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2開始的趕山生涯 第666節
幾人涉及的金額巨大,就這事兒,呂律隨后又跑了兩天時間,總是完成匯款,拿到匯款單據。 事情忙完,呂律和陳秀玉兩口子,在家里好好收拾一下自己,把照看家里的事情托付給趙永柯后,領著娃,前往伊春,再到hlj,第二天抵達京城。 這一次,不用在旅館住宿了。 兩口在街上百貨商店里買了些糕點、罐頭,又給段大娘買了兩身衣服,直接去了在后海的兩進四合院。 “哐哐哐……” 呂律拉著門環輕撞門板,連續好幾聲,才聽到院子里有人快步走出來的腳步聲。 “誰??!”里面傳來段大娘的聲音,她到了門口,卻沒有急著開門,而是先出聲詢問。 “干媽……是我和秀玉?!眳温稍谕膺厬艘宦?。 “真的是你們嗎?”段大娘愣了好一會兒,才不敢相信地問。 “是我們,我們來看你來了!”呂律深深吸了口氣,說道。 就在這時,里面一陣嘩啦作響,門閂被打開,隨著一聲略顯刺耳的咯吱聲,大門快快速打開。 “真是你們??!” 段大娘看著呂律一家子,激動得不得了,眼睛里的淚花一下子就裝不住了,趕忙回身拉著袖子擦了擦,卻還是忍不住出了哭聲:“我就說今天早上,咋老是看到喜鵲在院里的樹上喳喳叫,原來是你們來了呀!可想死我了!” 陳秀玉很暖心地將段大娘摟過來抱著:“我們也很想你呀大娘!” 好好安慰了一陣,段大娘終于又破涕為笑,低頭看看正在愣愣看著自己的小正陽,她蹲下去:“這才一年不見,小家伙都長這么大了呀,這時間過得真快!” 呂律微微笑了笑,揉揉小正陽的腦袋:“小犢子,快叫奶奶!” 小正陽也配合,跟著叫了聲:“奶奶!” 這可把段大娘樂壞了,伸手扶著小家伙的腦袋,在他腦門和兩邊臉蛋上都狠狠地親了一下,這才站起來招呼兩人:“快快快,進屋!” 喜鵲在枝頭亂叫,向來是老輩人心里認為有好事兒的征兆。 當然,這很多時候是老輩人的客套話。 段大娘了大門,牽著陳秀玉往里走。 呂律兩口子提著東西,一路走一路看,整個院子里被打掃得干干凈凈的,也就是在院子里多了個雞圈,養了七八只雞。 這就是有人住和沒人住的區別,哪怕這么大個院子只住了一個人,也是決然不一樣的,現如今看著這院子,感覺比去年看到的還要好一些,也更有生氣。 就在剛進入二進院子的時候,屋子里面傳來哭聲。 “啊喲……小家伙醒了!” 她趕忙小跑著上前,到屋里炕上,把哭叫的孩子抱了起來。 很顯然,這是劉浩家里的閨女,現如今也是能走能說的了。 剛睡醒沒看到人就哭,當被抱出來看到呂律一家三口的時候,哭聲立刻止住,孩子間向來自帶吸引力,看到呂正陽的時候,小姑娘眼巴巴地看著,哭聲立馬止住。 段大娘將小孫女放到呂正陽面前:“叫哥哥……” 可惜,小姑娘靦腆,半天不出聲。 陳秀玉也蹲下去逗弄:“陽陽,親下meimei!” 呂正陽猶豫了一下,湊過去直奔小姑娘額頭親了下,誰知道,就是這一下,被小姑娘伸手在他臉上撓了一下。 于是,呂律將帶來的東西放到屋子里,出來的時候,正好看到小正陽迎面就是一腳踢了過去,也幸虧陳秀玉擋得及時,把他的小腳攔下。 看到這一幕,呂律嘴角忍不住一陣抽搐:這小犢子……就這德行,以后咋娶媳婦兒??? 第779章 還能這樣? 終究是孩子,在屋外還有干架的趨勢,等到了屋里,沒多長時間就又湊在一起了。 劉浩家的閨女,自從段大娘來了以后,大部分時間就是段大娘領著,時間長了,熟悉了,反倒回了家,到了晚上必定會哭鬧著讓兩口子送到四合院里,折騰起來麻煩,索性讓她每天跟著段大娘,吃住在一起。 劉浩兩口子也是每天下班了過來看看,一起吃頓晚飯啥的,倒也其樂融融。 呂律也就沒有去劉浩家登門拜訪,直接在自己的四合院里等著,等他來了,再說聯系鄧益民的事兒。 陳秀玉忙著給段大娘展示給她買的兩套衣服,把段大娘樂開了花,兩人盤腿坐在炕上,手拉著手地嘮嗑。 在和段大娘嘮了一陣后,呂律出了屋子,在院里四處轉轉。 一直到了傍晚,劉浩和他媳婦兒提著點菜來到院子,看到開門的是呂律,兩口子一下子愣住。 “哥……你啥時候來的?咋也不知會一聲?!眲⒑企@喜地問。 呂律微微笑了笑:“你們工作忙,不想麻煩你們,我們就是過來看看干媽,在這玩上幾天就回去?!?/br> “媳婦兒,再去買點菜,哥來了,得好好吃上一頓?!?/br> “好,我這就去!” 他媳婦兒轉身就匆匆出了大門。 兩人回到屋里,各自逗弄著孩子,聊著彼此在這一年里的點滴。 等到劉浩他媳婦兒買菜回來,陳秀玉也到廚房幫忙,好好做了一桌子飯菜,好好吃了一頓,嘮了不少時間。 在兩口子回去的時候,呂律順便問了劉浩鄧益民的地址。 