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第104節
想念父皇。 武則天點頭:“秦鶴鳴當時一力擔保放血可行。我和你父皇都選擇了相信他。但當時放的血并不多,秦鶴鳴非常謹慎。 哪像仙畫中演的,那個血量,簡直過于觸目驚心。 若是秦鶴鳴敢這樣給高宗放血,她能將他推出午門立刻斬首!貞觀民間。 孫思邈也是擰起長長的白眉:“荒唐!” 華夏也有放血治療之法,一般用于治療風眩頭暈之癥,有奇效。但哪有一上來就給病患放血的? 而且還放了那么多! 孫思邈簡直無法想象。 倒是宋慈,在斷案中養成了關注細節的習慣。他注意到了一開始的那個時間。 “1799年……”他沉思了一下,迅速算出了和現在的大約間隔,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在幾百年之后,西醫還如此不堪,但短短的一兩百年之內,他們的發展速度卻又如此之快! 這是什么原因? 這時候,仙畫中,后世女子不滿的聲音響了起來——【所以,up主一直覺得西醫這個名字取得有些混淆視聽?!俊粳F代醫學不是西醫!】 【中醫也不是巫醫!】 【雖然它里面是會存在一些落后的糟粕,但是它是有自己的體系的,有自己的理論的。它對于華夏文明的貢獻是不可取代的?!?/br> 【當然,回顧歷史,我們就能發現,如果沒有一些外部的因素干擾,中醫應該還能做得更好?!俊颈热?,假使在古代,“醫生”的地位能再高一點點,或許它吸引到的人才會更多?!?/br> 漢朝。 董仲舒用書本敲了下額頭,無奈的閉上眼。 又來了,又來了! 第69章 盤點十大名醫,長壽的秘訣(十八) 董仲舒很想沖進仙畫里對后世女子講,別罵了別罵了。 他都已經偷偷的把三綱五常和士農工商這些內容從自己新修改的思想綱領里刪除掉了——不能不刪,陛下都已經廣召天下匠人來長安制造各種仙畫中提到的器具了,而且還有意讓趙過培養出一群得用的農官。 目前,整個大漢上下,對于“工”和“農”的輕視不能說一掃而空,但和之前相比也好了無數倍。就太學里面,那些驕傲的太學生看到匠人,竟然都會說說笑笑的與之聊幾句,還會請教一些工藝上的事情。 甚至還有一些年輕的太學生,展現出了對于工匠和農學的興趣。這就是仙畫的威力所在! 可以預見,如果仙畫能夠持續存在,只要陛下不是忽然得了失心瘋,那大漢的未來一定是天翻地覆的,包括各種新的思想和學派也都會冒出來。 如果以他為首的儒家學說跟不上變化的話,那就不是獨不獨尊,而是會不會被世人淘汰的問題了! 董仲舒吹著習習涼風,竟然冒出了一身汗。 好在這次這位路小柒并不打算逮著儒家罵,讓他略微安心了一些—— 【up主在講四大發明和農學卷的時候,就講了古代“士農工商”的劃分對于科學思維形成的巨大打擊。這里就不再贅述。但農,其實地位還算好,醫的地位是比農還要低的?!?/br> 【他被劃分在“工”這一層級?!?/br> 【《漢書·游俠傳》里記錄了西漢末年一個叫樓護的人的故事?!?/br> 【他出身在醫學世家,從小就飽讀醫書,據說年輕輕輕醫術就很高明,而且口才特別的好,能言善辯。他父親去權貴人家行醫的時候就經常帶著他?!?/br> 平阿侯家中宴客,叫上了樓護。 樓護的友人羨慕道:“這整個長安城中也只有你和谷永可以隨意的出入五侯府邸?!?/br> 樓護謙虛一笑。 宴后,平阿侯留下樓護,問他道:“君日后想以何為生?” 樓護想了想:“我父為世醫,我自幼熟讀醫書,醫術一途不說精通但也已入門。所以,日后應該還是會以醫為生。 