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2開始的趕山生涯 第422節
一幫子人,花了不過六天的時間,就將兩千畝地全數種上了苞米,又花了一天時間,將屯里幾家參與農場建設的人家,農機能夠到達的地里,把莊稼也給種上。 至于農機到不了的,只能靠他們自己用馬牛耕種了。 忙過這段時間,稍稍休息了四天時間,也是留出來給他們耕種的時間,事情忙完后,王大龍開始領著人繼續鹿場鹿舍和柵欄的建設,也分出一部分人,開始在那片濕地里打樁,建造養大雁的圍欄。 柵欄所要圍攏的面積更大,把鹿場建立起來,即使全部的人上手,需要的時間少說也得兩個月。 反倒是那百來畝的大雁養殖場圍欄要快得多。 也就在這段時間,呂律的草甸子,迎來了第一只小梅花鹿的降生。 就在第二天,呂律請來趙永柯幫忙,在頭天晚上喂料的時候,把已經習慣白天在草甸子游蕩,傍晚回到草甸子鹿舍吃苞米的梅花鹿給關了起來,給僅有的那頭大梅花鹿割了鹿茸,去年捉來的小梅花鹿還有三只是雄性的,也被強行按著,將初生的鹿茸給割了。 這些鹿茸被割掉后,并不影響梅花鹿的生長,反而能防止雄鹿在一起干仗傷到彼此。 事情忙完后,呂律稍稍松了口氣。 第二天的時候,呂律去看了蜂群。 在他用花粉的不斷飼喂下,那幾十群蜂發展得很快。最弱的一群,都已經達到了八脾的程度,眼看著蜂脾上已經開始構筑雄峰巢了,呂律知道,可以考慮育王,準備進行人工分蜂了。 就在當天,呂律到旁邊林子里找來一小段火琉璃的樹枝,剝皮、削制、打磨成比筷子略粗,尖端圓潤的小木頭,又去倉房里找來孫寒衛當初留下的育王所需要的梁匡和移蟲針。 把之前融化出的蜂蠟找來一些出來,在屋里燒了木炭,加上鐵鍋燒水,將蜂蠟裝在碗里放在水中融化。 呂律又削了一些木條薄木片,另外準備了一碗冷水和一些蜂蜜。 陳秀玉挺著肚子,一直跟著呂律四處晃動,聽到呂律說要培育黑蜂蜂王,她一直挺好奇,看著呂律做各種準備。 這在她看來,無疑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都說蜂王是自己做王臺產的,什么時候能進行人工培育了! 養蜂的事情,呂律之前一直在教她,以后農場的蜂場建設起來,也少不了需要她管理。 雖然覺得給黑蜂育王的事情有些不可思議,但她知道,呂律既然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這種事情,她也不多說,只是認真地看著。 當然了,不用她問,呂律也在認真地教,一邊做一邊講著cao作和為什么這么做的原因。 在一切準備就緒后,呂律找來木凳,拿起削制出來的小木棒,先在冷水碗中蘸一下冷水,然后蘸入融化的蜂蠟碗中,也就差不多七八毫米的深度,提起來稍微冷卻后,再蘸一下,增加厚度,拿出來冷卻,稍稍用力,一個光滑的小蠟碗成型。 他不斷重復,一早上的時間,就做了百多個蠟碗,然后用蜂蠟,將這些蠟碗粘在削出的薄木片上。每個蠟碗間隔一定距離。 事情忙完后,他又用剪刀將沾著蠟碗的薄片一段段剪下,再次將沾著蠟碗的指甲蓋大小的木片粘在育王框上。 趁著天氣溫度正好,呂律將這些育王框加入到早已經選好,最為強盛的幾群黑蜂蜂箱中。 做出的蠟碗,得讓蜜蜂自己清理一遍,才能使用。 也就這今天,呂律將幾群準備用來育王的蜂群,用囚王籠將蜂王關了起來。 蜂王沒有毒針,不會蜇人,找到后動作輕柔地將蜂王關進囚王籠中,用鐵絲拴著掛在蜂群隔板外邊,這樣,有助于蜂群穩定,又能促使蜂群積極建造王臺。 第二天的時候,呂律將育王框取了出來,順便找了最好的子脾出來。 他先用移蟲針在這些被蜜蜂清理過的王杯(蠟碗)底部點入些許蜂蜜,然后用移蟲針抄著著蜂脾中那些在王漿中蜷縮著的最小的幼蟲底部,動作輕緩地將幼蟲挑出來放入王杯底部。 有蜂蜜在,幼蟲很容易被粘住。 動作必須相當輕緩,不然傷到幼蟲就廢了。 