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2開始的趕山生涯 第345節
這才多大一會兒工夫,已經兩張貂皮到手。 “我以前聽老輩人說,在清朝的時候,大荒里的滿族、鄂倫春、鄂溫克、赫哲族、錫伯等少數民族的人,要年年進山捕貂,那時候,吉林打牲烏拉總管衙門規定,凡是生活在長白山、張廣才嶺、大小興安嶺的男丁,用量桿量,身足五尺的人就得加入丁冊,每人每年都要承擔向朝廷貢納一張貂皮的義務,相當的嚴格。 他們要是有你這能耐,也不用因此枉死很多人。 那時候貂皮是皇室專用品,平常人用貂皮都是犯法的?!?/br> 張韶峰咂嘴道:“很多獵人都說獵貂難,咋到了你這里,變那么輕松了?” 呂律笑笑,沒有多說什么,這確實是一項需要相當經驗的事情,換成經驗不足的人,很難追蹤到紫貂,就是碰到了,也沒法輕易抓到。 呂律可是做足了準備才來的。 他知道紫貂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也懂得好幾種獵貂的實用法子。 找到紫貂的洞xue,可以用網設置在洞口處,從另外的洞口燒辣椒或是用雜草煙霧將紫貂逼出來,有攆貂狗的更好,將貂攆出來,可以讓狗很輕松地完成。 紫貂所選擇的洞xue并不復雜,只是出口多一些而已,若是碰到狗獾、豬獾之類的洞xue,那弄得跟迷宮似地,想要靠狗攆出來,那就不太容易了,煙熏也不容易,大多時候只能靠一膀子力氣把它們給挖出來。 紫貂非常怕狗,只要狗子沖著洞口吠叫扒拉,立馬就會被嚇得從另外的洞口躥出來。 當然,眼下的情形,也可以在紫貂經常走動的路徑上或是巢xue周圍,布置套子陣,就是很多個柔絲鋼套子成片布置。 野獸們都喜歡走已經走過的道路,因為它們認為那條走過的道是最安全的,只有被追蹤急眼了才會慌亂逃命。 只是,這需要時間等待。 明明都知道在老巢里了,有更簡單直接的法子,當然就簡單直接一些。 捕貂的法子,除了網捕、套捕外,誘捕也是個很高效的法子。 冬天缺吃的,紫貂也缺吃,用新鮮的rou放在有翻板的籠子內誘使尋找食物的紫貂鉆進去,或是用夾板設置誘餌都行。 還有一個法子,那就是在紫貂行走的路上,將下方的雪層掏空,直接放夾板在里邊,上邊以紙張擋住防止雪掉落提前擊發夾板,當紫貂經過,掉進去的時候被夾板夾住。 這法子,有一定幾率逃脫,畢竟紫貂的反應相當靈敏。 除此之外,呂律還聽趙團青說過早年間有專門的捕貂人,會在選定有紫貂活動的山頭,選擇林子中稍微寬闊平坦的地方,清理掉灌木和雜草,形成干凈的喇叭狀雪地,在這地方設置碓這種陷阱。 趙團青當時給他說了一遍,呂律完全聽不明白,趙團青干脆找來些木棒小棍,給呂律仔細擺了一遍。 碓,制作起來有些繁復。 在這喇叭狀的干凈雪地上離地一米半高的地方吊著一根臉盆粗,長得有七八米的巨木在龍門上。 龍門是用兩個樹杈分別釘在寬約一米處的空地上,兩個樹杈子之間橫著胳膊粗的木棍,巨木下邊是用兩三米的樹棍排成柵欄胡同,柵欄胡同兩頭都是寬敞的喇叭口。 仔細看去,巨木的一頭被龍門上略細的木棍用繩扣吊著,木棍的另一頭拴著筷子粗的麻繩,麻繩的另一頭拴著筷子粗的樹棍兒,樹棍兒的另一頭別在一根筷子粗的橫棍上,橫棍別在一側木柵欄的兩根釘在地上的柵欄木上。 橫棍上又搭兩根橫棍,兩根橫棍上搭著厚實的樹皮。 這層層疊疊的精巧設計,愣是將那么重的巨木利用杠桿原理減到只需要小小的兩張樹皮壓著就能吊起來的程度。 這柵欄兩邊的喇叭口,就是根據紫貂的習性專門收拾出來的。 一個喇叭口在上坡,是準備山上的紫貂下山打食的時候走的。 一個喇叭口在下,那是為準備到山下打食的紫貂而準備。 