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修仙界長生不死 第461節
圓公公聽到為民除害,差點笑出聲。 平日里羨慕周易在宮外作威作福,好生羨慕,今日見了俠客刺殺,頓時順氣了許多。 可惜那俠客本事不濟,若是將周易當場擊斃就太好了! “易公公切莫動怒,小心傷了根基!” 圓公公按捺心中喜悅,說道:“咱家這就去向陛下稟報,天劍門的亂臣賊子,竟敢行刺朝廷重臣,定要好生懲治?!?/br> “圓公公與陛下說,咱家身受重傷,暫且不能行禮問安了?!?/br> 周易使了個眼色,小印子微微點頭,在來的路上已經打點了銀子。 “好說好說?!?/br> 圓公公不喜歡周易這個人,卻愿意為周易辦事。 無他,惟大方爾! 出宮一趟,說幾句話,幾千兩銀子入手,比去那些勛貴大族家宣旨還給的多,想到這里又盼著周易多活幾年。 小印子躬身送走圓公公,回轉屋內打起了小報告。 “干爹,這廝也太貪了,回回伸手要銀子,數目少了還不辦事!” “你懂什么?!?/br> 周易瞥了一眼,小印子說話辦事,遠遠比不過小曲子聰慧,然而貼身隨侍不需要頂尖能力,更重要的是忠心可靠。 小曲子去了江南,竟然與世家私下來往,也就莫要怪干爹心狠了! “平安,你來說說,咱家為何送圓公公那么多銀子?” “回稟爹爹,孩兒認為銀子多了好辦事,只要圓公公將事辦成了,送出去的銀子十倍百倍的回來?!?/br> 周平安說道這里,頓了頓繼續說道:“再者,那些銀子是寄存在圓公公家,將來拿回來就行,興許還能有利息!” “桀桀桀……” 周易怪笑幾聲,轉而呵斥道:“小孩子亂說什么,咱家與圓公公乃是微末之交,感情深厚,當真是手足兄弟至愛親朋??!” 周平安說的不錯,只是不該說出來。 宮里邊的斗爭更甚官場,從來都是你死我活,周易送幾萬兩幾十萬兩給圓公公,人家都不會念好,反而會惦記你的性命。 你死了,所有銀子都是咱家的! 周平安躬身道:“孩兒受教,日后定三思而后說?!?/br> 小印子見此情形,眼中閃過羨慕嫉妒。 東廠督公固定十八個干兒,宮中稱之為十八金剛,宮外稱為十八地獄、惡鬼等等,然而這些干兒都有自知之明,就是干爹的工具而已。 曾經最受寵的小曲子,也未曾有過耳提面命! 小印子心思變幻,日后須好生注意此子,若有本事可聯手、倚仗,若無本事尋個機會送他去死。 周易就是從干兒子一步步爬上來,哪能猜不透小印子心思,不過并沒有說什么。 東廠督公的義子,帶來的可不止權勢,還有重重危險! 周平安沒本事活下來,那就是命該如此,世間所得皆有代價,自己選擇的路就不要怨天尤人。 “小印子,會監察司傳咱家命令?!?/br> 周易吩咐道:“調查天劍門所有訊息,包括門主、弟子的九族,待咱家養好了傷,定要將其抄家滅族!” 小印子躬身道:“干爹放心,天劍門的一只雞一條狗都跑不了?!?/br> 林甫說道:“督公,下官審訊時,那刺客吹噓,天劍門乃江湖赫赫有名的門派,傳承久遠,且與許多正道大派交好?!?/br> “一群烏合之眾而已,也就仗著武力,欺負欺負平民百姓?!?/br> 周易冷聲道:“任他什么門派,還能與朝廷對抗不成?” “那自然不敢?!?/br> 林甫提醒道:“下官擔憂的是那些高手,狗急跳墻再來行刺,昨晚不過是天劍門小輩,已經令督公受傷。那天劍門主,乃江湖絕頂高手,還需多加防范!” 自從舍棄了拜入周易麾下,林甫就成了書院叛徒,為讀書人所不齒。 如今林甫只能一條路走到黑,盼著周易多活些年歲,等自己爬到監察司高層再死,到時候位高權重就不必在意別人看法。 “絕頂高手?來多少咱家殺多少!” 周易對江湖高手很是不屑,那些家伙的名頭個個響亮,什么劍神劍圣劍仙之類。 吹噓出入宮禁輕而易舉,實則除了愣頭青,極少有人敢闖皇宮,藏經閣中收錄了無數秘籍,也不見江湖高手敢去偷。 “不過么,小心謹慎總是沒錯……” 周易沉吟片刻吩咐道:“從值殿監調兩百內侍,換上監察司番子衣衫,隨侍咱家左右?!?/br> 值殿監內侍修行曇花寶典,消耗壽命換來的真氣,又有藏經閣中無數功法秘籍,放在江湖上個個都是高手。 “督公英明?!?