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修仙界長生不死 第178節
“臣,遵旨!” 劉錦面露喜色,有陛下這句話,誰敢反對錦衣衛就在誰家中扔幾本偽經。 退朝之后。 午膳。 太始帝連續吃了十幾碗米飯,皆是一粒粒精挑細選的貢米,然而總覺得寡淡無味。 “傳徐真人!” 片刻后。 當代白云觀主徐真人覲見,三叩九拜,高呼陛下萬歲。 太始帝很是滿意,遙想三十五年前入主仙京,佛道二教竟然見帝不跪,自稱方外之人。 如今三十余年死了七任觀主,道士們終于頭腦清醒,恭恭敬敬三叩九拜,畢竟隔壁萬佛寺的和尚死光了,連求饒的機會都沒有。 “延壽金丹煉的如何了?” “陛下,煉丹術失傳已久,貧道精研數十年也不甚精通?!?/br> 徐真人從懷中取出玉盒,雙手奉上:“一連廢了幾爐,耗費了不少靈藥,只煉成了幾枚殘丹?!?/br> 白云觀傳自丹鼎宗,即使經歷諸多變遷,傳承典籍幾經修改,仍流傳下來不少丹方。徐真人精研煉丹術,靠著三分本事七分忠誠,獲得了太始帝的支持和信任。 內侍將玉盒呈上來,小心翼翼的掀開。 里面有三顆拇指大小,通體赤紅,帶有金絲云紋的丹丸,飄散誘人藥香。 太始帝眼中閃過驚喜之色,當年聽參真人講述諸多靈丹,其中延壽丹與此一般無二,揮手制止了內侍試藥,直接拈起一粒吞服。 入口即化,濃郁靈氣散入五臟六腑。 時隔三十六年,終于又體會到靈氣滋味,如久旱逢甘露。 “哈哈哈!” 太始帝仰天大笑,眼前浮現一幕幕熟悉又陌生的畫面,狀若癡狂的囈語。 “朕持太阿,御龍車,登昆侖……” “有千載蒼翠棗樹,萬年長青赤藤,玄珠草,紫丹參……” “陰陽凝成仙果,五氣匯為靈芝……” “又至那昆侖正中,有建木,百仞無枝,青葉紫莖,上通九霄,下抵九幽,仙神緣之上天……” 太始帝一言一行,殿中史官筆者逐字逐句,刷刷刷的記錄下來! 第197章 佛門底蘊 世上最殘忍的事不是無知,而是知道的太多,偏偏無法得到。 求而不得,狀若瘋狂,方才出現幻象! 殿中所有人都以為太始帝服丹發瘋,只有他知道自己沒瘋,囈語所說一切,都是親眼所見。 千年棗樹,血藤妖,玄珠草,紫丹參,陰陽果,五色瑞云芝,建木…… 許久之后。 太始帝眼前畫面崩碎,喃喃聲音漸熄,盤膝坐在蒲團上。 冷幽目光掃過殿中諸人,俱是躬身低頭面無表情,豈能猜不到下邊人的想法,大抵是以為自己胡言亂語。 “徐真人怎么還不起身?” “臣激動莫名,為陛下賀!” 徐真人跪在地上瑟瑟發抖,靈藥確實是真的,來自佛道二教底蘊封存,然而煉丹還需丹爐、法術、靈火,如今只能用凡火銅鼎代替。 結果一連煉壞三爐,浪費了本就數量罕見的靈藥。 幸好前些日翻閱道觀古籍,尋到了鉛汞內丹之法,兩相結合煉出了靈丹。 模樣與典籍中相似,至于藥效么,反正徐真人不敢吃。 徐真人以為數不多的煉丹經驗判斷,服用此丹不如生吃靈藥有效,只是心中想法萬萬不敢說,一旦讓陛下知道了又要換觀主了。 “傳旨,徐真人煉丹有功,封懷玄濟妙光祖真君,賜紫袍,賞萬金,命白云觀造像供奉香火!” 太始帝緩緩說道:“真人繼續煉丹,朕會讓禁軍送去靈藥,至少每月成功一爐!” 氣血武道修至凝竅,一頓飯吃半頭牛才能飽腹,然而自從離開昆侖山,縱使吃頂了嗓子吃撐了肚皮,仍有種發自靈魂的饑餓。 年輕時候尚能忍耐,以率軍征伐天下的淋漓酣暢,勉強驅散了心中貪婪。 如今太始帝已經近八十歲,坐擁慶國大權,威懾云洲諸國,已經做到了凡俗頂峰,這世上除了修仙、長生之外,再無任何事能入眼! 今日服用丹藥,靈氣的香味侵入骨髓! “朕,窮極一生,定要尋昆侖山!” 太始帝從腰間抽出太阿劍,通體青碧如玉,斜指天穹。 “若不得長生,朕再怎么權勢滔天榮華富貴,百年后也不過一抔黃土!” 這話說出來,嚇得殿中臣子內侍立刻跪下,三叩九拜高呼。