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2開始的趕山生涯 第655節
既然情況穩定,呂律也不想再耽擱,接下來抬棒槌,需要他不少時間,那就不是一天兩天能抬完的,說不定,等他把棒槌抬完,三人也恢復得差不多了。 憑借那根繩子,呂律一個人也能完成自降。 “我去給你幫忙!” 見呂律起身就走,趙永柯也立馬跟上:“我只是左手腫,右手可沒啥問題,幫忙整理洗繩子啥的,沒啥問題,有個防著點總是好的?!?/br> “好!” 呂律說這話的時候,看了眼林玉龍,見他沒有任何多余的反應,不由心里暗嘆了一聲。 這小子,在膽氣上,始終差了一點,做事兒是穩重,只是,始終不如結拜的兄弟幾個,總覺得缺著點東西,似乎他更適合那種按部就班的活計,在抬棒槌的時候,雖然勤快,但卻少了些自我的主見和主動性。 從打主意清剿那些地雷蜂開始,就沒任何主動請戰的想法,包括現在,聽到呂律要下懸崖考慮開始抬棒槌了,最為完好的一個人,卻始終沒有要去幫忙的打算。 他是有自己的思考,卻在做事兒的時候顯得有些畏縮,只顧著自己的成分多了些,很少有像梁康波、趙永柯、張韶峰他們那樣彼此間相互照拂的意思。 呂律心里暗想:也就這一次帶出來了,以后,還是留在農場的好,做點本分的事兒吧! 他今年已經讓陳秀玉開始跟雷蒙學著管理農場了,得把雷蒙解放出來,幾人配合著,才好做更多的事情。 兩人上到懸崖頂端,呂律帶上工具,檢查了繩子,確定沒問題后,趙永柯幫忙整理著繩子,他套上藤條軟兜,向著懸崖下邊降了下去。 隔了兩夜時間,呂律再去看那些蜂巢的時候,發現上邊已經沒啥地雷蜂了,地上堆起來的地雷蜂,也早已經沒了動靜。 最大的隱患解除。 他用獵刀,砍掉一些藤條后,抓著藤條借力,讓自己懸空的身體擺動起來,接連數次借力,靠近崖壁的時候,抓住嶙峋的石砬子穩住身形。 這些地方,是能落腳的,抬棒槌,倒也不是很難。 隨后,他解開繩索,拴在一塊石砬子上,開始了抬棒槌的大業。 第767章 這得多少年? 不同于山坡林間抬棒槌,在這種布滿嶙峋石頭的峭壁上抬棒槌,有的會很簡單,但有不少卻是相當麻煩。 這些石砬子縫隙中棒槌能夠生長的地方,大都是一些枯枝爛葉、青苔堆積的淺層腐殖土。 在比較平整的石頭小平臺里,簡單清理少量腐殖物,就能將棒槌給抬出來,三五分鐘就能搞定一棵。 但在那種非常狹窄的縫隙里,根須向來很長的棒槌就難搞了。 那些石頭紋絲不動,很多地方,指頭都放不進去,這就加大了抬棒槌的難度,需要付出更大的耐心。 鹿骨簽子夠不到,呂律只能用簡單修理的小棍一點點撥弄,甚至有不少地方,呂律還得打著手電筒照著才行。 那些六品葉棒槌,呂律想要連原土一起抬出來,顯然是不行了,包括那棵七品葉也是一樣。 而且,這么多六品葉棒槌,想要帶回去移栽,對于張韶峰等人來說,就顯得太不公平。 也正是因為生長的地點奇特,越是難抬的棒槌,形體越是漂亮靈秀。 好幾棵六品葉棒槌抬出來,呂律簡單看了下,就能確定是百多年的大貨,甚至有幾棵達到兩百多年的。 這些六品葉棒槌拿出去,單是這年份,就足以讓他們身價倍增。 唯一的缺點,大概是因為土層太薄,營養供不上的緣故,分量都不大,能達到兩百克的也就那么四五棵。 但也正是因此,自然透著一股子蒼老勁,又成了很好的加分項。 一個人在懸崖上,呂律整整花了四天時間,終于將這些棒槌給抬了出來,最后只剩下七品葉。 