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第214節
這時候,有人匆匆來召: 大王叫你,速速去回話。卻是君王覺得他上次呈上來的一把劍非常好用,問他是如何獲得。 工匠一看到那把劍就想起來了: “大王,這是因為小的在冶銅的時候又嘗試著加入了一點其他的東西。 他去工坊中找到那塊石頭,看上去銀白閃光,原本只是一次誤打誤撞的嘗試,卻沒想到真的能給讓他制造出利器! 【這種加入到紅銅中的金屬就是錫。紅銅的熔點是1083度,而錫的熔點只有兩百多度。所以冶煉紅銅的時候加一點錫,它的熔點可以降到900多度,更好把控,而且成品的硬度也會更高?!?/br> 路小柒照例放出了元素周期表。 錫,sn,從周期表中被提到了前端,然后放大。 葛洪和孫思邈等人緊張的搓著小手?!皝砹?,來了?!?/br> 這個神秘的表又來了。 孫思邈的弟子道: 這好像是所有的金屬的集合。不過有好多字,我都不認識……他有些汗顏。 孫思邈微微的搖搖頭: “不單單是金屬,還有什么氧、氮……從字義來看,似乎應該是某種氣 體。 氧氣在仙畫中出現不止一次了,可以確定為是某種氣體,那么和它同樣字形結構的氮等字,自然可能也代表著其他的氣體。 它們似乎是按照某種規律來排列的。但會是什么規律呢? 如果路小柒知道了這番討論,肯定會驚呼,上過歷 史課本的人果然都不簡單啊!僅僅憑著這樣,就能猜出元素周期表的一些信息。牛人就是牛人。 而繼剛才的陶瓷工匠們之后,現在調動了全部精神,集中精力在聽的,那自然是各朝代各時空的鐵匠們! …… 【至今最早的青銅器是4800年前的一把銅刀?!?/br> 【再后來,人們又嘗試著往銅里面再增加一點鉛,增加了青銅的韌度?!裤U和錫一比就顯得有些不打眼,看上去灰不溜秋的。它同樣從元素周期表中被調了出來。 鉛,pb。 工匠們在冶煉銅的時候,又投入了一小塊錫和一小塊鉛,讓他們在高溫下成為液態,熔合在一起。 【這種合金的冶煉,本質上就是礦石在高溫下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從而產生一種新物質的過程?!?/br> 【無論是東西方都有點石成金的故事,西方的方士們更是自稱為煉金師,或許,這個名字就和青銅有關系?!?/br> 【因為當青銅剛剛誕生的時候,它是金光閃閃的,古人叫它為吉金?!?/br> 【但,青銅畢竟不是金,當它的表面與空氣接觸,就會慢慢發生一系列的氧化反應,生出一層青灰色的銹跡,才被咱們稱為“青銅”?!?/br> 青銅器已經被列為不能交易的文物。 即使在博物館里,一些鎮館之寶也往往都是青銅器。 商朝的司母戊鼎,重達832.84公斤,至少需要一千公斤以上的原料才能鑄造出來,可見其冶煉技術和規模之龐大。 秦始皇陵的青銅車馬,也是最大的青銅器,大約為真人真馬的二分之一大小,做工非常的細致。西漢時期的長信宮燈,宮女執燈,神態恬靜優雅,栩栩如生。 它們有的已經完全是青灰色,但有的依然還能看出表面斑駁燦爛的金色,能讓人想象得到當它未 氧化時那金碧輝煌的場景。 路小柒放了一張網絡上的青銅器原本色調的場景復原圖。 這些都是金子做的嗎?老百姓們看得如癡如醉。不是,是銅。 “可看著真的很像是金子?!?/br> 誰會不喜歡這一看就很富貴很有錢的環境呢? 有人生出幻想: “你們說, 皇宮里是不是就是這樣金光閃閃?”一個農婦笑呵呵的道: “那肯定是,我覺得皇后陛下用的鋤頭肯定都得是金子做的?!?