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2開始的趕山生涯 第691節
“相信有這經歷,她們姐妹倆也不敢再亂跑了,對了,玉珊什么情況,有沒有被嚇到?” “昨晚上睡得不太安穩,但看今天睡醒后的樣子,挺正常,應該沒啥大問題?!?/br> “那就好!” “我這是過來請你中午到家里去吃飯的,昨天晚上麻煩那么多人幫忙,我得好好謝謝大家……律哥,這恩情,我會記一輩子!” “行了,都是哥們,說這些干啥,如果是我的孩子丟了,難道你就不幫忙?都是應該的。以后回去,把孩子帶好點,甭管男娃女娃,都是自己的骨rou,都是一樣的,別動不動就沖著她們撒氣!” 之前只是叫哥們的劉寶,現在也已經是張口閉口的律哥了。 “我記住了,以后不會了!” “你媳婦兒現在藏哪里???” “在山里頭,我搭了個地窨子……” “為生個孩子也遭罪……行了,中午的時候我會過來?!?/br> “把秀玉和小正陽也領著來,還有元寶它們!” “咋地,還準備讓它們飽餐一頓???” “那當然,可不能少了它們!” “好好好,我帶著來!” 聽到這話,劉寶才高興地離開。 還是第一次,請人吃飯的時候,連著狗也一起請! 第805章 你可不能跟我開這種玩笑! 跟著呂律在農場干的時間不短,劉寶現在的家庭條件其實已經很不錯,若不是因為準備生孩子的事兒耽擱,他早就打算蓋新房子了。 家里一直住著老舊的屋子,看上去窮巴巴的,但大伙都清楚,這家伙挺精明,也挺能吃苦,每年想方設法賺到的錢其實不少,只是不顯露出來罷了。 而現在,他為了防著工作組下來,就藏得更深了,做好了當個“老賴”的準備。 呂律之所以勸他不要覺得生的是女兒就拿她們當出氣包,那是因為,在他上輩子的記憶中,劉寶家里可是一連生了四個女兒,到最后都沒弄出個帶把的。 不過,到上了年紀的時候,一幫子女兒都挺成器,也嫁了些好人家,都挺孝順,小日子過得比那些成天在考慮兒子婚事,忙著準備新房、彩禮、車子,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人家,滋潤得多。 在這件事情上,呂律可不打算勸他停止努力,只是希望他能在這輩子不用過那種顛沛流離的日子。 呂律自己倒是沒想那么多,兒女雙全就行,也不打算多養。 他只是有些奇怪,上輩子可沒聽說劉寶的二閨女有過被抱走這事兒。 難道是因為自己這輩子的作為悄然改變了他命運中的一些東西? 想來想去,似乎不少人的命運都已經被改變了……呂律也想不出個所以然,說不清楚是好是壞,只能將其拋之腦后。 想那么多干啥?過好這輩子的日子就行! 劉寶離開后,呂律又回去拉上陳秀玉睡了個回籠覺,中午的飯有吃的地兒了,倒也省事兒。 但終究架不住小犢子的鬧騰,呂律在睡了一個多小時后,還是被折騰醒了,也只能穿衣下炕。 兩口子打理了一下家里,留下五個半大狗崽看著家,領著元寶它們,讓大蔥架著爬犁前往秀山屯。 沒有直接去劉寶家里,而是先去了王德民家,讓他把脈看看陳秀玉的情況。 診斷的結果很好,陳秀玉并沒有因為昨天的驚嚇而受到影響,也悄悄從王德民這里得知,是個女兒,和上輩子一樣。 診斷結束,兩口子就在王德民家里嘮嗑,一直等到劉寶到門上來叫吃飯,才和王德民兩口子一起去了劉寶家里。 這次酒席,劉寶擺了十張桌子,弄得很豐盛,把屯里能請來吃飯的都叫來了,愣是吃了三巡才結束。 席間的話題,主要還是集中在昨天孩子丟失的事情上,劉寶沒少端著酒碗過來敬呂律哥幾個這一桌,感謝的話也說了數遍。 然后,更是弄來幾只雞,讓呂律專門喂給元寶它們。 以往見到元寶它們,一直都覺得屁股涼颼颼而遠遠避開的村民們,一改平日里傳言的“陰狗”之名,似乎覺得幾條狗子變得可愛起來,對著安靜趴在呂律那一桌旁邊的幾條狗子夸贊連連。 幾條狗子,也就是在外人靠近呂律草甸子的時候會露出兇相,平時呂律領著從屯里經過,卻從未兇人,更沒有咬過誰,在呂律手底下,如臂使指,這次要不是有元寶它們,可不容易把劉玉珊給找回來。 好狗??! 當然了,借著這機會,也有少人上來詢問呂律開年準備做些什么,看看還能不能加入農場。 