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2開始的趕山生涯 第358節
呂律拿了槍套,可不會放過這兩個好幫手。 “我也去!”趙永柯也開口說道。 多一個人手,呂律更是求之不得。 當即領著三人一起出了趙永柯家,趕往自己的草甸子。 有了三人的加入,剝皮的速度一下子快了不少,只用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黃羊皮剝完,狼皮取下,還有就是狼油,也都盡數收到屋子里。 在他們幫忙鏟著油皮的時候,呂律則是將那些已經埋在院子雪堆里,已經被凍得梆硬的黃羊rou取了一些回家,清洗干凈后,切成薄片,然后開始用灶火炒制那些作料,調制火鍋底料。 至于那些狼rou和黃羊下水,都夠三只猞猁崽子和元寶它們吃上幾天了。 雖說狼rou可以制作成很扛餓的rou干,奈何呂律對于狼rourou干這種并不美味的東西,沒有多大興趣。 工具趁手,三人配合著鏟油皮的速度也快,呂律剛從地窖里取了土豆、白菜和大蔥這些東西出來,還在削皮清洗的時候,三人已經將油皮鏟完,并用以前的的繃框繃好,被陳秀清搬放在倉房里晾著。 然后,三人很自覺地就爬上大炕喝茶水,等到呂律將裝了底料的湯鍋在火盆上架上的時候,一個個的眼神,讓呂律非常懷疑他們就是沖著自己這頓火鍋來的。 事實上,這頓涮黃羊rou的火鍋,也確實沒讓三人失望。 呂律這里做菜,向來舍得用料,可不像很多人家就是一點點油,放上點干辣椒或是大醬,弄的很簡單,呂律做出的湯鍋中可是用了七八樣作料,能不好吃才怪。 那薄薄的黃羊rou放入翻滾的湯鍋中,稍微煮上一會兒就能撈出,rou質鮮嫩爽口,大有一種越吃越過癮,越吃越想吃,欲罷不能的感覺。 等一頓酒菜吃下來,屋子里一干人,朝著自己的肚子揉了又揉。 都吃撐了! 第436章 真不算啥 陳秀清和張韶峰先是隨著趙永柯去他們家拿做好的槍套,然后回呂律的木刻楞拿黃羊rou。 呂律給他們一人一只,順便讓陳秀清多帶上一只,送到段大娘家里,說好明天早上進山的事情,在兩人離開后,兩口子也早早休息。 第二天早上,陳秀清趕著爬犁和張韶峰一起來到呂律草甸子的時候,呂律也已經將自己的爬犁和需要帶進山里的帳篷和獵具裝在爬犁上,做好了準備,正在給大蔥喂料。 陳秀玉早已經在廚房忙碌,兩人到來,在灶上溫熱著的飯菜立刻被她端上桌,三人一起吃過后,即刻進山。 前段時間,呂律探查的地方,讓呂律最為惦記的,還是那兩處用野豬打了窩子養熊瞎子的地方,也是距離最遠的地方。 不管怎么說,那也是花了心思的地兒,也是最容易有熊瞎子入住的地兒,如果真引來熊瞎子蹲倉,被別人搶了先,可劃不來。 所以,呂律在衡量后,將目標直接選了那片最遠的地方。 趕著爬犁走了大半天的時間抵達那片區域,選了背風山坳里平整的地方,呂律停下爬犁,從爬犁上下來,活動了有些麻木的身體。 “峰哥,清子,你們倆先在這里搭一下帳篷,準備些柴火,做飯啥的,我先去探一下那兩窩子的情況。如果有熊瞎子,咱們明天就把它打了?!?/br> 一路上來的時候,呂律已經跟兩人說過情況。 現在時間已經是下午,等把雜七雜八的事情準備好,也已經臨近傍晚,到山上也折騰不出什么所以然,還不如早早休息,明天早點行動。 “好!” 兩人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 到了山里,陳秀清已經習慣聽從呂律的安排,張韶峰作為新手,也本著軍人的作風,很果斷地選擇聽從呂律的吩咐。 “元寶它們我要帶走,你們倆在這里可要小心些,不論干啥,槍不離身,兩人一起去做,不要分開了,彼此有個照應!” 