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的宮斗路 第103節
芷嫣心里暗暗揣測道。 “至于那兩個側福晉,是個好生養的就行了,嫡福晉的家世高低自有朕來挑選?!笨滴趺棵肯肫鹚麑O嗣一個比一個不成樣的模樣,臉色都黑了,他阿哥多,但是不代表他阿哥的阿哥多,這是老天爺非得鬧事是吧,罷了,他且看看弘暉這小輩如何。 他心里已經有當得太子妃的人選了,只是年紀不算大,還得再等個一兩年。 但也不是非得讓弘暉當了太子的,能者居之,他的嫡子不頂用,胤禛的嫡子就未必頂用了。 且看看先,若是弘暉不出差錯,又或者是幾個阿哥能力都差不多,以他的身份成為皇太子不成問題,再不濟等烏拉那拉氏生下嫡次子,說不定出息就在嫡次子身上了。 “行吧?!避奇坦们衣犨M去了,其實說來說去就是一句話,她眼光和皇上的相差不大,以后可以膽子大些來了,后宮不能干政不代表她不能關心孫嗣的婚娶情況了。 “正殿冷,不若先回去睡吧?”康熙看著越發緊實抱著他的人,神色溫和,“回去睡也睡得好?!?/br> “好吧,皇上陪妾身一塊?”芷嫣蹭了蹭他,由衷的希望有個人形暖爐任她抱著,這滋味不比在屋里燒碳好嗎?碳燒多了對人體不太好,但是天然的暖身寶就不一樣了,健康無害! 康熙莞爾,“聽你的吧,再說了,朕要是說回去,你抱緊朕朕也回不去啊?!?/br> 這才差不多,芷嫣模模糊糊又將人抱緊了,惹得康熙一陣失笑。 梁九功非常自覺退下去,準備讓人搬了奏折過來,娘娘纏得緊,皇上可不得在永和宮辦政事嗎。 作者有話說: 第二更還是晚上八點(tot)/~~~最近一天一測,都是下午晚上,抱歉啦 第118章 不多一會兒, 康熙就下達賜婚旨令了,無非還是關乎芷嫣剛剛提及的嫡側福晉。 先是賜婚侍講學士保平之女鈕祜祿氏為太子大阿哥弘暉側福晉,再然后是賜婚員外郎博色之女瓜爾佳氏為二阿哥弘昐側福晉, 此后是正白旗漢軍都統石文炳之女瓜爾佳氏為三阿哥弘昀嫡福晉。 三則圣旨一下, 引起的風波何止一星半點,皇上這可是頭一回給太子子嗣賜婚啊, 這足以證明在皇貴妃之后,皇上也將目光放在太子阿哥身上了。 有心之人已經敏銳的察覺到這極有可能是太子之后的奪嫡之爭了, 雖說太子嫡長子和次子只賜婚了側福晉, 但這不是還有太子三阿哥嗎, 賜婚的對象還是廢太子妃的親妹瓜爾佳氏, 可見幾位太子阿哥的妻族已經被皇上考慮在內了。 但是太子三阿哥偏偏是府邸的漢軍旗格格所出,于血脈上是不比幾位滿洲旗生母的阿哥的, 當然,也不是不能一搏,畢竟三阿哥的排位還是挺前面的, 自古以來選擇繼任者不是選嫡子就是選長子, 要不然突出一個賢德也可以。 朝廷上的臣子已經開始新一輪的賭注了,畢竟太子是選定了,此次朝廷上勝利者勉強歸于烏雅氏, 太子母家就是烏雅氏,可是下一次就未必了, 未必是嫡子出身的阿哥, 更不一定被烏拉那拉氏博中了。 既定的天子母家, 這得多讓人妒恨了, 所謂一朝升天就是這種感覺吧, 烏雅氏由原先的包衣家族變成現在出了皇貴妃和皇太子的家族, 當然還是包衣家族,可是等太子即位后給烏雅氏抬旗就不成問題了,就像皇上即位后給佟氏抬旗抬到佟佳氏。 對于帝王來說,與自己最親近的人除了父系這一族,就是母族了,畢竟自己身上確實留著一半母族的血脈,不使勁對母族好豈不是白費自己身上的血脈,這也是朝廷臣子不斷下賭注的緣故了,利益大于天!讓天子只對自己家族好,什么好處都要到手了。 因而現在想盡辦法讓家族里的女兒與太子子嗣聯姻的臣子還真不少。 至于這賜婚的消息傳到四爺府時,李庶福晉還措不及防被人道了一聲恭喜,恭喜三阿哥是府邸頭一個被皇上賜婚的皇孫。 咋一聽這消息,李氏還挺高興的,拉著一旁的婢女說道:“大阿哥和二阿哥才得了一個側福晉,弘昀才是真正得了皇上眷顧讓瓜爾佳氏的貴女給他當嫡福晉,只可惜娘娘沒有給弘昀選定側福晉?!?