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第49節
【我們國家的農業科學研究所一般就依托于各家農業大學。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幾位農業大專家,基本都在農大有開設過課程,帶過研究生或博士生?,F在我們國家單是農業大學就有四十多所,被評選為211重點的農業大學就有八所?!?/br> 【我們今天來的華夏農業大學是211 985重點,也可以說是全國農業大學里的扛把子,每年的高考分數線也很高,要考上農大尤其是他的王牌專業是真的斑難的。不過考不上也沒關系,可以和up主一樣,純粹來校園里看一看,順便去他們的食堂蹭個飯?!?/br> 隨著路小柒的講解,鏡頭也跟在掃過周圍的環境。 稍微有些晃,但整體還是蠻清晰的。 筆直的道路,路上有著悠悠騎著自行車的年輕學生,道路兩旁是綠意盎然,向上生長的大樹。大樹后的籃球場上正在舉行球賽,傳來一陣陣叫好聲。 也有三三兩兩的學生抱著書本,準備圖書館和教室里自習。 華夏農業大學的樓有幾十年的歷史,并不高,也就五六層,帶著年代感,看上去樸實中又透著典雅。 這就是很多有點歷史的大學的普遍模樣。 不算是特美,但是帶著特有的生機感,就像是行道樹一樣,給人的感覺是向上走的,置身其中仿佛自己跟著年輕了幾歲,心都靜下來了。 天幕前的古人們也看得如癡如醉。 之前的后世城市之景只是一閃而過的遠眺和高處視角,和現在這樣近距離拍攝出來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粗拖袷亲约阂沧哌M了這都郁蔥蔥的校園一般。 贏政和扶蘇還有李斯以及蒙毅都在一起觀看。 扶蘇比較年輕人,相對性格更加活躍一點,話也多一些。 “這就是后世的大學?”他驚喜連連,看到那些打籃球的似乎和自己差不多年紀,覺 得很是有趣:“他們是在玩什么游戲?” 看上去似乎很有意思。 扶蘇覺得秦律這一點非常的不好,禁止民間娛樂,未免太過于嚴苛。 贏政淡淡瞟他一眼,倒是注意到了那自行車,而且越看越覺得好: 這器物倒是有些意思,靠人力驅使,而且速度頗快?!?/br> 之前他們也見過汽車行駛在路上,但這些方方正正的盒子完全不解其理,索性就放下了。倒是自行車讓古人們惦記上了,畢竟結構一看就一目了然。 簡單的來說,好抄! 不過,他想不到的是,自行車看似簡單,卻是真正現代化科技的產物。抄起來還真不那么容易。 而像是李斯和董仲舒這樣的文人,注意到的卻是大學本身的形制。 李斯皺眉:陛下,這大學倒是有些像是稷下學宮。 贏政挑眉,稷下學宮,這個詞都快要被淹沒在風沙海浪之中了。 這是齊國齊桓公時期建立的,位于齊國都城臨淄城的稷門附近,所以被稱之為稷下學宮。稷下學言曾經非常的輝煌,往來的都是百家諸子,學言的祭酒為荀子,鼎盛時期據說有賢士千人,幾乎各個學派都在那兒講學。 贏政沒回話。 稷下學宮百家爭鳴的理念,和現在大秦的理念可是有些不同的。 他決定再看看。 漢朝。 董仲舒現在很被漢武帝劉徹重視,這一次觀看仙畫的陪侍之臣,他就位列其中。 “大學,大學,”董仲舒一開始思索,“或許就和我們的太學一樣,同樣是官學。但是農業大學……難道這所大學里面教授的全是與農桑一事相關的知識?” 天底下怎么會有這樣的大學! 這讓董仲舒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雖然他經歷過前面幾期仙畫的洗禮,但是思想觀念很難一下子就被扭轉過來。在他的固有觀念里,大學,或者說太學教授的應該是君子之理,仁孝、禮儀,這些才是為人之本。 怎么會有一所太學,不,大學專門講農業? 難道他們平日讀書都是學習怎么種田的么? 董仲舒一下子有點茫然。 而老百姓們可想不了那么多,也不想想那么多。 他們幾乎是著迷的看著仙畫中呈現出來的大學景象。 看那道路,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竟然如此筆直平整! 看那樹,長得真好,郁郁蔥蔥,一看就是有專人精心打理過的。 這就是后世仙境中人讀書的地方? 真好??! 而且,你看那些年輕的男女,儀容整潔,高大健壯,雖然他們穿的衣服和發型看上去都有些奇不合禮儀 但肌膚和頭發部但有光漢 一看平時就吃得很好!而日他們臉上的笑容 讓人看了就懷 合和儀,但肌膚和大及都快易少心津 看十時就吃得很好:而且他們臉上的笑容,讓人看了就 莫名的覺得歡喜。 真好??! 【華夏農業大學的前身呢,其實是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是的,你沒有聽錯,它19 05年就存在了。那時候的清朝,在列強的火炮下終于明白了現代文明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農業科學的重要性。