如此重復,呂律弄好一個育王框就立馬送入蜂群中,直到把這些準備好王杯都完成移蟲,送入蜂箱。 事情簡單,但卻需要相當的細致和耐心。 接下來就看效果了。 也就是在這一天,呂律領著陳秀玉在草甸子里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只母獐領著的三個跌跌撞撞的小獐子。 一胎生三只,這可比梅花鹿一胎一個,少數個別生兩個要高產得多。 另外,他還看到有一只遠遠避開鹿群的母鹿也生了一個小鹿。 今天,還真是雙喜臨門。 草甸子里的一切都在往欣欣向榮的方向發展,是那么地喜人。 第507章 孩子降生 林蛙養殖場里,蛙卵已經孵化完成,成了孵化池里密密麻麻的小蝌蚪,它們什么都吃,很容易伺候,只需保證水流活動起來,供氧充足。 鹿場的柵欄還需要不少時間才能完成,大雁養殖場的圍欄倒是提前完成了。 兩千畝家庭農場的承包地里,被獾子、野雞之類的糟蹋,有些損耗,補種后也已經出得很好。為此,呂律還叫上張韶峰等人,帶上獵槍,騎著馬,專門花了五天時間,聯合周邊幾個屯子的民兵以及林場,進行了一次春獵,對周邊野物進行了驅趕圍剿。 沒有人從中作梗生出幺蛾子,春獵進行得很順利,多以野豬、野雞、兔子、獾子的搜捕為主,都打到不少,熊瞎子反倒是一個都沒打到。 草甸子里的幾頭成年母鹿都產崽了,鹿群由原來的十三只,達到了十八只。 增長最快的還是獐子,幾只母獐子一胎兩到三只,讓草甸子里的獐子,由十只一下子擴張到了二十六只。 這些多出來的十六只獐子中,倒有十只是雄性獐子。 獐子當年即性成熟,也就意味著這些小獐子,今年就能開始取麝香,以麝香的價格,絕對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各家田地,包括秧苗都已經插上,剩下的就是日常管護了。 呂律除了秧田里插秧,五畝旱地卻沒有種苞米,而是完全種上胡蘿卜,還在草甸子里用農機開了一片地出來,種上各種蔬菜。 這些東西,是為獐子產香準備的。 它們需要搭配的食物種類比較雜,呂律知道配方,知道胡蘿卜配上其它幾樣食物,能讓獐子到了發情季節產更多的麝香。 黑蜂的蜂王培育很成功,呂律花了五天時間,將蜂群完成換王和人工分蜂。 六十多群蜂除了留在呂律草甸子的這些原蜂箱不動外,額外分出一百二十群蜜蜂,被呂律讓孟兆華用車子,送往農場,在鹿場鹿舍對面那片石砬子夾雜著灌木,被周圍山嶺圍著的背風向陽的小山丘上安置下來。 農場的蜂場就此建立起來,不用飼喂,已經接上了山里的野花和油菜花,觀察了兩天,發展平穩。 相信等到了六七月椴樹開花的時候,蜂群也能早早壯大起來,會有一個蜂蜜的大豐收。 那棵在三塊石山上,陳秀玉綁了熊瞎子的那棵樺樹旁的野生軟棗獼猴桃,也被呂律花了一天時間,剪除枝條,移植到自家院子里,已經開始發芽抽條,呂律為此,還專門搭了一個架子。 不過,看樣子,這棵軟棗獼猴桃今年是沒法吃上了,得明年才行。 屋后在椴樹林子間用柵欄圍著的那片地兒,呂律也去看了去年栽種在里面的棒槌,開始發芽長葉,長勢挺好。 那七只飛龍,都已經大了,呂律沒有繼續用籠子養著,給王德民、蔣澤偉和張韶峰他爸各送了兩只,剩下的一只被兩口子給燒湯吃了。 今年所做的事情已經夠多,呂律有養殖飛龍的心,也只能往后緩一緩。 林林總總的事情不少,呂律忙得團團轉。 這些事情,張韶峰等人都看在眼里,他們這才真正意識到,技術的重要性,沒有呂律提供的技術,很多東西他們根本就一頭霧水,玩不轉,哪怕是最簡單的林蛙養殖。 也正是因此,幾人對呂律可以說是心服口服,呂律知道的東西太多,簡直就是個知識的寶庫,似乎啥事兒不經過他,自己做起來都不放心。 有技術在手,呂律一點都不擔心家庭農場出啥幺蛾子,即使有人有二心,以后想要復制,財力物力是其一,關鍵是核心的東西,還在呂律腦袋里裝著。 