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修仙界長生不死 第65節
周易指了指鐵籠:“去里面翻一翻,看他是否留下什么遺物?!?/br> 死囚比劃了下鐵籠縫隙,正要說進不去,便見到一尊巴掌大銅鼎,在兩根精鋼柱中間迅速變大。 咯吱!咯吱…… 精鋼柱向兩邊彎曲,破開個人頭寬縫隙。 死囚驚為天人,更不敢有任何違逆,連忙鉆進去翻找紀盛尸骸。 紀盛原本有五六尺身高,枯骨如縮了水一般,只剩下三四尺。死囚也不懼怕,將枯骨里外摸索了遍,果然發現了異樣。 “大人,這根肋骨有問題!” 死囚將肋骨拔出來,竟然通體紫紅、晶瑩如玉石。 周易察覺到死囚神色變化,冷聲道:“可是其中有什么訊息?” “大人,小的聽到有人在說話?!?/br> 死囚感應到凜冽殺意,不敢有任何遲疑:“他說自己是丹鼎宗入室弟子,在小丹山玄月真人座下修行,可持此骨玉去小丹山,稟明崇明帝罪行?!?/br> “有此功績,有靈根可拜入丹鼎宗,無靈根可在凡俗開國稱皇?!?/br> 死囚眼神閃爍,說話間不自禁攥緊了玉骨,原本不相信虛無縹緲仙道,然而眼前人形黑影、銅鼎法寶,讓人不得不相信。 周易問道:“小丹山在何處?” 死囚回答道:“徐州云山中部,從東面入山行七百里,見八峰環繞之地,即為小丹山所在?!?/br> “……” 周易沉默片刻,陰惻惻道:“你這廝莫要想著說謊,老夫可讓其他人來試試?!?/br> 死囚連忙保證:“小的不敢!” “很好!老夫就送你歸西,早日輪回,免得在詔獄繼續受罪?!?/br> 周易不在意死囚驚愕目光,揮手將其拍死。 第68章 三十年后 周易仍不放心,又拎著幾個死囚,嘗試觸摸骨玉,所說內容都一樣。 唯獨有個慣會扯謊的家伙,竟然片刻就編好了故事。 七分真三分假,遇上個不小心謹慎的,沒準就讓這廝忽悠過去。 周易好奇詢問:“你犯了什么罪來詔獄?” “稟大人,小的原是白蓮教傳法使?!?/br> 死囚雙手奉上骨玉:“現在不是了,愿與大人齊上小丹山,待修成了仙法,重立一門神蓮教……” 嘭! 山河鼎將死囚砸成rou泥,將骨玉收入其中。 周易尋來幾桶火油灌入地牢,一把火點燃了,黑騰騰濃煙熏醒了值守獄卒。 經過一番撲救,火滅了,地牢中尸骸已經燒成了灰。 獄卒上報錦衣衛衙門,最終不了了之。 庭院。 自從入詔獄,至今已經廢棄四五年。 棗樹生的高大旺盛,葡萄藤爬滿了院子,顯然土地很是肥沃。 周易取走早已準備好的金條銀錠,本打算將骨玉放在院中,仔細琢磨又不妥,便在神京城隨意尋了個枯井,藏了進去。 臨別之際。 回頭看神京城。 天將白。 周易隱隱有預感,再回來不知何年何月,或許已經改朝換代,甚至可能連城都沒了。 念及至此,周易又去老白墓前,燒了一大疊黃紙。 “走了!” …… 徐州是鳳陽國十六州中,唯二臨海的州府,北面便是盛產海鹽的岱州。 境內多山多水,少有平原,百姓多以捕獵、打漁為生。 云山起源西面的祁州,貫穿徐州中部,將其一分為二,山脈末尾臨近東海。 周易從神京出發,一路未乘車馬,只靠著步行踏遍數千里路。期間數次變幻身形,時而青壯,時而老者,甚至縮骨成少年模樣。 徒步至東海,望見無盡波濤。 