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第281節
…… 【今天,我們就先來講一講,在經濟學尚未建立起來的古代,那些力挽狂瀾、攪動起風云變幻的經濟學家們?!?/br> 【第一位,當然是赫赫有名的管子,管仲!】 【春秋五霸,首霸齊桓公?!?/br> 【而齊桓公身后站著的人,也是讓齊國變得強大富裕的人,就是管仲?!?/br> 【這可是一位敢向鬼神征稅的男人!】 齊桓公覺得國庫空虛,想要向百姓們多收一點稅,他去請教剛上任不久的相國管仲。 齊桓公提了好幾個稅種,比如什么房屋稅、人口稅、牲畜稅等等,都被管仲否決了,覺得這些稅都會引起負面的效果。 他給齊桓公出了一個主意:“昔日堯身邊有五個功臣,但現在并沒有人祭祀他們。君上何不下令讓國人祭祀這五人,春天可敬獻蘭花,秋天可收新谷為祭;用生魚做成色干祭品,用小魚做成菜肴祭品。這樣,齊國的魚稅自然會增加百倍?!?/br> 齊桓公心想,言下之意,這些祭祀的用品可歸為國有,且同時還能教化國民祭祀禮儀。 可謂一舉兩得。 他不由得夸道:“此法極妙!” 【《管子》這本書里面,記錄了很多管仲的故事,比如兵不血刃就讓收服一個國家,簡直就是古代版本的貿易戰?!?/br> 【雖然他沒學過系統經濟學,但顯然在這上面擁有極佳的天賦?!?/br> 齊桓公想要收服衡山國,管仲聽聞之后獻上一計: “若此計成,或可兵不血刃讓衡山國歸順?!?/br> 齊桓公聽了他的話,派人去衡山國高價收購兵器,一收就是十個月。旁邊的國家見狀,覺得有些慌張和蹊蹺,于是也跟風一起來收購。 衡山國君賺錢賺得腦熱,將兵器價格翻了好幾倍。 于是,整個國中全部熱火朝天的投入到軍工生產,都沒人種田了。 齊國又暗中收購糧食。 等到衡山國全部兵器都賣完,齊國與衡山國斷交,后者沒兵器又發現再也買不到糧,面對齊軍壓境只能奉國而降。 【這就是《管子》里面記錄的衡山之謀,后來,他還把同樣的計謀用在了魯國和梁國、還有楚國身上,只是換 了個物品?!?/br> 【魯國和梁國是縞布?!?/br> 魯梁兩國的百姓們興奮的議論:“聽說現在齊國急需縞布?!?/br> “我也聽說了, ” “?_[(, 正在高價收購呢?!?/br> “價格幾何?” 【兩年后,魯國和梁國的大多數百姓都投奔了齊國,三年后,兩個國家直接降了?!?/br> 【這就是“服帛降魯梁”和“獵鹿計”的故事?!?/br> …… 秦朝。 李斯和蒙恬蒙毅燈重要大臣在天幕剛剛有些微光得時候就趕到了宮中。 還沒來得及喝口水,呼吸都有些粗重的里斯久忍不住感慨道: “管子乃真圣賢,諸子百家均以管子為師也!” 他是從稷下學宮出來的。 稷下學宮就建在齊國,他們這些前來求學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研究管子、學習管子之法,從里面汲取如何治國的道理。 《管子》就是稷下學宮的師生們編著出來的,這里面還他的一份功勞。 扶蘇有些好奇的問他:“李相,那這衡山計、購鹿計和服帛計可都為真?” 李斯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有那么一點心虛:“或許是一件事情寫了好幾個版本罷!” 管子都死了那么多年了,他們當時也只能去翻以前剩下的典籍呀! 而且,他們編著《管子》其實更多的是為了闡述自己的施政理念和方法,所以同樣一件事,再不同的人筆下可能就有了不同的版本。 這也很正常嘛! 扶蘇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我說為何能屢試屢中呢!” 事不過三,再好的計謀也不能這樣逮著它來用??!當那些國家沒有聰明人嘛! 嬴政聽著他們的討論,也頷首道:“不管如何,兵不血刃取一國,的確是厲害人物?!?/br> 若是在秦朝,他肯定要倒履相迎的。 