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2開始的趕山生涯 第474節
“你們不會,有人會??!”老頭的小兒子不無攛掇地說道:“那幫人……他們這一路都是打著拐子的,咱們跟過去,說不定還能找到些老兆,也能在周邊找找,說不定還能找到不少,關鍵是這些老兆,再過三四十年,那些小捻子也長大值錢了,多知道一個老兆的位置,也不是壞事兒?!?/br> “跟你說了,別去招惹那伙人!”老子直接就瞪了回去。 老頭的小兒子撇撇嘴,眼睛又看向那些封包子:“爸,這些棒槌準備咋分???” “分啥分,拿去賣了換成錢,我幫你們保管著。你哥我放心,可你……你自己說說,有讓我省心的時候嗎,搞到點錢,只知道拿去推牌九,拿去搞女人,就那你德性,錢到你手里邊還沒捂熱就已經發送出去了?!?/br> 一說起這些事兒,老頭整個人的心情都變得不美好起來:“你就不能安分點做人嗎?學學你哥!” “切,學我哥,那還是我嗎?”老頭的小兒子不屑地哼了一句:“我哥那一份他愿意讓你保管,你就保管他那一份得了,我的我自己會保管,咋用也是我的事兒,要不分給我,我可不依,這次抬棒槌,我出力不少,別的不說,要不是我說提前趕超到前面,這些棒槌,就輪不到我們?!?/br> “咱爸如果不知道這些老兆的位置,你上哪兒抬棒槌去?那家里被你禍禍成啥樣了你一點數都沒有???” 老頭的大兒子聽不下去了,也跟著懟了一句:“這錢肯定不能交你手里,你就死了這條心吧,要用的時候跟咱爸說,不說清楚來龍去脈都別給?!?/br> 殊不知,他話音剛落,他兄弟已經抓著一塊石頭狠狠砸在他腦袋上,將他拍翻在地。 那一瞬間,老頭一下子懵了。 事情發生得毫無征兆,他也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小兒子會在這種時候突然下狠手。 那可是他的親哥??! 怎么會下得去手? 然而,還在他發懵的時候,看到他的兒子,眼睛發紅地抓著石塊,迎面朝他拍了過來。 第566章 適可而止 第二天,趙永柯留守,其余三人隨著呂律去了老崖頭壓山。 事情沒有任何人干擾,進行得很順利,只是,在崖下山坡上那些密密麻麻的藤蔓草葉間,搜尋了大半天,收獲卻不是那么理想。 只是又找到了兩棵四品葉棒槌而已。 看著那幾棵四品葉棒槌的分布,大都在靠近懸崖根腳的地方,散布得的并不是很遠。 呂律不由得看向石崖上邊。 會不會更大的棒槌在懸崖上? 這懸崖雖然陡,但石頭縫隙挺多,那些都是能堆積泥土落葉腐物的地方,生長棒槌,不是不可能??! 石崖上沒葛藤蓋著的地方,太過當陽,肯定不會長棒槌的,要長也得長在那些葛藤和其它藤蔓覆蓋遮陰的地方。 從下往上攀登,有一段崖壁,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根本就爬不上去……那就只能往上邊了。 呂律想了下,叫上三人,準備從山體一側,繞到崖頂上去看看。 花了半個小時,幾人攀到崖頂,對著下方那些四品葉生長的位置,將周邊搜了一遍,沒啥發現。 剩下的,只能是這大片被葛藤蓋著的石崖了。 站在崖邊,不時一陣陣翻涌上來的山風,吹得人衣服獵獵作響,往下看,更是忍不住一陣眩暈。 呂律壯著膽子,連換了幾個地方,選了一處勉強能落腳的地方,抓著葛藤就準備往下去看看,被張韶峰和梁康波拉住。 “太危險了,這直上直下的,不安全!” “咱們這趟出來,抬的棒槌不少……要我說,這次就算了,咱們把下邊的幾棵四品葉和那些小棒槌抬了就行了。手頭沒足夠的繩索,這些葛藤也不安全,萬一在里邊又碰到錢串子之類的東西,挺麻煩。下次做足了準備,帶籮筐和足夠長的大繩子再來也行?!?/br> 聽到兩人相勸,呂律稍稍猶豫了一下,走了回來。 聽取別人的意見,能很好地保護自己。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個人再聰明再有本事兒,也不可能把事情考慮得完美無缺,總有自己沒有把握好的地方,而且,常常身處危險之中卻不能自知。 兩人的勸說,讓呂律腦海中一下子變得清明起來,他才猛然驚覺,心里莫名地涼了一下,他發現自己有些沖昏頭腦了,沉迷在了連日來的好收獲當中,著了魔似的,為了棒槌,有些不管不顧了。 這可不是啥好事兒! “確實是有些貪了?!?/br> 就這一趟進山,所抬的棒槌,毫不夸張地說,甚至能頂得上有的人一輩子的收獲。 該適可而止! 這山崖,沒有充足的準備,確實容易出大問題。 “那咱們下去,把下邊的棒槌抬了,回吧!”呂律長長吁了口氣。 “回吧回吧,已經很知足了!”梁康波笑著拍了拍呂律的肩膀,轉身往來時的路走。 張韶峰也是拍拍他的肩膀,微微笑了笑,沒有多說什么,只是拉著呂律胳膊,把呂律推到自己前面,上手扶著他肩膀,推著跟上梁康波往回走,陳秀清也立馬跟上。 四人回到崖下,將那些大大小小的棒槌抬出來,打了封包子,再沒有逗留,一路返回帳篷。 這次回來得挺早,趙永柯剛開始洗鍋做飯,幾人坐在一起閑聊的時候,也就把準備回去的事情跟趙永柯說了。 他也表示沒意見:“咱們幾個的獵囊,那么多的封包子,都已經能裝滿了,確實該回去了?!?/br> 這趟出來,到現在,也就半個多月,比上次領著蔣澤偉出來那一趟還要早一些,但得到的棒槌,價值是上一次的十數倍。 那些封包子,有半數是各種二甲子、燈臺子的小苗,都是給呂律拿回去栽種的。 呂律初步估計了一下,就這些小苗,足夠把屋后那片參園子栽滿了。 “那三鍋盔山發現六品葉哪里,咱們還去不去?”陳秀清還惦記著哪里。 “去啥啊去,去看看那幫朝鮮族人死了沒有???咱們差那一點嗎?”張韶峰笑道。 梁康波和趙永柯都只是笑了笑,表示默認了。 “咱們這次回去的時候怎么走?”梁康波問道。 “我估摸了一下,咱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比較靠近五常,就從那兒過去吧,先到五常,再到哈爾濱,然后再一路到鐵力,回伊春,沿途經過的地方,分散把這些棒槌處理了!”呂律說了自己的想法。 抬到的棒槌中五品葉的都有不少,地方小了,不好出手,送收購站也賣不上價格,他準備找著這一路比較繁華的地方,去盡可能地賣點高價。 “行,就這么定了!”張韶峰當即拍板:“正好,到了哈爾濱,我也去看看我爺爺的兩個老戰友,去走動一下,不然,以后遇事兒了,都不好跟他們開口?!?/br> 呂律笑了起來:“確實該走動走動……要不,這次過去,把咱們抬到的棒槌,給兩個老人家也帶點過去?” “對對對,帶點四品葉的棒槌去給他們泡酒,一人帶個五品葉留著用,關鍵時也能拿得出來?!?/br> 聽著梁康波說得很豪橫,但正是如此舍得,更能說明他對張韶峰這層關系的看重。 燕窩島一行,他雖然沒在場,但回來聽雷蒙一說,他哪會不明白其中的分量。 呂律也是點點頭:“這個建議好!” “我沒意見!”