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為我塑金身[快穿] 第24節
這雨來得急,不一會兒便連成串,滴入干涸開縫的泥土里,浸潤干涸的糧食。 老農人們驚呆了,紛紛從黃土里抬起頭來,仰頭望著天,伸出干裂黝黑的手掌,張開嘴巴,接著天上雨水,臉上露出激動又興奮的笑容。 他們成群結對的歡呼,高興雀躍的尖叫,然后不知是誰,開始喊:“惡靈萬歲!惡靈萬歲——” 衛斯也站在瓢潑大雨中,他激動,顫栗,高興得想要大叫。 他在雨水中大笑,而后對著惡靈所在的方向深深拜服。 那些在帳篷里的貴族門閥也從門簾里探出頭來,年輕的小輩第一次見到如此神跡,紛紛沖入雨中,學著農人歡呼尖叫,打起水仗來;老一輩的掌權者,眼底閃爍著難以掩飾的精光。 他們的心底也同時冒出了同一個想法,得惡靈者,得天下! “齊王到哪兒了?快,快馬加鞭去請齊王,告訴他惡靈神跡,一定要他一刻不停的趕來此地,面見惡靈!” 齊王自從接到惡靈的消息,就立刻帶上他的太子和大臣們,從齊國都城趕來濟縣,只是他平日沉迷享樂,騎了一會兒馬就受不了了,只能乘坐馬車,可馬車腳力有限,速度有限,一路晃晃悠悠,走得極慢。 大臣們急得不行,甚至想先騎馬趕去,卻又礙于禮制,不能越過齊王,只能干著急。 一行人剛到濟縣,就被瓢潑大雨攔了去路,作為朝中大臣,誰會不知濟縣旱情?如今天降甘霖,便都高興起來,認為是神靈來到了濟縣,濟縣是得天眷顧的,齊國將興! 也就是這時,有人來報,說此雨是惡靈所降! 嘩—— 很快的,惡靈降雨的消息也隨之傳遍四國,為惡靈的神異又添一筆。 不過此刻,齊王還在馬車里拍掌叫好,好哇好哇,惡靈喜愛金銀,那他便奉上全國的金銀,不知可否為自己買一個長生呢? 他即刻下令,片刻不能耽擱,他恨不得長出翅膀,立刻飛到惡靈身邊去! 等齊王緊趕慢趕,到達惡靈落腳的鄉下農田時,這里已經聚滿了人,都是聽到消息,從附近趕來的老農人。 此刻農人們看到齊王車架,紛紛跪拜伏地。 就連蔡景方派來捉拿惡靈的刺客也混跡其中,尋找機會。 齊王無心搭理,只踩著泥漿田坎,輕一腳重一腳的朝著惡靈的茅屋走去,他為了讓惡靈看到他的誠心,甚至拒絕了內侍為他撐傘。 由齊太子親自撐傘,護送他爹去見惡靈。 齊王走到茅屋前,彎腰做了學生禮,道:“惡靈先生,陳齊求見先生?!?/br> 齊太子也躬身行禮。 片刻,茅屋內傳來女子清冷的聲音:“為何而來?” “聽聞先生有三千藏書,懇請先生賜書?!?/br> 生意來了。 緊閉的木門,嘎吱一聲打開了。 屋內的白衣女子隨意而坐,桌面上擺著一堆金子,她素白的手指叮叮當當的扔著金子玩兒,看向他時,眸光清冷幽暗,非是他想象的清靈,也并非讓人心驚的幽暗,反而是一種淡和冷。 齊王抬腳進屋,在惡靈面前坐下,齊太子站于齊王身后,先感謝了惡靈為農人降雨,后又表達了他對惡靈的贊嘆和崇敬,見惡靈神色淡淡,齊王方道:“聽聞惡靈圖書館可知世間萬物,不知先生可有修仙長生之法?” 惡靈抬起眼簾,看向齊王,齊王被她輕飄飄的眼神看得心中一緊,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緊張是惡靈帶來的,還是他對于成仙太過渴望造成的。 惡靈道:“這世間,自然有修仙長生之法,也有凡人修仙幾百年而不死者?!?/br> “當真!”齊王大喜,“可有相關書籍?無論你需要多少金銀,孤盡數送上!” 