在自家四合院里好好睡了一晚,直接睡到自然醒,呂律喝了碗粥,留下陳秀玉和孩子,讓她陪著段大娘嘮嗑,他自己則是出門,找到雅寶路鄧益民住著的小樓里。 呂律沒想到,鄧益民居然就住在這樣的地方。 雅寶路,是京城dc區東南部一條不足五百米長的小路,別看著不顯眼,后來那可是相當有名。 因為這里靠近使館區,在進入九零年后,這里聚集成了對外服裝貿易市場,就是面向老毛子那邊的,是國外倒爺的聚集地。 當時,每家檔口都掛著個簾子,簾子上印著俄文和中文小字:不接待國內客人。 也就是說,只允許老外進檔口,而國人不能進入(翻譯除外),那是因為,每個檔口都有賣得好的爆款,檔主不愿意讓國內同行看到,擔心被同行抄襲。 憑此就可想象,干倒爺究竟有多賺。 倒爺們就是從這里進貨,然后登上k3國際列車,從京城經過滿洲里進入老毛子那邊,全長數千多公里的旅程,要運行六天六夜才能到達終點。 也正是因為倒爺的存在,這國際觀光列車,也硬生生從客車,變成了貨車。 當然了,這是在八九年以后的事兒,現在還很正常,雖然來回跑著,但車上的人是真心不多。 鄧益民住在這樣的地方,倒是有著先天的優勢。 敲響房門,屋子里傳來懶洋洋的聲音:“誰??!” “是我,去年托你幫忙找房的呂律!”呂律簡單回了一句。 鄧益民很快把房門打開,這貨估計剛從被窩里鉆出來,穿著大褲衩和背心,長得能拉到鼻子的頭發亂得跟個雞窩似的,睡眼朦朧。 大概是起來得太急了,打開門的時候,還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 他上下打量著呂律,有些奇怪地問:“你咋找到這里來的?” “昨天從劉浩那兒問了你的住址,就找過來了!” “進來吧……” 鄧益民轉身往屋里走,一邊走一邊伸手往屁股丫里摳了摳,又習慣性地聞了聞手指。 呂律看得直皺眉,但還是隨手將門關上,走進這凌亂不堪的屋子。 “地方小,你隨便找個地兒坐……” 鄧益民簡單招呼一聲。 呂律四下瞟了一眼,隨手拖過一把椅子坐下。 這老舊的椅子,大概承受了太多歲月的折騰,快散架了,呂律坐上去的時候,搖里晃蕩地,咯吱作響。 鄧益民穿上秋褲和毛衣,換上一身牛仔,從熱水壺里倒了熱水,洗臉刷牙,又湊在盆架上掛著的鏡子前,將自己的頭發又梳又擦的,生生把一頭凌亂的頭發,弄成了一絲不茍的大背頭,然后戴上一副蛤蟆鏡,掏出一盒煙沖著呂律示意。 見呂律搖頭,他自己點上一支:“你不是要請我吃飯嗎?走吧!” 呂律愣了一下,他可很清楚自己沒說過這事兒。 這貨直率中透著狡猾。 不過,請人幫忙辦事兒,請頓飯還是很應該的。 呂律笑了笑,也不墨跡,起身笑道:“館子你選!”他說完,起身打開門進了樓道。 鄧益民也跟著出來,將門關上鎖好,這才領著呂律噔噔噔地下樓。 “去年我回來后聽我妹說了,你可是個有錢的主啊,她對你印象挺好,主要是大方!”鄧益民并肩和呂律走著:“爺們,你這趟過來,找我啥事兒???” “買房!”呂律笑道。 “又買房!”鄧益民沖著呂律豎起了大拇指,轉而說道:“有那么多閑錢,干點啥不好?” “那你覺得干啥好?”呂律跟著問道。 “做點生意啥的,以錢生錢,現在開放市場經濟,正是大有機會的時候?!?/br> 鄧益民說的沒錯,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此時做生意,確實是發家致富的好機會。 國內實行雙軌制,就是計劃生產一部分,統一定價,多余生產出來的,投入市場,自由買賣。 這在早幾年人人膽顫心驚的投機倒把,現在依然還經常被人掛在嘴邊,只是,很多人沒再當回事兒了。有著營業執照的小商店,到處都是,沒有營業執照,攤子也能支棱起來,雖然還是被不少人看不起,但不得不承認,看到人賺錢,更多的是眼紅。 大批的無業知青或是有過犯罪記錄找不到啥活干的人,紛紛走上了這條道。 也就形成了這年頭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那些賺了錢的老板,不少人都曾有過案底,甚至一度形成了自嘲式的打招呼方式。 但呂律買房,又何嘗不是個生意? 所以,呂律只是笑笑,沒有多說什么。 “我在房管局有認識的朋友,我待會兒去找他一趟,就能知道哪些房子要出售。這次打算買啥樣的?” “兩千平米左右的,實在不行,一千平米的也可以,還是要選擇那些急于出國,忙著變賣的?!?/br> “兩千平米……你知不知道得多少錢?現在至少也要八百一平,那就是一百六十萬,你有那么多錢?” “先找了再說,說不定能降下來一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