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歸黃金年代 第249節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之炮灰首富早夭的小女兒回來了、人間喜劇、暗戀對象給我看病、穿成反派男配的小跟班、漂亮受氣包嫁入豪門后、春日顛倒、游戲失敗后淪為boss們的性奴(粗口羞辱)、拯救綠帽男影帝(出軌 1v1)、兼職(1v1 sc)、掌門要力挽狂瀾(重生NPH)
兩小走后,宋援朝陪著張家阿娘說了一會兒話,沒一會兒張家阿娘就讓宋援朝自己忙自己的去,他這次回來出差肯定是有事要做,別老陪著自己一個老太婆聊天,工作上的事要緊。 宋援朝說沒關系,早上已經去辦完事了,暫時也沒其他要緊的事辦,可看著張家阿娘很是堅決的樣子,而且宋援朝也注意到老人精神頭的確有些不濟,最后還是答應了張家阿娘的要求。 等張家阿娘躺下午睡后,宋援朝這才和羅陽離開了張家,返回了對門的自己家。 “說實話,我真有點羨慕你?!钡搅思依飫傋?,羅陽突然來了這么感慨的一句話。 宋援朝不解地望向他,有些不明白他的意思。 羅陽點了一支煙嘆道:“我的意思是羨慕你有張家那些長輩,尤其是張家阿娘那么疼你,把你當親孫子一樣關心……” 宋援朝啞然失笑:“瞧你說的,這不是應該的么,我從小就是她老人家看著長大的,我小時候父母都是雙職工,他們去上班后就是阿娘領著我,雖然我們之間沒有血緣關系,可早就是一家人了?!?/br> “對啊,所以我很羨慕?!绷_陽點了點頭,似乎在回憶往事,他說道:“我爺爺奶奶就不說了,我打小就沒見到過,姥姥也去的早,姥爺倒是建在,可他老人家別看平日里很和氣的樣子,其實人威嚴的很,板起面孔來別說我和我姐了,就連我爸媽都大氣不敢出一口?!?/br> “至于我爸那個人你也知道,黑面包公一個,無論在單位還是家里都是一副面孔,很少給人好顏色看,我是家里的男孩,從小到大他們就對我要求非常嚴格,雖然我也知道他們對我的有著感情,期待也很大,可是……” 說到這,羅陽搖了搖頭,臉上帶著nongnong的羨慕,像宋援朝和張家這種普普通通看似平凡卻又帶著濃郁親情的關系是羅陽從小到大都未能感受過的,他很希望自己也有這樣的長輩,和普通人一樣對晚輩關心、愛護,給自己溫暖。 可惜這是不可能的,羅陽的出身和家庭注定了他和普通人不一樣。所謂有得就有失,就是這個道理。 看著羅陽這副表情,宋援朝也是哭笑不得,同時心里也有著感慨。 望子成龍,是父母固有的期望,自己父母在的時候何嘗也不是如此呢?當初的宋援朝也埋怨過父母,埋怨父母為什么對自己這么嚴厲,尤其是父親那時候特別嚴格要求自己,再加上他是當老師出身,對于教育自己尤其上心,許多時候在宋援朝的記憶里父親都是異常嚴厲的樣子,很少能看見他在自己面前開懷大笑。 那時候的宋援朝和現在的羅陽一樣羨慕其他人家的孩子,這也是他和疼愛自己的張家阿娘尤其親的原因之一??僧敻改鸽x開這個世界后,宋援朝對他們的想念是越來越深,許多時候父親那嚴厲的面容時常在宋援朝的腦海中浮現,耳邊回響著他恨鐵不成鋼訓斥自己的那些話。 可是,失去就是失去了,現在宋援朝多想父母再一次來到自己的身邊呀!哪怕他們依舊和記憶中那樣訓斥自己,甚至提著雞毛撣子抽自己幾下,宋援朝心里都十萬個樂意。 心里有些酸楚,宋援朝從桌上取過煙,借著點煙的姿勢悄悄抹去了眼角的一滴淚水,深深抽了口煙,吐出nongnong的煙霧,他笑了笑轉移話題對羅陽道:“曉蕓和張勇那邊都通知到了吧?” “都給他們都說了,曉蕓下班就過來,至于張勇要明天才能回滬海?!?/br> “張勇不在滬海?”宋援朝微微一愣。 “臨時有事去了杭城,昨天急沖沖走的,說今天晚上趕回來,最晚明天上午就回來了?!?/br> “去杭城了?”宋援朝也沒多想,張勇在杭城是有關系的,當初搞復習資料的時候就是通過杭城的關系把那些給推銷出去,所以等張勇搞起服裝買賣后除滬海本地的生意外,他在杭城的關系也幫了不少忙,現在杭城不少服裝批發都是他和杭城的朋友合作,估計這一次過去就是處理生意上的事吧。 張勇的事只是提了一嘴,宋援朝突然想起了羅琳和林燕說過的話,羅陽到滬海后也就平時和家里打個電話什么的,好些時候沒回去了,羅琳關心自己這個弟弟。 尤其是羅陽年齡不小了,現在連宋援朝和林燕都有了孩子,可羅陽還是單身一個人,這更讓羅琳放不下心。 宋援朝當然知道羅陽、張勇還有李曉蕓三人的復雜關系,雖然他沒具體問現在的情況,可從剛才羅陽說到李曉蕓和張勇平靜的口吻就能聽的出來,他們的關系直到現在恐怕還沒最終有個結果。 不過算算時間最多還有半年,等半年到了羅陽和李曉蕓就正式畢業了。 等到那時候,李曉蕓就會有一個最終決定,宋援朝真有些擔心到時候無論是李曉蕓選擇羅陽還是選擇張勇都會傷害到另外一個人,三個人都是很好的朋友,宋援朝不希望朋友之間因為這種事產生裂痕,甚至反目成仇,可感情的問題就算是宋援朝也沒辦法插手,想到這宋援朝也只能暗暗搖頭。 感情的事,剪不斷理還亂,為情所困是凡人就難免,宋援朝自己前世不也是如此么? 第496章 張建國的麻煩 小半年沒見李曉蕓,再一次見到她現在的李曉蕓顯得成熟多了。 大四的實習,李曉蕓回到了滬海,她回滬海的原因很簡單,由于李叔決定離開單位南下鵬城,滬海這邊就母親一個人在,再加上李大琪也不在滬海,作為女兒的李曉蕓自然要回家鄉順便和母親一起住。 何況作為一個滬海人,李曉蕓對滬海更熟悉也更親切,而且她選擇了滬海進出口公司作為實習的單位,這個單位從級別來說雖然不如林燕去的對外貿易部,可在全國進出口行業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而且對外貿易部的不少領導都有著從滬海進出口公司的工作經歷,所以李曉蕓去這個單位也算不錯的選擇。 職場是很鍛煉人的,現在的李曉蕓已經褪去了之前學生的青澀,多了些干練,而且當化著妝,穿著一件駝色大衣,系著一條紅色絲巾的李曉蕓出現在宋援朝面前的時候,宋援朝差一點一下子沒認出來。 “援朝哥!” 看見宋援朝,李曉蕓高興地跑了過來,剛才的淑女樣轉眼間就不知道被她丟到哪里去了,依舊是自己記憶中那個活潑可愛又古靈精怪的女孩。 “哎呀呀,好久沒見了,可想死我了,還有燕子姐也是,國慶節我本來要去燕京看你們和孩子的,可是單位突然有事實在是走不開,簡直氣死我了!對了援朝哥,小寶貝怎么樣?好不好玩?漂不漂亮?” “這是孩子又不是洋娃娃,哪里來好不好玩的說法?”宋援朝嫌棄地白了她一眼。 李曉蕓嘻嘻就笑了起來,說什么小孩子嘛那能不好玩的,尤其是他和林燕的孩子肯定漂亮,一想到白白嫩嫩柔柔軟軟的一小團,李曉蕓眼里就亮晶晶的,宋援朝甚至懷疑等她見著孩子后說不定會“狠狠”地把自己兒子當玩具呢。 笑罵了幾句,和李曉蕓聊了聊她的實習情況。 李曉蕓告訴他進出口公司的業務還是很繁忙的,尤其是這兩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對出口創匯很是迫切,作為全國最大也是出口額最多的滬海進出口公司,他們的任務非常重。 李曉蕓作為京師大學的實習生,在進出口是非常受領導重用的,而且李曉蕓的小腦瓜子活絡,又加上她之前在大柵欄沒少幫忙,對于業務這一塊許多方面也不陌生,欠缺的只是在進出口的一些外貿專業認識而已。 在很短的時間,李曉蕓就在單位站穩了腳跟,上上下下對這個漂亮又大氣爽朗而且又聰明的女孩沒人不喜歡的,甚至還有不少人在打她主意呢,要給她介紹對象什么的。 