/br> 不然配不上皇后娘娘的身份! 當然,也有一些研究和收藏金石的雅士們,看著那富麗堂皇的金色皺了皺眉: “還是青銅之色,更為古樸雅致。 更是贊后世的博物館有眼光: “那些瓷器之類的只能算是不入流的雜項,唯有金石,才是正道啊! 瓷器不過是日常用的玩意兒,能比得上這些大氣古樸的青銅禮器嗎?漢朝。 劉徹看著那長信宮燈,陷入了沉默: ……這不是曾經放在祖母宮中的那一盞燈嗎? 他的貼身太監春陀悄聲道: 這盞燈,太后娘娘后來賜給了中山王妃。 劉徹這才想起來,好像是有這么回事兒,他的異母兄長劉勝娶妻的時候,祖母將其賜給了他這位嫂子 結果,出現在了后世的博物館里。 劉徹必須承認,他是有那么一點幸災樂禍的,好不容易才忍住了在群臣面前不笑出聲來。然后,裝腔作勢的: 朕要勸慰中山王一番,來人,傳旨。 秦朝。 秦始皇看著仙畫上的青銅戰車,這是他很喜歡的一輛戰車,想來后面讓工匠做了應該是要放置到自己的皇陵中的。 然后現在竟然就這樣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博物館里。士卿臣子們群情激憤。 挖墳盜墓,大逆不道,該處以極刑! 他們其實也看了多少次仙畫關于發掘考古的畫面了,但這個時候放的可是自家皇帝陛下陵墓中的東西,必須要表現得非常氣憤,義憤填膺才行。 嬴政的嘴角微不可見的抽搐了一下。 他倒是沒有那么怒不可遏,那么多次了,心中早有預料,只是在想,到底有什么法子可以阻擋住這些后世小輩們的猖狂舉動? 想啊想,算了……日后再想吧... 【不過,青銅器雖然燦爛精美,但是銅這東西貴,后來更是充當了古代的貨幣,當更加便宜且耐用的鐵出現后,青銅就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br> 【華夏古代不僅會煉鐵,而且在漢朝的時候 就有了鋼?!俊疚覀兿葋矸智逡幌逻@幾個名詞——生鐵、熟鐵和鋼鐵?!?/br> 【鋼鐵,實際上就是含碳量在0.02%-2.11%之間的鐵。這個含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少了,就成為了熟鐵,偏軟。多了,就成為了生鐵,很硬很脆?!?/br> 熟鐵、鋼鐵、生鐵。 按照其中的碳含量,依次排列。 這三者從外觀就可以分辨,熟鐵為平整的灰色,鋼鐵更光亮,顏色也更銀白一些,生鐵表面粗糙,顏色也更深一點點。 【碳對鐵器的影響,就像是鐵對瓷器的影響一樣,深遠而巨大?!刻?,元素符號c,同樣被路小柒在元素周期表里圈了出來。 【簡單的用木炭將鐵礦石冶煉成液態后再凝固,就能得到生鐵?!?/br> 【因為他們的煉爐很小,也沒有強力的鼓風機,礦石沒辦法完全融化,里面有很多雜質。所以,生鐵大多數情況下是沒法用的,它沒有韌性,也沒有塑性,很容易碎?!?/br> 【古人也不知道怎么就那么聰明,居然創造性的像炒菜一樣去炒它,這個過程會祛除一些雜質,還會把它里面的含碳量降低,于是就得到了熟鐵?!?/br> 【當然了,可能也會直接得到鋼,這個只看含碳量嘛,但是幾率應該比較小?!俊具@個法子也被叫做“炒鋼法”?!?/br> 赤膊的工匠們在坩爐內用鐵棍攪拌著剛被融化成液態的鐵水。然后又灑了一些精礦粉進去。整個過程就像是炒菜一樣?!境翠摲ú缓冒芽?,大部分情況下,只會得到熟鐵?!?