趙永柯很簡短地說了一句。 陳秀清則是很鄭重地點點頭。 張韶峰看看幾人的樣子:“我就不跟你們客氣了,事情就這么定了?!?/br> 在山里過了一夜,第二天早早地,幾人收拾行李,將存放的棒槌拿出來,帶回去栽種的小棒槌,交給陳秀清和梁康波兩人背著,剩下的四品葉、五品葉和兩個六品葉則是分由張韶峰、趙永柯和呂律三人背著。 前往五常的方向,還得往回折返一段路。 帶進山里的糧食,人吃的和喂馬匹的,經過這段時間的消耗,已經少了大半,回去的時候,為了加快行程,幾人都騎上馬匹,辨明方向,挑著好的路段走。 就在經過一道山溝的時候,忽然聽到了元寶的叫聲提醒,幾人順著元寶指引的方向看去,遠遠地看到河溝邊的草坡上,似乎是躺著一個人。 幾人各自將半自動取下,靠近了些,看清楚是前幾天遇到的那老頭,滿身是血,都早已經凝固了。 “這咋回事兒???” 張韶峰有些莫名地看著,當先翻身下馬,走了過去,他伸手探了一下老頭的鼻息,回頭沖著呂律說道:“已經沒氣了,是被人用東西砸的,這一路的血……逃過來的??!” 前兩天還活蹦亂跳抬棒槌的人,現如今已經成了尸體,也不知道他那兩個兒子去哪兒了。 “怎么辦?”陳秀清看向呂律:“要不要把他給埋了?”他倒是心善。 “這山里白骨多了,咱們可埋不過來,也別沾惹這些東西!” 還不待呂律說話,張韶峰就先說了:“咱們趕路要緊……他要是還有口氣,倒也不是不能幫,都已經死了,終歸是一堆土!” 張韶峰說著立刻走了回來,重新翻身上馬。 “不管了,這萬一是仇殺,咱們身上的東西也惹眼,就不沾染這些是非了!別給自己惹麻煩!” 呂律騎馬就走。 “也不知道是誰干的!”梁康波小聲說了一句。 張韶峰笑笑:“不管是誰,別惹我們就行!” 他立刻騎馬跟上呂律,其余三人也不墨跡。 接下來一路順暢,花了兩天時間,一行人終于上了林場的大路,騎著馬一路小跑,就在那天傍晚,抵達了五常城外,扎下宿營地。 第567章 那有什么歲月靜好 對于棒槌的了解,幾人都比不上呂律。 賣棒槌的事兒,自然也不能缺了呂律。 一番商量后,帳篷邊留下陳秀清和梁康波兩人守著,元寶它們也被留下,呂律領著趙永柯和張韶峰兩人,帶著六支四品葉棒槌和兩支五品葉棒槌,去了五常城里。 東西太多,一下子出手,怕人拿不出那么多錢,而且,也太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了。呂律的半自動也不能明目張膽地帶進城里,自然也得留下來。 槍支彈藥非常泛濫,很大一部分人手頭都有槍,在這種時候,其實上邊已經意識到其中的危害,管控開始變得嚴格,而且有的地方,已經進行過一定程度上的收繳。 民間持槍的混亂狀況,導致持槍犯罪案件頻頻發生。 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東北“二王”搶劫殺人案。 正所謂,槍在手跟我走。 “二王”偷走軍隊的手槍后,就在今年(八三年),二月到九月間流竄數省,連續作案,打死打傷數十人。 這件事情,太過著名,二人團伙最后是在廣昌被兩萬干警圍剿才被擊斃的。 作為上輩子在東北也擺弄過槍的人,呂律對這事兒自然也知道,此時正處在風口浪尖上,他自然不會去觸這樣的眉頭,自討沒趣。 類似的案件很多,甚至有的罪犯還憑借所持的槍械沿街劫道,成為聲名狼藉的路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