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第284節
【變成了,漢武帝時期的政策要不要延續?要不要恢復成文帝時期的政策?】…… 漢武帝和桑弘羊都有些如釋重負。 還好,還好,不是死在朕手上,而且朕應該臨死還都挺信任他,也算是君臣相得,有了善終——劉徹。 還好,還好,并不是陛下猜疑然后殺了我,反倒我活得還比陛下要久——桑弘羊。 不過,劉徹又生出一些不爽。 怎么回事?居然到兒子那一輩,還要來總結朕的得失? 而且還要恢復成先帝時期的政策,這簡直……簡直是對朕的全盤否定! 朕難道不算是千古一帝,武功卓著嗎? 劉徹生出了一些些火氣。 也不知道繼位的是自己哪個兒子? “霍光啊……” 劉徹琢磨著仙畫的用詞。 霍光和桑弘羊有理念分歧,但似乎也是忠于了自己的遺詔和晚年的理念,應該也是個人才,可以用! 桑弘羊感動過后,倒是有些凝重,看起來自己和這霍光之后似乎很不對付??! 唐朝。 李世民也在和群臣討論西漢的這一對著名君臣。 “按照仙畫的說法,鹽鐵之議本質上其實是階層之爭。桑弘羊觸動了地方豪紳的利益,肯定會遭到大規模的反擊?!?/br> “漢武帝在世的時候,尚且能壓下這些爭議。但他不在了,自然反撲就開始了?!?/br> 臣子們的討論他都聽到了耳里,并且表示同意。 他對身邊的李治說:“可到了晚年,漢武帝卻未必還支持桑弘羊的理念?!?/br> 李治有些驚訝:“您的意思是……” 李世民輕聲道:“漢武帝下《輪臺詔》,認為自己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覺得需要輕徭役,休養生息。那時候,其實他就有了退卻之意?!?/br> 天上的雄鷹,依然會有老的時候。 “這幾位托孤大臣,除了霍光和桑弘羊之外,其余的或沒有實權,或本就懦弱。所以矛盾就集中在了霍光和桑弘羊之間?!?/br> 李治恍然大悟:“漢武帝本想要兩人互相制衡,避免一家獨大?!?/br> 實際上,桑弘羊在漢武帝晚年時已經圣寵大不如前,他被任命為托孤大臣,恐怕更多是因為漢武帝不放心霍光。 李世民悠然嘆一聲:“可惜,最后還是走到了兩虎相斗的局面?!?/br> 似乎沒有人可以抵擋權力的誘惑…… 【桑弘羊認為漢武帝時期的政策沒什么問題?!?/br> 【而這里面,賢良文學完全站在了桑弘羊的反面。他們對之前的政策尤其是經濟政策那是全盤的否定,認為如果繼續下去,這就是禍國之策!】 賢良文學們慷慨陳詞: “鹽鐵官營、酒榷等政策就是與民爭利,是百姓疾苦的根源,且讓百姓輕視農作而重視商業,輕本重末,只知逐利,導致民間風氣敗壞,如此,自然該廢除,改為民營?!?/br> 桑弘羊回道:“正當的謀利并非壞事,反而是好事。就如同管子提出士農工商,工和商與農一樣,都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不能輕視。且,既然爾等認為百姓應該重視農作,那為何又覺得鹽鐵應該私營?豈不是自相矛盾?” 賢良文學們對望一眼,一時有點沉默。 有人站起來道:“自然是讓該農作的人去農作, 讓有實力經營鹽鐵的人去經營?!?/br> 桑弘羊駁斥道:“爾等口中有實力之人無非是豪民。假使將鹽鐵之權下放, 必然將會助長他們的權勢。昔日尚未實行鹽鐵官營以及新的貨幣制度之前,這些人就投機倒把、cao縱市場,管山海之利,賤買貴賣,牟取暴利!” 他的語氣變得憤慨起來:“他們大量制造劣質的錢幣,放高利貸!并且還隱瞞家中資產,滯財役貧,以末致財,卻用本守之,讓無數的農人成為他們田地上的奴隸!” 打擊地方豪強勢力,這本來就是之前他和先帝的目的之一。 桑弘羊洋洋灑灑的列舉了豪民們的罪狀,讓對面的賢良文學們略有些尷尬。 當然,也有人并非是地方豪強的說客,而是真的目睹了民間的一些慘狀,義憤填膺道:“桑公嘴上說得好聽,但鹽鐵專營的弊端怕是你沒看到吧?各處鹽坊鐵坊只重產量而無視質量,價格極高!百姓們花上大價錢買來的農具卻絲毫不實用,買來的鹽中雜質無數!” “各郡國都有出現官商勾結,徇私舞弊和囤貨奇居的事情!最終苦的還不是百姓?!” 這番話得到了場中不少人的認同。 桑弘羊也沉默了一時,只能坦然承認:“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地方官吏不按法度辦事,造成了極大的弊病。