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 天變之后。 佛門修士為防世俗王權反撲,奪了佛門統治地位。 所以靈氣徹底消散前,請羿洲諸國王室共赴極樂世界,并改名為佛洲。 佛洲劃分十二佛土,由十二座上院寺廟統治,下轄州府劃分與原本朝廷相似,由中院、下院治理。 由于僧人須誦經修行佛法,沒有太多時間管理地方,便任命俗家弟子為官吏,并劃入二等人。一等人自然是僧人,三等人是農工商,四等人是罪犯、奴隸等等。 將人分為四等,固定的職業、等級方便治理,由上至下如同金字塔。 再輔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等等佛門經典,馴導治下百姓忍苦受難,來世便能轉生僧人,從rou身到神魂都死死禁錮。 數百年來,非但沒有產生大規模叛亂,佛門統治反而愈發堅若磐石。 至于佛法之外所有典籍,如四書五經史書傳記之類,凡是誦讀者觸犯瀆佛重罪,全家打入四等人行列,忍苦受難三生三世方才解脫。 這只是整體的構架,佛門從衣食住行都設置了等級。 走在佛門城池當中,可以根據百姓衣服材料顏色、交通工具、所吃食物、房屋規制,清晰分辨出四等人的差別。 菩提佛土。 萬佛寺。 傳說佛門發源于此,可謂萬佛之宗,佛洲實際統治者。 大雄寶殿。 數丈高的純金佛像,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看著下方信眾。 當中是名長眉老僧,骨架高大,通體如赤金凝鑄。左右十余名僧人,或老或少,目光幽遠,個個做悲天憫人模樣。 殿中唯一說話的是個衣衫襤褸的僧人,傷痕累累的僧人,講述佛門僧眾在云洲的遭遇。 “……太始帝滅乾京萬佛寺后,破山伐廟,將所有佛經付之一炬。派遣軍卒、錦衣衛以及內侍司搜捕僧人,膽敢反抗便格殺勿論,連俗家子弟都抓入大牢?!?/br> “貧僧與數百武僧一路西行,穿過暨洲數萬里路,至佛洲時僅余弟子一人!” 言至于此,僧人露出胸口傷疤,一箭貫穿,再偏幾分就當場喪命,繼續說道:“到了佛洲邊界,貧僧得了信眾救治,僥幸活了性命,方才能將云洲事傳遞回來?!?/br> “阿彌陀佛!” 長眉老僧吩咐道:“此家信眾有大功德,允許其子剃度為僧,享佛法極樂?!?/br> 左側監院僧起身領命:“謹遵禪師法旨!” 老僧詢問左右:“云洲之事你們怎么看?” 有僧人道:“太史帝推崇佛敵玄霄,又起滅佛之事,當誅!” 又有僧人道:“禪師,貧僧愿率十萬僧兵,遠赴云洲傳播佛法,推翻慶國偽帝之暴政!” “貧僧亦愿往!” “……” “阿彌陀佛!” 長眉老僧宣了聲佛號,說道:“偽帝實力臻至先天,乃世間絕頂,此人不死佛法難渡?!?/br> 眾僧人微微頷首,表面對太始帝不屑一顧,實則能統治云洲的強人,非尋常僧兵能治。 “禪師以為如何?” “等!” 長眉老僧說道:“偽帝癡迷于仙道已近乎瘋狂,等他眾叛親離,民心盡喪。我等便請佛寶斬殺,便可威懾云洲諸國,收服百姓?!?/br> 有僧人疑惑道:“禪師,云洲遠在數萬里之遙,值得動用佛寶?” 玄霄斬殺妙善之后,并未取走佛門鎮宗至寶,耗費靈物封存至今,已經跌落為法寶。催動佛寶需損耗大量靈氣,等于消耗佛門底蘊,動搖統治根基。 “我佛治理佛洲三百年,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比之王朝統治安樂百倍?!?/br> 長眉僧人緩緩說道:“偽帝為求仙道,徭役繁重,殘忍暴虐,以至民不聊生。正合佛法東渡之氣機,我佛光照萬千,乃順天意民心!” “九洲億萬萬黎民百姓,當沐浴佛恩,享我佛極樂!” …… 話分兩頭。 靈劍城。 周易在青洲待了十年,每天躺的搖椅,已經摩擦的明亮潤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