這三年時間里,呂律興辦的家庭農場發展得很迅猛,都說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胯,盡管心里想法很多,但呂律還是決定,將自己的步伐放慢一點,把農場的事情做得更牢靠扎實一些。 因為他清楚,自己手頭弄著的林蛙養殖場、梅花鹿養殖場、大雁養殖場、飛龍養殖場、獐子養殖場和鄂倫春馬養殖場,這些事情只要做好了,都是能發展成產業的。 事情做得太雜,也容易出現疏忽,把這些事情經營好了,管理也做得更規范,那就足夠了,也順便好好教一下陳秀玉,各種證件也得準備齊全了,省得后面麻煩。 如果說特別想做的事情,呂律倒也有一件,那就是山野菜的收購。 如今工藝品加工廠的開創,早已經順利搭上城里外貿公司的線,這就有了很大的方便。 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向小日子出口薇菜之類的山野菜了,這事兒也不能落下,不然真可惜了山里那么多好東西。 之前山里野物多,容易出事兒,呂律暫停了這想法,現在屯子周邊想碰到個大點的野物都難,進山的危險性小了很多,可以搞起來了,正好把屯里那些找不到頭路又想賺錢的閑散勞動力給組織起來。 那是憑自己勞動力賺錢的事兒,只要舍得出力就行,比起他們自己弄到點野菜山貨到區上去賣,要賺錢得多,也方便得多。 不過在此之前,得去外貿公司好好了解下具體情況。 當然,也有些選擇自己單獨承包林地發展種養殖的,找著來請教呂律管理方面的事情。 有考慮種園參的,有考慮種木耳,有在籌辦養雞場,有考慮養驢的,還有準備種植靈芝的……事情不少。 呂律也盡可能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給出一些建議,當然,也有他不懂的,那就沒辦法了。 一頓飯吃的,更像是全屯的人在一起開了個會。 “小呂啊,要不我去反應一下,把這屯長弄給你當著!” 看著呂律那么受大伙擁護,王德民都有些酸了,當然了,也是實實在在的想法,因為呂律確實挺有能耐,對大伙也是真心付出。 就像這次找劉寶家閨女,那是跟找自家親閨女沒啥兩樣。 領著一幫子興辦家庭農場,每月工錢準時支付,農場的收益弄的明明白白,都放在明處說話,連額外的獎勵也是毫不吝嗇。 大伙知道呂律賺得多,但也清楚,他的投入也多,很多事情沒有他的指導,根本就做不起來。 不存在啥眼紅不眼紅,因為那本就是他該得的。 “大爺,你可不能跟我開這種玩笑!” 呂律當即甩甩腦袋,農場的各種事情已經就夠他忙的了,要是再把屯里這些雞毛蒜皮的事兒也弄到自己頭上來,那就太累了。 “我是說真的,以你現在的威望,很多事情,我費半天口舌,頂不過你一句話?!?/br> “你就別為難我了,我住在草甸子,隔那么遠,屯里有事兒了,我都得隔上幾天才會知道,根本不可能及時處理。再說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幾個經常在山里轉悠,要是弄個屯長當著,那不是把我給拴在屯里,哪里都去不了……不合適!” 呂律笑笑:“還是您老合適,這幾年事情不都處理得很好嗎,您受累,就好好當著吧!” “唉……” 王德民聽完,也只能無奈的笑笑,接著說道:“我聽峰子說,你們幾個準備出錢,重建一下屯里的小學?” “是有這個想法,孩子在這兒讀書太麻煩了些,學前班到三年級在屯里,四年級到六年級就得跑響水溪林場小學,包括洄龍屯的也是一樣,這路程太遠了,去讀個書,單是走路都得走上一兩個小時,這要是夏秋季節還好,要是冬天,那可就難受了,一個個小學都沒讀完就因為種種原因輟學……讀書是大事兒啊,不能馬虎! 我們幾個條件寬裕些,也想著為大伙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事兒還準備跟你商量一下,幾個約著一起到區上去說說,把學校建起來,條件弄好點,好好找幾個好老師,為大伙謀個方便,也不誤了孩子們的前程?!?