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中嬌 第43節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之康熙家的小答應、我是墻頭草的閨女[七零]、穿成古代大齡剩男、穿進年代文認錯老公后、頭牌過氣后、在動物綜藝被毛絨絨貼貼、暴躁小龜今天也在找人干架、地球人征服指南、整個后宮除了我都重生了、小狐貍外室
“正是,正是!多謝大人提點……” 方柔心下一怔,蕭翊昨夜便已離開行宮了么?那如此說來,她果真是作噩夢罷了。 不知為何,她得知這個消息后,心境忽然松弛不少,在正殿之上終于能夠站直身子,再不必顧忌那可能瞧見的惡人。 一眾人在行宮留了幾日,立冬過去,帝后擺駕回京,裴昭與方柔的婚事也提上了日子。 正日選在了立冬過后三天,于外人看來實在倉促,可裴昭說二人以丘城禮數擺酒,不鋪張大鬧,辦桌不多,只邀了交情頻密的親友,還望同僚包涵見諒。 皇帝允了裴昭的奏請,還說臣子若都有裴昭這份心思,大宇朝必能繁榮千年,一番話點得某些朝臣面紅耳赤,心中大感慚愧。 大婚前夜,朝中傳出一件大事,知曉的人不算少,但他們并不太當回事。 太醫院照常替皇帝問脈,診出些不妥帖,說應是在行宮受了風寒,皇帝今晨頭風犯了,臨時叫退今日的早朝。 裴昭回到府上不久,董方又傳回消息,圣上病情不妥,寧王已召集太醫院眾入乾康宮。 他起先沒覺得不妥,只道皇帝為朝政殫精竭慮,入冬后不知深淺惹了病,這便大發起來,一如山倒之勢,好好休養幾日便可恢復。 只是思慮片刻,又叫住了董方:“你密切留意此事,如有異動,即刻回府通傳?!?/br> 董方領命退下,裴昭暗自思忖片刻,又提筆起了封密函,悄悄喊來賀世忠,對他耳語吩咐了幾句,老管家收了信,匆匆出了將軍府。 自然,方柔并不知曉這一切。 依照俗制,女子大婚前夜不得與新郎官見面。次日吉時,新郎官領著迎親隊伍前去女家接親,熱熱鬧鬧游城討喜,人人見著都愿意說句喜慶話。 只是他們二人情況特殊,新娘子不便外住,喜婆便想了個折中的法子,新人由將軍府出發,只在東正街走個來回,也算是昭告眾人,同添喜氣。 將軍府早已裝點一新,那正紅的喜字令方柔瞧著心中歡喜。 上一回見這般紅裝盛點,正是她奔向自由之際,這回再見,又是她徹底擺脫陰霾的好日子。 看來總是好人有好報,于裴昭來說,她亦是他的恩人,如此說來也算求得圓滿。 方柔此時正在房里拆點賀禮,早先各府夫人登門拜訪,均送了不少貴重的物件,她日后雖難再與京都世家打交道,可裴昭既受了人情,日后還得逐一按份量還回去。 沈映蘿教導過她人情世故,方柔牢牢記在心里,不愿裴昭在外人跟前丟了臉面,由此很是在意。 賀世忠特地找了名腦子靈光的嬤嬤隨她一同清點,兩人邊說著閑話,邊拆著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匣子,像是一家人那般和樂融融。 那嬤嬤站在一旁,不斷給方柔遞盒子,自己再揀起一個慢慢拆。 她自角落抽出個并不太起眼的方盒,心說誰家夫人這般寒磣,便沒將此物交給方柔,而是換了個更體面的長匣子遞了過去。 方柔打開匣子,長嘆:“又是硯臺,我家將軍慣常騎馬射箭,哪有閑情伏案書寫?!?/br> 她輕笑著搖了搖頭,耳畔忽然聽得嬤嬤發出“嘩”一聲的感嘆,不由笑問:“嬤嬤可是翻出了寶貝?” 