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2開始的趕山生涯 第165節
聽到叫門聲,陳秀清快步迎了出來,高興地喊道:“律哥、meimei,你們來了!” 他是知道呂律和陳秀玉要來回門的,所以,一直在家里等著,早早的就開始忙著張羅飯菜。 “咋樣?”呂律瞟了一眼馬金蘭所在的屋子,問陳秀清。 “能咋樣?就一個人悶在家里生悶氣……你們是不知道啊,我這兩天吃喝都自己弄,吃飯的時候也是我自己一個,妹子,你這一走,我感覺家里就只剩下我一個人了一樣?!?/br> 陳秀清苦笑道:“媽也在生我的氣,都不理我?!?/br> “你是說咱媽這幾天都沒吃飯?”陳秀玉有些擔心。 “就你和律哥去區上領證回來的第二天,她在家不吃不喝,后面這幾天,雖然也不跟我一起吃飯,但我回來看過,我進山練槍后,她自己還是做了吃的?!?/br> 陳秀清壓低聲音,說這話的時候還一臉偷笑:“我看她還吃了糖果、糕點……沒事兒!” 聽到這話,呂律和陳秀玉相視一眼,都笑了起來。 進了屋子,陳秀玉幫忙將飯菜做好,兩人特意去了馬金蘭房間門口喊她出來吃飯,結果沒得到回應,沒辦法,只能是三人一起吃了。 吃過后,陳秀清打算進山練槍打溜,呂律和陳秀玉也早早地離開。 他們又去特意看過段大娘,然后就回了地窨子。 草甸子里養著的黑蜂就在第二天開始分蜂了。 這段時間,呂律一直都有注意,在分蜂的時候,早早地就開始守著,順便將那些已經有些發臭的狍子皮鏟了油脂,清洗后,繃框陰干著。 王燕依舊每天都來給王大龍他們做飯,陳秀玉也幫忙張羅,順便和呂律一起抽空,在草甸子河邊開地,準備用來種菜。 糧食現在沒辦法,必須得買,但是菜能自己種,需要的只是一片地而已。 臨近小河邊的位置,把草地上的黑土翻開,抖掉里面的雜草和草根,挖出了大概半畝左右的面積,平整過后,弄成一墑墑的小塊地。 陳秀玉專門乘坐小火車去了區上一趟,買了不少種子回來,開始播種。 臨近小河邊,澆水方便,每天早晚,都能看到她挑著木桶潑水。 天氣熱起來了,倒也沒用幾天,新開出的地里,開始冒出各種菜苗。 也就在這幾天的時間里,呂律的幾群黑蜂,零散地分出十數群,最多的一天就自然分出五群。 另外,閑置的蜂桶中又自己來了兩群蜂。 一下子,呂律弄出的二十多個蜂桶,只有兩個空閑。 分蜂,群勢必然減弱,但呂律相信,要不了多長時間,這些蜂群就會快速壯大起來,到了明年,人工干預分蜂,在保證群勢旺盛的情況下,蜂群數量再次翻倍完全沒問題,而且,到了那時候,也是產蜜的時候了。 小小蜂場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 呂律喜歡站在蜂場中,看著一只只蜜蜂從巢門處鉆出來,飛投向山野,也看著那些吸食花蜜吸得飽飽的蜜蜂和帶著各色花粉的蜜蜂返回。 辛勞與收獲,在這些黑蜂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椴樹花已經悄然盛開,每晚呆在地窨子中,除了能聞到陳秀玉的體香,還有就是旁邊椴樹的花香了。 兩人也跟其他尋常夫婦一樣,每日往返田地,那些苞米苗已經綠滿地,當然綠的還有永遠也無法除盡的雜草,還有水田中,也有了不少浮萍和雜草。 鋤草、薅秧,兩口子在田地里忙活了十多天,有說有笑地把事情解決了。 一種看似辛苦,但在呂律覺得非常悠閑的田園生活,悄然在呂律這輩子的生命中展開,顯得那么的愜意。 草甸子連通外邊大路的土路,已經在王大龍等人的努力下修通,在小河上用粗大的木頭,架起了臨時通過的木橋,打算在拉入石料的時候,重新砌上橋墩好好建一個更經久耐用的拱橋。 然后,他們開始牽來自己的牲口,將砍伐下來,在山坡上晾曬了一個多月的紅松,不斷地往草甸子里運。 就在這天晚上,臨放工的時候,王大龍遞給了呂律一個孩子讀書用的作業本。 他笑呵呵地說:“這是我閨女王燕幫忙記的,每天都有哪幾個上工,做了多少天,在這期間花掉的工錢,和購買釘子、買油等雜七雜八的開銷,都在上邊?!?/br> 呂律接過來翻看了一下,一個作業本子上,用鉛筆記得滿滿當當。 王燕和陳秀玉有得一比的歪扭字體,看得呂律忍不住發笑。 看了末尾總結出的賬目,呂律將本子還給了王大龍。 他當然清楚王大龍的意思,花銷不夠了,他不好意思開口,只能用這更為婉轉的法子。 “我晚上跟秀玉說,明天把錢給你們備上?!?/br> 那么多人跟著王大龍吃飯,即使王大龍再有心,也扛不住。 “等把木頭全部拖來,就要開始建木刻楞的基礎了。需要的沙石不少,這個得找汽車幫忙拉,花銷也不小,如果用馬車,不僅慢,花銷還更大?!蓖醮簖埥ㄗh道。 這個時候,私人幾乎沒車子,得去找借,呂律想了下,自己還真不認識什么開汽車的駕駛員,他上輩子認識的那幾個,現在都還沒車呢。 不過,附近林場就應該有。 