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歸黃金年代 第283節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之炮灰首富早夭的小女兒回來了、人間喜劇、暗戀對象給我看病、穿成反派男配的小跟班、漂亮受氣包嫁入豪門后、春日顛倒、游戲失敗后淪為boss們的性奴(粗口羞辱)、拯救綠帽男影帝(出軌 1v1)、兼職(1v1 sc)、掌門要力挽狂瀾(重生NPH)
目前國內企業還沒有市場部這個說法,宋援朝在原來一分廠時期把供銷科一分為二,同時分離了供銷職能直接成立了銷售公司,這已經是對原本供銷系統的一個改革了。 但這個改革并不徹底,其實目前銷售公司除了擔任銷售工作外,還承擔了市場部的相當職能。 銷售和市場是兩個緊密合作的部門,在外人看來銷售部和市場部的職能有很多方面重疊,甚至后世有些公司銷售和市場不分,大部分工作職權劃分不清,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 銷售部門做的是實際工作,市場部門是從公司戰略方向制定宏觀計劃,輔助公司決策者對公司經營的判斷方向,同時為銷售部門提供數據支持和其他服務。 一個好的市場部門在一家公司中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這點宋援朝心里非常清楚,但問題在于宋援朝之前并非不知道市場部的作用卻沒有在司特公司內部設置這個部門,真正的原因是目前國內還沒有合適這個職位的人選。 現在國內各行各業人才急缺,尤其是大學生作為高級知識份子,是所有單位爭搶的香饃饃。 別說大學生了,哪怕是中專、高中畢業生,許多單位同樣也給出了優厚的條件。 人們的觀念開始轉變,從讀書無用論直接轉變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再加上體制和鐵飯碗的誘惑力,像司特公司這樣的合資企業在這方面占不到任何優勢。 宋援朝告訴露絲,對于市場部的成立他是認可的,可市場部的人選呢?尤其是主管市場部的負責人選又在哪里? 作為市場部的負責人,可不是普通的供銷人員能夠勝任的,哪怕孫耀良作為銷售公司總經理,在宋援朝的眼里他擔任這個職務也不合格。 倒不是宋援朝覺得孫耀良的能力不行,而是人有長處也有弱點。孫耀良在供銷方面是一把好手,可畢竟以往的工作經驗和他一直所處的工作位置注定孫耀良更適合實際工作,而不是搞這些。 宋援朝手上的人才極度缺乏,雖然司特公司已經在各地和當地的教育部門展開合作,開始了技校方面的自有人才培養,可這些人哪怕畢業后也是作為普通職工使用,并不是作為管理層來使用。 當然也不是絕對的,也許未來這些人中會有人脫穎而出,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成為公司的中堅力量。就如同曾經的宋援朝那樣,他那時候不就是從臨時工干起,靠著自己的努力最終成為管理層么? 對于這個問題露絲給出了一個建議,就是從國外聘請專業的人才來負責市場部的工作。 宋援朝沉思了起來,他點起煙靜靜想著,一時間也不知道是同意還是否定。 相比國內,發達國家在商業上要完善許多,這點不得不承認。而且發達國家的人才儲備也遠比目前國內強許多,國內要達到目前發達國家的人才儲備程度還得走很長一段路。 在2000年前大學生依舊是天之驕子,直到2000年后,更準確地說是1999年的大學擴招開始,大學生的含金量就大幅度下降。 之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到后來隨隨便便就能上大學,每年大學生畢業數量開始不斷攀升。 擴招之前入學的大學生畢業人數在經歷了整個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時期,在2002年達到了145萬人,2003年擴招的第一批大專生畢業開始,這個數字一下子就從145萬達到了212萬人。 