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2開始的趕山生涯 第417節
大概是溝里邊堆積了厚厚的腐葉,加之溝里邊有條小水溝的緣故,里邊到處是發臭發黑的爛泥,很多地方一踩就陷入進去,到了夏季天熱的時候,溝里邊還冒著一股子腐爛臭味。 正是因此,這條山溝,又被人們叫做爛泥溝。 呂律領著三人一直順著半坡朝著里邊深入,到了中段位置,那里是山溝的彎拐處,泥土淤積,形成一片還算平整灘涂,少說也有有五六百米的樣子,上面布滿枯黃的雜草。 “就這里了,就在這灘涂上,挖個池子!” 呂律說著,從一旁折了根樹枝,在灘涂上轉了一圈,選了低洼有個小水塘的位置,劃了一個圈,大概兩百平米的樣子:“我準備在這兒養蛤??!挖的這個池子,就是孵化” “孵化池?啥意思???”梁康波聽得莫名其妙。 呂律笑了笑,解釋道:“你們都知道,林蛙是從小蝌蚪慢慢地長腿,尾巴退化掉,然后離開水上山生活的,這個從卵變成蝌蚪到長腳的過程,就叫變態,是在水中完成的。這個池子,就是為他們進行孵化變態而準備的,當然,這也是入冬后,它們從山里回來,到池子里邊過冬的地方,也叫越冬池?!?/br> “這玩意兒四處蹦跶,誰知道它們究竟去了哪里,說實話,我心里覺得,養林蛙不太靠譜??!”張韶峰有些擔心地說道:“費心費力地弄出來,然后一去不復返,那樣到了年底,怕是沒剩下什么了?!?/br> 張韶峰這話一出口,趙永柯和梁康波也跟著看了過來。 張韶峰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呂律一點都不奇怪。 他反而因為張韶峰有這疑問而感到高興。 這說明,張韶峰有想過這些問題。 同樣的,別的人估計也會這么想。 “我相信你們都有相同的疑問,你們先聽我說,說完后,若是你們還覺得不行,咱們再另作打算?!?/br> 呂律沖著幾人微微笑了一下,說道:“首先,告訴你們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的,就是蛤蟆是在什么地方孵化變態的,到了冬季的時候,他們也會返回這個地方過冬?!?/br> 幾人聽到這說法,都不由微微一愣。 是這樣嗎? 他們一下子無法確定。 他們只知道,林蛙會上山,到了冬季下雪,又會從山上下來。至于是不是同一個地點,誰閑著沒事兒去注意這個???那么多林蛙,誰是誰,無法確定,好像也不好證明。 但是看呂律說得這么肯定,三人心里雖然覺得古怪,但又覺得不像是說假的。 呂律卻是沒有去管他們,接著說道:“所以啊,這個孵化池,咱們必須弄得夠大,夠深,冬季的時候結冰,但下邊的還還有足夠的水不會被冰透,能保證它們入水冬眠。 這水塘里邊的水得有進水口和排水口,等到蛤蟆上山的時候,能把水排空,借太陽暴曬,消毒殺菌。至于水源,旁邊這條小溝里的水就足夠了。 我知道你們還是不相信蛤蟆會回來,不過,這沒關系,咱們把這片山也圈起來,讓蛤蟆跳不出去就行,到了冬天,它們還得回到這里來。因為,這是它們在這片地兒,唯一能過冬的地方?!?/br> 聽呂律這么說,幾人一下子明白了。 “這是準備圈多大一片地兒???”趙永柯問道。 “這條山溝,我看了下,差不多有一公里左右,加上兩邊都是山,就像我那草甸子一樣,沿著兩側山脊,把這段山溝圍起來就行,也不需要多復雜,咱們用紗網、麻袋啥的,圈起來就行,這東西比柵欄要快得多得多。 