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第287節
“其余的事情,回去再說吧?!毙l青拍了拍霍去病的肩頭。 霍去病也只能應下,心中決定回 去之后好好的和自己這個便宜弟弟切磋切磋感情。 桑弘羊的命運,連帶著他所持理念的命運,也讓不同朝代的人們感到唏噓。 三國。 曹cao是很喜歡桑弘羊的。 此時他已稱帝,對身邊被立為太子的曹丕道: “漢武霸業,桑弘羊居功至偉。此人驚才絕艷,堪稱先賢?!?/br> 只恨自己身邊沒有這樣的人才! 唐朝。 代宗時期的戶部侍郎,也是古代有名的財相劉晏也對桑弘羊贊不絕口: “桑弘羊重興功利,乃奇才也!” “之后東漢沒有地方豪強手上的鹽鐵之權,這才造就了后來漢末和魏晉的亂世局面?!?/br> 而此時的北宋。 王安石同樣贊嘆道:“千年以來,能夠抑制兼并、均濟貧乏,變通天下之財的,也只有桑弘羊和劉晏罷了?!?/br> 劉晏的手段,其實也能看出他學習自桑弘羊。 “亂世思弘羊……”王安石苦笑一聲,“還真沒說錯?!?/br> 唯有王安石的老對頭司馬光,心中雖有驚濤駭浪,但依然頑固的認為: “桑弘羊的均輸之法不過是欺騙漢武帝罷了。這天下的財物皆有定數,不在民間就在朝廷。桑弘羊能夠讓國庫豐饒,自然就是通過榨取了民間之財才能獲得!” 不然,他完全想不明白,這天底下怎么會有不榨民財而能夠富國的手段呢? 肯定就是個騙子! …… 和曹cao的評價 劉晏、王安石(司馬光,天下財物是有數的) 霍光 【后人對桑弘羊的評價也走上了兩極?!?/br> 【毀多譽少?!?/br> 【儒生們覺得他是亂國之酷吏,但奇異的是,那些真正主管一國民生和財政大權的能臣們,卻往往對他推崇備至?!?/br> 【甚至,“亂世思弘羊”,每每到了一個王朝陷入到財政泥沼的時候,他的名字就會被提起?!?/br> 【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規律?!?/br> 【《鹽鐵論》里面曾經記載了這么一段,后來這一段被稱為“桑弘羊之問”,回蕩在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的天空上,振聾發聵,卻久久得不到回應?!?/br> 鹽鐵之議。 面對賢良文學們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激動的發言,端坐在上首的桑弘羊十分平靜。 待到他們發言完畢,桑弘羊淡淡道: “諸君說得都很對,不過我有幾個問題,還望諸君能夠給出答案?!?/br> “第一,大漢的運轉需要巨額的財政開支,光靠從農耕方面收上來的稅賦根本不夠,如果不實行鹽鐵專營和其他的政策,請問諸君,大漢的財政還可以從何而來? “第二個問題,以上還只是日常開支,但若一旦遇到戰爭、天災等緊急事務,國庫卻空空如也,要如何是好?” “第三個問題,假使朝廷在財政等各個方面沒有對各郡國形成壓倒性的優勢,一旦郡國勢力膨脹、尾大不掉,造成藩鎮割據或起兵造反,又要怎么辦?” 原本還在慷慨陳詞的賢良文學們忽然啞了聲。 殿中陷入到沉默的氛圍中。 桑弘羊嘆了口氣:“今日就到這里吧,諸君回去好好想想?!?/br> 【這幾個問題,儒生們只會喊出“輕徭役,薄稅賦,修養生息”這樣的話來,卻提供不了一點實際的幫助?!?/br> 【滿口仁義道德,建設性的意見卻提不出來一個!】 【衛青和霍去病是大功臣和大英雄這自然不假,但在他們身后為了抗擊匈奴而籌措出錢糧的桑弘羊卻成為了jian臣酷吏,活在后世儒生甚至是大詩人們的口誅筆伐之下?!?/br> 【這不過是“小人言利”的另一種版本詮釋罷了!】 【也足以看出,古人對經濟,對錢財有多么的不看重和輕視!】! 第182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五) 司馬遷舉起酒杯,對著天幕遙遙致意。 “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能達到這樣的目標,非桑公不可?!彼麑⒈芯埔伙嫸M。 更像是致意桑弘羊。 宮中,桑弘羊感動不已,甚至鼻子酸到眼淚馬上就要流下來。 今日對他而言,實在是心情大起大落。 名垂青史當然是他所想要的,但說實話,他連自己都沒想到后世對他的評價會這么高,出乎意料! 只覺得即使是這一刻死了也全無遺憾。 相比于他的感動,在一側的董仲舒心情可就復雜得多。 