說到這個,李曉蕓還下意識看了一旁的羅陽一眼,羅陽早就知道這個情況了,只是在一旁偷笑不說話,氣得李曉蕓白了他一眼。 問了問外貿專業方面,李曉蕓回答的也是頭頭是道,還告訴宋援朝她在單位之所以能這么快進入角色,還多虧了李大琪和秦正國呢。 提到他們,宋援朝猛然才想起這個事,當即也笑了。 的確,無論是李大琪還是秦正國,他們現在做的都是和進出口有關的業務,作為李大琪的meimei,在工作上有不明白的直接打電話給他們請教不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么?怪不得這丫頭能這么快就在進出口公司嶄露頭角呢。 “對了,明年南廣交易會我要去趟羊城,單位里已經定好了,到時候順道去鵬城看看我爸我哥他們,聽說他們在那邊混的不錯呢,嘻嘻……” “好啊,說不定明年燕子和你一起去呢?!彼卧Φ?。 “燕子姐也去?對了!我想起來了,前幾天和她打電話她說等過完年要調動工作了,說不定會來滬海。援朝哥,你幫忙找找關系唄,讓直接她來滬海吧,最好也來我們進出口公司,到時候我們就又能在一起了,這多好??!”李曉蕓眼里亮著光,拉著宋援朝的胳臂求道。 “這個我可做不了主,你燕子姐去哪里得看她自己想法,再說了我還在金陵工作呢,讓老婆來滬海不也是兩地分居么?你就不心疼心疼你援朝哥?”宋援朝笑呵呵地和她開著玩笑,李曉蕓也沒把宋援朝的話當一回事,不依不饒地又是哀求又是撒嬌,最后宋援朝只能答應她只要她能說服林燕就行,只要林燕同意來滬海他就不反對。 達到目的的李曉蕓這下開心了,在她看來說服林燕不是很簡單的事么?而且滬海離金陵也不遠,來回可比到燕京方便多了,她很有把握讓林燕過來和她一起。 回到滬海的第一天晚飯是在張家阿娘家吃的,張家阿娘弄了一桌子菜,雖然因為臨時有些倉促,不過這些家常小菜都是宋援朝喜歡的。 此外,張建國回來時也特意去熟食店買了點熟食,擺上桌后倒也有些節日大餐的樣子。 宋援朝回來,張建國很是高興,他也好些日子沒見宋援朝了,特意開了一壇紹興老雕,這壇酒是張建國讓出車的司機在紹興一家老字號店買的,這家老字號店就是記錄在書本里孔乙己常去的那家,這種老雕外面根本沒有買,只有店里少量出售,釀制工藝都是老師傅的老手藝,口味非常好,遠不是后世那種打著老字號卻換了內涵的流水線產品能比。 弄個小壺,把酒倒里面煮開,煮的時候放點姜絲進去,冬天的時候喝一杯全身都是暖洋洋的舒坦極了。 就連李曉蕓也要了一杯,一小口一小口地抿著,至于羅陽也喝的眉飛色舞,還說這是從來沒有喝過這么好的黃酒,等以后有機會也要去紹興買幾壇子回來藏著慢慢喝。 羅陽是北方人從小又在燕京長大,許多不清楚的人以為北方人喝不了黃酒只能喝白酒,這其實是一個誤區。 其實燕京本地也是有黃酒的,叫“京黃酒”而且當地的這種黃酒還有不少歷史年頭呢,早些時候達官貴人喝的都是黃酒,因為黃酒和白酒不一樣,有養生和保健效果,至于白酒,包括二鍋頭那種都是普通人才喝的。 圍坐著,在滬海的初冬季節喝著黃酒,吃著小菜,隨意聊著天。 這是非常愜意的,耳邊聽著大家的笑談,還有兩個小家伙一旁嘰嘰喳喳的鬧騰,宋援朝非常喜歡這樣的氣氛。 酒過三巡,吃了晚飯的張浩和小萍萍先下了桌,小孩子嘛坐不住,而且又吃的快,過了片刻后張家阿娘也起身了,阿娘年紀大了坐久了累,宋援朝攙扶起她要送她回里屋,一旁的孫霞笑著連忙接過,對宋援朝說今天你們好好喝好好聊,阿娘和孩子不用管,有她在呢,張家阿娘也笑著對宋援朝說去吧去吧,她自己進去休息就行了之類的話。 等張家阿娘、孫霞還有兩個孩子離桌后,就剩下了宋援朝、羅陽、張建國和李曉蕓。 都不是外人,大家隨意聊著天,說著感興趣的事。 