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互演手冊 第29節
寧珣沒出聲也沒動, 任她抓了一會兒。 她呼吸平穩了許多,眉頭也不再緊鎖,手上松了勁兒,瞧著睡得安穩了些。 寧珣剛要抽手走人——她察覺到他的動勢,倏地翻身將他胳膊抱進懷里,壓在身下。 她身上的舞衣輕薄又貼身,泛涼的綢緞裹著,勾勒出玲瓏身段。那層單薄料子擋不住兩人交換滲透過去的熱量,夾在中間反倒發熱。 寧珣陡然一僵,深深望了她一眼。 明明還怕他夜里留下,如今拉著人不讓走的也是她。 他沒猶豫太久,見她不肯松手,索性直接翻身躺上了榻。 意識到身邊人不會再突然走掉,銜池慢慢松懈下來,自己尋了個舒服的位置,唯獨握著他的手依舊不依不饒。 兩人躺在床榻兩側,中間有意無意留出一道界限,只一雙手相連。 寧珣閉上雙眼,本打算在這兒睡一會兒——明日下了朝還有場重頭戲,他得養足精神。 可不過片刻,他復又睜開眼,映入眼簾的是床帳上繡的交頸鴛鴦。 她這兒的炭燒得足,待得久了,便覺熱浪一陣陣朝人身上撲。 兩人緊緊交扣的手心開始潮濕。 太熱。 寧珣莫名有些躁意,也不知是誰挑的紋樣,層層疊疊的床帳間,滿目俱是鴛鴦戲水。 竟沒一處能看的。 床帳沒法兒看,他轉頭看向另一側熟睡著的銜池。 她的發髻還沒拆,步搖的流蘇不知何時纏繞上發絲,絞在一處。 寧珣看了一會兒,抬手將她發上的步搖取下來,遠遠扔到地上。 她的頭發散在他掌中,烏黑柔軟,手感很好。 他將她青絲攏在手中,捻了幾下。明明是微涼的觸感,玩得久了,也覺出熱來。 銜池醒的時候,天邊不過剛透出一絲魚肚白。蟬衣聽到她動靜,忙打起簾子進來,小心翼翼問她:“姑娘身子可有不適?” 銜池反應了一下,才記起來昨夜自己睡在了熏籠旁。 寧珣把她送回了榻上? 她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衣裳——還算齊整,身子也沒哪里不舒服。 只有手腕不知為何有點酸疼。 應當是無事發生。 但蟬衣這樣問了……銜池看過去:“殿下是什么時辰走的?” 蟬衣顯然會錯了意,急忙解釋道:“殿下要去早朝,是心疼姑娘怕吵醒了姑娘這才提早走的?!?/br> 雖兩人驢唇不對馬嘴,但銜池還是從中分辨出來,他昨夜當是留下了,還留了一整夜,今兒個早些時候剛走。 罷了。雖不知他這是哪根筋搭錯了,但總之這兒是他的東宮,他想留就留吧。 “殿下走之前說什么了嗎?” 蟬衣期期艾艾看著她:“殿下……殿下許是還沒顧得上,等殿下回來肯定會給姑娘一個名分的!” 銜池微微笑起來:“殿下什么名分也不會給我,我只是東宮養著的一個舞姬,現在是,以后也是。你若是一心只等著這個,不如趁早換個主子?!?/br> “姑娘怎么會這么想!”聽到最末一句,她瞪大了眼睛,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奴婢既跟了姑娘,自然事事為姑娘著想!” 顯得她像個負了心的。 銜池頓了頓,去拉她的手:“好了好了,昨夜不是你想的那樣。殿下只是想看舞了,才過來這趟的。夜里也只看了舞,旁的什么都沒有,我連殿下的身都沒近?!?/br> 夜宴獻舞時她還能用袖子去有意無意地撩撥,背對著他還敢縱身躍進他懷里——昨夜也不止是她沒有多余動作,寧珣那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樣子,也很難讓人有膽量湊上去。 也沒什么非湊上去不可的必要。 “奴婢知道,姑娘傾心殿下。姑娘放心,殿下對姑娘有心有意,依奴婢看吶,早晚的事兒罷了?!?/br> “滿打滿算才兩日功夫,這你就能看出來了?” 蟬衣眨了眨眼,拿手比劃了一下:“話本子里不都這么寫的嘛,真要是命定的一對兒,一眼就夠了,哪還用得上兩日?何況姑娘看殿下的眼神,藏都藏不住,一眼就能叫人酥進骨子里?!?/br> 銜池輕笑了一聲。她若是想,她便是看路邊一棵草,也能用這樣的眼神。 就當是她夸自己演得好了。 “還有殿下……”她壓低了聲兒,“殿下待人寬厚,唯獨望著姑娘的時候,仿佛恨不能將姑娘生吞下去?!?/br> 她這話一落,銜池打了個寒戰。 她也分不清寧珣對自己的疑慮究竟還有幾分,只知他仍時不時存心試探。 若是讓寧珣發現她知道在護國寺的那人就是他,她是真會被他生吞活剝了。 她不自覺摸了摸脖頸上那道早已淡化了的疤,朝蟬衣要了一盞熱茶。 也不知怎的,興許屋里太熱,她總覺得口渴。 