那嬤嬤嘖嘖感嘆:“這等質地……怎偏塞進不值錢的小盒兒里了?” 方柔不經意間抬眸,整個人霎時一僵,嘴邊的笑意就此退去。 那嬤嬤手里握著一方小盒,里頭靜躺著雙紅瑪瑙墜子,在暮色里散發著妖異的光華。 第46章 ◎傳朕旨意◎ 方柔手里的硯臺當即落了地, “砰”地一聲斷裂成兩截。 嬤嬤不解其意,滿臉皆是可惜,剛要俯身去撿,方柔卻一把奪過那小盒, 那瑪瑙墜子艷紅似血, 仿佛在嘲笑她的自不量力。 她將那墜子拿起, 指間發顫,心中大有不好的預感。 方柔不顧嬤嬤追問, 大步奔出了院子,一路朝裴昭的居室奔去。 嬤嬤在后驚呼:“夫人留步, 此舉不合禮數!” 方柔權當不覺, 她緊緊攥著墜子, 渾身止不住地發抖。是蕭翊、是蕭翊…… 行宮那夜不是噩夢,是他在狩獵時發出的警告。一切都是他謀劃好的,只等他們自投羅網。他這些天裝著沉靜、漠視,像是徹底不在意那般,只不過是障眼法。 她怎會? 蕭翊從來不是善罷甘休的人,他那樣偏執, 在她成功逃離前容不得一絲背叛和忤逆, 她怎會真正相信他回心轉意…… 她以為他們自有皇帝庇佑, 蕭翊不敢肆意妄為,可如今看來, 他能神不知鬼不覺將這墜子送到她的房里,這將軍府早已被他看透。 無論他有什么籌謀,方柔如今只有一個思索, 她須得跟裴昭立刻離開京城。 神思迷亂間, 方柔撲進了一人的懷中。裴昭扶著她的胳膊, 將她摟在懷里,阻了她的步子,垂眸關切地望下來:“小小,怎么了?” 方柔臉色蒼白,整個人魂不守舍地,她站定片刻,這才回過神來,急忙扣住裴昭的手腕就往外沖。 裴昭竟不知她的力氣大得驚人,被連拽了幾步,忙問:“發生何事?” “阿弈,我們今夜就離開京都,路上不要再耽擱,快些回丘城去?!狈饺岬穆曇糁共蛔〉匕l顫,她的手心甚至沁出了一絲汗。 裴昭終于止住了步子,方柔這回再沒拉動他。 她神色焦急地回望過來,不愿意再浪費時機:“你聽我說,一定不會錯的。蕭翊從來就沒死心,我不管皇上有沒有旨意,也不理是不是我多心,我只想離開京城?!?/br> 她語氣里甚至帶了些哭腔,又拽著裴昭要往前走。 裴昭聞言先是一怔,可身勢已松了下來,又隨方柔向前幾步,“發生什么事了?” 他雖不解,但也并不固執,冥冥中似也察覺到一絲不妥。 方柔搖著頭,“你別問了,一時也說不清,最好只是我多心?!?/br> 兩人還未繞過花園,董方卻已拔身躍入了院子,神色匆匆地朝裴昭行禮:“將軍,急報?!?/br> 皇城乾康宮,殿外跪了滿地的人。 殿門緊閉,燭火通明,何沉攜一隊王府親衛持劍守在門外,神色沉靜肅穆。 屋里同樣跪了十來名太醫,主事的老臣都已在此。 龍床邊擺了張金紋禪椅,蕭翊倚在靠背邊,氣定神閑地整理袖口,低垂著眸子,長睫交疊,叫人瞧不清他的神色。 布幔之后的情景無人可察,皇帝不時發出囈語,字句俱聽不清。 過了良久,蕭翊冷聲問:“查不出來?” 跪在最前的老太醫沉聲:“稟殿下,恕老臣無能。今日臣替圣上號脈,初斷只是風寒之癥,誰知臨到傍晚病癥愈發詭譎,圣上入夜便昏迷不醒,藥石無靈?!?/br> 蕭翊冷眸掃去:“如何是好?” “臣……臣定當攜太醫院眾盡心竭力,望殿下寬限?!?/br> 蕭翊低哼:“寬限?國不可一日無君?!?/br> 老太醫聲音輕顫:“老臣……” 不待他說完,何沉自外稟報:“殿下,蘇太傅攜幾位大人在外求見?!?/br> 蕭翊總算正身,他的臉上閃過幾分意氣,隨后衣袍一擺,緩緩起身,帷幔后又傳來一聲嗚咽,極不可察。 