清廷在經歷末年的維新變法后,終于下興辦了第一所現代化的綜合性大學,那就是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是京師大學堂其中的一個學院?!?/br> 鏡頭閃過學校里面古建筑的遺跡。 這就是最早的“京師大學堂”的舊址,現在也是保護性建筑。 康有為和梁啟超等先輩的聲音響起:“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京師大學堂應以中學為體,西學并用,讓中國之少年擁抱現代科學,培養非常之才,方能緩解我國如今之困境!”2 【不過呢,他們的悔悟來得有些遲。學校才剛建了一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就開始了,清廷也被推翻了。建國后,農科大學就批準成為了華夏農業大學。那大家是不是覺得,既然1905年就成立了農科大學,是不是那會兒的農業發展得還不錯?錯!大錯特錯!根據資料來看,建國時期,我們的畝產和封建時期并沒什么區別,甚至因為戰亂,可能還低于明朝顛峰時期的產量。那時候,小麥畝產150 到200斤,水稻的畝產大概300斤?!? 黑白的畫面里,華夏大地看上去死寂沉沉。 【可見我們建國時,百廢待興,滿目瘡痍,民生問題艱難,是個實打實的爛攤子!而我們的先輩們,在幾十年的時間里就做到了現在畝產干斤,解決了糧食安全問題,又是多么的厲害了不起!】 李世民忍不住擊節贊賞。 的確是了不起之舉。 他有些震驚,原本聽到明清的時候畝產已經是四百斤,想著從四百斤到一干斤,難度會降低一點,沒想到戰亂后竟然產量還低了!又想到之前看到過的列強憑借火器入侵華夏的畫面,一時感慨萬分。 不知道那個時代,出了多少豪杰英雄才能挽救這天下將傾的頹勢,然后將后世治理到了他現在所看到的模樣。 天可汗惋惜的搖搖頭。 恨不能親自到那個時代去看一看。 趙匡胤在酒樓里也看得很認真,連酒都忘了喝。 【好了,我們現在到了他們的教學樓,額,不對,這好像是院校機構辦公樓。正好這里有一個詳細的學科分支圖,那我們先來看看華夏農業大學里都設置了一些什么學院吧?!?/br> 【農學院、園藝學院、動物醫學院、植物保護學院、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總共24個學院。他們分得很細,還有專門的草業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各種草嗎?好神奇!】 路小柒點了一下導覽機器屏幕上的學校官網,調出了學院設置。 看客們能很清楚的看到屏幕上華夏農業大學的學院設置和各系的分支圖。 鏡頭久久的停留其上。 雖然是簡體,有些字看著奇怪,但大部分識字的文人卻又神奇的能明白意思。 不過,一些字組合在一起,就完全不知道代表了什么,比如信息與電氣工程為何意? 還有,居然還有專門研究草和土地的學院? 劉徹皺眉:“研究草?” 他徹底的迷茫了! 他問這里面最擅長教化的董仲舒:董卿家,草有什么可以值得研究的? 和司馬相如一樣,對著草場寫賦嗎? 董仲舒也很迷茫:……陛下,你問我我問誰去? 聽仙畫所言,這大學的地位并不低,讀書人還要考才能考上。但他們考上了就是 為了去研究草嗎? 這也太荒謬了! 這時候,他們卻聽得衛青忽然出聲道:“陛下,這草上面的確大有學問?!?/br> 所有人都看了過去。 衛青道: 臣之前養馬的時候,就發現草料一事也是需要很講究的。 他倒是完全不忌諱自己的出身,不顧有些同僚微妙的神色,繼續坦蕩說道:“有的牧草,馬吃了就是不長膘,明明是同一種牧草,只要換了產地,馬兒就是不吃??梢婋m然只是草,但是也是有學問的?!?/br> 雖然他不知道后世研究草到底是不是和他一樣為了養馬,但是他倒是能模糊的理解為什么要研究草。 這東西,對養馬有用??!那可能也就對其他的東西也有用。 漢武帝若有所思的點頭:“原來如此?!?/br> 董仲舒則惆悵又沮喪。 按照后世這樣的大學劃分,自己的學問恐怕沒什么用武之地了…… 他偷偷的看了一眼漢武帝的神色,不知道陛下后續會不會改革太學,會的話會怎么改革? 如果要照著后世那樣改……不,絕對不行! 但,儒家的出路在哪里? 【我們再看一下農學院里面,有四個系,種子科學與生物技術系、作物遺傳育種系、作物生理與栽培學系、作物生態與農作學系。就看不太懂,但大概能從字面意思知道這些系主要是研究什么的,很厲害的樣子。除了系,還有九個研究中心,小麥研究中心、水稻研究中心、玉米研究中心、區域農業研究中心……基本上主要農作物和我們能想到的農業高新科技都有對應的研究中心?!?/br> 路小柒又點擊了“農學院”,屏幕上顯示出了農學院的系別架構圖。 …… “這東西倒是頗有趣?!崩钍烂窨吹煤苋朊?。 點一點就有不同的畫面蹦出來,這是什么東西? 感覺和仙畫結束后自己點贊的程序一樣。 想要手癢自己試一試。 長孫無忌面色古怪: “后世居然讓讀書人去研究種田一事?” 他一會兒覺得頗有些道理,比如朝廷的農官肯定要懂得農桑中的具體cao作才行,但一會兒又覺得簡直是暴殄天物!