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2開始的趕山生涯 第321節
王大龍沒有急著回答,而是給自己點了煙抽上,沉吟了好一會兒說道:“清子確實是個實在可靠的人,再說了,以你的能耐,稍微提攜,他就能把日子過得很好,這一點,我們相信沒啥問題。 他和燕子之間的事兒,我們也注意到了,之前呢,一直想著燕子還小,尤其是你嫂子,老是放心不下。其實這事兒,我和你嫂子也商量過,就在前幾天,還問過燕子的想法,燕子容易害羞,一直沒表態,但我們又豈會看不出,她心里確實是有清子的。 這事兒,我和你嫂子,都沒啥問題?!?/br> 聽著王大龍這話,呂律知道,這事情算是成了。 “這沒啥放心不下,洄龍屯和秀山屯又沒隔多遠,不隨時可以見面的嘛!這樣吧,我讓清子準備準備,挑選個日子,就請王大爺幫忙做個媒,怎么樣?” 呂律笑道:“還是得按照老規矩來,可不能像我跟秀玉那樣,被人說不少閑話是吧!” “行!啥時候來,知會一聲,我們在家里,也好準備準備!” 王大龍點頭笑道。 陳秀清這事兒,王大龍、趙美玲,都沒少跟陳秀清接觸,兩個小年輕之間的一舉一動,他們早已經看在眼里。 至于陳秀清,沒啥不良習慣,也舍得苦,過點日子沒啥問題,關鍵是有了呂律這層關系,把日子過好也不是啥難事兒。 平日里,關于陳秀清和王燕之間的玩笑沒少開,雖是玩笑,但聽在王大龍和趙美玲心里,也沒法不當回事兒,而且,不少人對這事兒,都挺看好。 何況,呂律和陳秀玉,小兩口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也是很多人羨慕和津津樂道的事情,有著他們把關,陳秀清腦袋瓜子再笨,他們也放心。 兩口子有時候甚至會想著擁有這一樣一門婚事兒也很不錯,換作別的地兒,可不容易碰到。 現在既然呂律開口詢問了,那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不難聽出,他們更多的時候,還是看在呂律的份上,相信陳秀清跟著呂律,能過上好日子,這要是換在呂律沒來之前,那恐怕就是另外一說了。 說這事兒的時候,陳秀玉也在一旁聽著,見王大龍答應下來,她心里自然是相當高興。 這些日子相處下來,對于王燕,陳秀玉也早已經把她當成姐妹看待,這以后的關系,可就更親近了。 在送走王大龍后,兩口子一起回到家里。 一天下來,看著是一堆子雜事兒,卻也都是些極其重要的事情,好在,事事順利。 當然了,還有比陳秀玉懷了孩子更重要的事兒嗎? “律哥,我記得你之前說過,孩子的名字你都想好了,生男娃叫啥來著?” 簡單洗漱后,兩口子終于能躺下休息了,心里一直懸著的石頭終于落地,陳秀玉整個人輕松了很多,乖巧地縮在呂律懷里,滿是期待地問。 王德民不都說了嗎,左脈跳動強勁有力,可能是男娃。 “叫正陽,呂正陽!” 上輩子,兒子的名字叫陳正陽,這輩子,改姓呂了,呂律還是習慣這個名。 “從明天開始,你可不能干重活了,更不能劇烈運動,干啥都悠著點,千萬不能勉強……就在草甸子守著吧,地里的活我來做就行,當然了,適當的鍛煉要有,每天睡眠要充足,生活作息要規律些,多注意散步,吃的東西也得適當注意,不需要大吃大喝,但一定要營養豐富……” 呂律不忘強調,作為過來人,他經驗豐富。 “律哥,我哪有那么嬌貴,別的人能干的事兒,我也能干,掰苞米啥的,我也沒啥問題!” 陳秀玉聽呂律一下子說了一大堆,那感覺就像是被含在嘴里還怕化掉的糖一樣:“那么多活計,咋能讓你一個人忙活!” 這年頭的女人,挺著大肚子,依舊跟別人一樣在田地里干活的大有人在,條件不好,講究不起來,可沒后世那么嬌貴。 當然,那是對于別人來說。 