周易租了艘漁船,在海上游玩數月,一償前世心愿。 臨近冬日。 自云山東麓行進,翻山越嶺七百里,果然望見八峰環繞之地。 云霧籠罩,影影綽綽,看不清內里真容。 “暫且觀察一段時日?!?/br> 周易在數十里外尋了處山洞,閉關修行歸元訣。 每日清早就向山峰望一望,過一年就換個方向,繼續默默觀察。 第三年時候,見到兩道虹光從高空飛來,沒入云霧當中。之后每隔幾年,就能發現修士蹤跡,有進有出,虹光顏色各異。 “果然是修士匯聚之地?!?/br> 周易確定小丹山所在,繼續回洞窟閉關,歸元訣還能繼續修煉。 轉瞬十年過去。 周易出關后離開了云山,直奔徐州首府衡城。 “百歲大壽,總要慶賀一番?!?/br> 打聽到城中最頂尖的勾欄,連續瀟灑的半月,將所有金銀花銷干凈。 一清二白的離開百花樓。 周易嘖嘖道:“到底是小地方,遠不如春風樓?!?/br> 勾欄瓦舍匯聚三教九流,真真假假的各種消息匯聚于此,周易稍加打聽,就知曉如今是何年月。 光德三年。 三年前正統帝壽終正寢,傳位嫡長子。 鳳陽國朝堂徹底分成兩派,北疆與江南對半割據,如此嚴峻情形下,皇位傳承反而又平又穩,不得不讓人唏噓。 “老于,袁順,已經死了……” 周易并未有太多傷懷,先前送走不少人,以后還會送走更多。 心中仔細琢磨,如何確定小丹山安全與否。 按照正常情況,紀盛死后錦衣衛上報,骨玉很有可能讓趙氏皇族得到。 以紀盛對崇明帝的滔滔恨意,未必不會設下陷阱,以修仙問道為誘惑,將趙家人引入邪魔外道匯聚之地。 “這種可能性不大,畢竟皇族人口眾多,拿幾十個去試探也不會傷筋動骨,不過,還需防范一二?!?/br> 周易思索片刻,心中已有定計。 夜間。 周易化作藍袍老道,從城中不起眼客棧取走了北疆消息,又從另一處尋常民房拿到了錦衣衛密報。 這就是勢力的好處,無需去神京當面問,十六州府都有預留信息。 北疆消息偏向敘話和日常,李鴻和陳瑾瑜留下數次邀約,請周易回京團聚。 “非親非故,有什么可團聚的?” 周易搖搖頭,翻到最后一條消息,發現了不同尋常。 “江南世家意欲扶持楊崢上位,言稱有仙人為靠山,李鴻膽敢登基必死無疑?!?/br> 周易眼中閃過精光,轉過來翻看錦衣衛密報,比起北疆消息正式得多。 前面幾頁密報有條有理,不用想也是袁順所留,后幾頁消息班雜,應是錦衣衛指揮使換了人。 周易對朝堂變化不感興趣,諸如升官罷免誅九族之類,全部隨意翻過,直接查看與李鴻相關的消息。 “京中有奇人異士刺殺大將軍,皆敗,或死于軍陣,或死于飛劍、印璽?!?/br> 兩相印證,確認無誤。 “江南世家果然與修仙界有牽連,不過只是無能犬吠罷了!修仙界對凡俗,大可能是不聞不問,否則鳳陽國怎么會姓趙?” 周易隨手削了塊木牌,表面銘刻北疆親啟四字,內部施展傳音秘術,將骨玉埋藏地點記在其中。 末尾留言。 “……仔細記錄小丹山內情形,傳信告知老夫!” 周易將木牌放在酒肆,繼續返回云山修行。 四十余年苦修,歸元訣即將破入第三層,每增長一分實力,就能減少一分危險。 仙山在望,周易未有任何急切。 …… 晌午。 烈日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