山溝里還有好幾個地方,可以進行簡單堵截,就能形成很好的越冬池子和孵化池,周邊的山地,我估摸了一下,也大概有上百公頃,足夠養很多林蛙了?!?/br> 林場的山地承包,根本就沒用什么錢。別說是現在了,就即使到了九零年代末,在東北這旮沓,承包林地,還有頭三年免費的政策,三年后需要向林業部門繳納一定費用,但一公頃也只是兩元的有償使用費。再過一二十年,也只是達到了每公頃三塊五左右。 到了后期,承包兩三千公頃林地養林蛙的人不少,一年下來,投入也不過幾千塊而已。 這么大片地方,簡單管護,那就跟撿錢似的。 一個林蛙養殖場地都能這么大面積,聽上去很夸張,但那是真的便宜。 呂律早在看的時候,就對這些地方有了規劃。 現在也就是人手限制,呂律也只能想著,先弄起來,等到發展起來,再擴大規模。 “那這片地兒,能養多少林蛙???”梁康波沉思了一會兒,問道。 呂律微微一笑:“好多萬只!” 在幾年前,一只東北林蛙可以賣到五毛錢,這錢,哪怕是放到現在,也是不小的數字,沒有禁捕令,林蛙被瘋狂捕捉,到了七十年代末尾的時候,林蛙的數量已經很少了。 少了,價格也就跟著漲起來了?,F在,都能達到八九毛錢一只了。 到了三四十年后,一只林蛙更是達到了十來塊錢一只的程度。 這也是上山的時候,只是偶爾遇到林蛙的原因,不少人喜歡吃是其一,更多的則是為了換錢,山上剩下的,越來越少了。 到了現在,早已經供不應求了。 而林蛙養殖,也在這時候,開始進入探索階段。 逐漸形成了人工管理與野生放養相結合的半人工養殖模式,也就是呂律現在搞的方法。 所謂人養蝌蚪天養蛙,說的就是這事兒。 有那么好的條件,呂律也有相應的成熟技術,起點就比別的人高了不知多少。 賺錢,那不是很簡單的事兒嗎? 當然了,現在外部條件和人手限制,他也沒法將大棚養殖蛤蟆之類的事情搞起來,那樣收獲不小,但管理和投入也大,他現在也只能選擇這樣粗獷的法子。 再說了,有現在這么優良的環境條件,也完全沒必要那么折騰,先怎么簡單怎么來。 “那么多,它們吃啥???”張韶峰更擔心這樣的問題。 “蝌蚪這東西,在水里邊,啥都吃,苞米面、腐爛的rou等等都可以!”呂律笑道:“去打上幾網魚回來,砍碎剁小放進去都能滿足它們的需要?!?/br> “那等蛤蟆上山了,有那么多蟲子吃嗎?”張韶峰繼續問道。 “沒那么多蟲子,可以想辦法把蟲子引來,比如,在山上多設置一些腐爛的草木堆,就能將別的地方的蟲子給引來!” 呂律一一解答三人的疑問。 似乎,所有擔心的問題到了呂律這里都很簡單一樣,之前的疑惑和不放心,在快速消除。 等了好一會兒,見三人都不出聲,呂律笑問道:“還有什么問題?” “沒了!” “我也沒了!” 趙永柯和梁康波都點起了頭。 他們還是不知道呂律所說的好多萬只究竟是多少,但他們都清楚,這蛤蟆的價格是真不低?,F在在這周邊,可是獨一份兒,不賺錢都說不過去啊。 “咱們上哪里去弄這么多林蛙來養???” 張韶峰還沒轉過彎來。 “當然是去抓??!河里的冰雪融化,公狗子就開始上岸,找塘子住著,一天天地叫,過上一段時間,母豹子也跟著上岸,循著聲音找來,抱對產卵,就會有很多的卵在水泡子或是小河溝草叢里,咱們只要把這些卵找來,放孵化池里邊,就能孵化出蝌蚪來?!?/br> 東北管雄性林蛙叫公狗子,管母的林蛙叫母豹子。 張韶峰一下子恍然大悟:“明白了!” 呂律笑道:“既然沒啥問題,趙大哥,梁大哥,這孵化池,我就交給你們了,正好現在集材的事情已經忙得差不多,你找人手,就沿著這條山溝,選擇合適的地兒,準備一些深度不低于一米五,要能借這條小溝進行換水的池子。這事兒得盡快做,要不了多久,林蛙該產卵了。 