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大佬五福晉 第6節
書迷正在閱讀:太子追妻筆札、穿成殘疾omega惡毒女配之后(abo,np)、七零之嫁給大佬男配、反派綁定拯救反派系統后[快穿]、年代文背景板越來越美[八零]、爆炒大師【快穿】H、走了很久的路(gl)、嫁裟(克系修仙,偽NPH)、災世房車囤貨求生、九零之讀心神探
*** 不過,云曦骨子里不是一個輕易就會認輸的人,更重要的是,因為她原本的家世和現在的身份在皇室的一眾福晉圈子里,并不受待見。雖說因為是皇子福晉,其他人可能會維持一個面子情分。 但是,婆媳不和這是個千古以來都難以解決的問題。為了讓自己能避免像今天上午經受的麻煩,也為了讓自己之后在五阿哥所里擁有絕對話語權。 她必須要找一個能夠壓制住這些想找自己麻煩人,做靠山,就是俗稱的抱一個金大腿。 而現在坐在自己面前的老太太,就是自己目前來說最好的選擇,首先她的身份高,可以說是處理康熙之外身份最高的。 甚至在一些不涉及原則的問題上,康熙還會以眼前的老太太意愿為主。 這樣一來,只要自己能抓住眼前這個老太太的心思,在這深宮中求得她的庇護,對于自己以后的生活自然是利大于弊。 考慮清楚之后,云曦自然是不想放棄這個念頭,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眼前這個老太太的接納。 腦筋不停的高速運轉,云曦利用自己前世鍛煉出來的敏銳,不停的用眼睛觀察殿內的各種設施細節,結合腦海中關于太后本身的所有信息,一起歸納整理著。 力圖找出來一個切入口。一個可以讓自己實現目標的切入口。 *** 而坐在上首的太后娘娘反應如此明顯,其實也是代表著一種暗示。 說實話,五阿哥雖然是她從小撫養長大的孩子,但是五福晉如今的處境情況,她卻是能夠感同身受的。 已經說起來,當年自從當年她的姑姑孟古青被順治帝廢后之后,她就孝莊太后和蒙古博爾濟吉特氏一同挑選出來,作為繼后進了宮。 孝莊和蒙古的想法是好,但奈何順治帝并不買賬。順治帝崇尚漢學,厭惡滿宮后妃都是蒙古人。 除了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政治立場之外,另外一部分就是順治帝覺得跟這些后妃們溝通不來,他們之間沒有共同的語言。 再加上第三個原因就是順治帝對于自己的這個生身母親孝莊太后有所不滿,但是這些不滿,他不能發泄在母親的身上,所以后宮之中跟母親來自同一個地方的蒙古后妃們就遭了殃,并不受順治帝的喜愛。 在這樣背景下,進宮的太后自然而然的就被冷落了,甚至連大婚當夜皇上都不是宿在坤寧宮的。 第二天被孝莊質問起來的時候,順治帝也只是以當時太后年紀小為由,輕飄飄的就直接就將這件事揭過了。 反而愈發的寵愛當時已在后宮之中,貴為賢妃娘娘的董鄂氏了。 這樣的行為對于一個皇后來說可以說是直接的羞辱,但是沒有辦法,順治帝是皇上,而太后當時進宮的目的就是維持大清與蒙古的和平與穩定關系。 這種情況下,本身就作為紐帶和棋子的太后,她的感受也就被所有人忽略了。沒有人在乎她是不是受了委屈,也沒有人會替她說句話。 孝莊在乎的是兒子對自己的信任和對大清江山是否能夠穩固的擔憂。順治在乎的是能夠和自己心靈契合的董鄂氏,以及對前朝的掌控和對擺脫孝莊對自己控制的念頭。 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太后娘娘唯一能夠做的便是把這口氣忍著,把自己的委屈和不甘全部都咽下去。 然后好好的去做一個旗子,做一個維護大清與蒙古關系的棋子。 即便他做到了如此聽話與木訥,順治帝還是找借口停掉了他的中宮箋表,甚至一度又產生了廢后的念頭。 