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條短視頻助星球避開天災 第11節
事實上被臺風所帶來的強降雨和雷電天氣影響更多的是農民。 且不說農村的房子一般不會太高層,救援上不太方便,住在山邊的村落還要小心泥石流等災害,光是臺風帶來的暴雨對于農作物的影響就是非常致命的。 雖說現在農村很多人也都是出去打工在外工作的,但總有人承包了一些田地或山坡以此為生,農村的一些老人也是慣常耕種的,更何況在光是在長亭市就有不止一個特色小麥基地,此時的6月份正是早春麥收獲的季節,真的來一場特大暴雨,那已經準備要收獲的小麥又要怎么辦? 于是,在得到這一消息的第一時間,負責統籌消息的相關部門王副部長就直接打通了中央民政應急部門的部長電話。 “老徐啊,我是王建業,我這有個重要消息……” 第13章 “臺風要來了,大伙兒還是按照之前各自分配的片區去給山坡做防護,辛苦幾天,有什么事兒咱們盡快溝通,大伙要注意的地方我已經發在群里了,咱們路上看一看,啊,看一看?!?/br> 長亭市應急辦的辦公室里,一個略微有些脫發的微胖中年男人臉上滿是嚴肅的表情,他手里拿著幾份文件,這是他們部門緊急打印出的紅色臺風災害預案的一系列前期準備。 而事實上,在今天之前,大家都是按照藍色預警準備的。 當然這也是因為按照監測來說,這臺風應該還要6~7天才會登陸,很多時候臺風中途的變化是很突然的。 但既然上級部門已經確定了,這次的臺風會是超強臺風,那他們要提前準備的就更多了。 首先就是要配合鄉鎮部門提醒群眾搶收農作物快要收獲的小麥,如果被大量水泡過之后不但會影響質量,而且萬一發芽了就麻煩了。 辦公室里的其他人紛紛點頭,也沒人啰唆太多,站起身來就準備去干活了,盡管他們只是一個縣級市的小小公務員,但也是努力考編上來的,綜合素質還是挺強的。 姜萌就是其中之一,她老早就看到微信群里發的注意事項了,于是默默把充電寶和水杯紙巾雨傘之類的東西收在自己的小包里,就準備下鄉了。 他們應急部門的人并不是只有大災的時候才有事干,平時下個大雨刮個大風,或者是臺風來了,高溫來了,這都歸他們管。 反正姜萌入職這兩年來,大的天災倒是沒怎么碰到過,但這些零碎的小事卻也是沒斷過的。 她和同事們打了個招呼,就下車去找自己那輛二手面包車了,找工作之前大伙都說拿上金飯碗是最好的,但是到現在為止姜萌的月薪還是沒能超過3200塊錢,要不是她家里是本地的,能得到家里的一點幫襯,憑她現在這點工資連二手面包車都是開不起的。 姜萌今天將要去的便是距離長亭市17公里的平陵鎮,這也是他們部門日常分配給她的固定區域。 平陵鎮也算是一個大鎮了,這里包含著一座名叫竹山的山坡,而山旁邊也是住著兩個村的,平時他們靠山吃山倒也挺好,山上種了一些果樹和茶樹。 平時下大雨的時候,其實對這座山的影響也不是很大,但經過評測,事實上竹山靠近村落的方向是有一處可能會泥石流的山崖的。 現在又有強臺風了,為了避免萬一,姜萌先是要和鎮政府的同事們一起去給那處地方加防護欄,順便當面給村民們做提醒。 對于城市里的人來說,可能全市發條短信提醒一下也就差不多了,但村上人卻不能這樣…… 姜萌開了十幾分鐘來到平陵鎮,此時的平陵鎮還是一片平和,鎮上的街道被烈日曬得guntang,這幾天天氣熱得出奇,出門的人很少。 她把車停在平陵鎮政府,不一會兒就和幾個鄉鎮應急辦的同志一起下鄉了。 由于距離臺風還有7天,所以他們今天任務就是通知到所有村里這件事,尤其是種了早春麥的農戶們,是不是要抓緊搶收,一些怕水的東西是否要提前安置? “前山村是不是還有個小型養雞場?” “對,前梁村還有幾個蔬果采摘園?!?/br> 騎著電動車走在大雨村的村道上,姜萌被曬得睜不開眼睛,這個村里目前就剩下六十幾戶人在住了,大多都比較配合,大家也只是種了一些小麥,只要收起來略微曬曬就行了。 比較難的就是養雞場、果園以及幾個比較頑固執著非要守著自家房子的老人,這是他們心里都比較清楚的“釘子戶”。 雖然現在社會已經先進了不少,但是人類對于天災的抵抗能力其實還是很脆弱的,這個臺風是今年第一個紅色臺風,威力不容小覷。 幾人一起騎車走遍了靠近竹山的村落,大部分的村民都配合,養雞場和蔬果采摘園的老板也表示他們會提前布置,不給政府添麻煩。 但是,輪到抱著房子過日子的老人的時候…… “李阿公,這次的臺風真的很厲害,目前看來肯定會淹了屋子的!” 