屈才了!”平阿侯不認同的道:“以君之才能,做個小小的醫者未免過于委屈。我欲舉薦君為方正,為朝廷效力,豈不是更好? 4; 【那些權貴們就勸他既然這么聰明,就不要學醫了,去學六藝,做官去吧。樓護一想,也對。于是就棄醫從文了。后來,當了諫大夫,又當了太守?!?/br> 【如果樓護繼續當醫生,或許他也能和張仲景一樣,名垂青史,被大眾熟知?!?/br> 【但在當時而言,樓護的選擇卻是很理性也很符合自身利益的。要知道,張仲景做到了“醫圣”的地位,卻也沒有登上過正史呢?!?/br> 張仲景聽出了后世女子語氣中的嘲諷之意,輕笑搖了搖頭。 并不在意。 首先自己已經知道名留青史了,再有就是他研究醫術也并非是為了能夠名留青史。 【但漢朝那會兒其實都還好,樓護畢竟是做上官了嘛,大家也沒有因為他的出身說什么?!俊咎扑文菚阂策€可以,沒那么嚴苛,讀書人和醫生之間的身份也經常變來變去?!?/br> 【唐宋八大家的韓愈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說明巫、醫、音樂家和工匠這些人的身份在當時也是被主流的所謂君子們所看不起的,但他后面還有一句是“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意思是,但這些君子的見識和智慧卻反倒比不上這些人,真是奇了怪了?!?/br> 【也就能看出來,那時候的醫生雖然被人輕視,但地位也算不上很低。而要是能做到像孫思邈這樣全國知名,到了哪兒都要被奉為上座?!?/br> 李世民在太極宮中點頭,笑著對臣子們道:“若是孫道長來了長安,即使在這皇宮之中,朕也要是奉他為上賓的。 不說孫思邈的醫術地位,單單是他的年齡,就足以在他面前擁有坐席。 “陛下禮賢下士,赤誠相待,是我大唐之福吶!”此乃貞觀年間慣常的君臣互捧,不,君臣相得。 【北宋那就更開放了?!?/br> 【著名的文學家和丞相范仲淹說過一句“不為良相,則為良醫”,將“相”和“醫”相提并論。范仲淹那是在士林中有著赫赫威望的人,他這樣一說,北宋的讀書人都喜歡業余研究一點醫術?!?/br> 年少的范仲淹在寺廟中苦讀。 有一次,他好奇的求了一根簽,問自己以后能不能當丞相。解簽的人啞然失笑,搖搖頭:“恐怕不能?!狈吨傺陀謫枺骸澳俏夷懿荒墚斠晃幻t?” “也不能?!苯夂灥娜擞X得從丞相到醫生的跨越也實在是太大了,就好奇的問:“為什么當不了丞相就想要當醫生? 少年范仲淹道:“當丞相時,可以為天下百姓們謀福利。而當醫生的話也可以用自己的一身本領來救治百姓。治國與救人是同等的。 趙匡胤夸贊:“說得好!” 他倒不是真的認同范仲淹所說的,但是這是他宋朝的人才!給他北宋,啊呸,大宋長臉! 【假使繼續像這樣往前走的話,說不定醫生的地位也能夠慢慢的提升上來,回到應有的知識分子的位置上來。但歷史的真相是,在往后的朝代里,它不僅沒有前進,反倒后退了?!?/br> 【這個鍋儒家能背一半,另外一半的原因出在元朝和明朝?!?/br> 【元朝的時候,蒙古人為了統治上的方便,將原本的戶籍制度發揮到了極致,農戶屠戶醫戶陰陽戶樂戶等等,就連儒生都有儒戶?!?/br> 【這也就算了,他這個職業戶口還是世襲的!】 【也就是說農戶就只能世代種田,屠戶的兒子也只能成為屠戶,那醫生就只能由醫戶的后代來做?!?/br> 【一刀切,完全把社會階層流動的通道給堵了,不僅堵上還糊了一層水泥,嚴嚴實實?!?/br> 元大都。 勾欄之內正是熱鬧的時候,觥籌交錯。 