最后,在前朝后宮以及蒙古共同的牽制之下,最后才放棄了這個念頭。 就這樣戰戰兢兢的一路熬到了順治帝出花死亡,董鄂氏也隨之而去,康熙帝成為皇帝,自己也晉升了太后,日子才算苦盡甘來。 經歷過那樣的前半生,太后她對于五福晉如今的事情確實能感同身受,但這并不代表她就會對五福晉產生好感。 畢竟再怎么說五阿哥還是她親手撫養長大的孩子?這個才是她的親人與她關系最為密切的人,而不是五福晉這個剛剛嫁進家門的外姓人。 而如今,她對于五福近的這副表態,除了是她對于五福晉處境那點感同身受下的點點憐惜以外,就是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情。 盡管一直不顯山不露水,老老實實順著康熙腳步走的太后娘娘,其實也是一個聰慧的人。 她深知從一開始自己能夠撫養五阿哥,就是一場利益交換。 因為順治帝的原因,孝莊在輔佐康熙登基的時候,確實也是花費了一番心思。 為了再次避免順治一朝后宮會出現的情況,康熙的后宮蒙古嬪妃并不多。 所以這個時候想要綁住蒙古諸部的蒙古人,那么就只能犧牲個兒子。 這種情況下,作為和蒙古定海神針一般的孝莊,同屬一個大部族的博爾濟吉特氏太后就成了最好的一個靶子。 明知道背后是這樣的原因,并不是所謂的母慈子孝,但是太后寂寞太久了。 可以說她從順治朝一入宮開始,就將自己的一生葬送在了這個四四方方的皇城中。 如今能有機會獲得一份慰藉,即便這一份慰藉是裹著蜜糖的毒藥,她也愿意吃下去。 甚至她心里還產生過一種野望。想著,會不會有可能等到孩子長大了?自己這個便宜皇帝兒子也完完全全的掌握到了皇帝的權利,然后他就不會再那么敵視蒙古,也會給他的這個兒子一份繼承權呢? 這個想法確實有些大逆不道,所以她就把這深深地埋在了心底,誰也沒有說過。 本以為一日一日能夠看見希望,但是沒有想到自己的這個便宜兒子康熙對于自己養大的這個五阿哥的防備竟然如此之深。 諸多秀女中家世高的不挑,能力高的不挑,偏偏挑中了這個家世低微的五福晉。讓祺兒在眾多皇子中遭受諸多的嘲笑。 同時也是在告訴所有人,他不愿意,就這么悄無聲息的剝奪了自己撫養的孩子的繼承權。 多年的努力功虧一簣,所有的計謀全都付之流水,太后確實生氣,但是生氣改變不了事實和已經發生的結局。 到了如今這個苦果,她也只能自己咽下,只能自己開導自己往好的一方面想,不去窺覷那個位置,也許今后就能平平安安的過上一輩子。 思想轉變之下,對于原先這個怎么看怎么不滿意的五福晉,也就只能接受了,同時也是真心的希望他能和自己的孫兒和和美美。 只可惜,事情并不是那般的隨人之愿。 兩人新婚不到半個月就出了這么一檔子事,甚至還讓皇上找機會訓斥了五阿哥,讓他在府中思過。 暫時剝奪了他上朝聽政的權利,徹底的掩住了五阿哥成年之后身后背景所帶來的風頭。 懲罰一出,宜妃和五阿哥還沒有看明白,但是太后就直接懂了康熙的潛臺詞,在嘆息中徹底的絕了自己的小心思。 同時,為了表示自己是真的放下了,太后也只能順著康熙的意思去辦,去好好的對待五福晉,給五福晉撐腰,同時,打掉五阿哥心中那隱秘的期望。 而今天的這一次召見,就是太后娘娘向康熙表明心思行動的開始。 只是太后本來心里還存著一點氣,所以出現五福晉的時候確實沒有給她好臉色,因為她想不出來要給這個孫媳婦兒擺上什么樣的臉色。 云曦自然是不知道這方面的緣由,但是她現在能夠分析的出來,太后對她本身并沒有惡意,可能只是心中有一些生氣,所以才對她如此冷淡。 明悟了這一點之后,云曦就開始思索著解決辦法。 對她來說,開局雖然難了一點,但是只要努力,辦法總是比困難多。 這關系到今后的生活,所以云曦只能絞盡腦汁的想著自己到底要從哪一方面入手。 能夠盡快地引起太后娘娘的興趣與關注,在不傷害自身的利益的情況下,成為被她庇護的人。 左思右想,依舊不得法的情況下,云曦心中還是不可避免的產生了一點沮喪。 