就在這四天時間里,趙永柯被地雷蜂蟄了兩下的左手,已經只有些許浮腫了,算是恢復如常。張韶峰和梁康波兩人的腦袋依然很大,消散得非常緩慢。 不過,他們眼睛看東西沒問題,手上也消腫后,他們還是跟著到懸崖頂上來,幫著打封包子啥的,主要是想看看那些棒槌。 林玉龍就守在熗子邊,每天端鍋,放放馬,在河里抓抓魚,優哉游哉的,沒事兒人一樣。 幾天時間,他愣是連崖頂都沒有再上來過,也只是在每天封包子帶回到熗子里的時候,會湊過來看看,顯得相當平淡。 在張韶峰等人因為又多了幾棵百年老參而激動的時候,他卻反應平平。 這一點,不僅僅是呂律,就連張韶峰他們都覺得奇怪起來。 晚上吃飯的時候,張韶峰終于忍不住問:“玉龍啊,拿到那么多大貨,你難道就不高興?” “高興??!”林玉龍嘴上說高興,但卻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還是一如既往地平淡。 “看不出來……”梁康波搖頭說道。 “玉龍,你是不是有啥心事???”呂律問得更為直接。 “沒有啊……律哥,我……我只是有些怕高,都不敢去幫忙,我就是因為這問題退伍的。我上去送趟藥,等下來以后,雙腳都忍不住抖了好半天?!?/br> 林玉龍猶豫著說道:“我是不是挺廢物??!” “恐高??!” 呂律微微愣了一下,這確實是個很難克服的心理障礙。 是因為這個原因,沒幫上啥忙而悶悶不樂? 呂律清楚,有著這種心理障礙的,確實不能勉強。 他到了那懸崖頂上,那跟要了命沒啥區別,難怪他這段時間,一點主動性都沒有,顯得畏縮,只是在下方打理著雜事兒,不上懸崖頂幫忙,更是幫忙的話一句不提。 現在卻覺得情有可原。 呂律覺得自己似乎應該收回前幾天的想法。 “慢慢克服吧,像這種懸崖上長棒槌的地兒,也確實罕見,哪有那么多懸崖峭壁讓我們去爬??!” 呂律笑著安慰一句:“沒事兒,做點自己能做的挺好,不還有我們幾個嗎?明天只剩下最后那棵七品葉棒槌了,抬完以后,再把其它地兒看看,沒有的話,咱們就出山了?!?/br> 他適當地轉移話題,不在這個問題上多說什么。 前幾天,呂律有了想將他排除在趕山隊伍之外的想法,現在想來,還是因為自己了解不夠。 他和陳秀清那種強烈的好奇心和不做啥思考的勇猛,是決然不同的。 趕山不同于農場管理,領著陳秀清進山的時候,呂律處處管著,不讓他去犯錯,那是因為,很多時候一旦犯錯了,命就沒了,試錯代價太大。 林玉龍知道自己弱點,懂得思考問題,知道自己能干啥,倒是一種穩重的表現了,很難得的品質。 就是這份果敢,還有待加強。 他但凡直接說明自己怕高的問題,呂律也就省得去胡亂想那么多。 以后慢慢看吧! “六品葉的棒槌都能有一兩百年的年份,真不知道那棵七品葉會有多少年!”張韶峰樂滋滋地說。 “抬出來不就知道了!” “我猜至少三百年?!?/br> “這要是千年的棒槌該多好?!?/br> 梁康波和張韶峰兩人說得興致盎然。 最后,兩人轉頭看向呂律,張韶峰問道:“老五,你估一下,那棵七品葉棒槌是多少年的?” “這我可說不準,反正棒槌想要長到千年,幾乎不可能有。一千年的時間,滄海桑田了,棒槌生長在一個地方,當時的環境適合才會長出來,可是在一千年的時間,單是旁邊的小樹,都能長成參天大樹了,當初適合的環境,早在不斷的變化中變得完全不一樣了。想要存活千年,太難了,那得有多大的幸運才有可能。 所以,百年份的棒槌,就已經極其珍貴了……如果非要我猜的話,這棵七品葉棒槌,應該能有三百年左右,整個大荒,這種年份的棒槌,找不出幾棵?!?