臺上的旦角兒正在唱:“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臺下一片叫好之聲。 這出劇的作家關漢卿正在一邊喝酒,也大喊了一聲:好!有相熟之人湊過來:“你今日怎不在太醫院當值?” 關漢卿笑道:“我不過是太醫院一雜役,事情做完了自然就出來了?!? 兩人看了一會兒劇,友人夸贊:這出戲好,我上次想向牧庵學士舉薦你,結果……他有些抱歉的看了一眼關漢卿,未盡之言大家都懂。 關漢卿一愣,然后毫不在乎的揮揮手:“你還費那個神,我不過就是一醫戶,即使你舉薦了我,我也什么都干不了?,F在閑時寫寫雜劇倒也快活?!? 【后來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創建了明朝。但是呢,他一琢磨,這元朝一刀切的方法好啊,的確是方便管理,于是就想也不想的把它 給全盤繼承了過來?!?/br> 【學也不知道學點好的!】 【醫戶在明朝還蠻慘的,前期不允許參加科考,屬于“賤籍”。但醫生哎,誰頭疼腦熱不需要去看醫生?所以他們的地位又有些不同,明朝中后期的時候醫戶們紛紛抗議,于是政策就松動了一點,醫戶子弟就也能參加科舉了?!?/br> 【李時珍參加科舉就是這么來的?!?/br> 李時珍笑著搖搖頭。 這后世女子關于現在醫戶的地位還是了解得不夠詳細。 他能參加科舉是因為他的祖輩和父輩在太醫院當過吏目,已經不是普通的醫戶,只要稍微用點手段,變成平常的民戶并不是什么難事。 而他自己,已經考上了秀才,那就能稱一句“儒醫”,也算是能進入到士人的圈子里。 很多落榜的學子甚至會搖身一變,轉而學醫,就是因為先儒后醫,是能被士人們所接受的,而且說不定還能成為朝廷的醫官。 而民間的醫戶,依然是不能參加科舉的。 只不過朝廷為了更好的管理醫戶,要用到他們治病救人也不好讓其怨氣太重,于是就規定醫戶的子弟可以考太醫院的醫學和地方的醫學,言下之意,若是朝廷以后需要醫官,優先從這些人里面選擇。 醫學的競爭十分激烈! 李時珍嘆口氣,這仙畫說的醫者地位,又何嘗不是他內心深處的一根刺!醫者,治病救人,但卻要被人輕視,哪個大夫心里會舒坦呢?金陵皇城中。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小聲的念:“不生氣,不生氣,不生氣.…”馬皇后在旁很自動的伸手在他背后輕撫。 朱元璋道:“放心,我要是再倒下了,就真如了這后世女子的愿了?!?/br> 深呼吸了幾次后,他有些頹然,對自己的發妻道:“可能當時我是真的錯了,偷懶了?!彼麘撛俣嘌芯恳幌率窌賮頉Q定的。 不就是戶籍制度嗎? 朱元璋將牙齒咬得咯咯響,“現在改也還來得及!” 他想通了,要保住老朱家的江山,還是得聽仙畫的——如果是一個大臣在他面前這樣喋喋不休的 勸諫,甚至是諷刺怒罵,早就被他夷九族了。 但仙畫,他做不到,也不敢。 朱元璋雖然 有很大的弱點,但他對自己一手打下來的大明江山,對大明的子民們還是有感情的。他不想讓大明和大明的子民們落到后世仙畫中那樣凄慘,沒有土地、動輒瘟疫和戰亂,那就只能選擇聽仙畫的。 馬皇后在心中想了想被仙畫點名批評的,藩王制度、戶籍制度、道統……這一項項的可都不是什么小事情,都是能掀起腥風血雨的大事。 她柔聲道:“陛下,那您更應該保重身體?!?/br> 【但這幾百年幾千年承襲下來的歧視很難扭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