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修仙界長生不死 第491節
然而一切諸果,皆從因起。 這天賦從何而來,絕不可能無緣無故,連菩薩保佑都需要添香火,更何況賜下長生的“神魔”。 “易公公,唐先生,莫要聽這廝囈語?!?/br> 趙穆說道:“十六弟從小就癡傻,如今又陷入瘋魔,為了大慶國朝安穩,須廢帝重立!” “或許朕真的瘋了吧?!?/br> 隆慶帝嘆息一聲,看向沉默的圓公公:“朕前世愧對一人,今世愧對一人,便用今世之軀還前世債?!?/br> “勞煩圓公公送朕上路,死的干凈利落些,莫要壞了遺容!” 圓公公對趙穆躬了躬身,得了準許之后,邁步走上玉階,真氣在指尖吞吐不定。 周易感應圓公公真氣凝練,近乎化作實質,數量或許與自己相差甚遠,境界卻絲毫不差。 “距離先天一步之遙,咱家差點忘了,當年小圓子可是內侍司數得著的天才?!?/br> 圓公公問道:“陛下,究竟是誰害死了先皇?” “海公公?!?/br> 隆慶帝沒有理由替殺父仇人遮掩,解釋道:“海公公曾yin穢后宮,與父皇一名妃子生了個兒子,朕用這個秘密,威逼利誘他弒君?!?/br> “……” 圓公公對此早有推測,兩位先天宗師護衛先皇,不可能有外人行刺成功,唯有他倆出了問題。 魏公公是先皇心腹臂膀,所以背叛的只會是海公公,只是沒想到緣由竟然是yin穢后宮。 “海公公自幼入宮,早就斷了塵根,怎么能行yin穢之事?” “或許陰極盛陽,或許天人化生……” 隆慶帝說道:“朕不通武道,具體境界,也不甚清楚。將來圓公公會告訴朕,宮中歷代宗師,海公公境界能排前三!” “咱家?” 圓公公不明所以,問道:“先皇仁德,革新稅制惠及萬民,眼見著國朝中興,陛下為何弒君弒父?” “本不該是這樣的,父皇早該駕崩了?!?/br> 隆慶帝說道:“正統三年,父皇不顧百官勸阻,強行西征,由于軍餉、糧草不足而失敗?!?/br> “平西王,那時候馮威還沒封王,死于西征?!?/br> “正統四年末,父皇為增長國朝稅賦,強行革新稅制。妖后趁機蠱惑世家、百官,發動宮變,父皇死于勤政殿失火!” 隆慶帝說話時看向周易,冷聲道:“易公公當真是父皇臂膀,憑空就湊出千萬兩軍餉,打完仗還有富余?!?/br> “更是威震江湖朝堂,助父皇順利推行新政……” “桀桀桀!” 周易怪笑幾聲:“咱家未想過這么深遠,只是一心忠于陛下,只要陛下吩咐,好事也做盡,壞事也做絕?!?/br> 隆慶帝說道:“易公公這般忠心,可惜父皇并不信任,否則朕沒有機會!”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br> 周易對著皇陵方向拱拱手,說道:“先皇不信任,定是咱家做的不好,還需多多反??!” 趙穆雙目放光,上前握住周易的手,親切說道:“督公乃國朝柱石,孤定推心置腹,萬般信任?!?/br> “拜謝殿下?!?/br> 周易努力擠了擠眼睛,流下了幾滴眼淚,并非感激涕零,而是喜極而泣。 趙穆比正統帝好忽悠多了! 正統帝懷疑周易并沒有錯,只因錯過了謀反機會,周易無奈“效忠”到了最后。 圓公公冷眼看著周易表演,曾同吃同住,后似敵似友,哪能不知這廝真正脾性,只是這時候不宜揭露。 “陛下,如你所說,因先皇不早死,所以就弒君?” “這本該就是朕的天下,朕的功績!” 隆慶帝恨聲道:“忽然就出現了莫名其妙的人,一切都變得亂七八糟,該死的不死,該活的沒活?!?/br> “唯有朕知曉如何鏟除妖后,知曉如何平定北方,知曉朝堂孰忠孰jian,知曉當如何改革……” “所以,為了國朝興盛,朕必須將一切改回去!” 