呂律再次叮囑,見兩人點頭后,呂律牽來大蔥,翻身騎上去,朝著山林里走去。 從下雪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差不多二十天了,因為這雪,山里的一切似乎都變得有些不一樣了。 哪怕呂律的小本子上做了記錄,對這兩個適合熊瞎子蹲倉的地兒,看著變得陌生了許多的環境,也有些拿捏不清。 他只能靠著記憶,審視著周邊大環境,朝著大概方位走。 搜尋了好一陣,呂律算是找到了那石砬子下邊的洞xue。 元寶剛一到石砬子附近,就開始發出嗚嗚的兇聲。 呂律朝著元寶指引的方向仔細看了下,沒在這片地方看到任何動物的蹤影,他反而心頭一喜,能斷定那石砬子下邊的洞里,肯定有熊瞎子。 從大蔥身上跳下來,蹲下身拍了拍元寶腦袋,讓它們留在原地,呂律小心地提著半自動,朝著石洞走了過去。 之前扔在洞口的兩頭野豬,現在早已經骨頭渣子都看不見了。 厚厚的積雪堆在石砬子邊,將那熊瞎子扒拉的出的洞口也遮掩了大半。 呂律一看到洞口石頭上糊著的白霜,心里越發確定了。 熊瞎子蹲倉,只是出于半睡眠狀態,身體各方面的機能下降,呼吸也慢了不少,但也正是因為呼吸,噴出的水汽遇到外面的寒冷空氣,會在洞口結成白霜,這幾乎是倉里有沒有熊瞎子的標志。 沒有過度驚擾,熊瞎子輕易不會醒來,哪怕是醒著的,也大都懶得動。 呂律從獵囊里取了手電筒,小心走到倉口,打開后,朝著里面觀看,果然看到一頭熊瞎子在里面蜷縮著,也就差不多三百來斤的樣子,眼睛是睜著的,但看上去卻是一片恍惚。 這種時候,想要殺它,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不過,為了取熊rou和熊膽方便,還是得引出來殺,不然,打死在洞里邊,那可有得刨,也不好拖拽。 關掉手電筒,呂律繼續在石砬子周邊轉了一下,再一次確定沒有其它出口后,他返回去,騎著大蔥,領著元寶它們,朝著另一個樹倉子走去。 這一次,有這石砬子作為參照,找到那棵大樹就簡單了。 沒有過多折騰,呂律徑直來到那棵大樹下。地上的黃毛野豬和另一頭野豬,自然不可能還在。 呂律首先就看向大樹樹干上的洞口。 這一看,他心頭又是一喜。 初次看到這棵大樹的時候,只看到有熊瞎子在樹上上下留下的爪印,當時被熊瞎子磕開的樹洞口還很小,都不足以讓一只熊瞎子鉆進去。 而現在,呂律看到那洞口明顯被擴大了很多,而且,樹干上上下的爪痕,在扒拉掉被雪花糊上的一層冰雪,也能明顯看到。 他敲了敲樹干,將耳朵貼著樹干聽,能聽到里面熊瞎子被輕微驚動后發出的輕微聲響——有熊瞎子! 兩個窩子,都有熊入住,這都是好事兒??! 難怪滿人們會舍得花精力,在發現有適合熊瞎子入住的倉子時,經常打些狍子、跳貓、野豬來扔到洞口,引熊瞎子入住。 這效果確實不賴。 來年秋末冬初,這法子得多用!呂律打定了主意。 事情探明,呂律騎上大蔥,返回宿營地。 到了那里,陳秀清和張韶峰兩人正往回搬運干燥的樹墩子,這一看就知道是晚上用來在帳篷里取暖用的,都已經用油鋸鋸回來十多段了。 帳篷前,大堆柴火燒得噼里啪啦,上面木杈子上掛著的銻鍋里,熱氣噴涌,遠遠地就能聞到一股子香味兒。 呂律從大蔥身上跳下來,首先就去將火上的銻鍋鍋蓋揭開看了下,好家伙,鍋里正煮著蘑菇和笨雞rou塊呢。 進山的時候,呂律只帶了些粘豆包,卻沒想到他們兩個還會專門帶這些東西進山。 他不由笑了起來,看著一前一后抱著木墩回來的張韶峰和陳秀清問道:“這是你們誰帶來的???” “是峰哥帶來的,我只是帶了些粘豆包!”陳秀清笑道:“剛剛我還在考慮是不是去轉著打點跳貓、野雞啥的回來,還沒動身呢,就見峰哥直接用銻鍋把雞rou煮上了,還是在家里邊炸過的,另外啊,峰哥還帶了一壺包谷酒過來,我之前嘗了一口,那酒勁老大了,喝著舒坦?!?