/br> 不過這也正合她心意,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娘娘雖然給大阿哥、二阿哥選定的是滿洲上三旗出身的貴女,但其父兄勢力不顯,選的盡是好生養的,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她娘家的女兒進了弘昀院子里,她是個好生養的,侄女也是一樣的身子,等侄女生下阿哥就提拔為弘昀側福晉。 既是對娘家有了一定扶持,也能讓弘昀后院里有了一個真心聽任自己說話的人。 李氏心里還挺不安落的,想想看那滿洲旗瓜爾佳氏族里出過太子妃的貴女給弘昀當了嫡福晉,弘昀是皇子阿哥自然消受得起,但是瓜爾佳氏未必對她這個額娘好了,她還是漢軍旗包衣出身,于身份上確實是被人瞧不起的存在。 當然,長子是得格外重視的,次子弘時就沒必要那么上心了,李氏還是念叨著弘昀能給她爭氣,至少不要輸給后面的兄弟,嫡長子就不用多說了,那是嫡福晉所出,二阿哥也是如此,側福晉瓜爾佳氏的手段自是不凡,且對于曾經的主子,李氏心里有些犯怵。 兩個兒子給她的底氣很足,還有一個將來是二公主的女兒,李氏就盼著弘昀弘時能當上親王,更高的位置就不祈求了,當然若是皇上眷顧那就更沒問題了。 因而對這樁婚事浮想聯翩的后院眾人沒有想到李氏會是這個反應,本以為李氏要不為此覺得晦氣,要不就是欣喜若狂,哪里想得到李氏還會在高興過后就想方設法將李家女兒塞過來了,簡直行動力一流! 側福晉瓜爾佳氏陰沉著臉,哼道:“也就是李氏頭腦簡單了,娘娘給三阿哥塞這門婚事的用意沒有察覺到嗎?三阿哥都如此了,別提四阿哥,都是同母所出,早晚宮里娘娘還會給弘時選一個身份不高的貴女為嫡福晉?!?/br> 她并不認為廢太子妃的親meimei很值得重視,石文炳都逝世了,自然給不了三阿哥更大助力,且廢太子妃親妹的這個身份很是微妙啊。 “側福晉,那自然如此?!辨九笄械?。 瓜爾佳氏臉色依舊凝實,充滿了不快,是啊,她現在可以盡情嘲笑李氏的沒有遠見,但有一件事是她不得不擔心的,她擔心爺給弘昐選的嫡福晉也是沒有一點幫助的,還有年氏和烏拉那拉氏都懷上孩子了…… 最怕又生下一個阿哥…… “去打聽年氏的動靜,我要看看她想做什么?!闭河袑m里娘娘派下的人手,她干擾不了,但是對同為側福晉的年氏還是能得到詳細的消息的。 年氏這才進府多久啊。 然而年側福晉這兒,壓根不在意府邸幾個阿哥娶妻之事,她進府晚,且生下阿哥的時候也晚,大的那個都還未到上書房的年紀,小的這個就更不用說了,都還在肚子里。 她只要養住大的,小的是個兒子能錦上添花,是個女兒也不錯,怎么說都是公主的身份。 而且年家人囑咐她只要養好孩子,得太子爺寵愛,她的家世是所有嫡側福晉里最盛的,就算出身漢軍旗也不愁孩子爭不過嫡阿哥。 因此她這院子安分的很,偶爾有孩童的哭聲也只是引起她些微在意,過會兒有奶嬤嬤哄著,什么都不成問題了。 而生有五阿哥弘歷的鈕祜祿格格、六阿哥弘晝的生母耿格格……無一不是謹慎撫養孩子長大,本就根基不穩的她們資歷勢力都比不過嫡側福晉,更別說只生養了兩個格格的宋庶福晉了,人家膝下雖沒有阿哥,但是兩個格格好歹一個占據了大公主的名頭,存在感不比她們的阿哥弱。 她們都是謹慎行事,比任何一個有子嗣的妾室都要收緊了心,可能是因為這個緣故,這次賜婚事宜倒是沒一個人想起她們子嗣,也根本對她們提不起心來。 宋氏則是不關心這事,想方設法打聽京師里有哪家子弟有出息,足以匹配大格格,大格格的婚事有了著落,什么事都好說了。 這四爺府心思莫測者居多,猜皇貴妃和皇上意圖不明的更多了,沒想到這只是皇上在批改奏折之時順勢而為的下達圣旨罷了。 梁九功在永和宮也備了御案,康熙坐在一旁時不時看著奏折皺眉,有時候一些大臣說的話真是狗屁不通!