喇叭口兩側都用樹枝編織成長長的籬笆阻擋,野物走不通,就只能順著喇叭口走,越走越窄,最后鉆到碓下的木柵欄通道,踩到樹皮,轟,巨木落下,就能將紫貂壓死。 這是不用一根鐵絲、一個鋼絲套設置的陷阱,一樣能有效捕捉到紫貂。 只是,在呂律看來,這做工未免需要花費的時間太多。 當然了,這是可以長時間重復使用的陷阱。 這么大威力,捕捉的當然也就不僅僅是紫貂了,還有狐貍、獾子、貉子、野雞、野兔、黃鼠狼等等都可以用。 在山上多設置幾處,每天查看撿收就行。 呂律自然是劃不來花那么大精力這么弄的。 大荒那么大,能打獵的地方多了去了,可不能只是守在這么一小片地兒。 當然,呂律還是用隨手打到的鳥和松鼠的rou,就在山林里幾個空曠的地方,設置了些夾板。 也在遇到的一些有紫貂行走路徑,追蹤后發現紫貂上樹沒了蹤影,找到巢xue邊又沒在洞xue的路徑上,用柔細的鋼絲設置了套子陣,等著明天查看。 就這樣,三人搜找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加上元寶它們的氣味探查輔助,又打到兩只紫貂,夾板、套子陣設置了六處,跑了不小的面積。 大雪覆蓋山野,紫貂們必然缺食,那些放了誘餌的陷阱,呂律相信,肯定能上貨,至于那些連巢xue都已經被找到的,布了套子陣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明天除了這些陷阱,再到周邊山嶺上擴大面積搜尋,收獲會更大。 第422章 走馱子的熊瞎子 腳蹬木馬,雙手抓著的滑雪杖猛撐,三人快速在雪地上滑行。 下坡還好,身體微微前傾,雙膝微彎,保持身體平衡,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滑出老遠,可到了上坡,踩著木馬,一步步在雪地上走,雖然免去雙腳深陷雪地的跋涉,但腳上掛上木馬,也跟綁了沙袋似的,一天走下來,也絕對是件非常吃力的事情。 回到帳篷邊,三人都沒啥動彈的想法。 但要在雪地里過夜,不動彈可不行。 短暫地休息后,呂律去爬犁上拿了草料和苞米,用袋子裝著草料,兜在兩匹馬的嘴上,讓它們自己吃著。 在這方面,鄂倫春馬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 同樣都放長了韁繩,追風幾乎是在這里晃蕩了一天,頂多是站不住了,走動中將雪地上踢蹬出來的枯草采食了一些。 鄂倫春馬卻是明顯能看到在雪地上翻拱找草的痕跡,還有雪被吃掉的痕跡,不愧是最適合雪原生活的馬種。 張韶峰和陳秀清則忙著到處找柴回來攏火。 趁著他們忙活的時候,呂律將在尋找紫貂的時候打到的兩只雪兔和一只野雞拿出來剝皮清理。 至于六條狗子,一天下來吃掉的貂rou和灰狗子rou不少,已經不用喂了,一個個就趴在帳篷前的雪地上蜷縮成一團休息。 大笨狗和鄂倫春獵犬的抗寒能力都非常了得,在野外雪地上,只要吃飽了,這點寒冷對它們來說,安然度過,完全不成問題。 一堆大火在帳篷前熊熊燃燒,噼啪作響,在這樣寒冷的冬天,似乎就連火焰的溫度都低了很多,不靠近些,都感覺不出太強的溫度。 在陳秀清負責烤著烙餅和烤rou的時候,呂律叫上張韶峰又去旁邊弄了些枝葉回來,鋪墊在帳篷里。 枝葉上面鋪著狍皮褥子隔寒和隔潮氣,晚上身上再蓋上一塊毛皮褥子,就這么過夜了。 當然了,帳篷里邊必須有火,不然這一晚上下來,三人還是有凍僵的可能。 隔帳篷遠了,帳篷外面的火堆的溫度就顯得微不足道,所以,里面也必須有火。 可帳篷,不是撮羅子,在里面生火,頂上怕是得分分鐘燒著。 必須得考慮更有效的取暖方法才行。帳篷里的火不能太大,又需要持久和散發出足夠的溫度。 