呂律現在有這條件,他完全可以這么做。 目的只有一個,孩子以一種更平安,更健康的方式降生。 “這事兒,沒得商量!”呂律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哦!”陳秀玉顯得很不情愿,但心里卻是甜蜜無比。 此時,呂律心里也在做著心理建設:接下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只能憋著了! 第二天,陳秀玉一如既往地起得很早,這幾乎已經成了習慣,差不多時間,自然醒來。在呂律磨鐮刀的時候,她忙著將昨天晚上剩下的飯菜熱一熱,呂律吃過飯,天剛朦朧亮就去了地里。 苞米桿必須趁著早上的露水浸潤軟和的時候,早早地砍好堆放著,然后再將苞米殼撕掉。不然的話,到太陽出來,要不了多長時間,苞米桿就會被曬干,變得很脆,葉片很容易揉碎,這些苞米桿,那是能用來飼喂牲口的,可不能浪費。 原本想著請人幫忙的,但現在,各家都在忙著自己的,都怕天氣突變,收不起來,他也只能靠自己了。 大概是因為有了孩子的緣故,呂律今天特別有干勁,到早上七點左右的時候,已經砍倒一大片苞米。眼看著太陽升起來,他覺著今天的苞米已經夠撕了,于是回過頭來,將苞米一個個撕去外殼,扔在地里邊晾曬著,準備到晚上裝袋,請陳秀清幫忙用車子拉回去。 剛撕了沒一會兒呢,陳秀清和馬金蘭也跟著到地里邊了。 “清子,媽……你們咋來了?”呂律有些意外。 “秀玉都有孩子了,先幫著把你們的收起來再說,好讓你回去照顧秀玉!”馬金蘭沖著呂律笑了笑,自顧自地開始幫忙撕苞米。 陳秀清則拿了鐮刀,繼續砍著玉米。 呂律沒有多說什么,在馬金蘭這里,總算感覺到了上輩子該有的暖心。 讓他沒想到的是,張韶峰兩口子來了,緊跟著段大娘也來了,像是約好了一樣,王大龍兩口子和王燕,梁康波兩口子,還有周翠芬和蒲桂英,就連王德民和李樹梅都跟著過來。 另外還有幾個處得好的民兵兄弟,原本只是路過準備去自家地里干活的,一聽說呂律的情況,自然而然地就加入進來。 這地里邊,一下子多了十六七個人。 只是五畝地的苞米,看這架勢,也是一天輕松搞定的樣子。 “你們倒是來幫我了,我自己可沒啥時間去還這人情哈!” 呂律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啥了,只能笑著來上這么一句。 一干人只是沖他笑笑,啥也不跟他多說,只是各自聊著,干得熱火朝天。 第395章 沒少往這邊走 五畝地的苞米,在這十多人的幫忙下,早早收工。 平日里,呂律打到rou啊啥的,沒少往屯里送,這些處的好的人,得到得更多,大家都惦念著他的好,現在知道陳秀玉懷了孩子,看到呂律一個人在地里忙活,都把自己地里的活計緩緩,主動過來幫忙。 彼此間的哪些情分,算是積攢起來了。 在農村,向來是人情換人情,大伙平日里不說,心里都清楚。 這五畝苞米,原本想著怕是得六七天才能完成的事情,一天就搞定了。 陳秀清在砍了一會兒苞米后,其余時間就一直趕著馬車把掰下來的苞米往呂律的草甸子運。 呂律的院子足夠大,倉棚有專門準備好的堆放苞米的用木頭釘制的架子,苞米往上邊一放,晾著就行,完全沒必要像在農場那樣拴著軟葉掛起來。 田地里的活計忙完,平日里也干不了啥,搓苞米就成了大部分人日常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女人和孩子。 呂律不讓陳秀玉下地,她就只能一個人呆在草甸子,管著家里的一堆雜事兒。 看到呂律下地沒多久,陳秀清就送來一車苞米,問了才知道,自家地里邊現在十多人幫忙干活呢。 她趕忙回了廚房,忙著張羅不少飯菜,在臨近中午的時候,讓陳秀清給送到地里。 