眼里只瞧見自己的利益,還有些將私心藏在公事上,沒一個讓他省心的。 好在還有幾個可用之才,讓他心情還算過得去。 芷嫣偶爾看幾眼皇帝,偶爾看兩眼窗外,外邊風涼颼颼的,她壓根不想出去,可留在屋里光看著皇上批改奏折也很成問題,她干脆讓家桃拿來宮務賬本,在炕上看起來。 屋里很緩和,睡完一覺后,皇上忙政事,她也忙著宮務,兩相配合動作很是快速,唯獨有一點讓她覺得有些糟心,就是在用過晚膳后,皇上仍舊忙著政事,仿若怎么忙都忙不完的,她又不能真在皇上忙起來的情形下看話本,更不能借此研究水粉胭脂—— 皇上清楚她在宮外開了鋪子,但是沒跟她提起來,她就裝作皇上不知了,省得皇上問起她鋪子之事,她現在都不怎么經營門面了,姑且將其當作是幾個奴才退休后養老的地方,給她辛苦干活連出宮婚配都不想了,她總要做個良心的主子吧,給人家一處落腳之地,且是成了半生主仆情,若是還有什么需求,她也能成全了。 她終究是等皇上歇下來以后開口了,“皇上忙碌一天也該歇歇了,不能一出現在妾身面前就眼里只有那一沓奏折吧?” “你就看著朕批改奏折了,怎么不看看朕在其他事上用心了?”康熙挑眉,瞥了一眼,又低頭繼續看著奏折。 芷嫣皺眉,就這模樣還說不是眼里只有奏折了?皇上慣會胡說八道,但是她又不能不回話,皇上只是看著眼睛都放在奏折上了,耳朵還緊緊聽著聲音呢。 “好吧,那皇上在何事上用心了?” “這事朕暫時不說?!笨滴跆羝鹈佳?,又看了她一眼,“你若是覺得無聊,就說說宮中之事吧,朕還是有耐心聽的?!?/br> 又是不說,芷嫣直接將他這話當成是戲弄人的玩笑。 “皇上能不能說一下十公主婚配一事,妾身沒有將她養在身下,但她好歹是養在永和宮的公主,又是十三的同胞meimei,她快到婚配的年紀了?!?/br> 十公主現在大概十七歲了,再留也留不了多久了,且蒙古部落近些年只有阿哥們的格格和親,重量不夠,皇上不會留太久十公主,預計這孩子在十九歲之前就定好夫婿了。 康熙頓了一下,“十三近些年戰戰兢兢,朕看在他面子上會讓十兒去勢力強盛的蒙古部落?!?/br> 他口口聲聲說是看在十三面子上,實則那也是他親生女兒,但是他與十公主十多年來見面的機會不超過十指之數,父女感情不深,在生性薄涼的帝王心里自然也不算多記惦了。 芷嫣嘆了一口氣,“那十一呢,皇上也打算讓她撫蒙?” 話一說出口,芷嫣就發覺自己說錯話了,公主就零星幾個,饒是這樣都讓袁答應的女兒嫁給漢軍旗的將領之后了,想必之后不會再出現第二個處境一樣的公主了。 “且再看看,等十兒出嫁后,十一的婚事再討論也不遲?!?/br> 行吧,她問了皇上等于白問,茉雅奇陪伴她多年,她心里不舍不代表皇上不舍得。 芷嫣又琢磨走相同的路子了,讓茉雅奇到皇太后面前孝順一段時間,茉雅奇大了,不在皇太后面前養大,和皇太后的感情不像她兩個jiejie一樣好,因此她不求皇太后為茉雅奇想辦法,就讓茉雅奇在皇太后身邊留一段時間,長長見識即可。 打定主意后,她心情又微妙的雀躍了,康熙看了她一眼,心里搖頭,有時候真搞不懂芷嫣心里想什么,但是他又覺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挺好的,畢竟有些事知道了糟心,就像把茉雅奇永遠留在身邊這種想法,女兒大了就該讓她出嫁了,成日賴在額娘身邊算什么事。 而且這樣也會打擾他和芷嫣的相處! 康熙越想越鉆牛角尖,到最后冷冷哼了一聲,惹得芷嫣莫名其妙看向他。 …… 四爺府經過一段時間的加建,總算有了太子東宮的氣勢,不過這也算不得是真正的太子東宮,畢竟毓慶宮就在皇城里面,這是皇上對皇太子的看重和喜愛。 于是人們也只將他稱為雍和宮,雍和宮是太子爺親自取的名字,為了避嫌,也為了防止他人將他與廢太子做對比,廢太子牽扯到的勢力太多了,能避開就避開,雍和府在某種意義上就成了如今的東宮。 