2004年是280萬,2005年是338萬,從這些數字的變化足以能看出大學畢業生數量的大幅度攀升。 等到2021年的時候,大學畢業生的數字已經達到了903.8萬之巨,這個數字在目前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宋援朝這一屆作為79級大學生,全國的畢業總人數僅僅才33.5萬人。 想到這心里嘆了口氣,宋援朝很是懷念那個大學生不如狗,碩士到處走,就連清潔工都要博士學歷的瘋狂時代。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這點宋援朝心里明白,畢竟從目前來看,這樣的專業人士在海外反而有更多的選擇。 可同樣如此選擇也是有弊端的,來的人水土不服是一個重要問題,由于改革開放開始不久,國內的商業氛圍還沒真正形成,一切發展很大程度還是建立在“野蠻發展”的模式下。 哪怕對方的專業性再強,其能力是否能適應國內的市場呢?這不能不是一個讓宋援朝擔心的問題。 但最終宋援朝還是同意了露絲的建議,從海外聘請專業人士來司特公司,同時在內部成立市場部全面負責公司市場工作。 不過宋援朝也留了個心眼,他沒有把決定人選的權利交給露絲,雖然露絲是應安妮的朋友,也是宋援朝認可的總經理,可交情歸交情,工作歸工作,作為大股東的宋援朝不會把如此重要崗位的選擇權拱手相讓。 露絲可以推薦她認為合適的人選,但最終選擇權依舊在宋援朝的手里,這點不可能改變。 對于宋援朝的這個態度露絲并不意外,她聳了聳肩表示沒有問題。 接下來她還提到一個問題,就是關于產品工藝和品控保證的問題,隨著各地工廠的投產,因為在實際生產上的各種原因,生產工藝和品控問題也顯露了出來。 司特公司早在一分廠時期宋援朝就建立了初步品控體系,如今總部的品控經理由陶桃擔任,她同時還擔任實驗室主任的職務。 在金陵總廠這邊,品控把控的還是令人滿意的,可在燕京、滬海和山城這三地的分廠,品控問題就有些不盡人意了。 這倒不是陶桃的工作能力問題,其實從目前情況來看,品控部門做的并不差,相比目前國內許多普通食品企業要強了許多。 可在露絲看來,這樣的品控還是沒達到她的要求,尤其是在食品飲料行業,工藝和生產略微詫異就會導致口味的不同,露絲是在美國跨國公司任職過的,她很清楚像司特這樣的公司如果要壯大起來,企業標準化是必須的,假如達不到標準化程度,這對企業有非常大的制約和影響,更會限制未來的發展。 “老板,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大公司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我建議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方式,從根本上完成對產品品控的問題解決?!?/br> “你的想法是打算讓各分廠成為灌裝廠,主要原料由總廠提供?”宋援朝反問道。 露絲笑著點頭道:“老板你說的沒錯,我就是這樣的想法,你覺得怎么樣?” 工業標準化雖然有不少弊端,可它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對品控的準確把握。 兩大可樂公司在全球工廠不計其數,在品控管理上采取的就是設立罐裝廠,原料糖漿由總部供應的方式。 這樣的方式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因為管理上導致的生產工藝差異,同時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保證產品配方的外泄。 產品是企業的立足根本,司特公司雖然遠不能和兩大可樂集團這樣的巨無霸相比,但在企業管理上許多方面卻是共通的。 目前各地分廠的生產依舊延續當初一分廠的方式,也就是說生產工藝和產品配方都是有分廠自己負責,再由分廠廠長根據公司內部計劃執行生產任務。 一旦改變這個模式,那么在品控上就能得到保證,而且對于公司總部對分廠的資源控制和供銷方面的把控是非常有利的。 