不然的話,白天的溫度尚且在零下十多二十度,到了晚上只會更低,在大荒的荒野過夜,寒冷是最為致命的,若是身體的核心溫度降到三十五度,人就會變得昏昏欲睡,身體機能運轉變慢,啥時候停止運轉掛掉都不知道。 這一點,呂律早已經考慮到了。 在收取那些樹枝去帳篷里鋪墊的時候,他拿了帶來的油鋸,在附近找了一棵直徑四五十厘米的枯木,用鋸子鋸斷,花了大半個小時的時間,鋸回來四個四五十厘米的木墩。 對,呂律把油鋸也帶來了,就是為了在碰到一些蹲樹倉子的熊瞎子,萬一打死的時候留在了樹倉子里邊,有油鋸帶著方便。 “律哥,鋸這些木墩干啥?” 吃烙餅和烤rou的時候,陳秀清忍不住問道。 “晚上的時候,在帳篷里攏火取暖!”呂律簡單地。 “咱們使勁燒一大堆柴火,晚上把燒出來的木炭搬進帳篷里,不也可以嗎?”張韶峰在一旁插嘴道。 “也不是不可,可木炭持續的時間也短,帳篷里的雪被清理出去了,可土層是被凍住的,只要起了溫度,融化后,潮氣起來,那么木炭也很容易熄滅,火煙還會很大,可不容易熱乎起來?!?/br> 張韶峰所說的,也是個法子,但是總不能讓人一直伺候著吧。 “你們別管,待會看我弄出來你們就知道了!”呂律笑著說道。 在填飽肚子后,眼看天快要黑了,他從爬犁的袋子中拿了一個鉆花出來,給幾段木墩子中間鉆了孔,側面半中腰的地方也鉆了一個,和木墩中心的鉆孔連通。 從外面的的柴火堆中,取了些燃燒得火紅的木炭碎渣放入孔洞中,沖著側面的鉆孔吹氣,沒一會兒工夫,木墩的鉆孔中騰起火苗。被呂律搬到帳篷里。 如法炮制,他將剩下的幾個木墩都鉆孔點燃。 四道火苗呼呼地燃燒著,將帳篷內照得紅彤彤的。 “現在火還小,溫度不高,隨著燃燒,會越燒越旺,而且持續很長時間,到晚上最冷的時候,溫度也會上升很多。充分燃燒,也沒那么多火煙”呂律解說道。 陳秀清和張韶峰看著這設置,眼睛都亮了起來,感覺又都學到了。 “是個好法子?!?/br> 在睡覺之前,三人都換上了帶來的袼褙鞋,將穿在在雪地里折騰了一天的靰鞡鞋脫下來。 放了烏拉草絨的靰鞡鞋暖和,但也讓腳容易出汗,烏拉草絨必須拿出來烤干,靰鞡鞋上的潮氣也得烘烤,這樣明天穿著才會暖和。 三人把鞋子一脫下來,伴隨著一股子濃重的腳汗酸臭味。 對于這樣的事情,三人都已經習以為常了,都是莊稼漢,腳臭已經是很常見的事情,沒啥值得大驚小怪的。 三雙靰鞡鞋就這樣用木棍叉在火堆邊烤著,用帶來的小銻鍋,融了些雪水,燒開后泡了茶,邊喝邊聊,在天完全黑下來后,三人裹上皮褥子,早早地睡下。 一晚上的時間,帳篷里果然溫暖如春,安然度過。 第二天早上,天剛蒙蒙亮,三人就立馬起床,換上烤干的靰鞡鞋,打好綁腿,給兩匹馬喂上草料后,踩著木馬上山巡查。 布置的六個陷阱中,有四處有了收獲,得了三只紫貂和一只黃皮子,這讓三人高興得不得了。 剩下兩個陷阱還未被觸動,呂律也就不管它們,準備傍晚的時候再來看看。 繼續換了山頭找尋,一早上忙碌下來,用彈弓打了兩只樹上發現的紫貂,又用網在樹洞里捕到一只,還順帶打了一只雪兔和幾只灰狗子,也順著一路布著夾板和套子陣。 臨近中午,三人簡單生了火,從獵囊里取了帶來的烙餅烤熱,在雪地里抓了些雪解渴,簡單解決吃飯問題,短暫的休息后,繼續搜索。 下午的時候,陳秀清在雪地上看到了熊瞎子的腳印。 他和張韶峰兩人,木馬用的溜,能搜索的面積不小。 呂律在這方面差了很多,但是有元寶它們在,找尋獵物的能力比起兩人來說,只強不弱。 聽到有熊瞎子的腳印,呂律和張韶峰也是相當欣喜,靠近后,呂律看了看那新鮮的腳印,微微皺了下眉頭:“這是走馱子的熊瞎子?!?/br> 所謂走馱子的熊瞎子,就是不蹲倉冬眠的熊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