先聊了會兒關于目前國際局勢,又說到去年里根被槍擊的案子,接著又討論了各國對我國的政策變化和對外開放的目前情況等等…… 說著說著,張建國突然想起一件事,對宋援朝問:“援朝,你覺得國內有沒有可能搞私有制企業?” “舅舅,您怎么突然問這個問題了?”宋援朝有些意外反問。 “哎,你不知道,這些日子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睆埥▏鴩@了口氣對宋援朝倒起了苦水,他的運輸公司發展的很快,現在的規模已經是最初的好幾倍了,而且業務也從滬海本地逐漸延伸到了華東地區的好幾個城市,就連華北和華南也有部分合作。 企業逐步大了,麻煩也開始多了。 張建國的車隊最早是掛靠在騰飛廠名下的,后來騰飛廠不是給改制為國企了么?在改制之前張建國在宋援朝的建議下就提前把車隊從騰飛廠那邊分開,以集體的名義進行了公司注冊。 這樣的辦法在當時是避免受到騰飛廠的牽連,而事實也證明了這樣做是對的。車隊重新注冊后,后來企業性質是集體性質,此外張建國作為車隊承包責任人和管理者簽署了一份承包協議,用這種辦法繞開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一開始都沒問題,車隊也在張建國的經營下越來越火紅,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亂七八糟的麻煩就出來了。 由于企業的集體性質,張建國僅僅只是承包責任人,在車隊越來越賺錢的情況下不免得有些人眼睛就紅了,這些人有車隊內部的人,也有車隊外的人,就和當初騰飛廠一樣,他們看上了效益極好發展迅猛的車隊,意圖通過企業性質來提前結束張建國的承包期限,從而把張建國直接從車隊踢走。 “老話說的好,能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拿起酒喝了一口,張建國搖頭嘆道:“我也根本沒想到居然會有這樣的事,而且帶頭鬧的幾個人都是當年我特意找來合伙的老朋友。好十幾年的關系??!何況這幾年我也沒虧待過他們呀,如果不是我每天起早貪黑搞車隊,他們這輩子哪里能賺到這么多錢?可欲壑難填,人心真是講不清,有了一就想要二,有了二就又想要三,現在居然聯合外人要想把我給踢走?” 第497章 先生 這件事張建國一直憋在心里,原本他不想說的,可喝了酒后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 聽完張建國的話,宋援朝皺起了眉頭。 車隊和企業不一樣,目前國內還沒有真正的物流公司,車隊這個概念一般都屬于企業內部的,或者包括交通部門下屬。 張建國的車隊從準確來說如今已不是單一的運輸業務了,還包括很大一部分倉儲業務,從這點來講這家公司已有了后世物流公司的大部分職能。 在建立這個車隊最初,宋援朝給張建國出了個主意,就是掛靠在騰飛廠名下,作為騰飛廠下屬車隊接攬業務??珊髞眚v飛廠不是改為國企了么?車隊就在改制前提前剝離了出來,那時候鵬城那邊的盛華廠還不知道在哪里呢,為了車隊的注冊和經營,就成了集體性質的企業。 其實這個車隊要說集體倒也沒錯,因為最初車隊建立的時候就是以張建國領頭,然后再拉了些朋友一起搞起來的。雖然張建國出的錢最多,花的精力也最大,但在車隊內部還是有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隨著車隊的業務逐步擴大,張建國還陸續接納了自己帶車的司機,這些司機和車隊本有的車輛、司機組成了目前車隊的結構。 從車隊建立到現在轉眼已不少時間了,這兩年來車隊的業務發展非???,規模也越來越大。 