不過,嬴政心想,若經濟是指這方面,那我們大秦的商鞅也是不錯的。 …… 【不過,這幾個故事其實換湯不換藥,手法其實是一樣的,可能那會兒的國君和百姓們都比較淳樸吧,所以才沒有識破管仲的計謀?!?/br> 【聽著是不是很耳熟,覺得似乎在哪兒聽過?】 【這就是現在美國特別擅長用的貿易戰啊,所以說三千年讀史,沒有新鮮事!為什么漂亮國的計謀在咱們身上不太起作用,就是因為咱們的老祖宗才是發明貿易戰的鼻祖??!】! 第179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二) 【從打貿易戰這件事情來看,管仲就很擅長于用經濟手段來解決問題?!?/br> 【在《管子》里還曾經記錄了一段他和齊桓公的對話?!?/br> 管仲站在巨大的齊國地圖面前,對齊桓公道: “君上請看?!?/br> 這地圖上清晰的標出了大大小小各個諸侯國的位置。管仲指向齊國: “齊國就處于交通要道,四通八達,南來北往都要經過這里,這是咱們的優勢?!?/br> “其他諸侯國的人來到這里,他們要吃齊國的糧,用齊國的幣,還會將財物以及好馬好布帶過來。只要我們發揮這個優勢,再掌控好物價的高低,那天底下的財物貨品都會歸我們所用?!?/br> 管仲的眼神意味深長: “君上,善于治國的人,要學會役使即使不屬于他的臣民,還要學會使用不屬于他的貨物?!?/br> 【這段對話完全顯示出了管子的經濟學水平。他看重商業貿易,想要把齊國打造成為商貿中心,而且還懂得通過調節物價與供需關系來實現國家財政的收入?!?/br> 【朋友們,這就是亞當·斯密《國富論》里面的內容??!】 …… “國富論?這書的名字好?!?/br> 帝王們和掌管著財政大權的官員們見獵心喜,可惜只能看到名字看不到內容。 李世民感慨道:“若是天幕能夠將后世的書籍傳送到現在的時空,那就好了?!?/br> 就像是讓他們選擇主題一樣,也可以盡情的選擇書籍。 不過,他又想起講物理里面提到過的什么高維、低維,又啞然失笑。 若真能做到,恐怕晚上就真的睡不著覺了。 仙畫剛開始那一兩年,宮內的護衛都翻了一番,直到現在才稍稍放松。 李世民估計其他時空的帝王們應該也是如此。 秦朝。 嬴政意味不明的輕輕哼了一聲:“看來后世對管子的確是評價頗高?!?/br> 李斯本來想回一句,管子確實乃治世之英才,圣賢大能,但忽然心中一頓,想到了什么,于是就將快到嘴邊的話給吞了回去, 果不其然,又聽到他的陛下淡淡說道:“不知后世對商鞅是何評價?” 嬴政是真的好奇這個。 因為商鞅的理論和管仲是完全不同的。 管仲講“十年育樹,百年育人”,而商鞅講“愚民”。管仲重商,而商鞅重農且抑商,不僅限制商人的營業范圍還重征商稅。 如果后世覺得管子說的是對的,那商鞅豈不是是錯的? 可他的政策卻依然是如今大秦的國策——當然,經過這幾年仙畫的熏陶,也松動改變了不少。 李斯不語,何必觸霉頭呢? 扶蘇出列:“父皇,商鞅之策的確讓我大秦走到了現在。世人說得失,有得必有失,豈有完美之策?只看在當下,到底是得更多還是失更多罷了?!?/br> 嬴政的 臉色柔和了不少。 扶蘇卻忽然想到剛才仙畫讓他琢磨了一會兒的話:“就好像剛剛所說,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兒臣是否就可理解為在當時的大秦來說,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制度與政策?” 它們是適配的。 但照這句話的含義,它們也需要隨時的變化,不然就會變得可能不再適配。 扶蘇陷入到了沉思,錯過了嬴政落在他身上帶著幾分滿意的眼神,以及周圍臣子們的滿意甚至是欣賞之色。 李斯默默在心中對扶蘇加了幾點忠誠度。 雖然霸氣不足陛下,但似乎也頗有幾分乃父之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