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第107節
【現在有一派觀點認為,其實中醫最早的典籍《黃帝內經》,所反映出來的解剖知識是和西方的《希波克拉底文集》不相上下的,提出了肺腑經絡之間的關系?!?/br> 路小柒摘取了《黃帝內經》中的幾段內容,做成古風文字的形式展示在視頻里。 言語悠悠,配上古琴的bgm,禪意自生。 但是講的,卻是和解剖相關的東西—— 若夫八尺之士,皮rou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 “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br> 【這十二經就是十二條大血管,作者認為有的含血多,有的含氣多。我不相信沒有經過解剖,古人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雖為提點,但兼任了很多次仵作,也曾經接觸過解剖學的宋慈正坐在趕回家的馬車上。 馬車掀開了窗戶,可以看到天幕全景。 看到這里的時候,宋慈吩咐馬車停下,一個人待在馬車上,正好更清靜,可以好好看仔細看。 他曾經解剖過一些尸體,但都只是局部和表面,并沒有像仙畫里西方那些醫生那樣……瘋狂大膽。不過,他們提出來的這些理論倒是對以后的查案會有幫助。 聽到仙畫提到《黃帝內經》,宋慈點了點頭。 它里面都已經直接說“其死可解剖視之”了!那肯定是解剖了!但之后的醫學典籍中,的確沒有像《黃帝內經》里那樣再細細描述臟腑關系的內容了。 說起來,現在的大夫們既然迷信權威,為什么卻又不繼承《黃帝內經》里實際下手解剖的精神了呢? 真是矛盾啊。 宋慈想起那些同僚同窗們之前對自己隱隱的嘲諷,想了想自己程朱理學傳人的身份,自嘲的笑了笑。 他自己又何嘗不是矛盾的人呢? …… 【但中醫為何一直沒有發展起來解剖學,同樣是因為對于權威的迷信?!?/br> 【一方面呢,是醫者們過于推崇《傷寒雜病論》等古籍,以至于中醫形成了一個抽象的哲學的體系,就直接將唯物的解剖學排斥在外了?!?/br> 【之前說了,《傷寒雜病論》里面有很重要的部分是關 于思辨的,還有很多內容是很形而上的。這可能和張仲景本身是文人,是儒生有關系,他將自己的哲學體系融入到了其中,于是我們就能看到這里面有著大量的關于“通行全身、周流不息的經脈”,和“看不見摸不著的氣”之類的描寫?!?/br> 【就有那么一點玄學,很抽象,只能通過想象去推導臟腑之間的關系?!?/br> 【尤其是后期,范仲淹那句不為良相就為良醫的話說出來之后,很多儒生文人們紛紛去學醫,雖然也客觀的促進了醫生這個群體素質的提升,但也讓中醫學里這種“抽象的形而上”的氛圍更濃了?!?/br> 【說實話,那會兒的醫學典籍,沒點哲學基礎是真的看不懂的?!靠ㄍㄐ∪擞殖鰜砹?。 這次,它的眼睛直接成了兩盤不停的在轉動的蚊香,腦袋也晃來晃去。像極了在課堂上聽夫子講學然后發現聽不懂的自己。天幕前的一眾百姓尤其是有相同經歷的人頓時就產生了共鳴。 有跟著師父苦學的藥堂弟子流下了一泡熱淚:“這不就是我嗎?!師父講的東西真的是很難啊,真的是聽不懂啊!為什么別人就那么聰明,而我卻如此愚笨?! 學醫真的好難啊!!! 也有不屑于和讀書人尤其是酸腐文人們交往的人嗤笑道:“這群文人是這樣的,七拐八彎,就是不肯好好說話。 直接擴大了打擊范圍。 也有年輕人和孩童甚至是一些畫家覺得仙畫里的小人實在可愛,雖然線條粗陋,但是每一次傳達出來的情緒都很精準,而且詼諧有趣。 有人甚至打算嘗試一下在自己的畫里面融入一些類似的風格。而被點名的張仲景和后世的一些“儒醫”們眉頭緊鎖,心思甚重。張仲景卻不是因為后世女子對自己醫書的質疑。 相反,他自己通讀醫書,知道若是對之前的醫書全盤接受,沒有絲毫自己的觀點,這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而他寫的醫書,代表的就是他自己的思想。 若是年輕的時候,他可能會覺得惱羞成怒或者是氣憤,但現在他卻很淡然。 經歷了這么些年的診病經歷,張仲景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道”! 這是他的道。 學他者生,像他者亡。 他只是為后世中醫學的發展感到擔憂和惋惜。 不過,張仲 景對于仙畫中提到的那些現代醫學里的理論卻頗為好奇,并且恨不得現在就驗證一番,看看能不能運用到自己的“醫道”里面去。 … … 【還是那句話,《黃帝內經》、 《傷寒雜病論》本來沒什么問題,后者就是張仲景本人的一些經驗心得,他的確是這樣想的。但后世將其奉為圭臬,完全沒有想過在醫學一道上或許還有其他的研究路徑和研究方向,這就有些不對了?!?/br> 【這同樣是對于權威的迷信?!?/br> 【他們覺著,《黃帝內經》都寫了人體是這樣的,《傷寒雜病論》里都說了人體是這樣的,那它就是這樣的!】 【另一方面,儒家的圣人講“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前期還好,后期的儒生們更是將圣人言奉為了金科玉律。