/br> “山里有的是野物,還怕沒rou吃???” 呂律沖著張韶峰說道:“下次沒必要帶rou了……不過,酒挺好,時不時喝上一點,暖暖身也不錯。清子,喝酒得適量,這是在山里,可別貪酒把自己喝醉了?!?/br> 對于喝酒這一點,呂律對大荒里的人向來佩服,大概是因為太冷的緣故,別說男人,就連老娘們,都有不少人堪稱海量。 而且,他們喝的酒度數特別高,尤其是一些私人釀制的苞米酒之類,在呂律喝過后,感覺都快能趕上酒精了,那入口后火燒火燎的感覺,一般人受不了。 不過,悶上一大口,緩過那口勁來,晚上睡著也確實舒服。 “我也覺得,以你們倆的本事兒,在山里吃rou是很簡單的事兒,但月佳依然堅持讓我帶來,她說,這也是她的一點心意……喏,口袋里還有兩個宰殺打理好的!” 張韶峰說著,指了指帳篷門口放著的蛇皮口袋。 呂律過去看了一下,可不是,里面兩只肥壯的大母雞,還用報紙好好地包著。 張韶峰這么一說,呂律也大概明白是啥意思了,大概是吳月佳覺得張韶峰一個不會打獵的人跟著呂律和陳秀清進山,還一下子分那么些東西,有些過意不去。 “峰哥,以后可別讓嫂子這么弄了,真沒必要!”呂律笑道:“要每次都這樣,再多的雞也不夠殺!” 張韶峰點點頭:“反正我是不會跟你客氣……對了,情況看得咋樣?有沒有熊瞎子?” “有,那樹倉子和石頭倉子里邊都有熊瞎子?!眳温尚Φ?。 “兩頭熊瞎子……” 陳秀清和張韶峰面面相覷,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驚訝。 “打窩子養熊的法子確實不賴。明天,咱們起早些,先到周邊山上設置陷阱,然后回來打熊瞎子,事情順利的話,不用多長時間就能打下來,等到了晚點去巡查一下這些陷阱,說不定還有收獲?!?/br> “嗯吶!” 兩人紛紛點頭,都顯得很興奮。 一次就兩頭熊瞎子啊,換成是別人,多少天碰不到一頭。 當然,兩人都清楚,這是呂律提前做了不少準備的原因,不然,那有那么容易的事兒。 兩人覺得厲害,呂律卻覺得真不算啥。 就呂律所知,在長白山那邊,他就知道有一條熊瞎子溝,有厲害的獵手曾經半個月時間里,就在熊瞎子溝和周邊的山林里,打了十六頭熊瞎子,那才是真厲害。 自己這打窩子,運氣好,引來兩只適合熊瞎子入住冬眠的倉子,根本算不了啥? 不過,想到長白山的熊瞎子溝,呂律心里邊倒是動念了,細細回想一下,倒也覺得,有機會往那片兇險之地跑一趟。 對,正因為熊瞎子活動頻繁,那片地兒才變得兇險,普通獵人輕易不敢踏入,在里邊出事兒的人太多,兇名赫赫。 想到熊瞎子溝,呂律也記起,好像在南岔那邊,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打熊瞎子溝! 這樣的命名,在大荒里很常見,就像以虎命名的地方,通常都曾出現過大爪子,或是直接就是大爪子盤踞的地方一樣。 打熊瞎子溝,這樣的地方,必然是熊瞎子經常出沒的地方,而且,距離也不是特別遠,呂律覺得,等把自己探查過的這些地方都打過一遍后,往那樣的地方走一趟也不錯。 至于小興安嶺深處,呂律就不打算進去了。 到了冬季,這是打紅圍的最好季節,外邊定居的鄂倫春獵手,紛紛帶上撮羅子進山,那獵手不少,他們可是有專門的獵民村的。 除了獵民村的人,還有很多鄂倫春人也會進入,開始了定居生活,可不代表放棄狩獵了。 反倒是呂律選定的這些地方,在深山邊緣。外山屯子里的人除了高明獵手,很少有人踏足,而嘉蔭那邊過來的鄂倫春獵人,短時間內也不會抵達,正是一片清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