們東升投資十分看好,因此想要在這一領域之中選擇一個合適的投資標,所以就關注到了戴總這邊的共享單車……” “不過……聽到戴總只將這個項目定位在‘校園共享單車’上,我多少有些失望,相比起整個社會面的需求和龐大的市場而言,校園實在是不值一提……” 戴偉微微一愣,似乎沒想到投資人會先聲奪人,不過戴偉也不露怯,微微一笑,“這自然也在我們的計劃之中,不過這創業不好好高騖遠,還得一步步來才行?!?/br> “我們的初步目標,是先從高校試點,完成了對高校覆蓋的同時,積累充足的實踐經驗,進而才能更好地向社會推廣……” “目前我們已經在母校北大之中投放了2000輛共享單車,運行4個月的時間,服務超過90萬次師生群體,無論是技術還是運營方面,都打下了厚實基礎……” “事實上,就算陸總沒有找到我們,我們也正準備進行下一步融資計劃來獲取資金,從而實現我們小黃車覆蓋京城高校的初步戰略目標……” 戴偉有條不紊的說道,從容中透露著自信。 陸四方點了點頭,“既然戴總有融資計劃那就好辦了,據我了解到的信息,戴總公司的天使輪是150萬對吧?” 戴偉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陸總果然是有備而來,連我們的天使輪都了解清楚了?!?/br> “那不知道戴總對下一輪融資的預期是多少呢?”陸四方燦然一笑,以退為進的問道。 “emmm,為了完成我們初步的戰略目標,資金缺口大概在500萬以上,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愿意拿出15%的股份置換……” “500萬?美刀嗎?”陸四方面露驚訝,果然是北大學子,這口氣還真不是一般大。 這才哪到哪,區區一個還在起步階段的共享單車項目,居然就敢獅子大開口提出500萬美刀的融資意向……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吧? 戴偉表情一尬,略顯局促的說道:“那個,是人民幣,如果是美刀的話,100萬就綽綽有余了……” 陸四方灑然一笑,“誤會戴總了,如果是這個價碼的話,我想200萬美刀拿下30%的股份這個要求,應該是不過分的吧?” “有了這筆錢之后,想必戴總就可以更快完成占領京城高校的戰略目標,我們東升投資,還是十分期待可以在社會面上看到共享單車的身影……” “對了,除了戴總之外,我們也關注到了在京城就有戴總的競爭者,如果戴總不接受這筆融資的話,我們就只能選擇另外一家了?!?/br> 陸四方笑瞇瞇的說道。 戴偉聞言,無奈的攤手聳肩,“陸總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我還有選擇的余地嗎?” 第385章 資本的嘴 拿下戴偉的過程異常順利,畢竟對于尚處于起步階段的共享單車項目而言,還遠遠沒有達到可以與資本討價還價的地步。 甚至,想要得到資本的眷顧,還需要勞心費力的去說服人家才行,因此對于這種主動送上門來,還格外“慷慨大方”的資本,戴偉實在是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 也正好省了他再去說服投資人的功夫,有了這一大筆錢到手,ofo小黃車想要迅速擴張,實現占領京城20余所高校這個目標,自然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而再下一步的目標,戴偉自然而然還是將目光放到了其他一線城市的高校群體上,只有進一步完善和改良產品,才具備投放社會面的基礎。 盡管跟陸四方這個投資人聊得輕巧,但是想要在社會面上見到小黃車的身影,顯然短期之內還是不可能實現的。 目標要有的,但是路還是得一步一步扎扎實實的走才行,就跟這自行車一樣,一腳一腳蹬,才能向前嘛。 至于資本的作用,頂多就是起到站起來蹬的效果,跑得快一點,但也不至于讓單車可以飛起來。 將陸四方一行人送走之后,戴偉頗有幾分意氣風發的氣概,一旁的聯合創始人薛丁同樣心潮澎湃,“我們這么容易就拿到了200萬美刀?” “按照這個股份算的話,那我們公司的市值豈不是已經達到幾千萬了嗎?這滿打滿算,我們這個創業也才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吧……” 哪怕是同為北大學子,薛丁依舊覺得有幾分不真實的感覺,有種……錢太好掙了的感覺…… 畢竟,現在ofo小黃車也僅僅只有2000輛單車投放在北大校園之中,并且其中不乏一些是北大師生將自己的單車共享到平臺上,由他們統一改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