但我始終認為,鹽鐵為國家大業,應由朝廷一并經營,如此才能擴大財源,充盈國庫?!?/br> “諸君不妨想一想,假使先帝不采取這樣的政策方法,打匈奴的錢從何而來?消除邊患的錢又該從何而來?” “難道要把這些加到稅賦里面,分攤給老百姓嗎?” 即使賢良文學們對這些經濟政策充滿了怨氣,但卻也不得不承認,之前武帝的煊赫軍功,背后的大功臣就是眼前的桑弘羊! 于是,他們選了另外的切入點,那就是咱們應該以農為本,要抑商重農,而不應該輕義重利,這也有悖于圣人的教誨。 桑弘羊博引旁征,從《管子》到《論語》到《孟子》再到《春秋公羊傳》,侃侃而談。 他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 “富國,并不是只有農耕一條路可走,工和商也是很重要的方式。這兩者只要能發展起來,朝廷就可以收上更多的稅賦,而不是把這些全都壓到貧苦百姓們的頭上!” 【朋友們,這是一個兩千多年前古人的思想??!】 【即使放到現在來看,也是閃閃發光的。稱呼他為經濟學家,這絲毫不為過吧?】 【事實上,桑弘羊才是管子思想的真正繼承者!管子都相對還比較隱晦,他可以說是第一個然后又是唯一一個真正提出來要靠工商業來讓國家富強的經濟學家!】 【遠見卓識!】…… 明朝。 張居正莫名的心情有些激蕩,他手撫過《鹽鐵論》的封面,因為???,邊角都有些卷起。 這本書其實不是桑弘 羊寫的,而是后面有一位叫做桓寬的儒生花了很多工夫從當年參加了鹽鐵之議的賢良文學口中打聽到了當年那場辯論。 這兒挖一點那兒湊一點,居然也還原出了個七七八八、最終編撰出了這本《鹽鐵論》。 這就相當于是會議紀實。 “可惜,若是桑公能夠自己著書立說,想必更加精彩?!睆埦诱行┻z憾。 張學顏苦笑:“大人,您忘了?就算是真著書了,也未免能夠流傳下來?!?/br> 張居正想到桑弘羊悲慘的結局,搖了搖頭。 “世間清醒者,不愿意同流合污者,往往結局悲慘?!?/br> “不過,能夠看到桑公將他的理念對著天下道出,倒也無憾了?!?/br> 這些他日思夜想的思想和理論,在仙畫里被演繹出來的時候,還是很震撼的,至今心情都難以平復。 “后世對桑公的評價很高??!看來,本末之爭,義利之爭,在后世已經完全塵埃落定了?!?/br> 本為農,末為商。 誰贏了,顯而易見。 “桓寬編《鹽鐵論》,本是為了辯駁桑公,卻沒想到歪打正著,留下了他的理念。真是世事奇妙?!?/br> 張居正笑了起來,他自己都沒察覺,一開始的時候他說的是桑弘羊,現在卻變成了桑公。 張學顏悠然神往:“不知后世的財政經濟,卻是如何運轉?” 他已經對“經濟”這個詞活學活用。 “繼續看吧?!睆埦诱龜喽?,“定然是讓你我都會覺得驚駭而不可思議的?!?/br> 富國并非只有重農才可以做到。 后世的繁盛景況不就是對桑弘羊這句話最好的注解嗎? 漢朝。 漢武帝劉徹竟然有些感動,甚至都要對著桑弘羊表演一番執手相看淚眼了。 “桑卿懂朕??!” 不管自己晚年到底是怎么想的,思想發生了什么變化,但之前的經歷同樣是自己政治生命的一部分。 雖然可能大概也許做錯了一些事情,但也立下了不少功績——這些即使是仙畫也不否認。 可那些賢良文學們居然想要全盤否定! 豎子爾敢?! 這些功績和政策豈是他們這些目光短淺之人能完全看透的? 漢武帝恨得牙癢癢,也因此對一直站在自己這邊維護和肯定自己的桑弘羊生出極大的欣慰與滿意來。 桑卿的忠誠,果然無可指摘! 不愧是和朕一起長大的! 桑弘羊正沉浸在自己的發言之中——那是晚年的他,思想和理念更加成熟,倒是在這一刻點醒了自己不少。 他甚至立刻想到了政策的細節要怎么調整。 當然了,此時面對自己君主難得一見的真情流露,也要好好回應一番。 于是,未央宮中就上演了極為少見的讓人都有些rou麻的君臣相得之景。 …… 【那些賢良文學 們說桑弘羊的經濟政策是不管百姓死活?!?/br> 【實際上,真的如此嗎?】 【首先不否認的是,執行過程中的弊病肯定是會存在的,在古代那樣的環境里,吏治不可能清明到哪兒去。尤其是漢武帝晚期的時候,昏招頻出?!?/br> 【所以,民間有怨言肯定不是假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