但還有一個問題,如果這樣改變的話也有著弊端,這個弊端就是產品成本的上升。 如果在后世,這個問題并不存在,因為那時候的內地商業氣氛已經形成,市場也從最初的賣方市場轉為了買方市場,單一大批量的采購不僅能最大限度壓縮成本,物流業同樣非常發達,產品運輸極其便利和快捷,而在現在這種情況并不存在。 其他的不說,僅僅從金陵總廠把半成品原料(原漿)運至燕京、滬海和山城三地,在保證每天的必須供應量同時還要保證時效性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就算能做到,在這方面付出的成本也不小,相比目前的方式,恐怕產品成本要上升幾個點。 別小看了這幾個點,司特公司現在的銷售額不斷攀升,未來的市場極大,這樣計算這個數字就著實不小了。 在權衡利弊之下,宋援朝最終還是覺得露絲的想法是正確的,做企業不能光顧眼前的利益,要看得長遠。他當即拍板把這件事給確定了下來,讓露絲盡快拿出一個具體方案,等方案完成后經他確定再直接上董事會討論。 第562章 借錢 鄭國元這些天的心情不錯。 自從上次和宋援朝見了一面后,鄭國元一直再擔心宋援朝找自己麻煩。 畢竟自己當面拒絕了宋援朝的招攬,從而落了宋援朝的面子。 在鄭國元看來,年輕氣盛的宋援朝極有可能搞小動作,甚至對外直接把自己對優民廠的盤算偷偷宣揚出去,從而逼迫自己就范。 回去后,鄭國元一直處在擔憂之中,接連好幾天連覺都沒睡好,上班頂著一雙熊貓眼,讓人看了詫異不已。 同事關心詢問他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因為工作太辛苦累著了?鄭國元也不好和人說實話,只是順水推舟點點頭,表示自己近些時間工作的確忙了些,不過沒什么問題,他的身體好著呢,今天回去早點睡,明天起來就沒事了。 提心吊膽了好幾天,卻什么事都沒發生,鄭國元漸漸把心放了回去。 不過他依舊沒敢大意,直到一個月后,鄭國元還是沒事,鄭國元這才徹底松了口氣。 回頭想想,鄭國元也有些佩服宋援朝,如果是普通人的話好心招攬對方碰了一鼻子的灰,手上還捏著對方的把柄,或許早就借此逼迫自己就范了。 可宋援朝只是提了那么一句,當鄭國元拒絕后他也沒多說什么,事后更沒找他任何麻煩,這樣的大氣怪不得能把一分廠和現在的司特公司搞的如此火紅。 司特公司在燕京、滬海、山城三地設廠,同時又在金陵建總廠,這樣的大事作為同行鄭國元不可能不知道。 隨著天氣逐漸熱起來,飲料行業又一次開始進入了旺季時期,鄭國元高興的同時也擔心司特公司會和泉林廠爭奪市場。 不過接下來的情況讓鄭國元又消除了這個擔心,司特公司在金陵的總廠投產后,主要的生產方向從傳統瓶裝飲料轉移到了新款飲料方面,瓶裝飲料依舊維持之前金陵本地市區的市場。 這樣的決定自然是為了更好的開拓市場,對于司特公司的新品飲料,鄭國元也是做過研究的,在去年年底一分廠剛剛投放這款飲料的時候,鄭國元就特意把市場上所有一分廠的各種口味新品飲料全買了回來,一個個挨下來嘗了嘗。 不得不承認一分廠的這些新品飲料有著獨到之處,尤其是配方做的非常不錯,口味獨特包裝新穎,怪不得很受歡迎。 這新品飲料鄭國元倒也起過模仿生產的想法,相比傳統的玻璃瓶飲料,這些飲料在運輸和儲存有極大的便利,而且各式各樣的口味非常適合孩子和年輕人。 但在仔細考慮后,鄭國元又打消了這個念頭。一來模仿這些飲料首先要解決的是配方問題,泉林廠的技術力量不強,根本沒有像宋援朝那邊有展林紅這樣的優秀技術人員。 他們廠的技術骨干只是高中畢業,而且這個高中還是要打上引號的,更不是讀的食品工藝和化學專業,之所以能當上技術員完全是因為矮子里拔長個,半道出家湊合。 這樣的人干干普通的技術工作還馬馬虎虎,可要做這些復雜的配方工藝就遠遠不足了。而且鄭國元也不是沒嘗試過,幾次下來結果實在不盡人意。 此外,光有配方還不成,生產這種產品還需要專門的流水線設備。 當初一分廠為了新品飲料特意購買了一套先進流水線,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錢。 