也算是隱晦的表示對親額娘的孝順吧,畢竟永和宮和雍和宮只一字之差,且都是同音字罷了,何嘗不是太子爺對幼時生長的宮所的懷念。 雍和宮內,大阿哥弘暉和二阿哥弘昐的婚事幾乎只相隔一天,都是側福晉進門,大阿哥居長就先迎娶鈕祜祿氏,再然后就到二阿哥迎娶瓜爾佳氏。 連續兩天到來府邸的大臣宗親們都喝得酣暢淋漓,大有一醉不回的感覺,也有不少人趁著酒性說起自己對兩位阿哥的看法,一個是嫡長子,一個是次子,但都是滿洲旗生母所出,出身時間不超過半年,這意味琢磨來琢磨去可真有意思,不比在茶館開賭局更暢快嗎。 不少臣子圍著烏雅博啟笑容意味深長,“博啟啊,你作為太子親舅舅,可別說什么事都不知道啊,咱們可是同僚一場,豈有互相隱瞞的道理?!?/br> 說完又敬了他一杯,烏雅博啟勉強喝下,手指輕輕敲打桌面,看著雍和宮入目皆是吉祥如意的紅光一片,心里好笑,“你問我,我要是知道就直跟你說了,哪還和你遮遮掩掩,我都和你共事多少年了,刻意瞞著你有什么意思?” 那大臣也笑了,姑且不知他信不信烏雅博啟的話,總之是不再問下去了。 他敬完酒后,就輪到更多的大臣灌他酒了,這烏雅博啟可是一條極難上鉤的大魚,是宮中皇貴妃的親弟弟,又被皇上重視,與幾位阿哥關系頗好,若是能從他身上敲出一點東西,那可就得大用了。 與烏雅博啟一樣被灌著酒的人還有富察馬齊、鈕祜祿阿靈阿等人,畢竟這幾個人既是朝中掌握大權的臣子,又是與永和宮有聯姻關系的人,八福晉、皇貴妃的親妹,這豈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都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事。 不過給富察馬齊灌酒的人少了許多,畢竟他年紀不輕了,萬一喝出什么毛病來,皇上非要給他親家算賬怎么辦,皇上護短可是朝廷不少人都知道的事,退一萬步來說,皇上不計較,還有八福晉和八阿哥計較,這兩人計較了,就等于跟太子爺計較上了。 說來說去都是讓人腦子轉不過來的彎,于是去給鈕祜祿阿靈阿和烏雅博啟灌酒的臣子越來越多,也有人膽大給太子二阿哥灌酒,就是不理會富察馬齊。 富察馬齊是性子好動之人,換言之是個老頑童,若是有人將他一視同仁沒毛病,他就怕有人將他當成什么老弱病殘,這是最不可取之事!他一把老骨頭還硬實的很!哪輪的到那些同僚看不起他,這不是非得讓他挑毛病嗎。 于是富察馬齊老眉一橫,目露兇光,狠狠將一酒罐子擺在幾個不給他面子的同僚前,“來,喝,咱們來個不醉不歸!” 幾個同僚頓時啥話都說不出來了。 那還是比較和善的局面,鈕祜祿阿靈阿這里就喝得極兇了,他好酒,旁的人也就灌得他厲害,喝厲害了代表他確實會喝醉,迎娶側福晉的婚宴不比嫡福晉來的正式且規格大,他們不必太拘謹,過來一趟一是看在這是太子子嗣的份上,二是能從中探測到一些隱蔽的消息,像是太子爺到底屬意哪個阿哥…… 一來二去的,還真有人從他嘴中探出一些消息了。 一個大臣摸著裝酒的碗,愣道:“皇上欲相看將來的皇后了?” 這話意味很不一樣啊。 一是皇上自己想迎娶皇后了,而是皇上想冊封太子妃了,三便是皇上確確實實已經替太子爺看好下一任的儲君人選了。 而替這位儲君選好的嫡福晉就是未來的皇后了。 一時間不少人都提起耳朵,欲聽他說的更詳細一些,不然豈不是白費他們灌酒的心思。 只見阿靈阿又咧嘴一笑,神神秘秘伸出一根食指道:“這事你們絕對想不到的,這可是烏雅氏的大福氣啊?!币彩撬麄儙讉€跟烏雅氏有姻親關系的大福氣啊。 在場的臣子臉色不由凝重起來,難不成皇上想讓烏雅博啟的孫女作為將來的皇后看待?若是烏雅一族被抬旗了,這種可能也不是不會發生……那他們這些家族要如何從中謀取更大的利益。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