他太高興了,最后一句話說得霸氣側漏。 葉蘇在心里嘖了聲,果然物質上太過滿足了,精神上的需求就容易膨脹。 惡靈道:“你不能修仙?!?/br> “為何?”齊王大驚,“為何孤不能?” 呵,看我給你編。 “你為君王,在其位不謀其政,只你一人綾羅綢緞,白嫩壯碩,而你的子民干瘦黝黑,食不果腹,此為懶、為惡,你業障加身,不能修仙?!?/br> 要不是面前坐的是惡靈,齊王就要拍桌而起,在喊一聲拉出去斬了。 但面前是惡靈,是最接近神的存在。 他,一國之主,忍了! “先生!可有解救之法?懇請先生救我!” “你可知功德金光?” “……功德金光?何物?” 惡靈幽幽的看著齊王:“你可知我為何成靈?” 齊王心臟一緊,說到關鍵處了,激動的問:“為何?” “就是有那一道功德金光護體,才讓我在身死之后,得到了一個可以選擇的機緣,由恨成靈?!?/br> “何為功德金光?孤可以買,無論你要多少金銀,舉國之力孤也可以給你送來!” “此物,非我,在你?!?/br> “?” 惡靈道:“功為善行,德為善心。心行合一,名為功德?!?/br> 齊王怔在當場,意思就是他德行不行唄?好像也對,反正自他上位以來,貪yin享樂,確實沒做過什么好事……而且他的政務大部分都交給太子了,他只管享樂就行。 可惡,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話說惡靈真的沒誆他嗎? 于是惡靈講了一個神農嘗百草成神的故事:“在世外,上古時期,民有疾,未知藥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嘗一日而遇七十毒……” “……據說炎帝嘗過的花草根葉有三十九萬八千種,由此制定了人體的十二經脈和《神農本草經》?!?/br> 隨著惡靈話音落下,齊王面前的桌面上出現了一張人體經脈圖和一本《神農本草經》。 “因其教民農耕,遍嘗百草,發明醫藥,治麻為布,作五弦琴,功績顯赫,功德加身,立地飛升,尊號神農帝仙,而后千年億萬人民皆以炎黃子孫自稱?!?/br> 此話一落,齊王和齊太子都瞪大了眼睛,神色間難掩激動。沒辦法,受親爹影響,兒子也對長生特別感興趣。 “多謝先生指教!” 惡靈:“此地太苦,非我所喜,就此別過吧?!?/br> 齊王和齊太子只覺眼前一花,眼前的茅屋和女子就一起消失了,撲天的大雨淋了下來,給倆人淋了個透心涼。 不遠處,傳來人們的驚呼和吶喊,“啊惡靈走了!”然后就是驚天動地的哭泣聲,紛紛喊著“惡靈別走”。 就連齊王的侍從也在看到突然消失的茅屋時驚得原地起跳,幾個大能武師沖了過來,幾乎在原地搜尋三尺,然而他們根本沒有在現場找到絲毫屬于人類的氣息。 蔡景方的刺客這會兒看到突然消失的茅屋,頓時也驚了,幾人面面相覷,撲通一聲原地跪下,他們現在懺悔還來得及嗎? · 朱徹喬裝打扮成在四國行走的商人,離開周國后先去了魏國,然后再去了齊國,只他身體確實不好,若他身體好的話,他就可以駕馬而行,不會在路上耽擱這么多時間。 他在路上聽說了不少關于惡靈的傳言,尤其那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言論讓他大魏贊嘆,也不知是哪位世外高人所作,若是現世之人,一定要請他來輔助周國! 而后又是齊王為濟縣百姓萬金求雨的事跡,如今這事兒已經被傳得神乎其神,旁人再說起惡靈時,便小心翼翼帶著敬畏,輕易不敢再說出“惡靈”二字,仿佛只要念出祂的名字,遠在天邊的祂就能聽到他們的所思所言一般。 