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互演手冊 第16節
銜池略帶了些愕然抬眼,視線隔了一丈遠,卻與他不期然相撞。 她猝不及防被掠進他的視線里,試探、裹緊、絞殺。 她的驚愕歪打正著,只短暫反應了一下,便順勢問出口:“怎么是你?” 她怕寧珣已經忘了在護國寺曾跟她見過,抬手便將面紗拽了下來:“是我,護......” 寧珣做了個噤聲的動作,銜池怔了一下,而后便點點頭將后半句咽回去。 她不動聲色朝門口挪了兩小步,卻見寧珣身形一動,緊接著便聽見身后“咔”地一聲,門被關上,甚至落了鎖。 銜池的步子僵在原地。 她以為,在既定的東宮夜宴之前,他們不會再見了的。 還好,還好他戴了面具,也改了聲線。 不然等她被送進東宮那天,事情會麻煩得多。 無法,她硬著頭皮問了句:“你怎么會在這兒?” “躲人?!睂帿懣此谎?,抽身回到案幾前坐下,重拾起茶盞來抿了一口——分明是散漫的姿態,可銜池總直覺似地覺得不安。 寧珣轉了轉手中茶盞。將它捏碎,再將碎瓷喂進她頸間——他有十成十的把握,她甚至來不及喊一聲,便會徹底沒了聲息。 先是護國寺,又是奪月坊。真就這樣巧? 護國寺那時,便該殺了她以絕后患的——不過是以為這輩子都不會再見到,留也便留了。 銜池掐了掐手指,走過去坐在他對面,中間只隔了一張案幾。 她眸中帶笑,歪了下頭看他,“我還以為,你是特意來尋我?!?/br> 寧珣抬眼,似是輕笑了一聲,反問道:“尋你做什么?” 銜池微微睜大了雙眼,“那我如何知道?” 她像是又琢磨了點什么,補了一句:“不過北苑人多眼雜,不是躲人的好地方,不如去我那兒......” 她在奪月坊根本還沒有住的地方,不過誆他一句。好在寧珣也沒打算真跟她走,反而問了一句:“怎么不問我在躲什么人?” 銜池看似有些遲鈍地反應了一下,實則心里轉得飛快——她在想,能叫他放下心的,該是什么樣的反應。 于是她也反問了一句:“我問了,你就會說么?” 沒成想只得了簡短的一句“嗯”。 銜池當機立斷,抬手捂住耳朵,“你說我也不聽?!?/br> 這話說完,她還小聲嘀咕了一句:“亡命之徒?!?/br> 倒跟她在護國寺那時候的反應一樣。 寧珣放下手中茶盞,“酒送完了?” 銜池知道他想問的并非這句,她也樂得借此脫身,“忙昏了頭才錯送過來,我再不去送,那邊兒等酒該等急了?!?/br> 她說著起身,見寧珣沒有要攔的意思,偷偷出了一口氣,抱起一邊兒的酒壺就要走。 臨出門前她還是回過頭來,一手抱著酒壺,一手三指并攏,小聲道:“你放心,我一個字都不會說的?!?/br> 這話是真心的——畢竟,此時此刻,他們倆才算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寧珣多支棱一分,她也便跟著好過一分。 只可惜,上一世他輸得徹底。這樣算起來,她能好過的日子,滿打滿算也沒多久。 銜池想起什么來,抿了抿唇角,竟不合時宜地想笑——他們這兩只秋后螞蚱,是不是都沒瞧見正和二十六年冬的第一場雪? 她剛壓住唇邊笑意,卻見寧珣起身朝自己走過來。 銜池下意識想跑,卻被門檻別了一下,等她扶著門框穩住身形,寧珣已經到了面前。 寧珣抬手,她雙眼下意識緊閉,卻只覺有什么覆在臉頰,很輕。 銜池睜開眼,正看見他雙手繞到她腦后,將她方才丟在一邊的面紗系上。 銜池緩慢眨了眨眼。 他離自己不過兩寸遠,這個姿勢完全圈住了她,他衣上熏的檀香也便沉沉圍攏而來,占據她的呼吸。 她下意識屏住了呼吸,小小吞咽了一口。 也不是第一回。 上一世,他曾很多次親手為她系上披風。 她怕冷,天一涼下來就恨不能把自己包成粽子,但池家派來督促她的探子總嫌她穿得太多,怕她勾不住太子的目光。 于是她每回有事兒要去迎寧珣時都衣著單薄,少說要先在秋風里凍上一刻鐘。 太子當然會多看她兩眼——連宮人都換上了厚實秋裝,唯獨她穿得像還留在夏天。 偶爾看她凍得狠了,他便會解下自己的披風兜住她。 后來次數多了,他直接替她多備了一件。 她多是在廊下避風的地方等他,見他進了東宮,才裝模作樣地迎出去幾步。 他身邊的宮人這時候便會將備好的披風呈上來,寧珣隨手接過去在風中振開,大跨步幾步便到了她面前,披風一展一揚,將她妥帖收攏。 而后便在她身前低頭,為她系披風上的系帶。 這一幕分明是多此一舉。 