他稍稍側眸,輕瞥一眼,轉即繞過太醫走到了屏風之外。 殿門被拉開,蕭翊神色倨傲地站在門后,冷眼拂過跪在階下的眾臣。 蘇太傅為首,其后是沈老將軍、六部尚書、大理寺卿、還有御史臺幾名太傅黨,以及跪在最遠的內閣學士郎子豐。 何沉悄然朝蕭翊輕頷首,即刻垂眸低視。 蕭翊心領神會,撩起一抹淡笑:“太傅大人寒夜辛勞,孤替皇兄謝過你這份衷心?!?/br> 蘇太傅神色狠厲,并未起身:“寧王這是何意?圣上忽有惡疾,可宮中內官三緘其口,難不成此事另有隱情不得與我等知曉?” 蕭翊冷望著他:“如你所言,皇兄忽生惡疾,這病古怪得很,連太醫也沒查出來緣由,瞧著倒像是……”他一頓,嗓音驟涼,“蓄意下毒?!?/br> 眾臣聞言皆是一驚,遏制不住聲聲低嘆,蘇太傅和沈將軍皆沒收住神思,猛地抬起頭來望向蕭翊。 “你說什么!”蘇太傅一時失儀,對蕭翊的語態早已沒了半分恭敬。 他緩緩起身,朝前走了兩步,結果被王府侍衛橫手攔住。 蘇太傅怒道:“憑你也敢攔下老夫!” 說著便抬手一推,不料那侍衛聚斂內力,一個借力打力,蘇太傅一時失穩,反而朝后趔趄幾步,急亂中扶穩官帽,當下更是驚疑不定。 他怒瞪著蕭翊,神色里藏了些不可置信,“蕭翊!你要造反不成?” 蕭翊失笑:“太傅大人,慎言?!?/br> 他眸色一沉,臉上那抹笑意化作陰戾之色,冷眼朝身側輕掃而過。 何沉即刻得令,忽而拔出佩劍,高聲:“來人!” 不待眾人有所戒備,禁軍侍衛忽而自黑暗中拔刀,從四面圍攏,霎時如潮水般涌進乾康宮。 蘇太傅大驚失色,不待他質問,何沉已幾步朝前,持劍抵上了他的喉頭,手掌用力一壓,蘇太傅再度跪下地來,那官帽應勢摔落,扯散了他齊整的冠發。 蕭翊冷著臉望向蘇太傅,隨后轉眸,瞥了郎子豐一眼。 年輕公子旋即起身走上前來,蘇太傅在驚疑不定中察覺來人身份,心下一松,只道蘇玉茹執意要來的這門姻緣也非愚蠢。 可很快的,蘇太傅寬松的神情凝在了臉上。 郎子豐朝蕭翊一拜,朗聲道:“臣內閣東臨學士郎子豐,向寧王殿下揭舉太傅蘇欽堯意圖謀反,望殿下明察?!?/br> 此言一出,院內鴉雀無聲,在場眾臣無人敢動,更無人敢言。 沈將軍心間一沉,卻當即明白過來,這不過是一場早有預演的好戲,千算萬算無人知曉,他女兒沈清清那位得意郎君今日便要清掃門戶,改天換日。 他無意中蹚了這趟渾水,現下只得靜觀其變,如何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蘇太傅一驚:“郎子豐!你好大的膽……” 他話音遲遲不落,何沉在他頸后一掃,蘇太傅瞪著眼,卻再說不出半個字來。 蕭翊負手而立,墨色長衫與殿門金輝交映,恍惚間竟有真龍之儀。 “郎學士,你所言之事可有證據?你可知,誣告朝廷重臣是要掉腦袋的極罪。太傅大人多年來勞苦功高,又是皇兄的師.長,豈容你輕易誹謗?”蕭翊言語中維護著蘇太傅的體面,可姿態卻沒有半點恭敬。 蘇太傅向來恪守禮制,言行謹慎,可眼下他朝服蒙灰,發冠散亂,整個人瞧著狼狽不堪,哪還有一絲大儒大雅之質。 郎子豐語氣恭謙:“臣自有人證物證,還望殿下請旨,微臣領命前去太傅府一查便有清白?!?/br> 蕭翊沉聲:“請旨?皇兄如今昏迷在榻,孤還能向誰請來這道旨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