尤其是提到寧珣的時候。 *李德賢在乾正殿外急得來回走著,一改往日的穩重。他心神不寧的,聽著里頭又是一陣砸了什么東西的動靜,眼皮一跳,喊了小福子來,低聲吩咐:“去請四殿下和五公主!要快!” 小福子剛麻溜要跑,他又緊跟著囑咐了一句:“再把李御醫請來!” 圣人顯然氣得不輕,連他都給罵了出來,里頭只剩下了太子。放著這樣下去,豈不是要氣傷了龍體? 這回太子確實太胡鬧了些。明知是圣人的禁區,他還不加收斂——他昨夜那點兒事,經由圣人安插在他身邊的內侍的嘴,早就在宮里沸沸揚揚傳遍了。 一個時辰吶,桃夭的樂聲整整響了一個時辰。 李德賢搖了搖頭,這回連他都不敢再替太子說一句好話。 寧珣跪在地上,在滿地摔摔打打的狼藉中,淡然平視著前方。 下朝后他便被召進來,到現在已經跪了不知多久,但見著陽光是一點點盛起來了。 好在他臨去早朝前稍稍用了些糖蒸酥酪。 他對入口的東西,本沒什么欲望。只是今晨傳膳時,不知怎的想起來她昨夜一口一口吃糖蒸酥酪拖著時間的樣子,心念一動,便突然想嘗嘗。 結果只覺膩了些。 不像看她用的時候那般清甜可口。 “足足一個時辰,朕看你這個太子就是閑得狠了!” 寧珣語調不急不緩,出口的話卻尖銳得很:“父皇是嫌一個時辰太長?一個時辰而已,母后臨終前,也曾等過父皇一個時辰?!?/br> 他這話還未說完,皇帝暴怒著喝了一句:“閉嘴!” 寧珣鮮有這樣一而再再而三觸怒他的時候,聞言語氣甚至都沒有波動一下:“父皇都忘了?” “兒臣不過思念亡母,”他頓了頓,在言語間盡量將銜池抹去,“才奏了一夜桃夭。何罪之有?” 皇帝本背對著他,被他氣得喘著粗氣,兩手撐開按在書案上,他話音剛落,皇帝盛怒之下順手抄起了一旁的烏木筆筒,朝著他狠狠砸過去! 寧珣沒躲,任那沉甸甸的烏木砸在自己額角。血順著側臉淌下來,淌過這張肖極了先皇后的臉。 他不說話,也不動,只安靜跪在那兒。 像是回到了那年深秋雨夜,他跪在乾正殿前的漢白玉長階,固執地求他的父皇,去看一眼他母后。 他的母后那時已經不好了,連人都認不清,稍清醒些的時候拉著他的手,事無巨細地囑咐他,字字泣血。不清醒的時候,只默然垂淚。 他以為母后是想再見父皇一面,即便那時兩人早貌合神離。 于是他去求父皇。 母后等了一個時辰,他也求了一個時辰。 直到她薨逝,也沒能等來一眼。 皇帝氣得手都在顫,“朕叫你閉嘴!逆子!” 寧珣抬頭看他,額角的血淌進眼睛里,這樣看過去時,眼前便蒙了一層血色:“母后從不曾辜負父皇,可父皇何曾真的交付過信任?當年之事,究竟是不是父皇猜忌太過,想必這么多年過去,父皇心中也有了論斷?!?/br> 自皇后去后,這是父子二人頭一回觸及這個話題。 “誰告訴你的?”墨硯重重砸在寧珣身上,見他不答,皇帝胸膛起伏得愈發劇烈,“朕問你是誰告訴你的?!邊疆四年,你都聽見了些什么?” 蚌殼中硌人的沙礫經過漫長的時光后,興許會磨成圓潤的珍珠,可帝王一根眼中釘,經過時間發酵,只會愈發膨大愈發尖銳,稍有觸及,便是致命的疼,傷人傷己。 殿里的形勢愈發緊張,像張拉滿了的弓,箭矢隨時可以離弦而出。 正在這時,殿外一陣嘈雜。四皇子寧勉同五公主寧珠前后趕來,齊齊跪在殿外。顯然是為替寧珣求情而來。 李德賢小心翼翼進來通傳,話剛開了個頭,便被皇帝罵了出去:“叫他們兩個給朕滾回去!李德賢,當心你的腦袋!” 李德賢當即跪在殿外磕了兩個響頭,“奴才死罪,但陛下要以龍體為重??!” 皇帝扶著書案緩了緩,被這樣一打岔,梗在心口的怒意終于平息了些。 他仍是背對著寧珣,顯然是一眼也不愿多看他。 眼見著局面又要僵持住,外頭的通傳適時傳來:“禮部尚書張大人求見?!?/br> 皇帝慢慢吐出一口氣,似是疲憊到了極點,對寧珣道:“你也給朕滾。沒有朕的旨意,不準踏出東宮半步?!?/br> 寧珣俯身,對著他的背影磕了一下頭,語調緩慢:“兒臣告退?!?/br> 寧勉和寧珠仍跪在殿外,見寧珣出來才松下一口氣。 圣人余怒未消,幾人都知道此時絕非說話的好時候,彼此換了個眼神便別過。 唯獨李德賢還趴伏在一側,有意避開寧珣。 寧珣也知此時最應避嫌的就是他,殿外人多眼雜,他不便說什么,只微微頷首致意便朝外走去。 沒走兩步便撞上了行色匆匆的禮部尚書。 張尚書見到寧珣臉上帶血的樣子遲疑了片刻,但也沒多問什么,只對寧珣行了一禮便立馬進了殿。 是寧禛的人。 擦肩而過的那刻,寧珣勾起一抹極淡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