/br> 【工匠們又想了個法子,把它再放在炙熱的木炭上大力錘打,在力的作用下,這些雜質就會慢慢融合,分子重新排布,質地更密,同時還會讓碳一點點的滲透進去?!?/br> 【最后,就成為了鋼?!?/br> 【精鐵要加熱后反復鍛打一百多次,這也就是“百煉鋼”的由來?!抗糯鲨F匠,一定要有壯碩的身體,不然根本掄不起那柄巨大的錘子。鐵胚被放在通紅的木炭上,時刻保持著高溫的軟化狀態。伴隨著號子聲,一錘又一錘砸向了它。 叮!一聲聲響起,然后淬水冷卻,又開始捶打,再淬水冷卻。不斷地重復著這個過程。 最后,雜質被熔合,碳含量達到微妙平衡,這才有了真正的鋼鐵。 打 鐵居然也是科學?有書生忍不住道。 他的同窗笑道, 既然種地、救人、修路、燒瓷都是科學,那打鐵怎么就不是科學了?書生支吾了兩聲: 只是覺得………這科學的定義還挺廣的。 而且,只是打鐵而已,他居然聽不懂,簡直豈有此理! 他的同窗笑了一下,心中譏誚,知道他不過是覺得打鐵之人空有蠻力,登不上大雅之堂罷了。至于鐵匠們,嗯,說實話,很多人也沒聽懂。 這說的是啥?含碳量?木炭我知道,是那個炭嗎? 不知道,不過這生鐵、熟鐵和鋼鐵我是懂了。鋼鐵應該就是咱們現在說的精鐵。也有一些官營作坊的主理官員,心中頗有志向,已經讓人都把這些記了下來。咱們現在聽不懂,這全天下那么大,自然有聽得懂的,到時候再去拜訪求教。煉鐵一事,關系重大。 兵器、農具等等,都要有好鐵才行。 所以,這件事情,朝廷肯定會重視的,到時候說不定就能找到能人,來破解仙畫上說的這些玩意兒,然后看看能不能改進一下現在的煉鐵技術。 北宋。 沈括在家中道: 這樣鍛打實在是太費人力,效率低下,只有壯年工匠才能做得到。 他的一位屬下也在,尋思了一下,忽然道: “屬下倒是見過民間有用不同的方法來做的?!?/br> 沈括起了興趣: “哦?說來聽聽?!?/br> 他的屬下娓娓道來: “我曾見匠人們將熟鐵打成刀具,用生鐵包裹在它的刀刃處,再用泥一起封上,放在爐火中再鑄。生鐵和熟鐵全部融化之后,就會融合在一起,這時候再鍛打,就輕松多了。2 沈括聽得很感興趣: “可還記得那處?在哪兒?” 他想去看! 【古代的鑄劍師們常常有以身殉劍,然后造出絕世好劍的傳聞和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干將莫邪?!?/br> 【他們覺得人是萬物之靈,只有當人的精氣進入到劍中時,這把劍才會有靈魂?!扛蓪⒑湍罢阼T造寶劍。但寶劍久久未成。 莫邪最后道: “夫君,精鐵是礦世之珍品, 凡火不可淬,必須用生人血祭。我愿以自身為祭品,鑄成此劍! 說完,她想也不想就跳下去了。 最后,果真練成了干將、莫邪兩把絕世珍品。 【這其實不是史實,只是東漢時期有人寫的一則故事,后來明朝的馮夢龍又擴展了一下?!俊径?,為什么偏偏要莫邪跳,干將不跳?難道這鐵水還歧視男性?】 【現在還有人正兒八經的分析了這種做法的科學依據。大概是這樣,木炭的溫度根本不可能融化生鐵,而人因為脂肪豐富,充當了助燃物的作用?!?/br> 【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啊,扔塊肥豬rou就好了!】 【或者是,用煤來作為燃燒的介質就好了!】 一車車的煤被運到了鋼鐵廠,看上去黝黑發亮。當他們扔進爐中燃燒的時候,爆發出了灼灼烈焰,比木炭的火焰可旺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