在這樣的氛圍和環境里沒人敢打解剖的念頭,連提都不行?!?/br> 【清朝有一位醫生,叫做王清任,他就比較有質疑精神。覺得這些典籍上記錄的肺腑實在是不明不白,立志要親自看看肺腑到底長什么樣子。但王清任找不到解剖的機會,于是他就自己去亂葬崗上觀察尸體,又向劊子手們請教,就被人指責為“教人于背骼堆中、殺人場上學醫道矣”?!?/br> 青年王清任忍著不適,站在刑場上觀察著死刑犯的尸體——當然了,路小柒肯定不會放血腥圖片,絕對符合社會和諧標準。 劊子手見又是他,笑了聲:“你這醫生,不好好坐堂出診,盡來看著這腌場面!”世人都愛看砍頭,但像他這樣湊近來看的,還是少數。 劊子手問:“看出什么東西來了嗎?” 王清任點點頭,索性和劊子手聊了一會兒,問了些問題。劊子手指點他:“你若真是對這些感興趣,去城外十里處的亂葬崗吧,那里爛腸爛肚的尸體多得是!” 第71章 盤點十大名醫,長壽的秘訣(完) 王清任帶著小廝去了城外的亂葬崗。 他做了完全的準備,用布條捂住了自己的口鼻,還帶了從《洗冤集錄》中看到的生姜、香油等等,若是氣味刺鼻就抹在自己的鼻子下。 但亂葬崗的景象還是震驚到了他。 小廝直接跑到周圍去哇哇大吐,王清任自己也白了臉。 “你去那邊等著?!彼麑γ黠@帶著害怕的小廝說道,自己拿著木棍等工具走向了那一具具殘缺的尸體。 自此之后,亂葬崗成了他三不五時就要去的地方。 有時候觀察尸體觀察得入迷還忘記了時間,看到冒出來的幽幽綠火驚恐連連。 的確是和古書上有很大的出入?!彼麑πP說道,“古書上的錯誤非常多!如果按照那樣的方法來治病救人,肯定會有問題。 但王清任挑戰圣賢并且與腌尸體為伍的事情早已經傳出,他受到了親友和同行們甚至是儒生們的怒斥與排擠。 聚會里,只要他到了,立刻有人憤而離場:“不屑與之為伍!” 酒樓里,有人對著他指指點點:這就是那位在殺人場上和劊子手學醫術的大夫?家人勸他不如就算了。 王清任倔強道:“錯的就是錯了,流傳了千年也是錯的,變不成對的。我不會退縮的,而且我還要寫本書,將這些錯誤指出來! 【后來,王清任出版了《醫林改錯》,就糾正了前人對于臟腑的錯誤認知,還留下了25幅臟腑全圖。因此,他也被稱為“中醫解剖第一人”?!?/br> 《醫林改錯》中的臟腑全圖被放了出來。白描的圖,看上去倒是不恐怖。 … … 天幕底下,開始瘋狂抄作業。 名醫們趕緊翻開案頭的古籍,對照著仙畫里出現的《醫林改錯》,不可思議的往后一倒。 “竟然真的有那么多錯誤!” 有人犯起深深的憂慮,既然臟腑之說是錯誤的,那基于它的診療之法和所有理論體系是不是要改? 要改的話要怎么改? 頭大! 哎,仙畫可真是給全天下的杏林帶來了一個大麻煩! 清朝。 王 清任在自己的名字出來的一瞬間就傻掉了,酒杯中的酒一直不停的在外溢,直到腳感覺到了涼意,這才哎喲一聲反應過來。 繼而是欣慰,是狂喜。 雖然不是像前輩們一樣位列十大名醫榜,但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終于有被人看到的心情卻很難述說。 “中醫解剖第一人?!蓖跚迦沃貜土艘槐楹笫澜o自己的稱號,哈哈大笑:好! 得再拿一壺酒來才行! 漢朝。 劉徹留下自己的評論,略帶贊許:“此人倒是個膽大之人?!彼托蕾p這樣桀驁的人。 他自己也是這樣,認準了什么事情就去做,不會管其他人的眼光。比如,之前朝中盛行的是黃老學說,但劉徹覺得儒家學說更得他心,于是現在儒學也開始興盛起來。 不過,劉徹心念一轉,還是先別罷黜百家了,且行且看吧。 【而西方,在文藝復興期間,解剖學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俊痉疵鏅嗤€是蓋侖,只是這次換了有另外一個人來挑戰他?!俊就凳w的維薩里!】 【維薩里和塞爾維特生活于同一個時代,大概也就是明朝嘉靖那一會兒。塞爾維特還當過一段時間維薩里的助理?!?/br> 【維薩里是比利時人,不過那時候還沒有比利時這個國家,而是神圣羅馬帝國。他在巴黎大學學習解剖學。那時候已經是文藝復興時期了,教會的影響力弱了很多,開始允許用死刑犯的尸體來作為醫學解剖研究。所以當時的巴黎大學里是有解剖系的,也有解剖示范課?!?/br> 【但維薩里覺得教授的講法很有問題,水平也不咋地?!?/br> 巴黎大學。 一間光線算不上明亮的教室內正在上解剖示范課。 但教授卻只是坐在一側高高的椅子上,并不親自動手,而是手里拿著蓋侖的書,指點著旁邊的學生們動手。他的臉上甚至流露出一絲嫌惡之色。 在一旁旁觀的維薩里忍不住開口:“教授,蓋侖只解剖過動物的尸體,并沒有解剖過人體。那用蓋侖的書來指導我們解剖,是不是會有點問題? 教授低著頭,從眼鏡下方投來了冷冷的一瞥:“維薩里先生,難道你認為蓋侖的觀點是錯的嗎? 他沉默的接過了解剖刀。 鏡頭一轉。維薩里在和另外一個教授爭辯。 維薩里很激動,手里還舉著一塊骨頭:“教授,我不明白。蓋侖說人的腿骨是彎曲的,但是我們解剖出來的腿骨明明是直的,而且人類也是直立行走的,怎么可能會是彎的呢。 明明是蓋侖錯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