/br> 林甫稍稍松心,當真督公為權勢所惑,失了謹慎,那就該早些另尋靠山了。 所謂忠心,在監察司就是個笑話! 監察司上下無不是為了權勢,才匯聚在督公麾下,哪天周易這棵樹倒了,必然化作鳥獸散,或者將倒未倒時就各自飛了。 周易對此心知肚明,卻也不甚在意。 “咱家不需要有人忠心,也不相信誰會忠心!” …… 皇宮。 勤政殿。 圓公公跪在地上,匯報昨晚所見所聞。 “易公公與父母族人團聚,又收了傳承香火的養子,不自禁吃多了酒,讓刺客有機可趁……” 聽起來合情合理,又有劉太醫的診斷佐證,誰也挑不出問題。 正統帝問道:“所以,小易子真的身受重傷了?” 圓公公回道:“確實如此?!?/br> “江湖賊人,當誅!” 正統帝說道:“從內帑取療傷靈藥,送與小易子服用,并傳朕旨意,可便宜行事?!?/br> “遵旨?!?/br> 圓公公眼中閃過驚駭與羨慕,陛下所說便宜行事,落在下面就是機斷專行、先斬后奏的權力,簡而言之就是想殺誰就殺誰。 待圓公公退出殿外,正統帝忽然說道。 “魏先生,你曾與小易子交手,此番他受傷是真是假?” 魏公公身影飄忽,驀然出現在殿中,躬身回到:“易公公天資絕頂,真氣如海,實力堪比先天,那刺客定然近不得身?!?/br> “所以是假的了?!?/br> 正統帝眉頭微皺,即使早有猜測,對麾下臣子欺騙也心有不快。 “小易子辦事從來果決,連云臺書院都敢屠了,此番命他去北疆查案,竟然假裝受傷婉拒,北邊當真成了龍潭虎xue!” 正統帝幽幽嘆息:“這北疆,還是大慶的領土么?” 魏公公沉默不語,如今北疆已經成了新的邊患。 當年鎮北王兵圍狼王金帳,先皇傳出滅國封王的旨意,魏公公對此很是疑惑。 先皇解釋說,他自是知曉異姓王會影響國朝安穩,然而不封王,狼王金帳就永遠破不了,異族邊患也永遠不會結束。 換個皇帝或許會不顧前線戰事,臨陣換帥,將張元帥召回京城。 先皇曾認狼王為父,視此為一生恥辱,寧肯封王動搖國朝,也要將天狼國掃滅。 “罷了,小易子辦事合朕心意,換個人去北邊查一查?!?/br> 正統帝自是知曉,換個人什么都查不出來,定然上報北疆無戰事,然后編造幾個天災人禍,砍幾個官吏頭顱,將京城流民解釋清楚。 那些死的官吏,或者剛正不阿,或者是忠于大慶。 正統帝反而成了鎮北王的刀子,借查流民之事,將北疆反對自己的官吏清理干凈。 “聽說百姓談論皇帝,說什么心想事成,事事如意,然而誰又知道朕的苦衷。明知北疆有亂,卻要假裝不知,好能安穩改革稅賦!” 魏公公沉聲道:“陛下可以先天之法,命易公公奔赴北疆,以監察司權力,應能拖延鎮北王?!?/br> 鎮北王雖掌控北疆軍政,又有先皇賜予的封地,然而名義上仍然是朝廷臣子,非必要不會真的舉兵謀反。 北疆軍卒再怎么強橫,也難與整個大慶抗衡,更何況正統帝手中有滅國之威的西征大軍。 “魏先生,小易子與你一心武道不同,他滿眼都是權力。朕查了小易子入宮以來,所有說過做過的事,可以說時刻在琢磨向上爬?!?/br> 正統帝搖頭道:“這等性子,再突破先天,朕也不好掌控!” 言下之意,刀子不能太鋒利,哪天想將刀子折斷,免得割破手! 魏公公眉頭微皺,此等做法會寒了易公公的心,不過想到三司提督、東廠督公的權柄,陛下做的又沒什么錯。 海公公、魏公公在宮中地位崇高,陛下都稱之為先生,然而卻沒有真的掌握實權。 除了輪番貼身護衛陛下,其他時候都潛心修行,探索推演先天之上的境界。 魏公公提醒道:“陛下還需小心,易公公未晉先天就能與咱家打個平手,此等武道妖孽絕不會甘心困于后天,或會另尋突破之法?!?/br> “先生不必含糊隱晦,這宮中除了二位先生,也就她有突破之法?!?/br> 正統帝眼中閃過陰霾:“去年崔貴人無故小產,朕雖無證據,卻能猜到是她出手,又恰逢崔家陷入朋黨案……” “這世上從不會有巧合,如若有,定是有心人設計!” “陛下放心,有咱家與海公公貼身護衛,無人能靠近陛下三丈?!?/br> 魏公公也不愿評論此事,后宮那位當年救了陛下全家,又以先天之尊嫁給流放囚犯,可謂天大的從龍之功。 風險高,投資大,所求自然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