/br> 不像城里邊,山里孩子讀書,那真的是風里來雨里去,尤其是到了冬季,去讀個書,都得給自己準備個小火爐啥的一路走一路晃悠。沒有良好的保暖,就連坐在教室里邊那也是煎熬,被凍得雙腳刺疼,手連筆都抓不住。 包括老師也是一樣,遭罪。 “好事啊……擇日不如撞日,要不就明天,一起到區上反應一下,你們出那么大的力,相信也會得到支持,正好趁著暑假的時候,把學校給建起來!” “那就這么定了!” 張韶峰等人也紛紛點頭,趁著還未進入農忙,冰天雪地的干不了啥,正好把一應雜事兒給處理一下。 不少人在旁邊看著呢,也紛紛表示愿意出義務工。 就這樣,不知不覺地,一幫子人又在劉寶這里,把晚飯也給混上了。 第二天早上,幾人一起約著往區上去了一趟,找區長一商量,聽了幾人的想法,他立即叫人開了個會兒,事情很順利就答應了。 開玩笑,學校由呂律等人自己建造,包括一應配套設施,都不用撥款,只需要找幾個專業的老師就行,還有這么好的事兒嗎? 話說回來,這年頭的老師不少是民辦教師,好多人也只是自己認識些字,也就四五年級的水平,資質上實在差了些,自己看個報紙啥的都還費勁,更別說教人了,挺糊弄人的,當然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事情忙完,在王德民回去以后,呂律則是叫上張韶峰等人去了一趟城里的外貿公司。 幾人的名頭在那兒放著,進入外貿公司,受到了經理很好的接待,一番打探后得知,在山貨方面,主要收購的也就是牛毛廣、刺嫩芽,幾樣蘑菇,松子、榛子這幾樣。 提及蘑菇,就不得不說一下松茸。 這一點呂律是知道,這玩意兒跟牛毛廣一樣,小龜子那邊吃下小男孩,最先生長出的野菜就是蕨菜,而最先生出的蘑菇就是松茸,也正是因此,這些東西在小龜子那邊備受歡迎,而價格也是因此暴漲。 呂律曾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小伙從香格里拉采到的松茸送出去賣,在當地的價格只是十塊錢,他發現,每走一段,松茸的收購價格就會提高一些,等他到了昆明,發現價格達到了驚人的九十塊,賣了個好得不得了的價格,就是出口到小龜子那邊去的。 這是在九零年代初的情況,現在的價格低不少,但也很有搞頭了。 中間商賺差價嘛,原產地往往是價格被壓得最低的地方,呂律直接跟外貿公司搭上線,按照一定標準處理這些山貨,能賣到更好的價格,也是對屯里大有好處的事情。 了解了這些東西,山貨收購站的事情,哥幾個都不用多說,就達成了統一,正好讓吳月佳、烏娜堪她們幾個女人cao持一下。 所需要的,就只是一些倉房和晾曬場地而已,至于管理,呂律就更熟悉了,上輩子家里就干這個的,教會幾個女人怎么處理,達到什么標準,嚴格把控就行。 又能賺上一些錢,屯里人也能增加更多收入,那就是好事兒,也不白瞎了漫山遍野那么多野菜山貨,春野菜,夏蘑菇,秋松子、榛子等等,只要肯出力,何愁沒錢賺! 第806章 四大神獸 從城里回來,呂律去找了王大龍,跟他說了建山野菜收購站倉房和學校教學樓、教師宿舍的事情。 現在建學校,肯定來不及,原址建造,得在學生放假的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完成,而且,為了安全起見和更好地供暖,不能再建成木刻楞,而是打算建成樓房,更安全,也方便暖氣供應。 早在八零年的時候,大荒里已經有十個城市開始了供暖,在山村里不現實,但是弄個鍋爐進行循環供暖,問題還是不大的。 首先要忙的事情,還是得把倉房建起來,張韶峰的意見是直接在打谷場建就行了,反正現在也沒什么人,那地方夠寬敞,夠平整。 但呂律卻覺得,那是屯里很重要的一個地方,平時孩子老人不少在那地方玩耍、嘮嗑,也是公用的地兒,不能就這么占了,留著做一個活動場地或是召集人開會商議事情的地兒挺好,最終選擇在陳秀清家旁邊,靠近山邊的那片草坡上,面積夠大,晾曬場地也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