可人心不足蛇吞象,正如張建國說的那樣,當年能共患難,一起齊心合力打天下的老兄弟現在卻不能共富貴。 現在車隊的效益非常好,業務蒸蒸日上,按承包責任的簽訂,張建國拿了大頭,可他同樣也沒虧待下面的人,雖然這些人整體收入不如張建國,可相比以前而言,他們目前的收入可是之前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 可現在這些人聯合起來要把張建國搞下臺,理由也很正當,那就是拿車隊的企業性質來說話。 既然車隊是集體企業,那么大家都是集體一份子,也都有份,張建國一個人賺的錢比他們幾個人加起來還多,這怎么能行呢?當初所謂的承包責任簽訂根本就不合理,他們作為集體中一員完全有理由提出質疑,要求對車隊在經營和利益各方面的分配重新劃分。 用簡單的話來形容就是你張建國憑什么拿這么多?你說這個車隊你出錢出力最多?有證據么?營業執照上寫的明明白白,這可是集體企業,你這個總經理只是承包責任人而已,既然當初的規矩不合理,那么就應該用合理的規則來替代,要么你張建國把自己多拿的部分給大伙分分,要么承包責任書就重新簽訂,甚至換別人來當這個總經理。 這些日子,張建國既要經營車隊,又要和這些人斗智斗勇據理力爭,可問題在于企業的性質就擺在那邊,再加上隨著這些眼紅的人在下面挑唆,車隊內部認為張建國承包不合理的人越來越多,這讓張建國又氣又惱。 “目前還沒有成立私人企業的政策,要注冊私人企業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彼卧瘜埥▏绱苏f道。 改革開放后,私人企業注冊如果宋援朝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1984年這一年里,經國務院批準,國內第一家私人企業注冊成功,從而拉開了私人企業在國內的出現的序幕。 如今才1982年年底,離1984年還有整整一年多呢,而且1984年第一家私人企業之所以能注冊成功是有特殊原因的,并非簡簡單單地遞交申請批準注冊那樣,時機未到你再想辦法也不可能。 張建國眼中的期盼隨著宋援朝的這句話暗淡下去,心里還是有點不甘地又問了一句:“真的注冊不了?” 宋援朝搖搖頭,把目光投向一旁的羅陽,羅陽會意接過話,他向張建國解釋了下目前政策的一些規定,并且告訴他宋援朝說的沒錯,現在對私人企業的注冊還沒開放,上面也沒有這個風聲,所以想注冊私人企業是根本不可能的。 羅陽的身份張建國是知道的,他和宋援朝都這么說,張建國不能不信。 搖了搖頭,張建國突然恨恨道:“這幫赤佬算盤打的好,想把車隊弄到他們手里簡直就是做夢!他們也不想想老子在車隊付出多少精力,起早貪黑好不容易才把車隊搞成現在這樣,他們現在拿了錢還打算吃現成?一腳把老子踢走?想得美!大不了老子一拍兩散,不干了!反正這兩年錢也賺了不少了,放銀行里吃利息也夠老子吃一輩子?!?/br> “張叔,不至于不至于?!绷_陽在一旁勸道:“這個事也沒到你說的程度,車隊的承包經營可是有協議的,在協議沒到之前誰都沒辦法把車隊從你手里搶走。當然了,他們找人托關系,用一些手段來逼你,就是想讓你自己退出。不就是找關系么?這個你放心,這件事包我身上,關系我來幫你找,我倒要看看誰的關系硬!” “我給您出個主意?!边@時候李曉蕓突然在一旁說了一句,見張建國向自己看來,李曉蕓笑瞇瞇道:“這個事不就是集體不集體性質么?我哥和正國哥不在鵬城有企業么?您直接把車隊掛靠到鵬城的盛華廠下面去得了,重新注冊歸屬外企,這不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