那是惡靈,是世間的靈。 “祂說世界不曾救祂,祂亦不救世……祂為何這么說?是周國對不起祂?” “喝,老子果然討厭周國,肯定是周國做了天怒人怨的事情,才讓祂棄我等于不顧!” “祈求惡靈仁慈,不要遷怒我們……” “莫要胡言!惡靈出世后,未曾傷害一人,何來遷怒?” “是那周國不仁不義,若是滅了周國為惡靈報仇,惡靈會不會降福我們?” 朱徹:…… 好在朱徹和周太子早就想到有此一天,在另外三國還未達成“分周聯盟”的時候,率先將化名林昭誣殺葉興華一家的蔡景方推了出來,不僅為葉興懷一家平反,判了蔡景方及蔡景方同伙凌遲之刑,就連右相也自請貶官,以贖他教子無方之罪。 周王允了,權傾一時的右相就這么倒了,倒得干脆利落,相信要不了多久,關于蔡景方罪行的文書就能傳遍四國。 “公子,聽聞齊王和齊太子從茅屋出來的時候,還帶了兩本書,那齊王荒yin,惡靈先生為何厚待他?” 朱徹道:“先生自有祂的用意?!?/br> 就是不知道齊王從惡靈那里拿走了什么書? · 蔡家遭逢大變,蔡云昭近來很不好過,好在她名揚四國,加之太子力保,所以倆人的婚約才沒有解除。 只是蔡云昭沒了右相嫡女的身份,地位自然一落千丈,平時捧著她的小姐妹都不和她玩了。 加之她聽說周國將要推行科舉制,當即就是一愣,這是她原本打算在成為太子妃后,送給太子的禮物……這個世界的某些制度真的太落后了,除了武功突出外,她真沒感覺到半點好處。 奈何蔡云昭的資質一般,學了這么久也才四品武師,勉強自保。 但她有才學,有華夏五千年的經驗,她相信憑借她的聰明才智能夠成為一國之母,如今,她不敢這么想了。 那個惡靈一看就是和她來自同一個世界,只是她比她聰明,竟然走裝神弄鬼的路線,現在搞得四國都為她瘋狂,當真好手段。 還有那個求雨什么的,她是一點不信,在現代都能預測天氣和人工降雨了,那個惡靈肯定也是發現了這一點,才在世人面前營造出一種她祈雨成功的效果。 可惜她對天氣觀測并不擅長,不然她也能在人前顯圣,上輩子想知道天氣看看手機就行,誰會去看天。 蔡云昭遭逢巨變,心煩意亂,連蔡景方說想見她最后一面,她都沒有去。 “我和他無話可說,如果有來生的話,希望他做個好人吧?!?/br> 蔡景方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整個人恍恍惚惚像是被掏空,他為她做了那么多,她竟然連最后一面都不來見他? 他又痛又恨,尤其在知曉惡靈誕生的恨的根源,來自于葉蘇時,他想了好一會兒,葉蘇,誰??? 他從未記住過葉蘇的名字,也從不會叫葉蘇的名字,只依稀記得一個葉姓的女人,好像一個和蔡云昭長得極為相似的女人。 她竟然沒死? 蔡景方這會兒還是不信那個惡靈真有神異技能,肯定是裝神弄鬼,而太子正好借此扳倒他的政敵! 可惡!只希望他派出去的人能抓到惡靈,只要能證明她是人非神,這個因為她而瘋狂的世界就能得到策反,這也是他唯一的機會…… 好在周王雖然判了蔡景方凌遲之刑,但是沒有立刻實行,畢竟是惡靈的仇人,他想等惡靈回來,親自殺給惡靈看,對葉興懷夫妻倆的追封也先準備著,等惡靈回來就馬上舉行追封儀式! 蔡景方整日在牢里盼啊盼,只盼著葉蘇能早日回來,他一定要拆穿她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