平陵鎮派出所的片兒警小劉苦口婆心地給李阿公做工作,這個老爺子前兩年才修了房子——說是修,其實和重蓋也不差什么了,原本破舊的老房子現在變成了精致的鄉下二層小別墅,老爺子別提多喜歡了,所以他這才不肯走。 “我家這房子不怕臺風,怎么著,還能淹到二樓嗎?真要是淹到二樓了那就不叫臺風,那叫洪水!” 李阿公一臉“我很懂是你不懂,你這個不懂的人不要來指導我這個懂的人”的表情,讓在場所有應急辦的基層人員都沒話說了。 做基層工作,最怕的就是這種自以為自己很厲害,實際上卻啥也不懂的老人。 姜萌幾人也不敢把話說重了,否則工作更難做,在嘗試無果后只好先離開。 在接下來的幾天,他們會每天來勸說李阿公,直到他肯在臺風來臨的時候跟他們一起去政府安排的臨時住處——或者是安排工作人員隨時準備來搶救他。 沒辦法,這就是嘉國的基層公務員,權力沒多大,破事兒賊多。 …… 姜萌畢竟是市應急辦派來的,和本地應急辦的工作人員還是有些許區別的,最大的區別莫過于她下班相對較早,像是本地的應急辦同事們在這種天災來臨之前其實是必須要加班的。 她獨自開著車回到長亭家里,小區的業主群里已經討論了一整天臺風要來的消息,在得到確切消息的第一時間,應急辦就已經聯系了通信商發布預警信息,因此對于這一聽就很嚴重的紅色臺風,大家還是蠻重視的。 所以,在“內部人員”姜萌一進門的時候,姜奶奶便直接迎上來詢問情況了。 “萌萌啊,這次這個臺風真的很嚴重嗎?咱家住2樓會不會被淹?” 姜萌頂著大太陽跑了一整天,這會兒人累的都懶得說話了,她站在門口把鞋換了,言簡意賅:“咱們小區排水還挺不錯的,一樓都不會被淹的,不過靠近雁南小區菜市場那條街地勢很低,可能那里會有積水?!?/br> 在經常下雨的長亭市,應急辦的人基本上對于整個市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那是如數家珍。 姜奶奶聽過后點了點頭:“那就行,等到明天或者后天的,奶奶就去多買點菜,咱囤在家里頭?!?/br> 東方人哪有不喜歡囤糧的呢,尤其是一旦下雨了,出去買個東西特別不方便,哪怕是個普通臺風也得提前備好米菜。 姜萌點了點頭:“對,到時候你水果什么的也都準備著,沒事就別出去了?!?/br> 她并沒有提到自己,畢竟,因為那些釘子戶以及有可能發生意外,以及沒有及時撤離的居民們,他們應急辦的基層公務員哪怕是下再大的雨也是不可能不上班的。 想了想,姜萌又對姜奶奶說:“奶奶,您回頭打電話問問鄉下的四爺爺,他們不會一直守著房子不肯離開吧?這次的臺風挺嚴重的,叫他們趕緊跟著政府和民警們一起去臨時住處,別留在危險的村里了?!?/br> 人越老越容易固執己見,姜萌自然也是未雨綢繆。 她心里盤算著明天得用保溫杯裝一點綠豆湯,再把小風扇充滿電放在包里,下鄉她早已經習慣了,讓她不習慣的是這兩天天氣熱得出奇,屋子里的墻壁都悶得返潮,一直在室外即便不曬太陽也著實是讓人有些撐不住。 …… 炎熱的天氣持續了好幾天,姜萌也持續好幾天下鄉,臺風要來的消息被反復提醒,大部分居民都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比如說提前囤好要吃的菜,加固自家的門窗,以及準備好充電寶以及各種求生裝備…… 居住在城市里的普通人尚且如此,那么在高危區需要撤離的村民們需要準備的就更多了,只要是種了早春小麥的村民都已經抓緊聯系了收割機,把小麥收了起來,有條件的也趕緊在烈日下曬得差不多了。 姜萌一直在配合著民警和政府工作人員一起四處檢查,在天空開始下起豆大的雨點時,泥石流高危區臨時加固的圍欄已經安裝完畢,但大自然的力量哪里是人能夠估計到的…… 因此…… “喂,梁姐,李阿公他們還是不肯離開嗎?” 在鄉鎮政府安排的臨時安置點忙活的姜萌再一次打電話給去勸說幾個“釘子戶”的民警詢問情況。 電話的另一邊隨著不可忽視的雨聲響起無奈地回答:“哪里肯走的呀……連著勸了四五天了?!?/br> 釘子戶之所以是釘子戶,就是因為他們的心思如同被釘進了墻里的鐵釘一樣頑固…… 姜萌也擰起眉頭看著已經要烏云壓頂的天空:“能強制撤離嗎?” 其實這話一說出來,姜萌就已經知道了答案,怎么可能強制撤離…… 電話對面的梁警官也笑了笑:“怎么可能啊,這些老頭老太太你敢碰他一下,他們當場躺下咋弄?所以我們要說服!” 