貨車稀罕,駕駛員也相當吃香,對于普通人來說,別說開車了,能到駕駛室里坐一坐,感覺都是極度的幸福。 “王大哥,你有沒認識的駕駛員,能把車子借出來用用的?!?/br> 作為洄龍屯出了名的手藝人,他建的房子不少,各類型的人接觸得也多,王大龍應該有認識的,如果實在不行,還得去找下張韶峰或是王德民,他們也應該有知道的。 再不行,那就找他們打申請,到區上的車隊花錢請車。 “我們屯里就有一個,叫孟兆華的小子,在響水溪林場當駕駛員,我問過了,錢要得有點多,他需要跟林場打點一下才能把車子開出來用?!?/br> 王大龍說完,等著呂律的決斷。 “多點就多點吧,真正基礎上的用料,也拉不了多少車,也就是三四天時間就能拉夠了,你衡量一下用料,需要花多少錢,找秀玉拿就行。王大哥,你辦事兒我還有啥不放心的。事情做好,錢不是問題” 事情做出決定,王大龍領著一干人放工回去了。 呂律看了看在小河邊給菜地澆水的陳秀玉,也跟著幫忙擔水,心想著修條水溝環繞菜地,也能剩下不少力。 在將菜地澆好,兩人回到地窨子一起做飯,在吃飯的時候,呂律問道:“媳婦兒,咱們還有多少錢?” 陳秀玉想都沒想就直接說道:“還有七百三十七塊五?!?/br> 一場簡單的婚禮辦下來,收了百多塊錢禮錢,但是在處理馬金蘭留下的事情上,花了陳秀清一些錢,已經還給陳秀清,另外回門的時候花了一些,加上這些日子的開銷,用掉的也不少。 哪怕陳秀玉在想方設法地省,依舊控制不住地減少。 “接下來建木刻楞需要的也不少,得努力賺錢,我明天進山……”呂律很快做出決定。 第237章 猞猁獵豬 第二天早上,陳秀玉早早地起床,將頭天晚上和好的面,做了饅頭蒸熟,給呂律帶著進山。 陳秀玉和呂律一起吃飽后,又用袋子裝了幾個饅頭放獵囊里裝著,然后依依不舍地看著呂律騎著追風,領了元寶娘四個上了山脊,快步走遠,直到看不見了,她自己才扛著鋤頭、鏟子去了地里。 外山野物不多,那就進入深山范圍,見到啥覺得比較有價值的,能搞就搞。 反正是為了賺錢,呂律的想法很簡單:隨遇。 現在不一樣了,呂律有了追風,外山獵物少,那就進入深山。 他自己也早已經有了好好歷練一下的想法。 雖然不是打皮毛的好季節,但山上有價值的還有不少。 現在有了陳秀玉,不能把她落在草甸子一個人呆著,擔心她害怕,也確實不安全。 以前靠著雙腳走不遠,現在對呂律來說,一天往山里深入幾十公里,都不是問題。 而且,有了追風就意味著,能搜尋更大范圍內的野物,發現蹤跡,也能以更快的速度追蹤,大大加大獲取獵物的可能性。 呂律一路騎馬在山林里穿行,不過一小時左右,已經到了深入山里二十多公里的地方。 天氣熱了,動物都離不開水,尤其是到了中午,有不少動物喜歡到河溝邊喝水、乘涼。 當然,也有不少獵物將這樣的地方當成狩獵場,對前來飲水的野物進行突襲、獵殺。 沿河而行,碰到野物的幾率更大。 很干脆的,呂律在騎著追風到了山里的一條小河邊時,直接翻身下馬。 他提著半自動,開始順著河流往上,仔細地搜尋著河邊濕地上留下的動物腳印。也注意聽著山里野物的叫聲和鳥禽的鳴叫。 沒想到,搜尋一個小時后,除了一些并不新鮮的痕跡外,一無所獲。 整個過程,元寶娘四個一直跟在兩側,甚至都沒發出過任何提示的聲音。 這讓呂律覺得有些奇怪。 這里已經是深山范圍了,按理說野物更多才對,即使在外山,搜尋了那么長時間,元寶也早已經有發現了才對。 然而到現在,就連灰狗子、跳貓子、野雞之類,他都不曾見過。 呂律停下腳步,感覺事情有些蹊蹺。 嘩…… 正疑惑間,突然聽到斜對面百數米外的緩坡林木間有枝葉晃動的聲音傳來,呂律連忙抬頭看去,見那地方一棵大樹枝頭猛烈的搖晃著。 有什么動物從那種地方躍下,體量還不小,不然不會弄出那么大的響動。 元寶也一下子盯著那地方,發出嗚嗚的叫聲。 會爬樹的? 猞猁?土豹子? 呂律大概想了下,覺得這兩種野物的可能性不小,都是善于爬樹的野物,而且也是具有強大獵殺能力的頂級獵食者。 它們也是極其擅長潛伏、輕易不會被發現的野物。 呂律大概明白了,十有八九正是因為這樣的野物存在,弄得周邊連小動物都沒有。甚至連這么近的距離,元寶都沒注意到。 要知道,就這點距離,連松鼠這樣的小動物都有可能被元寶發現了,因為呂律選擇的是逆風而行,這能避免他自己和元寶娘四個散發的氣味和發出的聲音被被野物發現早早逃竄,也能利用氣流,聽到前方更遠處的聲音,早早地發現野物的蹤跡。 風向的利用很重要。 精明的獵人,都會有意識地注意這個問題。 呂律談不上厲害,但也很清楚這種細節的重要性,并一直在努力將這些細節的運用,轉化成自己的本能。 然并卵。 呂律看著那已經漸漸歸于平靜的枝頭,非常有理由懷疑,自己已經被獵物先一步發現了。 一時間,呂律有些猶豫,究竟繼續順河搜尋還是另外換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