按照她原來的想法,自己擁有古今兩個人的記憶,搞定一個老太太,應該是很輕松的。 但是到此刻,她才發現自己之前想法是有多么的錯誤。 雖然太后是一個老太太,但是她確實生活在封建朝代最頂尖的一撮人,舉國之力供養,見識閱歷又豈是普通人可以比的。 明白這一點之后,云曦就開始重新的思考自己到底能夠給老太太帶來什么?讓她可以心甘情愿的庇護自己。 正在這時的云曦突然間聽到了太后貼身嬤嬤的蒙語對話。 “太后,小李子來了,說這次想了一個新穎的故事,已經排練好了 ,正詢問著您什么時候能過目呢?” 在前世的時候,云曦就很有語言天賦,除了英語之外,還自學了多國的語言。 而原聲也不遑多讓,蒙滿漢三種語種,聽說讀寫也都非常流利。 所以太后和貼身嬤嬤用蒙語交流的話,云曦也是聽得清清楚楚的。 這個時候,云曦腦海就閃過了一絲靈光,自己找到切入口了,相信這個切入口,太后娘娘一定會喜歡的。 作者有話說: 新一天的更新,默默來襲!各位小天使們,渣作者在線賣萌,求關注,求評論,求收藏??! 第8章 漸入佳境 不過,即使心中有了想法,云曦也沒有貿然然的開口,因為此時的太后娘娘對她的態度是極為不信任的。 她這般貿然開口,只會顯得自己很是急切,目的非常明顯。 這樣一來就很容易給太后娘娘帶來惡感,自己的想法也就會被排斥,然后產生的效果,自然而然的就是大打折扣了。 因為這個原因,云曦也并沒有說什么話,只是在一旁靜悄悄的等待著,暗地里觀察著,然后等待著太后的開口,慢慢的收集著太后的喜好。 只見那坐在上首的太后聽到貼身嬤嬤的詢問,頓時驚喜的出聲。 “哦,小李子說他已經排好了,那今天下午就看一看吧,這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新戲了,哀家可就等著他呢?!?/br> “那老奴這就去安排?!甭牭教蟮幕卮?,那貼身嬤嬤應了一聲之后,就要轉身離開,卻突然間又被太后給叫了回來。 “唉,等等,烏云,你再問問小李子,就問他這一次的故事是什么樣的,可別再是以前的書生小姐的聽太多,老掉牙的了,再讓哀家聽,哀家可聽不下去?!?/br> 烏云嬤嬤聞言,頓時笑出了聲,語氣中帶著些微笑意,說道。 “知道您老人家的喜好,老奴這就去跟小李子問清楚?!?/br> 說完之后,烏云嬤嬤又行了一個禮,便轉身走出了大殿門口。徒留一個有些羞赫的太后。 *** 聽了這一嗓子,對話的云曦此刻也不再是一頭霧水的狀態了,她已經很清晰地了解到了太后娘娘所需要的要求。 頓時就明白了,太后娘娘會如此的原因。 深宮寂寞,尤其是作為一個一生就為了聯系蒙古與大清,維護雙方和平穩定的棋子,她終身只能埋葬在這個深宮里。 沒有丈夫的疼愛,沒有孩子的陪伴,只有寂寞的。只有自己一個人寂寞的過著,重復著一天天單調的生活。 就像一朵花,在這樣日復一日的重復之中,最終都會慢慢枯萎掉。 而擺脫這種枯燥日子的辦法,就是多給自己找一些樂子。但是太后娘娘他已經身為太后,在享受權利的同時,避免做出一些不符合這個身份的事情。 畢竟她現在一身權力皆來源于皇帝,身為與皇帝沒有半點血緣關系,只是名義上母子的皇帝的嫡母,她能得到這樣的殊榮,自然也要學會識趣。 排出了一些其他的選項,以后聽戲聽故事已經成了她日常人生中維持樂趣的一件大事。 到目前為止,可以說,聽戲聽故事已經成了太后娘娘一天中必須要做的事情。更甚至因為這個不需要勞民傷財的愛好,還獲得了康熙的贊賞。 能給太后娘娘送了一個會蒙語,懂蒙古的各種習俗,肚里也有墨水的太監小李子安排精心安排一些故事,排練出來只為了逗太后開心。 上有所好,下必行焉,這個事情傳遞出宮去之后,還養活了大批的文人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