收苞米這事兒,就這么簡單結束了。 接下來的日子,呂律主要就陪著陳秀玉,管著家里的雜事兒,也去了兩趟區上,給陳秀玉買了些日常所需和各種新鮮水果。 陳秀玉若是沒有懷上孩子,這時候,她是準備叫上周翠芬她們幾個一起進山摘松塔的。 摘松塔,其實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活計。 興安嶺紅松不少,但得近二十年的紅松才結松塔,而往往這樣的樹已經長到一人合抱那么粗,十多米高,得爬到上邊才能采摘到,挺危險,這其實就不是老娘們能干的事兒。 就即使在幾十年后,東北采摘松塔的,也主要是來自云貴地區的人,采摘的時間,也只有一個多月。 一個松塔,產不了幾粒松子,兩個爬樹厲害的大男人,一天忙碌下來,一人能采到五六袋松塔就算相當不錯了。 一袋松塔得有百多斤,而最終剝離出來的松子,就沒幾斤。 這些大山里,很多地方根本就不通車路,又得一袋袋搬運到山下,那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兒。 松子賣得貴,是有道理的,確實得來不易。 這事兒,只能暫時擱置。等再過些年,松子開始遠銷各地的時候,倒是可以找人手每年采摘。 不過,這倒是個打灰狗子很好的時節。 進了紅松林,隨處可見被灰狗子、花栗鼠摳掉松子掉落下來的松塔。 這些小東西厲害,一只一天就能搞定七八個松塔,一部分吃掉,一部分存儲起來,偏偏它們還挺健忘,經常忘記自己藏的松子在哪里,做了不少無用功,不停地禍禍。 呂律每天將家里的活計做完,然后就騎著追風,領著元寶它們,每天到周邊各處的紅松林子里轉悠。 農活一忙完,大都閑下來了,附近的紅松林,隨處可見在樹根腳用松子為誘餌布下的木板夾子,用來捕獵灰狗子。 一張灰狗子皮毛八九塊呢,在這時節,只要運氣不太差,總能弄到些灰狗子皮,也能賣不少錢。 所以,屯子附近肯定是不行的,有追風在,呂律去得比較遠一些,特意又制作一批黃泥彈丸,拿著彈弓在山林里轉悠,每天總能弄到十多只灰狗子,比起用夾板、下套,方便快捷很多,收獲自然不菲。 這些小東西,都不知道是從哪里冒出來的,就像是嗅著松子香味來的一樣,一片紅松林里今天打得看不到影了,明天再來,總還有新的發現。 就連更為少見的,嗜食松子的飛龍,也時不時能見到一些,呂律當然不會客氣。 張韶峰的老爸、蔣澤偉、王德民都相當喜歡吃飛龍,呂律打到的時候,除了自己在家里弄一點嘗嘗,也經常給他們送一些。 打這些小動物,獵人們都各顯手段。 一個個都知道呂律彈弓玩得溜,打灰狗子不傷皮毛,又有元寶指引,在山上偶爾碰到,立馬換個方向,絕不跟呂律同路。 只是八九天功夫,仙人柱里邊,又多了不少灰狗子皮。 也在不知不覺間,山里的草木枯萎,落葉紛飛,一下子變得空曠了許多。 呂律在期待著下雪,下上兩場雪,熊瞎子冬眠了,到了掏倉的時候,雪地上紫貂的腳印,也清晰可見,到了捕貂的好時候。 小興安嶺,可是紫貂的主產區,整個東北,每年有近半數貂皮出自小興安嶺,這個冬季不好好撈上一筆,都對不起這物產。 貂皮值錢??! 今年天氣極好,也就這八九天的時間,幾乎所有人家的苞米都收起來,田里的稻草拉回來,地里的苞米桿也運回來堆好,田地中的農活算是完成了。 早上陪著陳秀玉在草甸子里散步,喂過飛龍、雞仔,巡視過柵欄,吃過早飯,呂律剛準備喚來追風進山,陳秀清就在這時候找來了。 這小子,這段時間沒少在屯東和響水溪林場那邊轉悠,下夾板,用彈弓打,也弄到不少灰狗子皮毛。 “律哥,上山打柈子不?”陳秀清一進大門就問。 為了解決貓冬取暖的問題,上山打柈子燒地火龍,是每年必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