隆慶帝目眥欲裂,疾風驟雨般的嘶吼,似是宣泄心中憤懣,又似乎竭力遮掩心中羞愧。 圓公公眉頭緊皺,終于琢磨明白了隆慶帝的話,搖搖頭說道。 “時運造就功業,非人力所能及也!” 說罷。 指尖輕輕一點,斷了隆慶帝心脈。 隆慶帝雙眸渙散,又有幾分解脫:“你我二十年君臣相宜,上一世朕負你,如今還清了……” 圓公公默然,跪地說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還請殿下登基,主持朝政!” 周易暗罵圓公公陰險,竟然搶了擁立頭功,緊跟著跪地高呼。 “參見萬歲!” 第436章 寵信宦官 趙穆一步步走上玉階,在萬歲聲中坐上了龍椅。 向下看。 所有人都跪伏在地,易公公、圓公公、唐明遠等人杰也是如此,趙穆不自禁的生出幾分豪氣。 “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br> 周易站在左首位置,躬身說道:“啟稟陛下,太后為三陽妖人蠱惑,鬼物附身,奴婢新學了驅鬼之法,愿為太后驅邪!” 趙穆眼睛一亮,這等說法甚妙。 太后再怎么禍亂后宮,那也是趙穆的生母,當真動手殺了,就成了一輩子的污點。 借口鬼物附體,驅邪過程中出了意外,就是三陽教害死了太后。 “周公公,速去救治母后!” “遵旨?!?/br> 周易揮揮手,帶著內侍司高手,向坤寧宮殺去。 圓公公隨后出列:“陛下,奴婢這就去值守宮門,以防有人狗急跳墻?!?/br> “很好?!?/br> 趙穆肅然道:“朕予你臨機決斷之權,可先斬后奏,宮門外有唐先生訓練的炮兵,一并交由圓公公指揮?!?/br> 圓公公領命而去。 趙穆嘴角含笑,一個清理內患,一個抵御外敵,果然最好用、最忠心的是內侍。 余者有家有業,在乎身后名,不可能無條件支持皇帝。 唯有內侍徹底的依附皇權,什么壞事、臟事都愿意干,僅有貪財一個小癖好。 趙穆念及至此,又吩咐幾名內侍辦事。 或者敲響宮鐘,宣告隆慶帝駕崩,召喚百官來養心殿辦事。又或者持圣旨去軍營,先在大義上,削去平西王軍權。 又或者傳訊宗人府,請趙氏宿老入宮,支持趙穆登基。 一樁樁,一件件,有條不紊的進行。 唐明遠立在左首,眉頭微皺,早就發現趙穆有親近內侍的跡象,如今愈發信任重用。 “唐先生,可是有心事?” 趙穆關切道:“先生乃朕之臂膀,親如兄弟一般,有什么話直接說,朕都答應?!?/br> 唐明遠連忙收斂心神,自己連圓公公都比不過,更難是周督公的對手,沉吟片刻說道。 “陛下,先皇革新稅制,利國利民,應予以恢復?!?/br> 趙穆猶豫道:“此稅制于世家、百官有礙,若貿然恢復,是否會引得國朝動蕩?” 唐明遠心底嘆息,果然坐上了龍椅,就不在乎對錯,只在乎位子穩不穩。 好在唐明遠不是迂腐之人,話音一轉說道。 “陛下是先皇嫡長子,以正本清源為旗號,推翻了偽帝,更應恢復先皇法制,以彰顯陛下得位之正!” “言之有理?!?/br> 趙穆頷首道:“此事便交由唐先生推行,暫任……御史大夫,兼內閣行走,賜天子劍!” 唐明遠躬身道:“拜謝陛下?!?/br> 趙穆砸了咂嘴,易公公、圓公公都是跪謝,對比之下躬身看著有些不體面,又吩咐道。 “若有官吏陽奉陰違,可交由監察司抓捕。當年父皇推行新制,監察司功不可沒,朕當遵循舊制?!?/br> “臣,遵命!” 唐明遠心底微寒,輕飄飄一句話,便削了天子劍大半用途。 這就是皇帝嗎? 雷霆雨露,喜怒隨心。 唐明遠忽然有些后悔,不該跳進權利場,躲在江寧做個吃喝不愁的贅婿,或許更加逍遙喜樂。 什么救國救民,什么萬世太平,與自己有什么關系,更像是強加于身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