/br> 呂律笑著說道。 現在閑著沒事兒,純粹是在嘮嗑。 “跟著你抬棒槌那么長時間,對于這棒槌的年份,我只知道數蘆碗了,是真不好辨別,跟我們好好說說?!睆埳胤鍖Υ顺錆M興趣。 “說點簡單的:第一看蘆頭,有圓蘆的,一指圓蘆是八到十年;第二看蘆碗,一年形成一個蘆碗,末蘆加兩到三年,吞蘆、殘蘆除外;第三看皮色和紋路,高年頭的都是皮老、紋深(橫紋);第四看須毛上的珍珠點,十五年以上才能形成珍珠點,越老珍珠點越明顯……” 所謂珍珠點,其實是棒槌在生長過程中,須根伸展出去,長到一定時間就會腐爛,繼而在愈合的時候,在主須上形成的凸起點。 他們想學,呂律也不藏著掖著,現場打開一個六品葉棒槌,進行教學。 幾人自然而然地湊過去,打開手電筒照著。 “那復雜點的呢?”梁康波追問。 “復雜點的啊……有的棒槌數蘆頭、蘆碗啥的就能數出年份來,但不適用于所有的棒槌。比如說有吞蘆、殘蘆等,一個殘蘆可能代表兩年,也可能代表十年,再來數蘆頭、蘆碗那就不行了。再有就是,棒槌不是每年都發芽,就即使沒有遭到破壞,也會自己進入休眠狀態,判斷棒槌的年份要綜合考慮,繁瑣得很……” 呂律說到這兒自己先愣住了:“對啊,棒槌會自己進入休眠……” 忽然看到呂律神色有異,張韶峰連忙問道:“老五,你想說啥?” “我想說,咱們怕是還得在這里多呆上兩天?!眳温尚Φ?。 “為啥???” “棒槌會休眠啊,那些現在看上去沒棒槌,但是可能有棒槌的石砬子縫隙,也該好好找找啊,很有可能還會再找出來一些?!?/br> 這話一出,幾人都顯得興奮起來。 “趕緊睡覺……明天好干活!” 晚上的時候,張守峰、梁康波和林玉龍三人輪流守夜,好好地睡了一覺后,第二天早上吃了林玉龍做的早飯后,幾人直奔崖頂。 呂律再次坐著藤條軟兜里下到懸崖上,他沒有急著去抬那棵七品葉棒槌,而是在那些有土壤腐殖物積蓄的石砬子縫隙中小心翻找著,結果,沒多長時間,還真就給他找出兩棵棒槌來,而且年份還不低。 這讓呂律欣喜不已,于是又整整花了兩天時間,將各處好好搜尋了一番,收獲滿滿,百年分以上的棒槌又被找出三根來。 見找的差不多了,他才將精神放在那棵七品葉棒槌上,簽子一點點掏著縫隙中的泥土,小心將根須展露出來。 整整三個小時的時間,他才將整棵棒槌小心翼翼地抬了出來。 一看到這棒槌,呂律在心里就是一陣疾呼:“曠世絕品??!” 這苗大棒槌,地下蘆莖部分分成三段,基部是圓蘆,中部是堆花蘆,排滿了大艼,多呈棗核狀,很密集;頂端是馬牙蘆,共有四枚,主須有五條,有著不少珍珠點,最長的那根,少說也有五十厘米,最主要的是形體,簡直就是個有手有腳的小人,太形象生動了,關鍵是分量還很足,至少也有三百克往上,不是呂律抬到的最大棒槌,但絕對是長得最接近人形,最俊秀的一苗。 強壓著心里的激動,呂律收拾好東西,將這幾天采摘到的參籽,就在這些石縫中種下,這才鉆進軟兜里,朝著上面喊了一聲:“拉我上去?!?/br> 幾人合力,將呂律從懸崖上提了上去。 當看到呂律帶上來的棒槌,幾人湊過去看著,嘖嘖稱奇。 “這棒槌,怕不是成精了吧!”趙永柯看著它那小模樣,心情都不由激動起來:“簡直就跟個人一樣?!?/br> “對啊,有手有腳的,像個小老頭……漂亮!”梁康波也很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