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5慈悲之心
書迷正在閱讀:晴日物語、采精大盜 (nph)、如意鳳凰【仙俠,偽叔侄,高H】、滿級大魔王來到異界新手村、好想把師父上了啊h(女師男徒)、她的“重生”夢境、私藏天才劍修跑路了、白澤寄生、貴妃再嫁、一較高下
姜羿的八大地獄介乎虛實之間,玄妙萬端、夢幻難測。即使以觀音菩薩的修為想要打破也并不輕松,需要消耗海量的法力。 所以在破開地獄之后,她背后的佛光都隨之變得暗淡了許多,不再像原來那般神圣耀眼,身上的氣息也變弱了些。 雖然消耗不小, 但觀音對自己的狀態卻并不在意,依舊用那雙平淡無波的眼神靜靜地看著姜羿,緩緩說道: “你的煉獄環境雖然可怕,足以讓人真假難辨,但在我看來終究也只是一場夢幻泡影罷了,是無法傷到我的。我勸你還是不要再抵抗了,交出那塊五彩仙石吧?!?/br> 姜羿見沒能奈何得了觀音也氣餒, 只是笑道: “佛家常說四大皆空,是虛是實、是真是假又有什么分別呢?你說幻境無法傷到你, 我看不然?!?/br> 說著,他再次催動夢境之力,繼續施展法術,抬指一點。 嗡! 一層層透明的漣漪蕩開,空間如水波一般變幻著。 唰! 觀音只覺得眼前一花,再看時,就發現四周的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 他們正身處于一座普通的小院子里。 一位高大的中年男子正在房屋前的回廊來回踱步,神色焦急不安。距離他幾步遠的地方,一對頭發花白的老夫妻正坐在院旁的椅子上,雙手緊握在一起,緊張地看著房門,等待著結果。 緊閉的房門內不時傳出女子嘶聲裂肺的痛呼聲: “啊” 同時,隨著痛呼的聲音,一蒼老的女子聲音響起,為那女子鼓勁: “夫人,用力, 孩子就快出來了?!?/br> “痛死了” 良久,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聲響起。 隨后大門打開, 一位衣著樸素的老嫗從屋內走出,對那中年男子報喜: “母子平安。恭喜老爺,喜得貴子?!?/br> 中年男子聞言激動地難以自持,只能連聲說道: “好,太好了,太好了?!?/br> 一旁那對老夫妻更是喜極而泣,雙手合十低聲默念著: “菩薩保佑,我云家終于有后了?!?/br> 姜羿和觀音菩薩站在院子里,默默看著眼前這一幕,那幾人對他們倆的存在完全視而不見。觀音能夠清晰的感受到眼前這些人發自內心的喜悅之情,只是她表情平淡,根本不為所動。 她活了不知多少歲月,歷經磨難,眼前這種事情已經見過太多太多,自然不會被打動。 姜羿見此也不意外,只是微微一笑,然后抬手一揮,光影閃動之間,就出現在新的場景之中。 唰! 唰! 唰! 兩人不停地進入一個又一個光怪陸離的夢境世界之中, 旁觀著眾生百態、生老病死, 然后又離開,只是瞬息間就經歷了千萬種不同的場景: 他們去過災荒之地,見過久旱逢甘霖,數千飽受折磨的災民在瓢潑大雨中歡呼大叫,如獲新生。 也去過香火鼎盛的觀音廟,目睹一位權勢滔天的王爺在廟內對著栩栩如生的白玉觀音象上下其手進行猥褻,肆無忌憚。廟中那些佛家信徒對他大逆不道的行為進行斥罵的時候,王爺毫不猶豫命令手下大開殺戒,鮮血染紅了整個觀音廟。 兩人還來到了興林國皇宮,也就是觀音菩薩出家之前的世俗家庭,昔日的觀音是興林國的太子。 他們看到觀音離開之后,他的妻子(王妃)對他日思夜想,憔悴不堪,看到觀音的母親因為思念兒子,常常以淚洗面?;噬想m然表現平靜,卻也整日緊鎖著眉頭,會在無人之時唉聲嘆氣。 彈指之間,姜羿和觀音就經歷了千萬世的輪回,遍覽了眾生的種種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他們目睹過至死不渝的愛情、感人肺腑的親情,也看到了毫無人性的罪惡和鬼蜮般的人心。 人性之中的七情六欲都赤裸裸地在眼前展現。 姜羿構筑的夢境有真有假,其中不少場景其實就是現實世界的投影,與真實無異,所以格外能觸動人心。 觀音一直在默默旁觀,沒有說話,但他能夠感覺到隨著輪回的進行,一股隱秘的力量在侵擾他的佛心,想要通過種種場景引動她心底的情緒。 他還探查到絲絲縷縷的七情六欲之力在身周纏繞,好似一層層蛛網,要將他包裹。 但他始終維持著一顆菩提之心,根本不受外界的影響,不染塵埃,表情平靜地看著蕓蕓眾生在滾滾紅塵之中掙扎沉淪,神色悲憫,低聲念誦著佛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電亦如露” 萬千種夢境場景在她眼前閃過,就如過眼云煙,無法留下絲毫痕跡。 不知道過了多久,姜羿才停止夢境世界的輪回。 觀音見狀,平靜地說道: “施主,我修行千萬年,早就洞見五蘊皆空,就算是真正的輪回都無法磨滅我的佛心,你還是不要做無用功了?!?/br> 姜羿輕輕鼓掌,稱贊道: “不愧是觀音菩薩,果然是心如菩提,六根清凈,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都無法打動你?!?/br> 觀音:“你既然知道,還不早早撤了這方夢境世界,何苦再繼續浪費法力呢?!?/br> 姜羿搖搖頭,嘴角帶著一絲神秘的微笑: “錯,其實你并非完全沒有七情六欲。因為眾生皆苦,菩薩的心里還是有慈悲之心。誰能說慈悲不是一種情緒呢?” 說完,他抬手對著觀音一指點出。 轟! 一道劍光自他指尖激射而出。 劍光內,是滾滾紅塵眾生的念頭,宛如一片浩瀚汪洋翻騰咆哮,淹沒了觀世音菩薩。 這一劍,是萬丈紅塵凝聚而成的人間之劍。 這是姜羿以夢境世界為引,直接引動了人界內億萬眾生內心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七情六欲,所有的執著和欲望,化成的一劍。 劍意和眾生的思緒息息相關,裹挾無窮的欲望和痛苦。 這一劍,是人間,也是煉獄。 于此同時,劍光更是引動了觀音心中的慈悲之情,化作一個牢籠,將他困在其中。 如果觀音想要打破牢籠,就要磨滅內心的慈悲之意,到時候佛心勢必都會受到影響。 所以觀音也只能不停以無上的佛法,消解劍意之中的種種情緒,同時另尋辦法打開牢籠。 此時此刻的觀音菩薩就像是地藏王一般,不停以佛法普度劍意中的紅塵癡念,但人心善變,欲望無窮,就如輪回不止。 地獄始終存在,所以地藏王永遠無法成佛。 觀音也無法打破這劍光中的人間煉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