除了安排幾個人在農場進行巡護管理,現如今,所有的人手,都放在了鹿場的柵欄和鹿舍的建造上。 呂律草甸子里生活了那么多梅花鹿、獐子,地點已經變得非常緊張,得盡快將鹿場建造起來,把鹿給放養進去。 至于獐子,呂律打算自己養。 獐子喜歡獨居,數量少還好說,一旦多了就不行了,獐子的養殖場,也不得不盡快提上日程,得建造足夠的飼養間把獐子單獨隔開喂養。 呂律選定了草甸子深處,開始準備木料建材,在王大龍等人把鹿場的鹿舍和擺放東西的倉房以及人員住宿的屋子建起來,還有大雁養殖場的倉房設施建造起來后,就開始著手自己獐子養殖場的建造。 至此,呂律也稍稍松了口氣。 管護的面積不小,在幾人的帶動下,加之每個月按時發放工資,有六個民兵兄弟也參與進來,成為常駐的職工,大伙表現得都很積極實在。 這可比他們去林場或是農場打臨工強太多。 時間一轉眼,到了六月中旬,鹿場的設施已經建好,呂律就在鹿場建好的那一天,將梁康波等人叫到草甸子,把自己鹿場的十八只鹿關鹿舍里,捕捉后裝車,送往鹿場放養。 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排人手將鹿群趕回鹿舍,配合上煮半熟的苞米飼料和鹿場這片唯一的水源地,這些本就已經不太懼怕人的鹿群,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習慣早上開始進山采食,晚上回到鹿舍吃料喝水的習慣。 而林蛙也已經完成變態,紛紛進了山里。 為此,又特意組織人手,在爛泥溝兩側山坡上,設置了上百個枯枝爛葉的堆放點,以這些東西腐爛,吸引更多昆蟲的到來。 無論是梅花鹿還是黑蜂蜂群,這些都按照市場價格進行折算,算作是呂律的投入。 反倒是呂律,原本打算這個時候領著幾人專門去捉幾天梅花鹿,還有去燕窩島去撿拾大雁蛋,打水狗子的事情,不得不暫時放下。 陳秀玉已經臨近預產期,他把田地間的活計、林蛙養殖場和鹿場的管護全交給了張韶峰、梁康波等人來經管著,他自己則是每日陪著陳秀玉。 別看人手不少,但每人一個月的四十來塊錢的工資,一年下來一個人也就四百多塊的樣子,別說還有張韶峰、梁康波等人分攤一部分,在將倉房里積蓄的那些皮毛、熊膽、獾油等東西處理,加上積蓄,呂律自己一個人扛上三年都沒啥問題。 就在王大龍等人結束大雁養殖場的倉房和越冬房屋的建造,來到草甸子開始著手獐子飼養場地建造的那天晚上,陳秀玉出現陣痛的情況了。 呂律當即牽來大蔥,架上早已經準備好的架子車,收拾一應需要用到的東西,前往醫院。 出現陣痛,是要生產的征兆,初產婦往往要經歷十多個甚至二十個小時。比到區上檢查預計的還要早上幾天。 “律哥,要不把咱媽或是段大娘一起叫上!”在呂律趕著車子將陳秀玉往區上醫院送的路上,陳秀玉小聲地說。 “這個時候時間已經晚了,叫上她們,到了醫院也幫不上忙!”呂律打著手電照著路,盡量挑選著好的路走,避免顛簸,讓躺在車里被褥上的陳秀玉舒服些。 “可是,怎么包裹捆扎,我自己也不會??!我有些害怕……”陳秀玉有些茫然。 “不怕,這事兒我會!”呂律安慰道。 開玩笑,上輩子兩個娃的誕生,他都有伺候過,只是簡單的包裹捆扎啥的,呂律可沒少做,熟得很。 “真的假的?”陳秀玉有些懷疑。 “你還別不信……到時候就看我的吧,倒是你,放輕松一些,別那么緊張,我會一直守著你!”呂律安慰道。 馬車在臨近十二點的時候抵達區上醫院,很快辦好入住手續,呂律將陳秀玉抱到病床上。 她的陣痛一直在持續,并且變得越來越強烈。 在第二天早上的時候,羊水破裂,被送入產房待產。 也就在白天的時候,馬金蘭、段大娘和趙美玲三人聽到消息,趕到了區上醫院。 在焦急的等待中,孩子一直到了晚上九點的時候,終于呱呱墜地,母子平安,如王德民所說的一樣,是個男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