但東宮上下似乎都習慣了。 銜池很知道什么時候該給他什么樣的反應,這種時候,她便會肆無忌憚地盯著他的眼睛看,一直盯到他系完抬眼,再適時對他展顏一笑。 寧珣動作很快,系上便向后撤了一步,抬眼看她,“面紗都不要了?” 坊里的規矩,這面紗戴著,便不會有人找她的麻煩。不然保不齊會有哪家喝醉了酒的公子哥兒,半途將她拉去。 銜池腦中曾經的那些畫面尚未完全消失,整個人還有些怔愣,又怕被他覺出異樣,匆忙垂下眼簾,道了一聲謝。 寧珣沒再留她,她也不想同他待在一處太久,急急轉身離開。 走時太慌不擇路,還撞了一下門,結結實實“咚”的一聲。 她捂著肩膀倉皇走后沒多久,雅間后頭那面巨大的黃花梨屏風后便走出一人——赫然是已經死在了回京船上的林參議。 林參議皺著眉看她離開的方向,“殿......公子,此女?” 方才殿下分明是想動手除了她的,中途卻不知怎么改了主意,甚至將人就這么放了出去。 “舞姬罷了?!?/br> 林參議眉頭緊鎖,“只怕是借機來探消息的。不如......”他做了個抹脖的動作,“一了百了?!?/br> 私鹽一案他順藤摸瓜查了許久,查出二皇子一脈牽涉其中本是意外之喜,只是回京這一路上險境叢生,若非太子早有安排,他便是九條命也難逃一死。 歷經萬難蟄伏在此,只等著時機成熟,在最后將二皇子一軍。若是此時出了紕漏,那才真真是一了百了。 寧珣不置可否,只簡短問他:“她的面紗看見了么?” 林參議回想起殿下親手為那舞姬系上的黛紫面紗,隱約記起奪月坊里有條不成文的規矩——暫時不能待客卻穿梭在北苑的舞姬會戴上面紗,以免出現不必要的爭端。而這面紗,每位舞姬便只有一個,輕易不會更換。 黛紫......似乎是最高規格,表明這舞姬是舞坊挑出來,預備獻給貴人的,更有甚者,是要獻到御前的。 寧珣坐回到案幾前,拿了一只新茶盞,“她死在這兒,只會打草驚蛇?!?/br> 不過,他在替她戴上前,也在那面紗上做了標記。 奪月坊的面紗區分開不同層次的舞姬,尋常舞姬會將這看得比命還重,又怎么會將面紗落在這兒?除非,她根本不屬于這里。 寧珣斟了茶放在對面,示意林參議過來坐,淡淡道:“且看看吧,看她最后會被送去哪家府上?!?/br> 銜池在寧珣那兒耽誤了許久,脫身后沒多一會兒梅娘便親來接她。 她還心神不定著,乖乖跟在梅娘身后往回走,突然聽見梅娘開口:“都看見聽見什么了?” 銜池一驚,倏地抬眼看向梅娘,發覺她只是例行公事般地一問,才放下心——心放到一半,又犯了難。 她能說什么? 說奪月坊明明是受二皇子所控,如今卻連太子混了進來都不曾發覺? 還是說本該安坐東宮的太子,如今戴了面具出現在這兒,像變了個人? 她上輩子也沒見過這樣的寧珣。她沒見過他戴著面具改了聲線掩住身份的樣子,更沒見過他對她充斥殺意的樣子。 自打她進了東宮見寧珣的第一面起,她就是備受太子寵信的東宮舞姬,雖名義上不過舞姬而已,可寧珣對她縱容太過,以至于她在東宮暢行無阻。后來,只要她想,她便能時時出入他眼前。 她也考慮過他對她的寵縱是否稍顯刻意,可她從未從他身上嗅到過對自己一絲一毫的惡意。 半晌沒聽她開口,梅娘停下步子,悠悠回頭看她——正見她皺著眉,滿臉無辜又似乎在苦苦思索的樣子。 梅娘搖搖頭,笑吟吟在她眉間戳了一指頭,倒也不太意外:“叫你送酒,你便真是去送酒的?” 銜池瞧不出她的深淺,只揉了揉額頭,似懂非懂,“明日,明日我便仔細聽聽?!?/br> 梅娘只笑不說話——總之是還要再手把手調教的,也不指望她從開始便有多么機靈。 遲鈍點兒不怕,怕只怕聰明太過。 反被聰明誤了。 銜池沒想過會再碰上寧珣,因著回池家的路上也一直心不在焉。 好在沈澈沒多問什么——實則他也仿佛有什么心事,眉宇間稍稍掛了幾分郁郁,像是舉棋不定,又像是決斷已定卻猶不滿意。 兩人一路都沒什么話,馬車停穩時,銜池才醒過神來似的沖他道別。 沈澈抬眼看著她,沒說什么,只在她下車時,將手中暖爐給了她。 作者有話說: 寧珣:(氣定神閑)看看她最后會被送去誰家。 銜池:(東宮夜宴)(華麗出場) 寧珣:...??? 銜池:一根繩上的螞蚱 正值深秋=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 寧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