姜萌嘆了口氣,說服,說服,如果說服不了的話,他們就要隨時準備下鄉去營救他們…… 要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哪怕是不懂事的群眾那也一樣! 姜萌也沒什么時間去抱怨和發愁,她這兩天是沒什么時間回長亭的,畢竟鄉鎮的基礎設施相對也沒有城里布置的那么精細,他們要隨時準備著。 豆大的雨點很快連成了線,悶熱了幾天的空氣逐漸被水霧所籠罩,屋子里雖然悶熱,但假如打開窗戶,也是能夠感受到絲絲微風的——當然,這絲絲的微風僅限于臺風登陸前,午后2:00左右,外面狂風大作,被吹起的雨點“啪啪”地砸在窗戶上,像是放起了鞭炮。 雷聲從遠處轟隆隆地響起,姜萌接到了領導的電話。 “還有人沒撤離嗎?沒撤離的話現在還來得及,趕緊去一車接走,這次的臺風威力巨大,陳亭那邊已經有人受災了!” 姜萌心道她也知道這次臺風威力巨大,可是人家就是不肯走,他們能有什么辦法? 她回過頭跟一個同事說了一聲,兩人一起開車前往竹山腳下的前梁村,梁姐他們在前山村負責疏散剩下的群眾,前梁村只有一個新入職的民警小劉,姜萌他們就是去幫小劉的。 …… 而在長亭市里,這幾天刷視頻幾乎被各種臺風消息刷屏的秦若幾人也終于刷到了一個讓人毛骨悚然的視頻…… 視頻中幾個有著年輕臉龐的穿著白大褂的大學生正圍著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女孩,拿著手機拍攝的手有些顫抖,鏡頭視線外的聲音響起: “萬能的顫音啊,我們現在被困在長亭市鳳羽街廢棄地毯廠的地下室,現在雨水已經倒灌在地下室外頭了……我們現在也不敢開門,救命??!” 鏡頭還能夠看到順著門邊滲出的水漬,顯然他們被為數不小的水流困在了地下室里,如果不盡快營救的話,不但有可能被水淹,還會因為缺氧而有生命危險。 章林雪拿著攝像機的手微微顫抖:“都這么危險了,還要拍短視頻?不趕緊報警?” 秦若也不太能理解他們的這種做法,但這已經不是重點了…… 秦若看著這條視頻的發布時間:“……別管那么多了,你們看這條視頻的發布時間!” 幾人仔細一看,被困在地下室的學生們發出求救視頻的時間正是一小時后。 第14章 說實在的,第一次刷到有關于臺風的視頻的時候,秦若還是非常緊張的,就算是再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只要是住在長亭市這個距離海岸線不是特別遠的地方,那也是很清楚臺風的威力的,況且這還是強臺風。 所以在刷出來之后,她很急切地想要再次刷出其他有關于這次臺風的信息,但是失敗了。 或者說是某種意義上的成功——從刷到臺風起,之后的好幾天時間,秦若刷到的所有視頻就都跟臺風相關了,只是大多數都是沒什么用的。 有的視頻是說暴雨時某城市某處街道排水管不好,因積水導致一輛車困在水中出不來,也有的是被暴雨沖刷過后的莊稼田,更多的是普通市民拍一下暴雨的場景,沒什么特別的。 關于其他城市的危機困難他們都已經通過王局長那邊傳達出去了,剩下寥寥無幾的本地新聞也沒有太過重要的。 因此,今天好不容易刷到了一條本地的臺風相關新聞,當然是非常重視的。 現在外頭的雨已經下起來了,強度上雖然稱不上是暴雨,但已經到了大雨的級別。 這個視頻既然是一小時之后的,那就說明在這一段時間內雨勢會越來越大,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依次站起了身。 這件事他們當然也可以交給長亭市的消防員們,只是,他們作為國家撥款扶持的項目組,而且還是包含了行動小組的項目組,實際上各項人才還是不缺的,在這種時候怎么能把事情全部都交給長亭市已經很忙的消防員們? 因此,在刷到這個視頻的第一時間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決定要直接救人了。 當然做出這個決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視頻中所提到的鳳羽街距離他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并不算太遠,他們完全可以把人接上送去他們自己家,或者是臨時安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