至于峰哥,明天跟著我,我教你和華子學著用那些農機,要不了多久,地也該種了,事情多著呢!等你們把池子弄好,咱們就進山,找林蛙卵來孵化?!?/br> “好!” 三人紛紛點頭。 第502章 收集林蛙卵 林蛙養殖,對生長環境有不少要求,畢竟是兩棲動物,太過缺水的地方沒法生存。 這也是呂律選擇這爛泥溝的原因。 兩側的山上大樹不小,大樹下還有灌木,灌木下還有雜草腐葉,而且,大都是些闊葉林木,這就讓地面上有很強的遮陰效果,相對于不少當風的開闊地帶,要潮濕得多。 而且,溝里爛泥多,林間腐葉厚實,也容易滋生昆蟲,提供不少昆蟲食物。 林蛙上山,本也就喜歡藏在這些腐葉中,早晚才是活動高峰期。 這樣的地方就比較有利。 接下來,呂律領著三人,一直順著爛泥溝查看,將幾處適合建造孵化池的地方給指出來。 然后又領著三人,將需要圈定的范圍也給他們指出來。 事情就這么安排下去了。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呂律領著張韶峰和孟兆華,前往農場耕地,一直在折騰那些農耕機器。 孟兆華畢竟會開汽車,有底子在,呂律跟他把cao控方法一說,簡單的指導,很快就能上手。 張韶峰學得比較慢一些,但他對這些機器也是相當感興趣,幾天下來,還是都能掌握了,相信在接下來的使用過程中,會越來越熟練,也就在這段時間里,把這連成一大片的年前已經翻耕過一次的兩千畝地再次深耕了一遍。 時間也在一轉眼間到了四月中旬,眼看時間差不多了,呂律回到爛泥溝去看了下,趙永柯和梁康波正領著一幫子人在就著地形環境,掏挖或是進行堵截,建造那些林蛙孵化池子。 除了參加創建家庭農場的幾戶人家,還有好幾個民兵領著自家媳婦兒也參與進來打工,事情進度很快,已經把呂律需要的這些池子弄出了六個。 六個池子中,已經注滿了水,形成一個個水泡子,最早弄出來的,水質都已經沉淀變得清澈。 從水溝上游開溝引水入池,池子最底處也挖了排水的水溝,用石頭鑲嵌了排水通道,排水口直接用一個蛇皮袋子裝泥巴就能堵住,很是方便。 “兄弟,這些池子弄得咋樣?” 看到呂律來查看這些水池,正領著一干人在爛泥溝里將塘子里的爛泥鏟出來糊在泥塘邊緣的梁康波笑呵呵地問。 “整挺好!” 呂律由衷地夸贊道。 他們在一絲不茍地按照呂律的要求做事兒,還用了一些呂律以前都不曾注意的法子。 比如引水入池的時候,他們直接砍來一根根木頭,然后用鑿子和刀斧,直接在樹干上開槽,利用這些木槽銜接起來,將水引入池子中,省了長距離挖掘溝渠的麻煩。 “梁大哥,接下來,你繼續領著他們做,我得把趙大哥叫走,一起去山里找林蛙卵,可不能錯過這時間,不然今年就沒法養了?!?/br> 現在正是林蛙抱對產卵的時間,只有前后差不多一個月左右,必須在這段時間里,盡可能多地收集林蛙卵。 梁康波連連點頭:“這事兒重要,這里的事情,我領著他們做就行了?!?/br> 呂律跟張韶峰、孟兆華、趙永柯打過招呼,把事情交代清楚。 晚上回去,在經過秀山屯的時候,呂律將陳秀清叫了出來。 “律哥,干啥???”陳秀清滿頭大汗地跑出來。 “把你蓋房子的事兒放一放,有你岳父大人領著人建,還用你cao心啊。明天跟我一起進山,找林蛙卵!有啥事兒,你提前跟王大哥說一聲,你這天天撲在房子上也不是事兒,農場那么多事情要做,你一點不管說不過去。關鍵是你在這里除了幫忙扛一下東西,別的你也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