相比當初的一分廠和現在的司特公司,人家可是財大氣粗,泉林廠僅僅只是一家集體性質的企業,哪怕去年到現在日子好過了許多,可底氣遠不如司特公司,要知道現在的司特公司可是金陵第一家合資企業,背后是有外國資本家撐腰的。 就這樣,鄭國元打消了同樣上馬新品的想法,繼續關注于眼前的產品和市場。當然了,鄭國元對于搞新品的念頭只是暫時打消,在他心里等今年因為和優民廠合作的緣故產量大增比如利潤也大幅度提高,等到明年單位有了錢,這個項目再考慮上馬也不遲。 司特公司沒有在傳統市場上和泉林廠爭奪,鄭國元也就放心大膽地干了起來。 因為和優民廠的合作,目前泉林廠的產生翻了一番,除去原本開拓的市場外,鄭國元趁熱打鐵繼續朝周邊區域滲透,一口氣就拿下了好幾個市場。 上個月,泉林廠的銷售額就遠超去年同期,利潤也在不斷上升??粗~面上不斷增加的金額,還有一車車發出去的產品,鄭國元的心里就和喝了蜂蜜水一樣甜,全身都是勁。 在辦公室里正看著文件呢,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 隨口說了聲請進,耳邊聽到開門的聲音,接著一個異常熟悉的嘻嘻笑聲傳來。 “你怎么來了?”抬頭一看,來的人讓鄭國元有些意外,居然是自己的小妹鄭麗。 見到是這個丫頭,鄭國元的腦袋頓時大了一圈。 鄭國元家里兄妹四人,鄭國元是老大,下面還有一個二妹和三弟,再加上最小的鄭麗。 鄭麗要比鄭國元小二十多歲,今年才剛剛二十,兩人說是兄妹倒不如更像是父女。 從小鄭麗就是鄭國元給帶大的,和自己這個哥哥感情好的很,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原本小時候還很乖巧的丫頭變得越來越不聽話,用后世的話來說就是“青春期叛逆”。 為了這個小妹鄭國元可沒少傷腦筋,可女孩子大了他又打不得,狠心罵她兩句么,這丫頭就哭哭啼啼掉金豆子,還會跑到爹媽那邊去告狀說大哥欺負自己。 在爹媽眼里,小妹可是兩老的寶貝,尤其是脾氣火爆的老子更受不得見小閨女被兒子欺負,往往這種事一發生就直接把鄭國元給喊去劈頭一頓臭罵,罵起了火甚至直接cao起鞋子要揍他。 鄭國元都是四十多歲的人了,連他的孩子都快高中畢業了,這被老子揍一頓傳出去不丟臉也難堪。 所以一來二去,現在一見到鄭麗鄭國元腦袋就大,生怕這丫頭又給自己惹麻煩,到時候自己是給她擦屁股不是不擦屁股也不是,煩人! “大哥,你在呀!”進門,鄭麗嘻嘻一笑,蹦蹦跳跳地就朝這鄭國元這邊跑來,到了跟前直接拉過一把椅子坐下,見到桌上的茶缸子也不客氣,取過打開看了看后就仰頭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 “老子剛泡的一級龍井啊……!”鄭國元眼角直抽抽,這茶給她這么喝簡直就是糟蹋了,這丫頭能喝出什么滋味來?簡直就是牛嚼牡丹嘛,白開水或者車間里打點飲料給她喝還差不多。 喝完,抹了一把嘴,鄭麗還裝模作樣道:“哥,你這茶味道不錯嘛,多少錢一斤?” “還一斤?老子好不容易省吃儉用才買了二兩!”鄭國元心里罵道,嘴上卻問道:“你好好的不在家呆著跑我單位來干嘛?” “想你了唄?!编嶜愇Φ溃骸昂眯┨鞗]見你了,今天正好有空過來探望探望,大哥你感動不?嘻嘻,誰讓你是我好大哥呢?!?/br> 鄭國元一口老血要噴出來,他就知道鄭麗來這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這丫頭用得著自己的時候是千好萬好,用不著自己轉眼就沒人了。 “行了行了,少拍馬屁!”鄭國元不客氣道:“說實話,找我什么事?我忙的很呢,哪里有你這么有空,要是不說我馬上得開會去了……” 說著,鄭國元還抬起手腕看了看表,一副工作繁忙的架勢。 鄭麗笑的眼睛都成了一條縫,直接沖鄭國元豎起大拇指:“大哥就是大哥,領導不虧是領導。大哥……好大哥,我求你個事唄,幫我個小忙……嘻嘻,放心是好事!” “求我事?你這丫頭能有什么好事輪得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