桑弘羊之問,同樣回蕩在了他的心上。 “是啊,假如不這樣,又怎么讓國庫豐饒而不給百姓增加稅賦呢?”他略帶些迷茫的在心中暗想,并且捫心自問,“難道儒生真的如仙畫所說,只知批評卻無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不僅是他,就連民間許多的賢良文學們此刻也提前接受了這場詢問的洗禮,并且提前的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除了卜式這樣堅定認為朝廷不應該經商,官員不是商人的禮節頑固分子之外,大家或多或少的開始思考起來—— “是啊,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什么呢?”…… 【桑弘羊之問,到現在都依然還是一個重要的議題?!?/br> 【到底是應該“國強”還是應該“民富”?是集體主義經濟更好,還是自由主義經濟更強?】 【這樣的爭論和不同模式之間的對比依然在繼續?!?/br> 漂亮國的記者會。 金發碧眼的發言人正在對著下面的記者們發表著自己的言論: “我們認為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二十多年之后,華夏仍然采取以國家為主導的經濟和貿易模式。這與世貿組織認可的開放、市場化原則背道而馳?!?/br> 鏡頭一轉。 儒雅的華夏發言人聽到了記者的詢問后表示: “這個世界上并沒有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所謂市場經濟的標準。世貿組織的規則也沒有賦予任何成員特殊的權利,讓他們認為自己的經濟模式就是市場經濟的樣板?!?/br> “并且,讓它認為一旦有哪個國家不照搬,就是‘非市場經濟’?!?/br> “這是混淆視聽的霸權主義!它試圖煽動不明真相的國家將矛頭對準華夏,這種圖謀不會得逞?!? 【當然,這是后話,我們之后聊?!?/br> 【先回到古代。事實上,雖然桑弘羊被后人貶斥,但是,大家都是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br> 【好比鹽鐵之權,歷經西漢末年之亂,東漢朝廷一直都沒收回來——當然,不是他們不想,是當時地方豪強勢大,朝廷根本收不回。有了鹽,等于有了稅收,有了鐵等于有了兵器,于是這些地方豪強就變得更強,甚至比朝廷還強?!?/br> 【這也導致了東漢末年的亂世,一直綿延到魏晉南北朝?!?/br> 【經歷了這么一茬之后,大家都想起了桑弘羊在鹽鐵之議上的那三個問題,就是如果中央朝廷對地方割據沒有壓倒性的優勢的話,那勢必就會迎來災禍?!?/br> 【自此之后的朝代,自唐中期起,鹽鐵的經營權全部都掌握在朝廷的手中?!俊?/br> 西漢。 賢良文學們此時難免生出了幾分慶幸,心中的負疚感少了不少。 原來,這個問題到后世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不過,顯然后世的子孫們選擇的依然是國家介入到各種經營中,在這一盤上,桑弘羊勝了。 桑弘羊平靜下來后,立刻被仙畫偶爾透露出的后世經濟模式一角給吸引住了。 “陛下,看來在后世,經濟手段也是外交的一種。這什么國際貿易組織,或許就如當年齊國組織的葵丘會盟?!?/br> “?” 且,華夏顯然是后面才加入這個組織,所以似乎顯得有那么一點被動,只能跟著別人制定的規則玩。 劉徹心中有些不爽,規則這個事情,當然是自己制定才好! 秦朝。 嬴政的手指敲擊著案幾:“鹽鐵專營啊……” 可以讓國庫豐饒,聽上去當然很有誘惑力,而且桑弘羊的第三問徹底的擊中了他,那就是中央王朝應該保持著對地方勢力的絕對優勢。 鹽和鐵這樣重要的東西,的確是該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啊。 和他有同感的是北宋的趙匡胤。 唐朝是怎么亡的? 不就是因為地方割據,藩鎮勢大嘛! 正是因為提防這個,所以他才重武輕文,干出杯酒釋兵權的事情來。不過現在看來,除了需要控制兵將之外,控制經濟似乎也重要得很??! 唐朝。 李世民略微有些汗顏,因為現在的鹽鐵之權,主要是鹽政還粗疏得很。 大唐不僅沒有管賣鹽的事兒,甚至沒有對鹽商征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